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

“這鄧艾,何等人也?”

秦朗軍營外的河渠邊,秦朗與曹林等人爲馬匹洗刷,也就近納涼。

負責情報收集的是軍中長史畢軌,這人是早年曹丕選拔給太子的文學,算是純正的東宮舊臣太子班底,只是畢軌本人更欽慕秦朗,喜歡與秦朗一起做事。

秦朗此刻坐在河畔光滑圓石上,兩腳褲腿挽起泡在水裡,詢問鄧艾相關。

畢軌早有準備,講述:“回將軍,此公乃南陽鄧氏子,家世衰敗且少孤。武皇帝自荊州撤軍時多遷移士民充實兗豫,此公年少,乃屯部田吏。後北府破宛口防線,此人投奔北府,深的陳公信賴,使典掌機密,遂顯貴軍中,被稱之爲瘦虎。”

“瘦虎?”

秦朗擡手摸着自己下巴,作爲一個喜歡剃鬚的美男子,他格外喜歡拇指剮蹭細密胡茬的觸感。

“是瘦虎,取其飢餓,欲擇人而噬之意。”

畢軌看秦朗的目光略顯熱切,語氣溫和講述:“北府虎將虞世方勇不可當,另有三人軍中以虎爲號,有水虎謝旌,飛虎姜良,以及這瘦虎鄧艾。”

僅次於田信的陸議、田紀沒有這類稱呼,與虞世方虎將齊名的是鷹將羅瓊,羅瓊這裡也湊了三個人並列,有飛鷹杜翼、魚鷹羅蒙、夜鷹周白。

謝旌、羅蒙都是擅長水軍的將領,謝旌更擅長統率水軍陸戰部隊,羅蒙則是單純的水將。

杜翼據說目力過人能看清楚百里外的景象,乃當世異人,往往能爲北府偵查出敵情狀況,就有了千里眼飛鷹的稱呼。

周白就更簡單了,是北府司直,一邊主抓風紀,一邊也管審查工作。

不到一定級別,是無法獲得這種全軍皆知的綽號,一個從來沒有領過兵的人,卻有這麼兇猛、凌厲的稱號,這說明鄧艾得到了中高層軍吏的認可,也說明這次率部出擊,肯定有所考校。

有叫錯的名字,卻不會有喊錯的稱呼。

軍中以虎爲號的軍吏,肯定不是正常人。

就是不知道田信要考校鄧艾什麼,放一頭公認的餓虎出來統兵,這是要繼續熬練這頭虎的性子,還是要讓他撲咬、殺人?

現在這頭雖然出身名門,但實際上出身微寒至極的餓虎,是想證明自己要殺人呢,還是想溜一圈就把軍隊完完整整帶回去?

第一次統兵,無情無故的,就直接給了鄧艾最少五千精騎……這麼大的信任,鄧艾難道就不想好好表現一下,以顯示自己的能力,對得起田信的信任;以展示田信的識人之明?

整個大魏,也就曹彰一出場能拜驍騎校尉,授予實際兵權,參與一場邊塞戰爭。

曹彰是什麼身份,鄧艾又是什麼身份……這其中的差距很大的,鄧艾肯定揹負着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

簡直不敢想象鄧艾兵敗會引發多大的災難,砍掉一百個鄧艾的頭,都無法挽回北府折損的威勢,以及彌補田信本人折損的軍事威望。

爲鄧艾獨掌五千精騎背書的,是田信個人的軍事威望。

壓力太過重大,難道鄧艾只想平淡無奇的結束這場軍事衝突?

如果鄧艾派人來遊說、策反自己,這是很正常、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作爲周圍最大的兩股騎兵集羣,自己與鄧艾聯手,綁了曹真,鼓動楊正帶着夏兵反戈易幟,那太行山以西頃刻間就能脫離魏國,倒向北府!

因此,這場目前看似靜默、對峙的戰爭,實際隨時都有可能扭轉今後的國際形勢。

可是鄧艾沒有這方面的傾向,只是派人想拿走一個人質,然後帶着被圍漢軍向西撤歸弘農;作爲回報,野王城內的物資、器械不做焚燬,會額外給一點小禮物。

秦朗沉眉思索,心中倒有些好奇鄧艾的姿貌,一個實際身世如此微寒的人,卻能被田信授予機密事務,第一次統兵就是五千精騎……這會饞哭漢室其他將領的。

所以鄧艾應該有着常人難以企及姿貌、氣質或才能,長得好看以姿貌事君,又很有本事的男子……這種例子也有很多。

比如鼎鼎大名的龍陽君,就是一位長得英武俊秀、精通軍事、政事,還有外交手段的魏國重臣,幾乎可以視爲信陵君魏無忌的影子,很受魏王的喜愛、信賴……唔,這位魏王把本該給弟弟信陵君的信賴、喜愛,貌似都傾注到了龍陽君身上。

當然了,這樣的例子終究很少很少,更多以姿色事君的臣僕,就跟何晏那樣,全都打死對國家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秦朗深入思考鄧艾的信息,又覺得不妥當。

以當下的風氣,若是鄧艾姿貌俊秀,達到了可以靠臉吃飯的水準,那少年時強遷到豫州……甚至強行遷移的路上,就有有人賞識鄧艾,予以培養、提拔,怎麼可能去做一個屯部的田間小吏?

長得好真的能當飯吃,比如陶謙,二十多歲了還跟一幫小孩兒騎竹馬玩,同郡致仕的甘公在回家路上見了,被陶謙的姿貌折服,立馬送女兒、培養、舉薦一條龍服務。

在天人感應學說深入人心的時代裡,長得好看的人,肯定是得天地鍾愛,是聰明且靈慧的。

作爲一個長得很出衆的人,秦朗也曾爲此深深苦惱過……

以自己豐富經驗推論了鄧艾的姿貌,在心裡打了個×,否決鄧艾是靠臉崛起的這一可能性後……那就只剩下嚴肅了,一個不靠臉卻能獲得這樣信賴的人,那肯定很不好對付,必須嚴肅一點。

他氣質轉變,眉目莊重,說:“我素知陛下心意,今太子、羣臣反亂,陛下退避洛陽以免同室操戈爲天下所輕。今陛下心神損傷,恐難持久。以太子之刻薄,羣臣之無狀,國祚不久矣。”

“我欲與鄧艾會面,以取信於他,深入磋商。此事關係我軍吏士興亡,亦關係天下能否早日安定,諸公勿阻。一切罵名、罪責,某一力承擔。”

曹林、曹茂聽了垂頭沉默,太子、羣臣做的事情已經突破了底線,誰也不知他們會不會做更加離奇、突破認知下限的事情。

周圍十幾個軍吏沒有持異議的,皇帝到洛陽後,第一時間就發詔令去鄴都遷移洛陽駐軍的家眷,許多鄴都的士人也開始向洛陽遷移。

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雖然說漢軍從未屠城,以仇恨之深,加上天下將定,漢成祖皇帝又不在了,所以萬一屠城呢?

洛陽終究是漢室舊都,再怎麼屠城,也不可能屠到洛陽頭上;而鄴都,孽緣深厚聚集了反漢集團幾乎全部的成員,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洗乾淨,爲這幾十年被滅族的漢室忠臣家族報仇。

漢軍可能會屠城,這是一條最近纔開始的流言,不清楚製造推動流言的是洛陽方面,又或者是鄴都方面,總之這是一條讓魏國軍心動搖的流言、謠言。

可不管怎麼樣,有更好選擇的話,沒幾個人願意拿家族存續去賭。

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四章 孟達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八十四章 蛹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四十章 糜芳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三十二章 貪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三十二章 貪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五百章 預估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