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

bookmark

麥城,廖立前腳走,後腳譙周纔來。

很遺憾,除了廖立這樣的老派官員願意和顏悅色跟他打交道外,其他官吏因爲出身、履歷的原因,並不怎麼待見譙周。

不是因爲譙周本人,而是因爲他身上這個議郎身份。

朝廷現在依舊有廷議、朝議的區分,廷議權在皇帝、侍中;朝議時雖在朝堂,但發言、表決的只有事件相關公卿,以及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這四個職務官員。

朝議時,事前跟你無關,你又不是上述的大夫、議郎,那你就連發言的權力都無。

例如呂乂彈劾田信,就是典型的擅權、逾越,做了不屬於他職責範圍的事情。

麥城木坊逐步開始南遷,相熟的鄰里要分離,自然地會埋怨朝廷處置方式。

朝廷是個大鍋,所有人都在這口鍋裡吃飯,吃飽肚子砸鍋的大有人在。

哪怕田信判斷失誤造成損失,許多人也會怪朝廷……很正常的,誰讓你是朝廷,你就該拾遺補缺。

至於其他人犯的錯誤,更要怪朝廷。

議郎又是朝廷裡有數的話事人,朝廷做的不好,議郎肯定是有責任的。

譙周沒遇到啥好臉色,索性投拜帖求見田信,身爲朝廷議郎,益州僅有的新生代儒學大師,隨着漢室三興,譙周極有可能會因官位提升、影響力提升,從而創立一門有別於中原的學派。

只是譙周家中治尚書,又號稱善河圖洛書,他來見田信,顯得有些異類。

田信看了眼譙周的拜帖,詢問陸延:“伯承觀來,此人何意?”

“臣以爲是探尋字典而來,朝廷必然召集學士編纂字典。”

陸延從容回答:“國朝大事,名利俱全,此爭先之際,譙允南豈會落於人後?”

田信低頭又看拜帖,見這傢伙是來詢問蒙多相關的售後問題……眼饞那頭驢子的人有很多。

略作思考,田信捉筆書寫:“既有不妥,物歸原主可好?”

拜帖裡也不約定見面時間,反問一句,交給陸延發還譙周。

沒心思也沒時間見譙周,譙周今年才二十四歲,身高八尺面目堂堂,也算是年輕有爲,前程不可限量。

這個人在益州很有號召力,今後的號召力必然更強,所以很危險,不做接觸爲好,免得觸及劉備的底線。

這個傢伙膽子也很大,其他人很少來麥城採風,這傢伙倒是隔三差五來找廖立、蔡昭姬探討禮儀相關的學問。

其家世治《尚書》的標籤很是光彩,卻被自己拋出的太極圖摧毀,碾成碎片,可這傢伙不僅不惱恨,還有找自己探討太極的興趣。所以這是個聰明人,目光很是長遠。

現在益州籍貫的官吏,地位最高的是太常卿文恭;其次就是庲降都督李恢,再次就是丞相府西曹掾,主持相府日常工作的李邵。再往後,纔是馬忠、張裔等兩千石官員。

譙周雖然只是個六百石議郎,可架不住這個人好學,只要半路不夭折,三十歲開始講學,四十多歲時名滿海內,五十多歲時躋身海內大儒,蜀學一脈的開山老祖。

如文恭、李恢之類,官位再高也是個流官;而譙周成長起來後,能合理合情的聚攏益州英才,成爲一方大佬。

譙周也很年輕,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很強,如果把這傢伙丟到觀星樓裡,或許另有神奇效果。

“阿嚏!”

譙某人打了個噴嚏,下意識攏了攏敞開的領口,繼續坐在茶館裡看人下棋。

許多中原敗亡的寒門子弟流竄到南方來謀求仕途,有的在江都,有的來麥城,也有一些資歷深厚的去鹿門山廝混,又當學生又當講師的。

這座茶館裡就是許多破落子弟日常聚會,探討學問的交際場所。

他們也是有正經兼職的,太子衛率裡需要一些教材,教員們不願謄抄,就僱傭這些人謄抄。

打心底來說,麥城這裡比江都更宜人,江都悶熱且溼,遠不及麥城涼爽。

要論夜生活的話,江都士戶隨關羽改封去了江東,江都城內的夜生活也沒了基礎。現在江都什麼都缺,最缺服務人員,但不缺做官的人,和想做官的人。

茶館裡低聲探討字典相關的事情,這是一個機會。

“白牛君來了!”

一名半舊素白帛衣的士人腰挎一口破舊劍鞘從門外進來低呼一聲,引發譁然、異動,許多人都站了起來。

先是兩名北府甲士上前,一左一右撐起竹簾,典滿一身緋色圓領袍,進來拱手:“奉公上令,欲募抄書郎一百二十人,授從九品下職俸,食宿、衣着用度俱管。”

一名瘦瘦的中年人率先拱手詢問:“白牛君,據僕所知麥城閒散士人不足百人,謀有友人在江都,可能遣人去招?”

“公上已遣人前去江都張貼布告,待遇與此處一致。”

典滿目光環視一圈,在遠處窗戶邊譙周處稍稍停留,繼續說:“朝廷也欲編修字典,此用人之際,朝廷職俸或許豐厚許多,諸君多多思量。一旦入職,便是陳國之臣,而非漢臣。”

一個士人呵呵做笑,幾個人目光凝聚過去,這人笑聲不止:“來麥城者,誰不想做陳國之臣?”

“這倒也是。”

又有人開口,來回起鬨,都窮到來幫人抄書過日子了,還有什麼不能放棄、割捨的?

譙周正欲端茶小飲,聽到這種話後一口氣沒順,茶水嗆進氣管,乾咳不已,臉都漲紅了。

典滿見再無人詢問別的情況,也就轉身離去,前往軍營。

麥城軍營裡只有田信、關姬的衛隊,騎營安置在廣闊的鄧國屯養,因此這座設計駐屯三個營兵力的磚砌軍營裡,目前只有田信、關姬衛隊各一個營,還有兒童構成的陳太子衛率。

衛率有三個營,但這些兒童可以多人共用一個營房,所以還有許多空餘的營房。

現在招募人手,最好安置在軍營裡進行管理。

譙周不久後也拿到田信的回帖,不由發愣,半天后才反應過來,這應該是田信的玩笑話。

關鍵是沒有批示時間,即不想見他。

稍作思考,譙周就來拜訪蔡昭姬,沒想到蔡昭姬門前拴着十幾匹馬,他認出選曹尚書郎陳祗日常所騎的白馬,還有治書侍御史李邈的南中小矮馬。

這下,譙周又愣了愣,以拳擊掌,感慨道:“我貪舟船安逸,彼輩快馬加鞭,我自落後於人矣!”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九十四章 議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三十五章 攻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六百章 缺糧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二百章 遺憾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