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

bookmark

“學生吳有性,拜見老師。”

“嗯,又可辛苦了,吾拜託你去找的人,找到了麼?”

“老師指點得極爲明確,又給了學生調遣錦衣衛的方便,如何會找不到呢。哦,學生囉嗦了,老師,諸位大人,這位老先生,姓陸名鳳儀,嘉靖朝時,乃是黃冊庫的主官。”

作爲穿越者,作爲穿越前因爲對黃冊的歷史演變感興趣而看了不少大家文章的穿越者。之所以一到南京,在祭拜孝陵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黃冊庫,就是因爲他非常清楚黃冊對於大明帝國的重要性。

同樣,作爲穿越者,他心裡也清楚,萬曆年間的黃冊庫已經爛的不行。這次之所以帶了他現在夾帶裡幾乎所有的親信去參觀黃冊庫,更多的還是想讓自己的手下接受教育,以方便他以後展開各種手段的時候,能夠得到下面的人的理解和幫助……

不過,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當他真正面對現實的時候,還是差點絕望了。

但是呢,這時候他這具身體才六歲,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將來自己的腦袋被我大清或者其他穿越者給砍下來吧?所以,絕望完了,該垂死掙扎還是要掙扎的。

在這一次從北京出發的時候,他其實耍了一點小手段。

去年他還不知道自己有機會出鎮南京,所以把田爾耕和許顯純這兩員干將都派得極遠。等到他跟萬曆談妥,下定決心去南京的時候才發現:糟了,誰來做我的情報頭子?

田、許兩人當然可以收回來,但到底纔派出去一年多一點。人家這一年的時間可能剛剛搭好天地線,正準備收穫的時候你把人家收回來?不要說田、許二人心裡會有不滿,便是朱由棟自己也覺得可惜。

誰讓形式趕不上變化呢?將錯就錯吧。

於是,他把主意打到了現在對自己絕對崇拜和服從的吳有性身上。

吳大夫現在因爲天花牛痘法成爲了全國名人,不過得益於這年代照相技術沒有發明。吳大夫名滿天下,但認識他的卻沒有幾個。所以,讓吳大夫兼職搞搞情報工作是可以的。

此次南下,朱由棟非常清楚,江南的士紳並不歡迎他。他的手下也會被盯得很緊。而吳有性的優勢就在這時候體現出來了:沒有官身,職務調動跟他無關。早年做過江湖遊醫,一個人在荒郊野外都活得很好,可以單獨行動。以上種種,讓朱由棟下定決心:這一次南下,讓吳有性偷偷提前走,並且通過北京錦衣衛北鎮撫司,給他臨時安排了一個千戶的身份。

所以,朱由棟這次去後湖。一方面是讓自己的手下接受教育認清現實。另一方面則是以自己這麼一大隊人吸引注意力,爲吳有性的行動提供掩護。

至於這位陸鳳儀爲什麼穿越者記得這麼清楚。這當然得益於後世研究明代黃冊時絕對繞不過去的一本書:《後湖志》。

正德六年,重慶合川人趙官考中了進士。後來他被任命爲南京戶科給事中,主管後湖黃冊庫。他在這一任上,前後花了兩年的時間,編寫了一部《後湖志》,記載了黃冊庫從洪武到正德年間的歷史。

在他之後,歷任黃冊庫主官前赴後繼,不斷補修《後湖志》,並一直延續到了崇禎朝。

而這位陸鳳儀,就是嘉靖時代的黃冊庫主官。他也曾經補修《後湖志》,把嘉靖朝在黃冊庫發生的事情給補上了。不光如此,這位陸鳳儀晚年致仕後,還定居在南京的聚寶門附近……

“草民陸鳳儀,拜見太孫殿下,拜見諸位大人。”

“呵呵呵,陸老先生免禮。哎呀,深夜請陸老先生過來,吾深感歉意,敢問老先生今年高壽啊?”

“草民生於嘉靖三年,今年八十三了。”

“原來是耄耋壽星,嗯,老先生身體如此康健,說不得當有期頤之壽。”

“草民託太孫吉言了,哎,只是國家衰敗至此,草民只想着快點離世,免得將來還要做亡國之民啊。”

照理,這麼混賬的話當着大明皇太孫的面說出來,應該有劉招孫、李世忠什麼的抽出腰刀來大吼一聲‘大膽’什麼的。可是經歷了今天白晝的事情後。這時候聚集在朱由棟南華宮內的一衆人,聽了陸鳳儀的這段話,居然心有慼慼焉。

果然!我的記憶沒有錯!當時之所以讀了《後湖志》後對陸鳳儀印象極爲深刻,連他家門牌號都記下了了。就是因爲《後湖志》的歷任作者裡,數這位言辭最爲激烈、大膽。

也是哦,人家當南京戶科給事中的時候,連當時的東南總督胡宗憲都敢狂噴,有什麼不敢說的?再說大明朝又不是大清朝,話還是準人說的嘛。

“吾大概知道老先生說的我大明有亡國之憂是什麼原因,嗯,黃冊失序,確實是動搖國家根基的大事。老先生,吾也不滿你,這次吾來南京,祭拜了孝陵之後馬上就去了黃冊庫。就是充分認識到了黃冊庫的重要,今日白晝,也見識了黃冊庫的諸多問題。今夜請老先生來,就是要請教老先生,要挽救黃冊庫,並以此挽救我大明國祚,該當如何着手?”

“呵呵呵……”捋了捋白鬍子,陸鳳儀脖子一仰:“老夫口渴了。”

“哎呀!這是吾的不是,來,老先生請上坐。來,老先生,您坐吾的位置,滾滾滾,你們都滾,吾親自給老先生上茶。”

“呼~~~”大咧咧的坐上朱由棟剛纔坐着的主位後,毫無顧忌的喝下朱由棟親自奉上的熱茶,很是舒服的長出了一口氣後。老頭子麻利的起身,然後對着朱由棟大禮參拜:“太孫昨日在孝陵所言,確實讓草民心生希冀。不過,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故而草民剛纔故意無禮,就是想看看太孫的氣度。

果然,太孫能屈能伸,真正雄主之資。草民至此,方對太孫有所信心也。太孫請放心,後湖之事,無論大小,草民均瞭如指掌。只要太孫詢問,草民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草民已經癡活了八十三歲,家裡的拙荊、兒子都走得比草民還要早。所以,草民已是心無掛念,無所畏懼!定當舍此殘軀,爲太孫所驅馳!”

是的,要整頓黃冊,要面對的敵人是無比龐大而兇殘的。沒有豁出命的勁頭,就不要去想整頓黃冊的事情。沒有這種知根知底的帶路黨,也不要去想這些事情。

“老先生,吾要整頓黃冊,首先需要明白,吾需要面對什麼樣的敵人。”

“殿下這個問題提得好,嗯,爲了讓殿下及諸位真正的清楚整頓黃冊意味着什麼,老夫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