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曹袁打的如火如荼,南方的諸位也不甘寂寞。只是相較於北方的刀光劍影。南方的爭鬥更趨向於各勢力明爭暗鬥。前文書說過孫策有心在曹操身後滋擾一番,奈何自己後方也不是一團和氣,所以孫策聽從周瑜勸阻,借曹操沒空迅速平定東吳,強大自己。
在東吳讓孫策最擔心的有兩股勢力,首當其衝的就是山越族,山越是漢末三國時期東吳境內山賊式武裝集團的統稱。因往往佔山爲根據地,故亦稱山民。山越的生產方式以農業爲主,種植穀物,又因山出銅鐵,而常常自鑄兵甲。他們大分散、小聚居,好習武,以山險爲依託,組成武裝軍事集團,其首領有帥、大帥、宗帥等諸多稱謂。橫行丹陽、吳郡、會稽、鄱陽、豫章、廬陵、臨川、建安、新都、東陽、東安等郡,其中新都、丹陽、鄱陽、會稽爲甚。其中最大的一夥首領叫做嚴白虎,自號東吳德王,據守吳郡,並遣部將駐守烏程、嘉興。丹陽宗帥費棧。歙諸險縣大帥祖郎、焦已。其衆足足有數十萬,加之分散,行劫道土匪之事。實在是讓東吳境內人心惶惶。
另一股勢力比山越更難對付,皆因他們在東吳居住已久,樹大根深。軍政商皆有牽連。正是東吳本土的四大姓,陸、顧、朱、張。張家常年經商家資豐厚,產業遍佈整個東吳。只他一家就能抵得過另三家的財產。孫策曾多次叫孫權去借軍費。前將軍朱恆,還有朱家朱異、朱治、朱然皆在軍中要職之上。顧家有丞相顧雍、顧雍子豫章太守顧邵。顧家門生衆多,東吳官場能的顧公一句話就能平步青雲。最弱的是陸家,家中出了變故,現在的家主只十六歲就擔起了家業,但是虎死威猶在,所以陸家在三家周旋下勉強存活。
四大家雖然不喜歡曹操的新政削弱世家的勢力,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就會買孫策的帳,在他們看來,孫策只是給他們打工的保安,一聽說孫策要去打曹操,最不開心的就是張家,因爲張家的產業最大。受到山越劫掠的損失也最大,孫策拿了自己的錢不去剿匪,反而去北伐惹曹操這個煞神。他自然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張家家主張允(不是劉表手下那個張允)召集其他三家的話事人,請孫策到他府上吃飯。
孫策一看請柬,開懷大笑,“只怕此宴專爲問罪而設。”
周瑜有點擔憂,“主公要不讓瑜替主公走一趟吧。”
孫策一揮手,“各位家主言明請策,策若不親去,只怕各位家主會不高興了。”
“可是。”周瑜欲言又止,旁邊孫權看出了周瑜的擔心,“公瑾不要擔憂,權雖兄長去長長見識。”
周瑜感激的看着孫權,他確實是有擔心,倒不是擔心孫策安危,畢竟軍隊在自己手上,四大家族就算再怎麼不滿孫策也不會來個玉石俱焚。他擔心的是孫策這個暴脾氣,別又和上次議事當場發飆打顧邵一頓那樣就好。不過有孫權跟着自己就放心了,二公子師從張昭,有乃師之風。處理內務有模有樣。想來能夠攔住孫策。
“既如此,太史慈你也跟我去看看熱鬧吧。”孫策自從得了太史慈,引爲知己,出入必攜其左右。
“主公,可要披掛?”孫策雖然說的輕描淡寫,但是太史慈可不敢輕視。
“吃飯又不是打仗,一把腰刀即可。”
就這樣孫策帶着一文一武,身穿常服,踱步往張府而去。
張府此時已經擺開了架勢,四個人擡了一個大鼎在院子當中燒火烹製整羊一隻,四大家代表居左一字排開,首席是做東的張溫,此次是朱恆,再次顧邵,末席就是陸家。張溫一看日頭,此時已經過午,這孫策居然還沒來,分明目中無人。
此時孫策也來到了張府外不足百步,只見張家內外站滿了士兵,衣甲鮮明,刀槍林立。孫策冷笑,“好大的氣勢,策還以爲到了軍營了。”
孫權靠近低聲道,“此只怕是那朱恆帶來的,兄長還要多加小心,只怕是席無好席,宴無好宴。”
孫策不以爲意,腳下腳步不停,大踏步往府門而入,一進門就換了副表情,一臉笑容可掬,“孫策來遲啦,諸位還請莫要見怪,失禮了失禮了。”
張溫見孫策進來也不起身迎接,反而發問道,“孫將軍爲何來遲呀?”
孫策也不管他們,一屁股坐在自己的席位上。“沒什麼,策剛到張府看到外面軍士陣法儼然,精神飽滿,一看就是精兵,策是愛兵之人,難免多看了幾眼,所以來遲,不能怪策呀,只能怪朱將軍治兵有方。”
朱恆一聽孫策把鍋甩給自己,心裡不樂意了。“既然孫將軍喜歡,不如叫他們進來讓將軍好好看看。”說話間一衆將士進了院子,團團圍住院子,手中刀斧光耀雙目,場面眨眼間殺氣騰騰。孫策身後站立的太史慈已經把手按在了刀柄之上。
孫策拍手大笑,“好,如此宴席纔多了幾分光彩。”
張溫見孫策身處刀山劍林面不改色,知道嚇不住他,用手一指大鼎,“爲孫將軍前來,特意備下鼎食,還請孫將軍代爲分之。”
孫權在身後扯了扯孫策的衣袖,分食這種事向來都是廚子做的,張溫分明是想羞辱孫策。孫權起身告罪道,“家兄不善庖廚,不如讓小子代勞。”孫權的意思,退一步自己代表孫策出來,也算是給了張溫面子。
誰知張溫還沒開口,顧邵卻說話了,“孫將軍行伍出身,用刀的功夫自然不差。想來分個肉不需要別人代勞吧?”之前顧邵因爲太囂張被孫策打了一頓,今天代替他父親顧雍前來就是爲了報仇而來。
孫策自然知道對方的意思,他攔住還要說話的孫權,“此東吳湖羊,確實還是策爲諸位分之,子義,拿刀來。”
接過太史慈遞來的腰刀,大步往鼎走去,鼎下有木柴熊熊燃燒,鼎中熱氣蒸騰。此時大鼎燒的通紅,就算是靠近都難,更不用說還要站在那拿刀分肉了。張溫故意沒讓人把柴撤下,就等着看孫策的笑話,孫策笑容不改,到了大鼎切近,只聽咚的一聲如敲鐘一般,孫策電光石火間飛起右腳,將大鼎一腳踹翻,餘勢不減,咕嚕嚕滾到了一丈外的荷花池中,通紅的鼎身一碰到水只聽呲啦聲一片,水霧升騰而起。
衆人還沒反應過來,孫策急忙告罪,“抱歉抱歉,策早上沒有吃飯,剛纔腳下一軟不小心把鼎踢翻,還請多多見諒。”
衆人心中不住的白眼,不小心踢翻能踢一丈遠,就算是個皮球也踢不了那麼遠,何況是四個大漢才能擡動的大鼎。顧邵最先發話了,“張公好意備下肉食,你居然刻意打翻,你即說無意,那你把鼎拾回來我等就原諒於你。”
孫權急忙起身,“顧大人此話過分了,家兄已經道歉,你又爲何咄咄逼人刻意爲難我兄長。”這大鼎只怕有千斤,擡動它就非四五人之衆不能,顧邵居然要孫策把他從一丈外扛回來。
“既然賠罪,自然要有誠意。”顧邵鐵了心要爲難孫策,“若不行,磕頭認錯也是可以的。”
孫策笑笑,“張大人說的對,既然是策踢翻的,自然要由策撿回纔是。”說話間,孫策來到荷花池邊,此時正值冬日,荷花池中水淺,大鼎橫倒在池中水剛好淹沒鼎身。孫策緊緊褲腳,下水試了試地面虛實,一手扶住鼎耳,一手託着鼎底。好在大鼎經過池中池水浸泡已經降溫,不然就算孫策霸王轉世也無從下手。孫策抓牢大鼎扎穩馬步,低喝一聲,腰馬合一將水中大鼎舉起扛在了肩上。
在場衆人都嚇傻了,雖然古時所載力能扛鼎者不在少數,霸王項羽,劉邦的幼子淮南王劉長,秦武王手下任鄙、烏獲、孟說。可是又有誰見過,此時眼前卻是眼睜睜的出現在面前。只見孫策身上肌肉隆起,血管突出。臉上卻是一臉輕鬆,一步步穩健的踏在院子石子路上,每一步就是一個坑。哪裡是個凡人,明明就是怒撞不周山的共工降世,扛起太行王屋的誇娥氏臨凡。江東小霸王當之無愧。
在衆人吃驚的目光中,孫策將肩上的大鼎放在了原處,彷彿做了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一般。看看自己溼漉漉的褲子,衝張溫等人一拱手,“褲襪皆溼,實在不適合於諸君同席就膳,還請先行告退。”
張溫此時才反應過來,孫策這是在給自己下馬威呀,這個小霸王果然不一般,面對衆人的刁難不單沒有落一點下風。反而用這手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臉,孫策的意思很明顯,不管你千般巧計,在他面前也就是談笑間的舉手之勞,不足掛齒。但是張溫他們還真不敢造次,不算那個一直沒出手的太史慈,只孫策一人,他們也相信他可以殺了他們之後悠然離去。所以就在孫策告辭離開時,每一個人敢說個不字。連叫孫策前來的目的都忘了。
孫策三人依舊是大踏步離開了張府,剛拐過一個路口,只聽後面有人喊了一聲,“孫將軍且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