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

bookmark

田信疲倦,乘坐戎車前往會面。

依舊是上次相遇的地方,田信來時夏侯尚已扎立兩重帷幕,幕帳之中設立火塘,正在燒燬溫酒。

虞忠陪同田信入內,夏侯尚正在酌酒自飲,酒液升騰白色熱氣。

他側頭打量田信面容,嘴裡銜着酒杯愣了愣,一口嚥下後說:“陳公,我軍中多有傳言,說張文遠設計重創陳公,陳公是抱病出徵?”

“是如何,不是又如何?”

田信坦然落座,也上下打量夏侯尚,見他依舊黑眼圈,精緻小鬍子周圍生出一圈鬍鬚茬子,沒有再打理,甚至能聞到夏侯尚身上宿醉的臭味。

“是呀,不論陳公是否受傷,我已無再戰之勇。”

夏侯尚爲自己酌酒,眯着眼:“我昨日言語,依舊有效。曹真、曹休非我能節制,軍情有變,陳公可願知曉?”

田信示意虞忠去煮茶,自己從食盒裡取出油炸糖果子擺在自己面前一盤,也往夏侯尚面前放一盤:“但說無妨,該價值多少,我自會估價,報償夏侯氏一族。”

“曹真欲集結各軍騎士,總數約在四萬六千騎。”

夏侯尚伸手抓一枚糖酥送嘴裡咀嚼,眼睛一亮,露出笑容:“他瞞得了別人,瞞不了我。四萬餘騎士集結於一處,陳公會如何用?”

“引蛇出洞。”

田信不假思索,幾千年的沉澱,自己有足夠的經典戰術閱歷,就跟打牌一樣,打的多了,有什麼牌就知道該打什麼套路,都已經有了戰術反應。

六經皆史,經學門人熟悉上古歷史、典故,遇到類似的情況,也有相應的套路手段。

而自己熟知的歷史典故,在建立在六經典故之上的。

如果六經典故能算是行之有效的套路,那自己知曉的一些戰術典故能算是反套路。

夏侯尚對田信反應之快毫不驚奇,這這纔是田信應該有的素養。

他又吃一枚沾滿白芝麻的糖酥果子說:“曹洪所部不適苦戰,亦無決死心,吏士多思生路。其部逢戰順則進,不順則潰。屆時漢軍不追,則曹洪從容整隊,追則受曹真算計。”

漢軍會不會追?

肯定會追,驅趕曹洪潰兵,操作的好可以打成連鎖,接連擊潰張郃、曹彰、曹真。

漢軍有這個信心,驅趕潰兵,借潰兵之刀攪亂正常的魏軍,使之混亂、瓦解、崩潰。

到底是潰兵連鎖裹挾,導致曹真所部跟着瓦解;還是曹真以潰兵爲餌,以騎兵爲刀,打出另一種局面的……錘砧戰術。

再好的計謀也需要具體的佈置,更考驗臨場發揮。

田信細細思索,不由暗暗慶幸自己忍住了,沒有裝備馬鐙。

不敢想象,如果曹真手裡騎兵裝備馬鐙,那麼將會擁有多麼恐怖的衝擊力。

不管是張飛,關羽還是虞翻,這三個據點集羣自守有餘,可如果追擊的話,面對曹真準備的這份大禮包,誰都擋不住。

可如果不追擊,看着越境深入的魏軍崩潰、後逃……誰都不會甘心。

這就是魏軍騎兵優勢的結果,現在終於把騎兵集中起來應用,終於在野戰中有了底氣、反制手段。

一樣的道理,北府兵不輕易跟夏侯尚決戰,就是因爲騎兵劣勢。

等比例放大到整體漢軍,漢軍也怕魏軍集中使用的騎兵。

如果曹丕放權,讓曹真或曹彰帶着三四萬騎兵迂迴穿插,足以掐斷漢軍的補給線。

魏軍並不是待宰的羔羊……這意味着夏侯尚的一舉一動對雙方形勢轉變有極大的影響。

換言之,想要夏侯尚配合己方……得加錢。

夏侯尚又補了一刀:“漢軍若不能迅速擊潰曹真,與之糾纏。吳軍在側,見漢軍銳氣不再,以孫權爲人,必會發兵。曹子建麾下兵馬未損分毫,孫權應不會顧盼青徐,會來宛口夾擊漢軍。”

“嗯,曹真確實棘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田信也吃一枚糖酥,咯嘣嚼着,臉上沒什麼情緒:“我就說兩件事,第一是孫權的爲人。當年魏強而漢弱,他貪圖荊州,臣服強者卻背盟襲擊外強內乾的荊州,就知此人短謀無慮。此時此刻,青徐易取,攻我軍卻難,他會棄難就易,揮兵向東。”

“陳公所言謬矣,孫權已無爭雄天下之心,必會來犯漢軍,不使漢軍有席捲天下之勢。”

夏侯尚言辭確切、肯定:“以孫權處世之道,今不求利己,也要損漢軍威勢。”

稍稍停緩,夏侯尚又說:“孫權兩年間喪師十萬,今以輕馭重,已有尾大難除之患。此時此刻,孫權圖謀生存而已。進取青徐看似輕易,可漢魏勝負已定,焉能容他?”

“故,某以爲孫權會遙遵前天子爲尊,奉僞詔西進,觀天下變,行均衡之事。”

夏侯尚說的有道理,田信眉頭輕皺,另有看法:“今漢魏決戰,若勝負分定,不論漢魏皆不容孫權。”

只要是大比例、勝敗分明的勝者,絕對會順勢把來觀戰的吳軍打翻在地。

說的難聽了,魏軍、漢軍打決戰,吳軍連看熱鬧的資格都無,運氣不好的話,會被炮火餘波……震死。

如果魏軍、漢軍難分勝敗,糾纏在一起,打成慘勝、慘敗;那麼吳軍纔有佔便宜、施加影響的餘地。

否則漢軍、魏軍分出三五萬人,就能打崩吳軍。

思索片刻,田信想到了潘濬,現在吳軍不是孫權一家獨大的時候了。

對夏侯尚微微頷首:“所言有理,我以爲孫權不敢來,可潘濬敢來。”

夏侯尚露出微笑,這一局辯論算是自己小贏一局,自己的重要性得以增高。

田信也是笑笑不甚在意,說:“事後之吳軍,暫且不去論他。就說另一件事,可知我爲何疲倦?”

田信從腰間皮盒裡取出一枚沉甸甸金印拋過去,夏侯尚伸手接住。

“魏前將軍之印……此物不假?”

夏侯尚觀摩印文片刻,皺眉:“陳公不會拿此事誆我……這應是真印。曹真可知此事?”

“應該知曉,我斬張遼時,山寨火起煌煌如晝,張遼又在山寨遠近山峰設置烽燧,夜裡紛紛舉火,必爲曹真所察。”

田信打量夏侯尚疑惑模樣,就說:“若不信,可回去後發急遞詢問曹真。”

張遼已死,曹洪所部崩潰的話,曹真不一定能壓住陣腳,陣腳站不住,還怎麼用絕對優勢的騎兵反衝漢軍追兵?

曹真的設想,更爲兇險,施展餘地更小。

換算到眼前,漢軍勝率上漲,夏侯尚本人的影響係數相應減少……所以行情不好,賣不了好價錢。

迎着田信等待目光,夏侯尚長嘆一聲:“曹休與我麾下騎士已西調,曹休與趙儼合軍向我營壘靠攏,步軍合計約在七萬,甲兵三萬。明日之前,魏軍以堅守爲要。”

說完輪到夏侯尚用等待的目光來看,田信衡量這條信息的價值,說:“我在武陵郡有幾處茶莊,願割一座給與夏侯氏。”

武陵郡的茶莊並未投入精力,屬於五溪蠻自帶的地產。

當地五溪蠻不知道開發,遷移到昭陽邑,現在這些人明白什麼是茶後又返回老家去經營茶山。

這些正在建設的茶山,自然掛在田信名下。

不掛在這裡,這些五溪蠻也守不住。

官吏會圖謀、豪強會圖謀,勢力更強勢的其他部族也會貪圖。

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三章 嚮導官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六百章 缺糧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九十五章 借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三十三章 塔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