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

bookmark

知曉魏國核心機密的賈逵,就這樣被殺了?

許多孝廉有些接受不了這種突然的殺戮,這跟價值觀念有衝突。

賈逵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人,不論爲人剛毅威嚴、樸素清廉;還是執政、領軍時特別有原則感……甚至曹丕能順利繼位,也多虧了當初賈逵正義質問曹彰,讓曹彰的兵變戛然而止。

照着常理來說,賈逵這樣的即便不投降,也要軟磨硬蹭施展各種手段,盡極力去爭取。

從作用上來說,一個歸漢的賈逵,將瓦解魏人元從的戰意……這是個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漢能容賈逵,自然也能容其他魏國重臣。

即便無法招降,也要軟禁、優待,以持續瓦解魏人的抵抗意志。

可現在這麼幹脆利索的殺了,豈不是要把那種不可明言的事情做到底?

賈逵的人頭,也有點像祭旗誓師的祭品。

朝廷方面,肯定會有所思索,以更加謹慎的態度對待北府。

孝廉們心緒複雜,作爲田信舉起來的門生故吏,以舊漢風氣來說,他們在二元君主風氣下,效力名義上的漢帝,還是實質的主君,都是情有可原的。

先秦發展成型的士文化,經過兩漢的引導、發展,到漢末時……忠君思想沒有發生本質變化,皇帝是君,吃人俸祿受人恩惠的對象也像是君。

在大君、小君之間來回反覆變更立場本就有些精神病,所以又有了施展自身抱負的追求。

不論效力於大君還是小君,誰能提供可以展現自己才能、價值、抱負的舞臺,那爲誰效力就是對的!

所以呢,忠君歸忠君,愚忠並非愚忠於某個君,更是忠於這個可以實現自我價值、抱負的舞臺。

魏國爲賈逵提供了極大的舞臺,賈逵理應爲魏國效力、至死。

可是呢,魏國快完蛋了,賈逵這樣有本事的人,也應該尋找一個更大的舞臺,以展現一腔抱負。

如果賈逵擔任魏國的三公、九卿,那確實位高權重深受國恩,沒有投降的餘地。可賈逵只是一個負責方面事務的負責人,不是中樞首腦,多少有一點脫身的餘地。

就賈逵突然遭遇處死一事,令孝廉們愕然,其中就有兩漢以來漸漸滋生的利己思想在作祟。

利己思想什麼時候都存在,只是現在跟忠君思想混在一起了,相互包裝、點綴,很是好看;再加上一點自古以來喜歡以悲壯方式報國、報恩、酬志的殉道思想,糅合在一起……這就導致先秦封君們主導、宣揚的忠君思想不再純粹。

田信也觀察着孝廉們的神情變化,三國之所以軍事激烈拼殺,就在於漢末的思想碰撞已經十分激烈,而天災推波助瀾,在生存面前,思想之間的碰撞更爲激烈。

也就現在各方的血被放幹了,想要繼續聚集兵力打仗,可有心無力,缺乏糧秣支持,只能作罷。

如果把自己丟到羣雄時期,那就是連年作戰、廝殺,幾乎可以說是暗無天日。

除非也殺到現在這種各方精疲力竭無法再戰的情況下,才能贏得短暫的休息時間。

就現在的北府模式,對許多士人而言,如果敗倒在北府面前,那不僅僅是亡國這麼簡單,而是亡天下。

兩漢四百年的努力,將被田信一巴掌打掉。

至於今後的天下會發展成什麼樣,士人們是想不明白的,也無法預料。

孝廉們對賈逵之死也僅僅是愕然,以及點點滴滴的惋惜,不會有再多的情緒。

不論今後的天下會變成怎樣,作爲田信舉薦的孝廉,他們是能參與進來的,以此展現自己存在的意義,在今後天下的畫卷裡,留下屬於自己的那一抹顏色。

必須要處死賈逵,如果不立刻處死,等到朝廷派人來勸降賈逵,那時候處死賈逵的影響更惡劣。

己方知道賈逵的影響力,難道曹丕那裡就不知道?

所以賈逵投降的消息一旦得到確認,那曹丕絕對會在第一時間處理賈逵的家族;當年沒有第一時間處理于禁,已經形成了不好的影響。

誅滅一個影響力極高的元老宿將是有風險的,可誅滅賈逵這種家道中落又崛起的郡望之家……曹丕殺這種人,手熟。

這個招降賈逵的時刻,賈逵本人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

這跟賈逵是否願意投降關係不大,主要要看他肯不肯犧牲家小。

以他對河東地區的影響力,和他的地位而言,曹丕一定會狠狠懲治其家屬、親友,以斷絕隱患。

站在賈逵立場,這是個死家人成全自己,還是犧牲自己保全家人的艱難選擇。

哪怕田信擔保,威脅曹丕……曹丕也會做出強硬反應,甚至因爲田信的擔保、威脅,會以更激烈的手段懲戒、收拾賈逵的親友,和一切有牽連的人。

原因簡單,就跟當年的孫權一樣:以殺人作爲展示自信、強大的重要信號。

這種情況下,賈逵又受賈詡人情,想以保住賈詡家族爲條件投降……這就讓田信爲難了。

如果答應,那不出兩年,魏軍就自己瓦解了,這樣的話,自己該怎麼面對朝廷?

也不能光爲自己着想,這太自私了,也該爲朝廷考慮考慮……朝廷又該怎麼面對自己?

不能讓老丈人爲難,只好委屈賈逵,讓他先走一步。

反正賈逵殉國而死,曹丕也不會虧待河東賈氏一族,家裡出一個賈逵這樣一個忠君報國的楷模人物,今後賈氏家族門風蔚然,自然利於出仕新朝。

事情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就是不知道這些孝廉能否想明白。

就這樣田信、陸議等人在輕鬆、高效、簡單的討論中,用了大約三個小時就將昨日下午積累至今的公務處理完畢。

讓姜維等人別開生面,這種集中議事又有點票擬、投票影子的理政、辦公方式,讓他們或多或少有些激動。

這意味着他們不需要熬太久的資歷,也能加入到中樞的決策中。

只是投票要負責,出了事情既有追責,也會影響升遷考評。

到中午散會的時候,田信留下二十二名孝廉,邀請他們一起用餐,準備用整個下午時間進行單獨談話。

這種小手段,還是看電視跟某個光頭學的,所以只是小手段,聊勝於無。

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二十四章 彩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三十四章 豬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四百章 衛軍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