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婚事

bookmark

三天後,田信穿素黑吏服外罩一領鹿皮斗篷正在糜城規劃降軍駐屯屋舍。

許多院牆需要拆除,也有很多院牆可以重新利用搭建新的屋舍,還要在城中設立柵欄,分隔降軍。

“這裡還是做兩道柵欄,中間留兩丈寬,做我軍往來出入的甬道。”

隨他所指,當即有軍吏帶人上去打釘木樁以作後續施工的標記。

護軍羅瓊右手戴着鹿皮手套,抓木炭在糜城佈防圖上勾畫這一道柵欄通道,問:“將軍,昨日聽人說左護軍欲上表王上更易護軍官名?”

“有此事,上下俱稱護軍,有尊卑不分之嫌。若無意外,今後只有五位護軍,護軍之下有監軍,監軍之下是典軍,典軍之下則是參軍、督軍。”

“督軍、參軍者,乃別部司馬、領軍校尉加官也。”

“原一軍護軍,改爲典軍,以示區別。”

“而監軍作爲護軍替補,數軍集結,設監軍督之。”

田信笑說:“若王上許可,左護軍會爲伯雄新刻‘虎牙典軍印’一枚。”

聽了這話羅瓊才鬆一口氣,田信的官印換了,他和軍司馬習宏的官印還沒換。

新的軍制融合舊的軍制,會有階梯交疊現象,根據與黃權的討論,營督以下沒變化。營督以上就開始細分,按權位來分依次是軍司馬、督軍、領軍校尉;再高就是參軍、典軍、將軍;再高是護軍。

監軍作爲護軍的補充,不是常設職務,是分兵偏師時需要臨時設立的。

護軍之上就是四方將軍,四方將軍各對應一個重號將軍。

五軍體系完善後,會有更密集的相互對調,以增強中樞對軍隊的掌控力。

劉備稱王,大家有了一個合法效忠的對象,劉禪也有了繼承部衆的法統。

可亂世發展來的兵權哪裡是好收拾的,今後一邊打仗,一邊捯飭內部的兵權纔是劉備的工作重心。

把兵權理順,政局也就跟着順了。

反正清理兵權的過程中,田信背景乾淨,不在清理之列,反而是受益者。

“將軍,平賊中郎將途徑糜城欲見將軍,已遣人來報。”

聞訊後田信出城迎接,關平已領着十餘騎抵達城門處,剛翻身下馬,手裡提着一個錦囊包袱隨身攜帶,笑說:“孝先倒是官運亨通,後來居上呀!”

“世子說笑了,快到屋內烤火取暖。”

引關平入城內,此刻街道各處都在施工,關平四處看一眼,舉起手裡錦囊包袱笑問:“孝先可知此物爲何?”

“我猜應該是千金不換之物。”

說話間兩人進入最近的院落,院內夷兵正在鐵匠指引下搭建鍛造臺,繞開這些進入一間門窗都已不見的屋子,關平見門窗都是新扒掉的,將錦囊包袱遞給田信,上前烤火問:“糜城怎會如此破落?”

“城中多是糜府君部曲,昨日遷走時恨不得一把火燒燬糜城。”

田信將錦囊包袱層層打開,見一面是一枚拳頭大玉璽,一愣:“此物何來?”

“襄陽張嘉、王休所獻,不過是靈帝諸多玉璽之一,非傳國玉璽。”

關平口吻隨意,烤着火歪頭看一眼自己的親衛將,親衛將鄭重施禮後退,田信也看一眼守在門外的部曲親兵王直,王直也後退離去,在外圍警戒。

他的部曲督嚴鍾正在四周募集關中、漢中移民中的壯士,這回將募集百人規模的部曲親兵。

關平搓手烤火,見田信來到身邊,才長嘆說:“孝先,我家有一樁難事。”

“世子請言。”

“與太子婚事有關。”

關平張張口想繼續說,感覺這事兒壓力有些大,有些說不出口。

田信起身到門前給王直打了個左右張望的警戒手勢,王直當即呼喊十幾名夷兵過來,三人一組分立在屋舍外圍四角。

見警戒完成,田信返回火塘便,輕聲詢問:“可是關姬不合漢王心意?”

“唉……孝先也看出來了,許多人都在旁觀此事。”

關平猶豫遲疑:“大王視我等爲己出,自是喜愛我兄妹的。我妹長太子兩歲,亦是小事。就是父親驕縱,我妹膽氣豪烈。而太子自幼仁厚,常爲我妹所欺,故太子對她敬畏有加,時有規避。”

“這樁婚事上到大王、太子,再到父親、我妹,皆以爲不妥。只是衆望如此,實難拒絕。”

太多的人想要促成這一樁婚事,那劉備百年之後,關羽就能以漢家外戚輔政的傳統擔任大將軍,攝尚書檯事。

也有太多的人不想看到這種局面,卻又不敢跳出來反對。

不提別的,就關羽的性格,真有幾個重量級人物跳出來反對、干預,關羽反倒會和你卯上。

田信想到那天演武場所見,關姬不是一個人,她身邊有太多能用的人,願意爲她所用的人。

別人家的女兒哪怕性格惡劣,嫁給劉禪,也不得不老老實實過日子。

可若是關姬,帶着如此豐厚的嫁妝,與漢初呂后有何區別?

以漢家後宮干政的傳統來說,真讓關姬當上皇后,能指揮的軍隊、人才甚至比關平還多。

這是個劉備、關羽都解不開的死結,甚至連張飛也會認同這樁婚事,元勳舊人都支持這樁婚事。

誰敢破壞?

衆望,人心也。

值此天下將變之際,誰敢背離人心?

劉備已選擇犧牲糜家,若再拒絕劉禪與關姬的婚事,那北方元從老人該如何做想?

誰現在敢破壞這樁婚事,就是和整個元從老人爲敵!

見田信始終不語,關平稍稍斂容,換了個話題問:“孝先何不着冬衣?”

“營中軍士尚以夏衣禦寒,我怎能獨穿冬衣?世子所贈冬衣錦繡袍服,我甚是喜愛。”

田信也轉而言他:“糜府君日益癲狂,治中潘承明,左護軍黃公衡反覆請調物資,糜府君皆做推脫,隱隱有玉石俱焚之意。左護軍已上奏,彈劾此事。”

只是不痛不癢的彈劾,糜芳又不是不給東西,只是耍脾氣擠牙膏一點一點的給你。

人家糜芳連關羽的前線物資都敢扣發一半,更別說區區潘濬、黃權這兩個新附之人。

以糜芳資歷,除了那麼寥寥十幾人,其他人幾乎都是資歷淺的新人。

劉備目前理虧,更不會處置糜芳,那麼多北方老人看着,人家糜國舅受點委屈發發脾氣也就過去了。

若再逮着不放,就要往死裡整,那就太讓人寒心了。

要麼不弄,要麼弄死,劉備沒有折中的選擇。

估計也就發公文呵斥幾句,再派心腹近臣來說說好話,糜芳心裡也就舒坦了。

只是糜芳跳得歡,傅士仁欲哭無淚。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九十二章 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四章 孟達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二十四章 彩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四百章 衛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