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關姬

bookmark

江陵城中,市集。

市集是官市,在幾處入口設立柵欄,只有清晨市正敲鐘後才能開市交易,過申時傍晚後,這裡會閉市。

官市上流通的主要貨幣是黃金、白銀,直百錢,嚴禁銅器皿以物易物。

江陵貿易大頭是蜀錦,這裡是蜀錦的主要銷售中心,不管是江東還是中原,又或者河北,凡是達官貴人就沒有不喜歡蜀錦的,就連鮮卑、烏桓人都喜歡蜀錦。

蜀錦交易以金銀爲主,田信可沒錢買蜀錦,他領着六名部曲個個披甲挎刀,其中一個體力充沛的部曲更提着田信的鐵戟,擺明了是軍中將校做派。

此處市正一本正經查驗田信的官印,並說:“校尉自襄樊凱旋,不知可有銅器?司金中郎將官署收購銅器,軍中將校可得高價。”

田信拿出一枚巴掌大雙鳳花紋的銅鏡:“這麼大銅鏡能換多少錢?”

市正伸手接住掂了掂,又還給田信:“此重約一斤十二兩,一兩銅給錢二百,這銅鏡值四千二百錢。”

四千二百錢,自然不是四千二百個五銖錢,或同數量蜀五銖,而是四十二個直百錢,重量也就在二十一兩,扣掉錫,銅含量應該是銅鏡重量的一半。

出乎市正的預料,田信反將銅鏡遞給他:“換錢吧,這裡可有飴糖、蜂蜜?”

田信是真沒錢,在市正這裡登記銅鏡入庫信息後,他纔拿到屬於他的四十二個直百錢,重量也就等同於七十個劉璋時期鑄造的蜀五銖,面值卻是整整六十倍。

爲了湊集銅器鑄造更多的直百錢,劉備連掛帳篷的銅鉤都融了。

這裡是官市,直百錢就值一百個五銖錢,你敢不認?

所以物價早已飛漲,且很多東西不會出現在官市,大多以物易物消耗掉了。

沒有商業環境,就談不上手工業發展。

以至於田信現在拿着四十二個直百錢發現沒東西可買,奢侈品買不起,手工藝品寥寥無幾,就連糧食、布匹這樣的硬通貨也沒有販賣的。

也沒有賣麥芽糖的,蜂蜜也過了時節,田信找到一處賣紅糖的交州商人攤點。

粘稠的紅糖用竹筒盛裝,一筒糖約在兩斤,價值一千五百錢。

很自然的,田信用四千二百錢買了三桶紅糖,笑問:“我喜好吃糖,每月要五千斤糖,你可能供應?”

商人賠笑:“將軍莫要拿小人說笑,小人今年儲運前後也就五百斤。”

田信斂笑:“我豈是說笑之人?我麾下兒郎手中頗有金銀、銅器,一斤銅換你五斤糖,你若願意就來舊城軍營來尋我。你有多少糖,我都能接下。”

繞開官市交易,這商人自然不用交稅。

又是以物易物,金曹、市正再厲害,稅也收不到這類遊商頭上。

也知商人有顧慮,哪怕劉備軍紀再好,總有那麼一些讓商人恐懼的事情發生。

田信給商人一枚通行竹簡就由他自己思量去,想掙錢就來談,不敢掙這個錢就算了。

走出官市,田信感慨道:“我聽聞當年世道平靖時,雒陽一石米價值二三百錢。如今亂世之人,還不如當年雒陽太平之犬。”

嚴鍾笑說:“主公這話……僕不知如何說,現今能活一日是一日。”

談話間黃權已立在道路中間,暗花黑錦衣袍頭戴進賢冠,微微拱手朗聲詢問:“足下可是奉義校尉扶風田孝先?”

“正是田某,未敢請教先生何人?”

“某閬中黃權,領治中從事,奉王上詔令來荊州公幹。”

黃權說話間側頭示意,他的一名隨從已從木匣中取出錦繡帛書,帛書由另一名隨從雙手捧着,黃權就說:“田校尉城中宅院何在?”

“末將駐留軍營中,止有一妹寄養君侯府上,城中並無產業。”

田信左右看看,見旁邊有街巷清淨,試探問:“不知事急事緩?”

“不急一時。”

黃權朝後擺手,他的隨從又將帛書收入匣中,黃權詢問:“田校尉現在是要返回營壘,還是要去他處?”

“正要去關君侯府上探視我妹,申時前回營。”

“實在巧合,黃某也要往君侯府上去,不若同行?”

兩人同行,黃權細細打量田信,見面無驕橫之色,笑說:“孝先勇名已傳遍益州各軍,皆以爲勇而直率,竟不想是含蓄謙遜之人。”

“先生以禮相待,我自該同等回報。”

田信笑容自然顯得隨意:“先生此前可在糜府君處做客?田某辰時入城,在郡府偏院等待許久,遲遲不見糜府君身影,亦無餐飲招待,這纔不告而別。某自知有失禮之處,不過回敬糜府君之舉。先生可有勸田某向糜府君致歉之意?”

“怎會?糜子方大失所望懷幽怨之心,豈是言語所能動?”

黃權笑容爽朗:“今見孝先,某一眼就知孝先腹有韜略,非尋常戰將。區區糜子方,庸人也。”

田信遲疑之際,黃權舉起手指指着自己雙眼說:“孝先目光銳利,卻有厚重之意。黃某浮沉天下四十餘載,自詡有識人之明。”

見此,田信咧嘴做笑:“正好田某也有一些想法,若今夜先生有空,不若暢談一番?也好教先生看明白田某器量。”

黃權鄭重:“此來荊州,正爲商議大事而來。”

約好這事,黃權詢問襄樊戰場,田信略作沉吟回答:“此處不便與先生談論,我若說機密,恐爲外人聽去。若說虛言,是對先生不敬,也無益大事。”

黃權也是斂容,微微頷首。

於是剩下半截路兩人沉默,在關羽府邸前辭別,黃權走正門,田信則走側門去後院。

他到後院演武場時,明媚陽光下大約四五十個半大少年、女子在玩耍,少年大到十二三,小的七八歲,背後扎一領綠錦披風,少女們也是差不多年紀,背後扎鮮紅披風。

走近了細看,哪裡是什麼披風,分明是上好的蜀錦,被粗略裁剪,一個個彷彿把牀單綁在脖子上一樣。

或拿着竹劍、竹盾組成步兵戰線對抗,或左手抓着竹馬右手提木棍充當騎兵,遊走在兩翼往來衝殺。

關家女僕有些尷尬,訕笑:“讓校尉見笑了。”

田信笑着擺手,在人羣中找到小妹,脖子上也扎着一領鮮紅蜀錦料子充當披風,小臉蛋也紅撲撲的,緊張觀望戰局,兩手拿着竹劍、盾牌跟其他幾個差不多高的小女童簇擁着一名少女,少女體型高窕,持一杆赤幔旗子站在戎車上連連呵斥。

她指揮下,少女們壓着半大少年毆打,不多時就一路追殺,將另一輛戎車上的關興扯下來。

“龐德,汝兄在蜀中效力,何不早降同扶漢室?”

“哼,大丈夫寧死不降!”

“左右,退出去斬了!”

少女扯着披風一角揮臂一揚,甩手轉身姿態颯踏,還揚着下巴正好與田信對視,關興發出一聲慘叫。

緊接着少女也發出一聲慘叫,跳下戎車轉身就往後院跑,田嫣和一幫少女、女童嘴裡喊着‘關將軍’跟着跑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三百章 精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八十四章 蛹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