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

bookmark

永遠都不要懷疑當局傳遞消息的效率,爲一道緊急消息跑死馬,跑死人實乃正常事。

曹丕想走私貿易……這種荒唐的事情都發生了,劉備能有什麼看法?

沒必要去分析這件事情裡曹丕的各項動機,己方缺馬、缺牛是不爭的事實,拿蜀錦、茶粉換取牛馬,實乃互利互惠之事。

反正也換不來多少牛馬,這種事情早晚又會暴露,折損威望的是曹丕,又不是別人。

劉備不甚在意,交給諸葛亮負責。

新一輪的戰爭正在籌備,諸葛亮則交給專業的長史王連負責。

孫權吞了江東士族補充損失,曹丕則吞了南匈奴五部;己方只好把南中豪強這些不穩定因素粉碎瓦解。

南中豪強太跳了,也只有現在益州集結精銳大軍可以如雷霆一樣掃滅南中豪強;否則今後光復二京,精銳大軍調離益州,再想解決南中勢必要花費更大的成本。

王連負責貿易談判,肯定不能自己離開益州,要派一個得力人手。

南陽呂乂被王連選出,作爲使者前往南陽參與談判。

劉備定益州時,王連就推舉呂乂爲典曹都尉協助他管理鹽稅,如今是綿竹縣令。

原本南陽設立荊州鑄幣工坊時,王連就想推舉呂乂前往擔任司金中郎將……又礙於關羽、田信面子,沒有舉薦。

結果關羽不碰鑄幣,田信也沒碰,劉備從軍中另做推選。

司金中郎將管理鑄幣,依舊是軍管這一套路,處理起來從重從嚴;內部管理時也是如此,有益於保持效率。

因爲王連擅長從鄉黨中發掘、培養人才,現在四位司金中郎將,就有杜祺、劉幹兩位出自南陽,爲王連所提拔。

財政就這樣,王連想要劉備、諸葛亮信任他,那他必須找他信任的人來負責具體的工作。

如果備選者裡有鄉黨,自然鄉黨優先,這種事情實屬正常。

大軍凱旋,荊湘二州人事調動大體完成,現在輪到益州方面。

這種時刻呂乂奉命返回南陽公幹,自然要跟幾個好友告別,選曹尚書郎陳祗算是他的朋友之一。

陳祗相貌威武長得又魁梧,平日爲人矜持清嚴,與呂乂一樣是孤兒出身……只是陳祗寄養在外祖父許靖家中,呂乂留在南陽長大,成年後才前往益州尋找父親。

作爲深受劉備喜愛的選曹尚書郎……如果做個準確描述,這個職務相當於明朝六科官裡的吏科都給事中,這個職務上做的越久,積攢下的人脈就越大。就因這個職務有別於其他尚書郎,許多人任職時都會特意點名,同理的還有選曹尚書。

就說另一個孤兒,盧植的幼子盧毓,入仕後就長期擔任魏國的吏部郎,算上兩個擔任西晉尚書的兒子,厚積薄發,帶着半死的盧家完成家門晉升。

不過盧毓因得罪曹丕被降爲睢陽典農都尉,田信至睢陽時,他沒做多少抵抗就降了,這回跟劉備返回益州。

因盧植的情誼,又是涿郡老鄉,能說一口讓劉備親切的家鄉話,所以盧毓被劉備帶在身邊,就等官職調動留出合適位置任用盧毓。

作爲涿郡老鄉,盧毓自然清楚許多涿郡士人自黑自嘲的黑話,這些黑話始終圍繞着‘涿’字的主體來展開。

涿郡地方文化裡始終瀰漫着地域黑嘲諷,涿郡常常取笑爲‘豬之郡’;前往涿郡擔任郡守,或涿縣縣令,也常常因此被取笑是管豬之官。

而亂世三十餘年,一個懂家鄉俚語、黑話的人,還有老師的幼子……盧毓想不升官都難。

盧毓這個孤兒的到來,讓陳祗這個孤兒出身的人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和競爭。

更讓他頭大的是太傅許靖乾的事情,呂乂來拜訪時也頭大、後怕……許靖爲了研究瑞獸,研究太極圖,竟然派人抓住六隻瑞獸來觀察。

也因爲瑞獸的皮毛顏色很有特徵,特別適合用來做作畫的對象,許靖觀察入微漸漸喜愛上這些瑞獸。

瑞獸麼,劉備不鼓勵抓,也不禁止抓。

平日好吃好喝供着,瑞獸也很安逸,彷彿真的能跟人和諧共處。

可瑞獸畢竟是兵主蚩尤的坐騎……摸着良心想一想,兵主的坐騎能是瑞獸?

也就大家給兵主,給田信面子,纔將這種混合黑白於一身的絕世兇獸稱之爲瑞獸。

瑞獸只是場面話,前有太子家令來敏爲此罷官貶爲庶人,還怕死灰復燃判決流放;現在又有瑞獸一巴掌打斷堂堂侍中廖立廖公淵的腿,誰還敢說這是瑞獸?

最爲可怕的是,許靖身爲太傅,雖是閒職,但也有負責教導劉禪的任務,劉禪時常來這裡請教學問。

劉禪跟陳祗關係好,是劉備推動、樂見的事情。

瑞獸的事情牽連到劉禪,劉禪好處理,劉禪身邊的費禕董允也好處理……反正再怎麼處理,也是處理到這些人身上,板子沒落到自家身上。

那自家該怎麼處理?

這種事情可大可小,說的嚴重了,許靖做這些事情時就沒考慮過劉禪的安全問題。

劉禪的安全是什麼?是國家的穩定所在!

這麼大的事情肯定瞞不住,皇帝肯定在知道,諸葛亮事前也知道……也不能怪諸葛亮和許靖,之前誰能想到整日乖巧、傻乎乎的瑞獸也有揮掌傷人的一天?

如果沒有廖立的事情,可能劉備還會帶着劉禪一起來許靖家中觀賞瑞獸,彼此其樂融融,期間再做幾首詩賦……那就完美了。

可現在,這六隻瑞獸極有可能讓許靖提前下崗。

陳祗、呂乂爲此事而憂慮,劉備、諸葛亮聚在一起則在思索其他事情,一起更重要的事情。

瑞獸實乃小事,諸葛亮也沒爲許靖說過話……沒必要爲許靖開脫,許靖又無作惡的心,劉禪又是貪玩好動的年紀,去許靖家裡請教學問時看看瑞獸也不算輕浮。

大概沒收這六隻瑞獸,就是很合適的懲處。

鷹山之戰徹底打破了魏國官吏的膽氣,現在願意、主動向漢軍透露消息的人越來越多。

一條重要的消息從各方面傳來,不得不讓劉備、諸葛亮慎重對待。

即孫權極有可能在江夏、武昌,甚至豫章一帶製造疫疾。

關平、張苞發動的局部戰役,孫權拿什麼守?

就算千辛萬苦守住了,下一輪田信出擊,孫權又拿什麼守?

守不住就要死,不守也是死,你讓孫權怎麼辦?

沒人懷疑孫權的狠厲,吳軍跟漢軍、魏軍也有一些區別……只有有一個將領願意執行,那吳軍就能成功投毒。

投毒太簡單,無非水源地拋棄人畜死屍。

漢軍儲糧始終不充足,府庫始終沒有積年之蓄,連續快節奏的猛攻打的吳軍、魏軍暈頭轉向。

如果關平此次出兵,被染疫……戰爭失利事小,哪怕吏士折損也算小事,可以承受。

最怕的是讓吳軍、魏軍自以爲找到了抵抗漢軍的捷徑,會造成一個恐怖的災難性後果。

即漢軍有所舉動,魏吳二國就採取相應措施,一副你隨便打我,我也要噴你一口毒血的架勢。

《防疫救護十二策》面世這兩年裡,漢軍各處征程都避免了染疫,功勞之大難以忽視。

可也是一口雙刃劍,在毒辣之人手中,也顯露出極大的破壞力。

五年滅吳的既定策略,難道就這麼停止?

如果停止,豈不是意味着漢軍也怕,會助長曹丕、孫權的氣焰?

凡事有好有害,現在只是壞的一面展露而已。

就目前這種窘迫局勢,難道就真的無解?

有解,可派田信去解決,會生成另一個更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旦形成,將如脫繮野馬,誰都無法控制。

何況,關羽也會反對這件事情,田信是在真養病。

關平的資歷可以一步步積累;可田信若在戰爭中性格大變難以恢復,那纔是大患。

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八十二章 貓第三十五章 攻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九十二章 勢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四章 孟達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