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

bookmark

因爲軍事壓力的原因,今年依舊是建安二十五年,劉協並未更改新的年號。

隨着孫權稱藩,並第一個送上勸進表,華歆緊隨其後,緊接着漢三公九卿、大小將軍紛紛進表。

針對孫權的戰爭也有條不紊展開,南陽郡也在動員之中,田豫、文聘、申耽都在調動範圍內,大小豪強紛紛聚集部曲、鄉黨集結成軍,沿着馳道分隊行軍。

堵陽,田信正率領虎牙軍、降軍開闢水田。

稻種已有專人育苗,如今只是依照地勢起伏修建聚水的土圍、塘堤。

前後半月施工,已有三萬餘畝水田得以灌溉、浸泡,泡在水裡的雜草也多被輕易拔除。

部分率先恢復的水田裡已栽植稻苗,稻苗僅僅露出幾寸長。

田信穿草鞋走在土壟觀察左右,腦袋裡面根本沒有種田的知識,現在全交給軍吏負責。

不過農業是真落後,流行黍米、粟米這種低產作物,小麥、水稻種植並不廣泛。

小麥吃法已有簡單原始的湯麪,也有胡餅,但饅頭、包子還沒開發出來。

水稻種植不廣泛,原因很簡單……水稻不易儲存。慄米可以在倉庫裡貯存十年,;而稻穀儲存環境要求高。

龍驤軍沿着古老馳道緩緩行軍,關平環視道路東側波光粼粼的水田,見到了田信身影。

各處吏士、俘虜都在勞作,也只有田信四處走動,朝着馳道走來。

關平下馬,沿着土壟走去,笑問:“孝先真欲在此軍屯?”

“兄長這是明知故問。”

田信走到馳道邊,樹蔭下已有軍士鋪設幾條竹蓆,田信與關平坐在樹蔭東面,躲避大軍行軍時的揚塵。

關平端起葫蘆酣暢飲一口:“聽說孝先拿出江米千石釀酒犒勞吏士,還以爲是誤傳。行軍過望花亭時,就見吏士勞作時以稠酒解渴,這是何故呀?”

稠酒就是甜酒、渾酒,米蒸好,一宿時間就能釀好,酸甜可口。

“稠酒,流行於關中。”

田信不做考慮就說:“別的酒的確耗費糧食,酒醉誤事。稠酒一宿釀成,名爲酒,實乃甜粥。吏士勞作多口渴,沸水不便攜帶,只好以稠酒代水,也能增益氣力。而我逆擊徐晃,實乃抗命之舉。多賴吏士效死,不然哪能成功?”

田信說着擺手拒絕關平遞來的酒水:“我律己就好,何必強迫吏士?”

關平不以爲意,飲酒問:“應該還有別的考慮吧?”

“對,飲用稠酒不易染疫。”

田信說出一個自己眼中簡單的答案,就問:“兄長率龍驤軍去葉縣,是協防,還是接應馬孟起後撤?”

“協防助戰。”

關平將田信的話記在心裡,說:“夏侯尚用兵沉穩,孟起將軍雖有小勝,卻難施展一身所長。漢王恐孟起將軍有失,才使我率軍助戰。”

漢軍出現在葉縣,原本曹仁要親自率兵來戰,曹丕、司馬懿這些人哪裡還敢讓曹仁出來?

於是中護軍夏侯尚親率萬餘禁軍,混合趙儼所部屯田兵,重整爲三萬餘人與馬超相持。

馬超打了幾場小仗也就停歇下來了,虎牙軍守衛通道不能動,馬超手裡六千人又無法豪賭,始終相持。

關平帶着龍驤軍抵達葉縣,能打就打一場,不能打就一起後撤,集中兵力佈防於堵陽。

田信堵陽一戰打的實在輝煌,不管劉備還是關羽,都放心,認爲可以在堵陽阻擊魏軍進犯之軍。

或許田信、馬超、關平守在堵陽一帶,魏軍缺乏進攻的勇氣。

關平說着扭頭看水光豔豔的成片稻田:“竟不想孝先真能沉住氣,還以爲孝先會與孟起將軍率三千騎進擊許都,耀武揚威於城下。”

“兄長,我本就不贊同今年開戰。能破徐晃,也僅僅是戰機稍縱即逝,拼命一搏所使然。”

田信解下自己水葫蘆咕嘟喝兩口:“兄長自幼不曾短缺衣食,不知飢餓睏乏之感。而我曾餓的頭暈眼花,險些淪爲路邊餓殍。”

長舒一口氣,田信扭頭去看稻田,半眯着眼:“我不在意北伐成敗,我只在意自己、親友,視線所及之內的百姓能否溫飽,能否安寧。北伐對漢王、關侯、夏侯老將軍來說是宿命,對兄長來說是忠孝所在,對我而言北伐只是一場廝殺。”

“東征孫權是廝殺,北伐中原也是廝殺。唯有廝殺,才能過安寧生活。”

田信說着拍拍自己粗布纏腰的腰帶:“兄長你看,若無必要,我平日連劍都不想帶。”

關平斂容,看一眼親衛將,親衛將走遠後,關平說:“我知孝先懷有怨氣,可東征勢在必行。我來時父親也有囑咐,爲達成漢王之志,父親不吝一死。對父親來說,荊益二州不算什麼,能否伸展漢王志氣纔是真正大事。”

“哪怕此番東征,十萬大軍覆沒,父親也無怨言。”

“興許孔明先生也是如此看法,寧肯搏命一試,也不能委屈漢王。”

關平擡手搭在田信肩上輕拍:“與徐公明一戰,孝先願以命相搏,虎牙軍吏士樂死輕生願隨孝先同死。那今漢王願提兵東征,元從將士自然甘願效死。”

田信聽了只是一嘆,這奇怪的二元君主體系。

如關平所說,虎牙軍吏士只願聽自己的,不怎麼在意更高級別的命令。

因爲盲從、信仰,也因爲外面更亂的世道,許多吏士已經離不開這個集體,集體纔是他們生命意義所在。

亂世未平前,除非自己犯了重大錯誤,將虎牙軍軍心折騰到瓦解,否則這個集體只會追隨自己,甚至效力自己的子孫。

關平的龍驤軍也是如此,番號是劉備給的,可吏士是關羽、關平一點一滴湊齊,戰爭中磨合形成的。

關羽現在是前將軍,可蕩寇軍編制依舊存在,始終沒有新的蕩寇將軍接替,依舊由周倉監管蕩寇軍各營軍務。

所以田信理解各軍對劉備的態度,劉備要東征,大家寧可自己拼掉自己的命,也要達成這一理想,這是展現自己存在價值、生存意義的時刻。

開國君主的威望就是這麼強烈,對亂世中的軍人來說,開國君主就是一切,爲之生,爲之死,死的有所意義。

劉備的東征,馬超態度則冷淡的多;自己則是理智看待,關平則是沒看法。

關平走了,留下一封關姬的帛書。

田信握着帛書目送關平與騎從消失,只是搖頭笑笑。

自己還有一個感染名額,始終留着不用,自然有作用。

這個感染名額就像探測器,對關平,張苞都沒反應,倒是對關興有反應。

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二百章 遺憾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二十四章 彩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七章 夷營督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