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

洛陽,東明都亭延熹裡。

自四月以來,夏侯尚突然病重,被親黨運回城中,腹瀉難止已然一副藥石難救的模樣。

曹丕擔憂許久,最終懷着悲痛心思來見夏侯尚,聆聽遺囑,也有規勸夏侯尚之意。

投毒嫌疑人已然鎖定,如果夏侯家族發動報復,那整個大魏立刻就要陷入動盪中。

曹丕坐到牀榻邊,僅僅一個月沒見,夏侯尚就已枯瘦幾圈,臉上就剩一層蒼白、黯淡的麪皮,只有一雙幽黑深邃眼眸還在轉動,不時打量簾子外的夏侯氏昆仲。

處於轉型期的夏侯氏家族裡掌握兵權的只剩下夏侯霸、夏侯儒、夏侯楙三人,餘下都有向名士、名臣發展的趨勢。

主幹不在,依附的部黨也漸漸流散……現在夏侯家族跟三年前沒法比,拼不過曹真,也沒幾個人願意去爲夏侯尚去拼。

夏侯玄已如木人泥偶,他的腦袋是空空的,太多的事情不能想,這是痛苦之源,想到就會煎熬身心。

更不能說,小了引發家族破裂,大了導致魏國動盪。

曹丕僅僅抓住夏侯尚的手,痛苦內疚,如果自己肯認錯,誠懇認錯,夏侯尚何至於淪落到這般悽慘地步?

他已經哭不出來了,誰能想到夏侯尚前腳給他出了個毒計,後腳就被人投毒?

《防疫救護十二策》的出世,把投毒原理剖析明白,讓投毒方式更爲複雜、高效,也更加難以防範。

“子林留,餘者退。”

夏侯尚虛弱到了極點,他話音出口,夏侯氏親族、部黨猶猶豫豫退出,留下中領軍夏侯楙。

夏侯玄幾次想回頭留下,但還是被親族叔伯拉扯着退出,又留下一個武衛將軍許褚。

至於曹丕身邊隨身記錄起居、言行的侍御史,相應中官,這種人該出現時就出現,該記錄時就記錄。先秦史官傳承下來的脊樑骨,在太史公受了那一刀後,就差不多也跟着斷了。

許褚侍立在側,目光打量空闊的廳堂,許多器具已被搬走,顯得格外空。

夏侯尚抓着曹丕的手,語氣輕緩:“今朝中多有裡通外敵者,詔令未出中書,已然泄露於敵,爲其所笑。蓋因關雲長、田孝先翁婿有將相之才,能容馬超之逆反,使文武相濟彼此和睦。又與劉備君臣相佐,互成其美。”

給孫權出謀投毒之計,已成一個笑話,這邊還沒給孫權做出信號傳遞,那邊漢軍就先孫權一步得知。

弄得孫權裡外不是人,如果漢軍出軍意外染疫,不是孫權乾的,也變成孫權乾的了。

如此機密之事,也弄得沸沸揚揚,人心大失。

對於瘟疫,經歷過建安大瘟疫的人來說可謂是家家縞素,鮮有門戶齊全者。

散播、製造瘟疫,是在挑戰廣大臣工的道德、生存底線。

曹丕也迷惑,知道這件事情的只有四五個人,到底哪一環節出了問題,始終難以判斷。

夏侯尚有氣無力模樣惹曹丕心疼,繼續說着:“今國家心腹大患,田孝先也,此人有經天緯地之能,懷鬼神莫測之威。臣聽聞荊州蠻夷,揚州百越皆奉之爲瘟神。此人去零陵,振臂一呼夷越爭相效力,數萬精兵旦夕可得。”

越聽,曹丕越是焦慮,誠如夏侯尚所言,田信在一日,那漢軍時時刻刻都能從蠻夷中招募兵員。

這種戰時用一用,戰後解散的職業僱傭軍……西漢、東漢朝廷都說好。

僅戰爭成本上來說,以兩漢之富庶,尚且熱衷於使用蠻夷僕從軍,更別說如今經濟殘破,農業衰退的世道。

魏國也有這麼一個人,可以從烏桓、鮮卑部族中招納僱傭武裝,也能穩定控制這批武裝。

可這個人死了,與北府軍書竹簡埋在鷹山。

還有一個叫牽招的人勉強能控制遊牧義從武裝,可沒人敢給牽招機會。

對方有,我方沒有,這是有和無的區別,其中的優劣差距可以說是無窮大。

向曹丕兜售惶恐、焦慮、自責情緒後,夏侯尚乾咳兩聲,用略幹泛白的嘴脣說:“我欲簡拔勇士,前往荊州求醫,伺機爲陛下除去此患。”

說着,他兩行淚水從眼角滑落,眼神怔怔看着曹丕:“此人不除,我死不瞑目。”

“伯仁安心休養,何言喪氣之話?”

曹丕心中亂糟糟,緊握夏侯尚虛弱無力的手掌:“劉備時日無多,田孝先革新之意甚銳,必與漢室舊臣有隙,此國家之機也。屆時伯仁統大軍,兩軍對壘,何愁武名不彰?”

關羽斬顏良,武名如陰雲一樣壓在魏軍將領頭頂二十年;整整二十年後,又冒出一個田信。

關羽的武名已無法超越,田信個人的武勇也無法超越,唯一能超越田信的是領兵造詣。

說實在的,田信性格有差,許多戰役可以打得更圓滿,可田信太過謹慎,不敢放開手腳打。

漢末崇尚遊俠輕生樂死的風潮影響下,打仗就應該浪,浪纔是英雄好漢。

田信實在是太穩了,穩得不像話,還太聽關羽、劉備的話,聽他們的話也就算了,還聽龐林等人的話……簡直不像個英雄。

你打仗時浪一點不好麼?

偏偏陣前單挑、衝陣時又比誰都浪,就用兵時拘束手腳,活像一個烏龜。

陣前搏殺,張遼已經證明數百人的伏擊有可能擊殺田信,但需要時間;如果在田信無甲時,或許瞬間就能擊殺。

夏侯尚也抓握曹丕的手,語氣堅定:“子恆,我餘生就這一點心意。我寧死在去荊州的路上,也不願死在洛陽,與那惡毒妒婦同居一城。我若半途而亡,事不能舉,就以時服儉葬深山羣嶺之間。太初年幼,不知國事、兵事,能容於漢,正好拜入徐元直門下,於鹿門山學藝。”

我能撐到荊州,我就伺機刺殺田信;若不能,就讓夏侯玄在鹿門山學藝,留一條退路。

曹丕理解了,身邊的夏侯楙不可能泄密,許諸也不可能泄密。

夏侯尚帶着夏侯氏精銳私兵南下,動手前,這些私兵、夏侯玄也不知情。

動手後,也就無所謂知情不知情,幾乎沒人能逃出漢軍的報復。

大概也能理解夏侯尚的心思,帶着夏侯玄去冒險,有報復妻子曹氏的用意。

不單單是爲大魏盡忠,夏侯氏旁系子弟應該有這種殺身報國的覺悟;可夏侯氏嫡流子嗣,一個比一個寶貴,哪能輕易折損?

曹丕心緒沉重,如果答應,可能會得罪曹真,惹曹真不高興。

不至於發生內戰,可必然反目成仇相互攻訐,逼迫更多人走投無路,可能會出奔歸附劉封、曹植。

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九章 局勢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八十二章 貓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二十六章 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