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

bookmark

“君侯,江陵各處多有箭書、佈告,皆言吳侯叛盟降魏。”

麥城鐵匠坊外,田信最新徵闢的主簿虞忠持公文前來,雙手遞上:“城裡城外議論紛紛,關侯徵君侯回江陵議事。”

自封爵亭侯後,田信的26點魅力含金量提升,四點魅力可以蠱惑、感染一名親兵。

前後有林羅珠、王直、田紀三人,驪馬蒙多一共佔了十六點,空閒十點。

隨着他繪製出先天、後天太極八卦圖及三巴圖後,留在麥城充任書吏的虞氏兄弟態度大改,田信選資質最好的虞忠感染,虞忠足有鐵骨、健步兩項天賦,田信又給加了個鐵壁天賦,順勢徵爲主簿,官秩比四百石。

出現在田信面前,虞忠最大的感受就是隱隱間更爲強壯,內心充實無比,濃濃的安全感油然而生,彷彿視線內種種一切都有煥然一新的錯覺。

江陵發來的公文已被虞忠拆解,除非是專屬密信,否則正常往來公文都在虞忠處理範圍內。

他比田信還要小一歲,處理公文已遊刃有餘。

田信審閱公文內容,嘴角一扯:“還真有趣,孫權來信說曹丕欲勸降他,許以吳王、揚州牧、驃騎大將軍之尊,並還九江郡於江東。他這信剛到,江陵,宛城都有流言……世方,你如何看?”

虞忠依舊敬畏孫權:“君侯,興許是魏人離間計。”

“我也希望是魏人的離間計,走,去江陵。”

江陵城中,關羽召集衆人議事。

主簿楊儀、前護軍潘濬、南郡郡守馬良、龍驤將軍關平、騎都尉張苞、左參軍龐林、前參軍馬謖等江陵周圍的重要人物皆在。

此外還有宗預,以徵虜將軍主簿的身份追隨張飛入益州支援劉備,如今充任張苞的副手。

諸人議事,看法頗多。

田信當夜抵達時,依舊挑燈研究。

田信與關平一同用飯,關平細細講述個人看法:“馬幼常看法頗多,既認爲這是魏人離間計,兼有施壓江東之意;也認爲孫權坦白揭發公文,有掩飾、欺人之意。他斷定如今魏人、江東已有默契,我軍與吳軍聯合北伐中原之計,已然破滅。”

雙方不能信任,怎可能在東西兩千裡寬的戰線上發動配合攻擊?

“我贊同馬幼常看法,南陽突降,已讓我軍被動。”

田信端着麪湯小飲一口:“我軍愈強,吳軍卻無進展,孫權怎會無動於衷?”

關平點着頭,另說:“宗德豔以爲孫權已存背盟之心,卻不敢與我軍敵對,意在詐取曹丕封賞,也有中斷我軍北伐之意。他建議我軍留一軍依託襄陽、漢水守荊北,集結二軍破武昌,取江東。”

現在前軍、左軍鎮戍荊州,新編制的後軍已陸續啓程,後將軍黃忠、副將、輔漢將軍李嚴,後護軍輔匡。

而宗預,則是計劃內的後參軍。

整個後軍除了輔匡是襄陽人外,餘下的主要將領都是南陽人,說不好還會把文聘所部編進去。

後軍整頓後,劉備會自己率領部分中軍出益州,留中護軍趙雲協助諸葛亮守成都。

從益州往荊州運糧,運輸效率高,沒有江東糧食補充,也能勉強供應大軍進攻。

有一條最節省糧食的進攻路線……順江而下。

關平說着做笑,笑容苦澀:“我軍若攻江東,雖有利,卻正中魏人、江東之計。”

孫權也是要臉的,不可能輕易背盟。

不然有他這個朝秦暮楚左右橫跳的領袖,江東的軍心、將領凝聚力也就散了。

田信咕嘟嘟喝光面湯,直問:“我軍難道就不能休養一年?或半年,待秋收後出兵?”

“孝先,你我及父親功成名就,聲威震動天下。”

關平情緒略低,想起田信曾經一句話:“我前軍先戰襄樊,後戰麥城,以不足三萬之衆,前後殲滅俘斬敵軍十萬有餘。宛如割草一樣,你我能割得,旁人就割不得?”

“後軍氣勢洶洶而來,誰能勸住?”

“如今上下吏士皆爲名利所動,恐怕還輪不到你我先攻。”

關平說着苦笑不已,田信估計這話有一些是關羽的看法。

打完麥城一戰後,關羽的好勝心已消退許多,開始求穩。

關平已經成長起來,穩定發展,今後足以傳承衣鉢,成爲國家柱石。

關平有足夠的經驗、威望接替關羽的位置,弱冠之年爲前軍副將。

可張苞呢?還有那麼多隨劉備周旋天下的老人,一同入蜀歷經大小几十戰的荊州籍貫將校也想晉升,還有前後兩場漢中戰役裡脫穎而出的益州籍貫將校,以及東州系老資格將校。

大家都想升官,誰不想殺敵建功?

前軍已經殺夠了,開張吃三年;左軍的戰場在關中,這是誰都搶不走的,右軍的戰場在陳倉、隴西。

而中軍、後軍就沒得選,要麼進伐中原,要麼……順江而下討伐再次背盟的孫權。

根據孫權背盟不可測定律,不管啥時候錘死孫權,都沒冤枉的。

特別是孫權前面殺死南陽李肅、謝景、羊衜等人,更是讓南陽人、荊州人憤怒。

孫權可能背盟的消息,恐怕不能遲滯劉備出益州的速度,反而會加快。

誰都知道江東兵弱,如果是打吳軍,那肯定爭先恐後,生怕來晚。

關羽能勸住劉備麼?諸葛亮能勸住劉備麼?

如果這兩個勸不住,自己又有什麼用?

劉備絕不是優柔寡斷的人,追求快意恩仇,又非常瀟灑。

第二次徐州戰役時,劉備帶幾十騎看到曹操親自來進攻徐州,當場帶親騎就往河北跑。把徐州直接讓給曹操,就是這麼的乾淨利索,不打沒意義的仗。

而江東軍,是目前公認的弱。

不管是抓住這個藉口逼孫權內附投降,還是一口氣錘爆孫權,都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避免以後北伐時孫權再搗鬼,比什麼都有用。

如果能逼降孫權,簡直賺翻了。

乘勢向孫權進攻,則有以一敵二的意思……劉備不缺這個膽量。

自己不缺,關羽、馬超、關平也不缺……可真向江東開戰,前軍、左軍只能打外圍,決戰肯定是中軍、後軍的,不然大老遠跑到荊州圖什麼?

內部平衡已被打破,這已不是劉備、關羽能控制的。

只有給中軍、後軍建功立業的機會,才能重新平衡,平衡的不僅僅是力量對比,還有人心,關鍵的人心。

思索良久,不同關平的愁苦,田信只是冷哼一聲,自嘲做笑:“既想割草,就讓去割,你我已盡力了。”

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五百章 預估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九十五章 借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四章 孟達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