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

bookmark

日暮時,堵水河畔。

謝旌帶着一卷軍書來找田信,如往日一樣,這是今日各營的出勤、查崗文檔,還有降軍管理相關記錄。

田信掃視內容,見又有一伍降軍收割蘆葦時串聯逃跑,自然被其他同隊的降軍捆綁、揭發。

擒捕這伍降軍時遭遇反抗,用短銳竹刺刺傷一名參與擒捕的降軍。

軍正官給的判決是刺人者斬首,同伍者禁食三日;被刺者休養至痊癒,參與擒捕者給全額口糧。

田信收下,問:“遠近哨騎可有見聞?”

“並無異動。”

北面堯山,東面扶予山陸續修建烽火臺,前線馬超也修築了烽火臺,可以警惕魏軍別部白日行軍抄襲。另有遊騎偵探,可防止魏軍突然來襲。

田信這裡爲防止烽火臺守軍懈怠,三日一輪值。

“今夜以清風、明月爲夜禁口令。”

“是。”

謝旌上前伸手拿了田信書寫的竹簡,上面是清風、明月四個字。

他兼管營務,典軍羅瓊主管屯田。

謝旌離去不久,羅瓊也帶着一卷竹簡來報:“君侯,天氣漸熱,降軍多穿冬衣,不利於勞作。若撥發新衣能便於降軍勞作,也能感化軍心。”

服裝本身就有一種凝聚力,田信應下,擡手將謝旌上交的軍書轉遞給羅瓊:“伯雄明日監刑,懸首三日以告誡降軍。”

羅瓊也離去,田信取出關姬的帛書,帛書也用錦囊漆印封口,漆印是‘樂鄉’二字。

樂鄉在江陵中州、公安城之間,是一片廣袤的平地。

每年洪峰衝下來時,有江陵中州擋在前面,所以樂鄉的農業較爲發達,跟北岸江陵一帶類同。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田信再次審視這十六個字,搖頭輕笑,自研墨思考如何回信。

現在大致的《詩經》也粗略知曉一二,取一頁裁剪好的帛書,提筆正要寫,隨即一愣停筆,將靜夜思三個字從腦袋裡扣除。

好端端的思故鄉,肯定會惹生氣。

又做考慮,擡頭見漫天星辰、明月,遂落筆寫下:“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他這裡抄襲詩詞,上庸的孟達卻氣壞了,一劍斬入堂前廊柱才喘着粗氣:“劉封欺人太甚!”

鄧賢、李輔二人尷尬站在堂前,劉封一個月前就得到劉備的出兵調令。

始終拖延,等劉備抵達江陵後再發調兵公文,劉封才心急火燎的出兵,臨走卻把孟達心愛的鼓吹樂手搶走了。

劉封本就性格強勢喜歡指揮人,孟達又是個自矜之人最不喜歡被人指手畫腳,

平日小矛盾就積攢了許多,孟達以爲劉封始終會給自己一點面子,相互剋制。

結果倒好,劉封一直很剋制,臨走時搶了孟達的鼓吹。

音樂傳承可比文化傳承要高雅、困難的多,亂世之中精良的樂器、樂譜更是稀罕物,可遇不可求。

孟達就這麼點愛好了,偏偏還被劉封搶奪。

劉封這麼不給面子,那自己得罪那麼多人,個個找自己算賬……就算不要自己命,也將忍受許多屈辱。

這對一個自矜清傲的人來說,簡直比殺了自己還難以接受。

法正恃才傲物性格不好,孟達清高孤傲性格也不好,這對同鄉少年時相互瞅對眼,結成親密關係。

現在法正病死也就一個月時間,劉封就跳起來打自己一巴掌。

這麼多年得罪的益州人、東州人、荊州人,還有關羽、田信,若有那麼七八個,或五六個找他算賬,承受得住?

當宜都太守時,就跟關羽有矛盾,但彼此剋制;當房陵太守時拒絕關羽調遣,轉手劉備把自己調到深山裡當上庸太守,還多了劉封這麼個監軍。

別的監軍也就算了,可劉封這個監軍是堂堂將軍,手握五千大軍,性格剛強眼裡容不得沙子,簡直就是另一個關羽。

當上庸太守時,江東背盟來襲,孟達不僅自己拒絕出兵,還勸劉封不要急於出兵。

結果江陵、麥城先後大捷,弄的劉封也記恨他。

劉封擔心自己率先抵達江陵遭受關羽問責,拖到劉備到江陵才急匆匆出兵。

終究是劉備的嗣子,過去犯點錯誤不算什麼。

那自己呢?

守衛房陵時拒絕支援襄樊,調任上庸時拒絕支援,還勸劉封不要出兵。

關羽、劉備不知道還好,劉封管住嘴不說也還好。

可劉封出兵時連自己的鼓吹都搶了,這樣惡劣的態度,怎可能會保密?

爲了脫卸責任,肯定會實話實話,說不好還要誇大言辭,讓自己揹負更重的責任。

好朋友法正又死了,劉備若處置自己,連個替自己說話的人都沒有。

關羽那裡再三積累的仇恨已濃的難以化解,而自己輕易打發田信回襄陽,平白背了個有眼無珠不識人才的惡名,還會遭田信記恨。

田信復仇心志有多強烈?

看看參戰以來的表現,前後一年時間,所部俘斬數據已是孟達這一生的兩倍、三倍。

特別是襲攻徐晃,田信突陣失利,更是連頭髮都割了,才越戰越勇打穿守軍,後又單騎追斬徐晃而歸。

這樣的人,你指望他性格恢宏大度?

肯定會記仇,只是沒找到機會。

心中已有所決斷,等劉封到江陵,劉備再作佈置時,自己絕對落不了好。

特別是這個南陽戰場依賴關平、田信,東征戰役依靠關羽的時間裡,爲給關羽出氣,也爲調解劉封、關羽之間的誤會,劉備一定會處置自己。

自己又不是法正的兒子,得不到法正的萌蔭庇護。

僅僅片刻之間,孟達眼睛轉動已有決斷:“我爲劉封所輕,蓋因孝直新喪朝中無人,又功勳淺薄。我聞田孝先攻堵陽時,南陽各軍上至馬孟起,遠至關定國,及徐承貞、文仲業等降將都願提兵助戰。”

看着神情雀躍的外甥鄧賢,孟達露出一絲笑容:“南陽正值用人之際,你持我手書星夜前往堵陽。”

鄧賢略感意外:“舅父願聽從田孝先節制?”

孟達擡頭遠眺城外山勢輪廓:“此示好關侯之舉,亦可脫離樊籠。如今各軍爭先立功,我軍困守上庸山中,豈不可惜?”

鄧賢咧嘴露出笑容,孟達回頭去看李輔,李輔也露出釋然、嚮往的神情。

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九章 局勢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三十五章 攻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