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

bookmark

銅雀園的深夜裡,曹丕驚悸而醒。

可能是白天始終降雨的原因,入夜後鄴都周圍清涼宜人,到半夜時多少有些陰冷滲人。

他醒來的時已不見了何晏,口渴飲水之際,他隨意拿起桌上寫給田信,還未封裝的信。

見寫着‘孝先吾弟,近來可好?關中氣候分明與荊湘溼熱有大不同,甚是宜人,我亦神往也,恨不能親往。又聞南山多有隱世仙人,心慕之至,奈何爲國家所困,此身不得自由,亦常引爲憾事。

何平叔精通藥理,堪稱出神入化,選土之精石配以成藥,服之心神馳騁,不受軀體之拘束,嫋嫋如煙塵兮妙不可言。’

曹丕看着信,回憶自己寫信時的狀態,回味之餘心中癢癢。

又翻過一頁,見寫着‘不提俗事,近日夢中多見鬼神,此人主之大不吉也。心中漸生慚愧,念及時日無多,殺戮廣泛,實無悔改餘地。

我弟子文無辜,孫兒曹芳無所知,奢望孝先善待,以存留我家族裔。’

見字跡開始潦草,由行楷開始向章草過渡,曹丕翻到第三頁:‘逆天者仙,能成仙者萬中難尋其一。平生所恨不能與孝先當面暢談,今歲入冬,欲巡洛陽,孝先若有意,可會獵於顯陽苑。

此苑林木茂盛,已重開道路,最善涉獵。

卿有來福寶弓,當世稱奇,願一睹其形跡。

然我最愛寶劍,願以洛陽三川之地換卿所藏寶劍一口。’

“呵呵,倒是個好計策。”

曹丕輕笑自誇,親自動手封裝這三頁信紙,腦海裡已經想象自己與田信會獵洛陽西郊,退能分割天下,進能聯手一統天下。

或許誠意足夠,取得田信信賴,應該能獲取五木之精的信息、線索。

五木之精最能調養身體,就如草藥一樣……拿到五木之精,絕對能祛除身體隱患,並讓身體變強,雙臂能有千斤之力,成爲萬人敵。

心裡想着快樂的事情,曹丕忍不住吞服了一枚五石藥丸,遣人連夜將這封書信向關中派送。

反正藥力發作時是自己最清醒,思考能力最強的狀態,那個時候做出要去洛陽與田信會面的決定……那肯定是有很多道理的,肯定是目前自己想不明白、看不懂的。

現在藥力漸漸發作,曹丕又開始思考河東、太原方面的防務。

秦國能隨意的東出函谷關,最重要的就是佔據了河東、太原地區,否則秦軍出關,每次都要顧慮趙國的態度。

因此長平之戰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決戰,唯有解決黃河北岸的安全隱患,秦軍才能專心分割、收割關東。

否則晉國奇襲,導致秦軍東征大軍覆沒的殽之戰……絕對不會是孤例,不打下河東、河內,那秦軍出征、回師的時候,就有可能面臨趙軍、晉軍的襲擊。

這是地緣決定的,而太原者,很大的平原是也。

奪取河東後,如果不打下太原,那太原方面重新收復河東的時候,是很佔便宜的。不僅有物資產量上的優勢,還有順遊而下方便運輸物資、以快打慢的優勢。

因此河東、太原是一體的,要麼都佔了,要麼都佔不住。

田信想要東出跟漢室爭奪中原、關東,那麼河東、太原就是必得的。

河東郡守是趙儼,這是個讓人放心的人,作爲跟田信直接對陣並且存活至今的人,沒人質疑趙儼的能力。

目前的大魏,也就滿寵、趙儼跟田信對壘的經驗最多,並且還都活了下來,留在朝堂爲大魏繼續效力。

可趙儼的能力守衛河東是足夠了,讓他兼顧太原有些不現實。

必須要把太原重鎮化,將河東設計爲拉鋸的戰場,只有這樣才能守好晉地……晉地,相當於國家的臂膀,沒了的話,生死就操於敵手。

可誰適合坐鎮太原?

張郃不合適,如果放棄洛陽,那張郃就要調回鄴都,繼續統率大魏的機動兵力。

滿寵、司馬懿各有所領,不能輕易調動;唯一能調動的就是大司馬曹真。

派宗室近親去經營太原,不虧。

曹丕思維輕飄飄的,思索着這個重要的國家大事,卻被急促腳步聲打斷。

急促,且密集、沉重,還有鎧甲摩挲的嘩啦聲。

他起身,只覺得頭重腳輕,腳步踉蹌走出寢殿,就見許褚衝入大殿門檻兒,隨許褚而來的武衛兵將殿門左右的一些宿衛兵擒拿,繳械。

許褚抱拳:“陛下,太后發懿旨,欲誅何晏。”

曹丕左右扭頭看許褚左右跟着的武衛兵:“即要誅何晏,又何故舉兵入宮?”

“太子受人矇蔽,不知內情業已舉兵,臣擔憂陛下安危。”

許褚說話間,身後武衛兵就推搡着一人上前,正是被繳械的奉車都尉卞蘭。

卞蘭看到曹丕,眼神躲閃不敢擡頭對視,也不敢伸冤,曹丕見卞蘭這模樣,只覺得有趣,呵呵做笑闊步朝殿外走去,只是腳步不穩,更顯得氣勢洶洶。

許褚等人讓開,曹丕立在廊下,可見銅雀臺臺階上已經站滿了武衛兵,一層層黑壓壓的,打着火把,臺下平闊的小廣場上,後續涌來的武衛兵在呼喝聲、鼓點聲中百人一隊,結陣等待。

而銅雀園的外面,可以看到南城、北城各個方面都有舉火而行的隊伍三座漳水橋處更是火把密集,駐屯南城一帶的軍隊也在開拔。

冷風吹在曹丕漲紅、火熱的臉上,他依舊嗤嗤做笑,一副感到很荒唐的詫異模樣。

許褚目光打量城中各處,神情沒有一點波瀾,他有信心帶着武衛軍、左衛軍、右衛軍擊潰任何一支敢於冒犯宮城的軍隊。

見曹丕始終不語,許褚開口講述:“陛下,左衛已進據武庫,城中各軍止有刀劍矛戟,弓弩皆無。除大小軍吏配發輕甲,餘下吏士重甲皆藏於武庫,不足爲慮。”

“我知道這些,可若出兵,國將不國。”

曹丕含笑反問:“太子受人矇蔽,又該如何處理?太后又發懿旨,我又該如何向太后交待?”

“我家宮闕,今夜不得染血。”

曹丕仰天長呼一口氣:“傳令城中各軍,朕無礙,各軍原地駐屯不可妄動,邀太后、太子至銅雀臺,有什麼話,朕與他們說明白。”

許褚遲疑片刻,拱手領命,派人去召集夜裡當值的三省重臣,由他們來書寫詔書,並負責去傳達。

曹丕原地長吁短嘆不已,又嗤嗤做笑,悲歡交錯行爲荒誕。

許褚領着三省重臣到他面前時,曹丕已經披上禦寒斗篷,正背對這些人,又在自言自語:“朕是看明白了,太子豈會無視?天下哪有六十年的太子?”

五石散這種仙藥,太子吃的時間更早……哪有放任自己後來居上的道理?

太子姿貌昳麗也是有藥石之力的,實在是可悲啊……可又該怎麼勸說太后?

簡直是逆子……曹丕絮絮叨叨自言自語,三省重臣當了個耳旁風。

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九十一章 易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四章 孟達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