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

知曉魏國核心機密的賈逵,就這樣被殺了?

許多孝廉有些接受不了這種突然的殺戮,這跟價值觀念有衝突。

賈逵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人,不論爲人剛毅威嚴、樸素清廉;還是執政、領軍時特別有原則感……甚至曹丕能順利繼位,也多虧了當初賈逵正義質問曹彰,讓曹彰的兵變戛然而止。

照着常理來說,賈逵這樣的即便不投降,也要軟磨硬蹭施展各種手段,盡極力去爭取。

從作用上來說,一個歸漢的賈逵,將瓦解魏人元從的戰意……這是個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漢能容賈逵,自然也能容其他魏國重臣。

即便無法招降,也要軟禁、優待,以持續瓦解魏人的抵抗意志。

可現在這麼幹脆利索的殺了,豈不是要把那種不可明言的事情做到底?

賈逵的人頭,也有點像祭旗誓師的祭品。

朝廷方面,肯定會有所思索,以更加謹慎的態度對待北府。

孝廉們心緒複雜,作爲田信舉起來的門生故吏,以舊漢風氣來說,他們在二元君主風氣下,效力名義上的漢帝,還是實質的主君,都是情有可原的。

先秦發展成型的士文化,經過兩漢的引導、發展,到漢末時……忠君思想沒有發生本質變化,皇帝是君,吃人俸祿受人恩惠的對象也像是君。

在大君、小君之間來回反覆變更立場本就有些精神病,所以又有了施展自身抱負的追求。

不論效力於大君還是小君,誰能提供可以展現自己才能、價值、抱負的舞臺,那爲誰效力就是對的!

所以呢,忠君歸忠君,愚忠並非愚忠於某個君,更是忠於這個可以實現自我價值、抱負的舞臺。

魏國爲賈逵提供了極大的舞臺,賈逵理應爲魏國效力、至死。

可是呢,魏國快完蛋了,賈逵這樣有本事的人,也應該尋找一個更大的舞臺,以展現一腔抱負。

如果賈逵擔任魏國的三公、九卿,那確實位高權重深受國恩,沒有投降的餘地。可賈逵只是一個負責方面事務的負責人,不是中樞首腦,多少有一點脫身的餘地。

就賈逵突然遭遇處死一事,令孝廉們愕然,其中就有兩漢以來漸漸滋生的利己思想在作祟。

利己思想什麼時候都存在,只是現在跟忠君思想混在一起了,相互包裝、點綴,很是好看;再加上一點自古以來喜歡以悲壯方式報國、報恩、酬志的殉道思想,糅合在一起……這就導致先秦封君們主導、宣揚的忠君思想不再純粹。

田信也觀察着孝廉們的神情變化,三國之所以軍事激烈拼殺,就在於漢末的思想碰撞已經十分激烈,而天災推波助瀾,在生存面前,思想之間的碰撞更爲激烈。

也就現在各方的血被放幹了,想要繼續聚集兵力打仗,可有心無力,缺乏糧秣支持,只能作罷。

如果把自己丟到羣雄時期,那就是連年作戰、廝殺,幾乎可以說是暗無天日。

除非也殺到現在這種各方精疲力竭無法再戰的情況下,才能贏得短暫的休息時間。

就現在的北府模式,對許多士人而言,如果敗倒在北府面前,那不僅僅是亡國這麼簡單,而是亡天下。

兩漢四百年的努力,將被田信一巴掌打掉。

至於今後的天下會發展成什麼樣,士人們是想不明白的,也無法預料。

孝廉們對賈逵之死也僅僅是愕然,以及點點滴滴的惋惜,不會有再多的情緒。

不論今後的天下會變成怎樣,作爲田信舉薦的孝廉,他們是能參與進來的,以此展現自己存在的意義,在今後天下的畫卷裡,留下屬於自己的那一抹顏色。

必須要處死賈逵,如果不立刻處死,等到朝廷派人來勸降賈逵,那時候處死賈逵的影響更惡劣。

己方知道賈逵的影響力,難道曹丕那裡就不知道?

所以賈逵投降的消息一旦得到確認,那曹丕絕對會在第一時間處理賈逵的家族;當年沒有第一時間處理于禁,已經形成了不好的影響。

誅滅一個影響力極高的元老宿將是有風險的,可誅滅賈逵這種家道中落又崛起的郡望之家……曹丕殺這種人,手熟。

這個招降賈逵的時刻,賈逵本人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

這跟賈逵是否願意投降關係不大,主要要看他肯不肯犧牲家小。

以他對河東地區的影響力,和他的地位而言,曹丕一定會狠狠懲治其家屬、親友,以斷絕隱患。

站在賈逵立場,這是個死家人成全自己,還是犧牲自己保全家人的艱難選擇。

哪怕田信擔保,威脅曹丕……曹丕也會做出強硬反應,甚至因爲田信的擔保、威脅,會以更激烈的手段懲戒、收拾賈逵的親友,和一切有牽連的人。

原因簡單,就跟當年的孫權一樣:以殺人作爲展示自信、強大的重要信號。

這種情況下,賈逵又受賈詡人情,想以保住賈詡家族爲條件投降……這就讓田信爲難了。

如果答應,那不出兩年,魏軍就自己瓦解了,這樣的話,自己該怎麼面對朝廷?

也不能光爲自己着想,這太自私了,也該爲朝廷考慮考慮……朝廷又該怎麼面對自己?

不能讓老丈人爲難,只好委屈賈逵,讓他先走一步。

反正賈逵殉國而死,曹丕也不會虧待河東賈氏一族,家裡出一個賈逵這樣一個忠君報國的楷模人物,今後賈氏家族門風蔚然,自然利於出仕新朝。

事情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就是不知道這些孝廉能否想明白。

就這樣田信、陸議等人在輕鬆、高效、簡單的討論中,用了大約三個小時就將昨日下午積累至今的公務處理完畢。

讓姜維等人別開生面,這種集中議事又有點票擬、投票影子的理政、辦公方式,讓他們或多或少有些激動。

這意味着他們不需要熬太久的資歷,也能加入到中樞的決策中。

只是投票要負責,出了事情既有追責,也會影響升遷考評。

到中午散會的時候,田信留下二十二名孝廉,邀請他們一起用餐,準備用整個下午時間進行單獨談話。

這種小手段,還是看電視跟某個光頭學的,所以只是小手段,聊勝於無。

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八十章 糧食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九十三章 畫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