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

bookmark

逼迫於禁將所部兩千刀盾手向北方青巾軍投放後,田信裹挾于禁出陣。

“渡河!”

田信左手舉盾,右手提着方天戟召集另一營始終休整的生力軍。

虎牙將軍戰旗隨他向岸邊靠攏,對岸武射吏箭雨密集,田信千餘人結陣緩緩前進,每一輪箭雨都有軍士中箭慘呼聲,大多是箭矢從盾牌隙縫中穿過,射在腿腳之上,又或者箭矢扎破盾牌,釘在挽盾的手、肘上。

淺淺的漳水河牀上頃刻間就被血液染紅,而棚車、竹立盾後的弓弩手此刻也密集還擊,對面武射吏傷亡劇增。

就在田信渡河強攻時,北面蕩寇軍撞在武衛軍陣列,周倉衝鋒在前,手持一杆斬馬劍大力劈砍,迅速突破。

而孫桓也率領親衛隊上前阻擊,雙方精銳甲兵糾纏在一起難捨難分。

關平剛抵達關羽身邊,關羽就擡臂指着孫權本陣戎車,那裡纛、旌、戰旗、幡、幟、幔聚集如林,更有大團的潔白負羽騎士陣列,都十分顯眼:“分散突進,繞其帳下軍,走麥城西,不可戀戰,接應孝先渡河!”

“是!”

關平繞陣而走,臉掛麪甲,七百餘騎當即分成七個百人隊從西邊沮水邊緣迂迴南下,孫權帳下軍編制兩千人,射箭阻擊,兩輪箭雨射落二三十餘騎。

孫權本陣,千餘車下虎士齊齊舉盾上前佈置阻擊戰線,盾陣之中矛戟林列。

車下虎士陣後,還有一支將校子弟組成的勳貴子弟騎兵,約有五百騎,番號馬閒軍。

這支馬閒軍裝備效仿羽林騎士,騎士背掛兩杆四尺高負羽,潔白鵝毛編織的負羽湊集在一起,絢麗矚目。

用珍貴的馬閒軍阻擊關平麾下的騎士?

等於拿今後的縣令長、將軍、校尉、國家棟梁去跟關羽父子麾下的粗魯老兵換命。

現在沒得選,五百馬閒軍一分爲二從車下虎士兩翼涌出,列陣。

不想緩緩輕馳而來的荊州騎士繼續沿着沮水河岸行進,繞走麥城西,避開車下虎士、馬閒軍。

這個時候甘寧已在沮水搭好浮橋,領七百餘人過河,此刻只能眼睜睜看着七百餘騎追隨龍驤將軍戰旗走麥城南,直奔武射吏後背而去。

“隨我救援武射吏!”

甘寧提刀高舉,踏步小跑,身上鈴鐺清脆作響。

麥城南北邊長一里半,東西一里,總周長五里而已。

關平一路小跑,也只是瞥了眼半里外的甘寧所部,他高舉手中斬馬劍,身後號手吹響急促號聲,百餘騎齊齊加速。

輕馳行走五里地,現在他們只有一輪衝鋒的馬力。

這一輪衝鋒後,馬力衰竭,追殺驅逐步兵還行,卻無法與其他騎兵對衝……衝不動了。

當關平這七百騎再次出現在孫權視線內時,已狠狠撞在武射吏羣落中。

這個時候武射吏射擊順序散亂,壓力大減,田信已揮舞方天戟,如斧頭一樣大力劈砍,毫不愛惜這杆神兵。

手臂粗的楠竹、木欄,多被他一戟劈開。

武射吏佈置在岸邊的鹿角、柵欄也就兩道,田信迅速破開,突入武射吏中奮力劈斬。

此刻他胸前已紮了三支歪歪扭扭的箭,隨着他騰挪、追奔,這三支箭先後被甩落在地。

于禁只有十來個親兵護衛,被衝鋒的虎牙軍裹挾着衝入武射吏中,于禁被團團護衛,他左右張望,虎牙軍如虎入羊羣,武射吏潰不成軍。

他見田信身上甩落一支箭,湊上去撿起來一看,見箭簇有輕微血跡,讓他一時想不明白。

“哪裡走!”

關平追奔駱統,駱統伏在馬背上疾馳而走,但建忠中郎將戰旗被關平親騎斬斷。

“田信在此,何人來戰!”

輕甲的武射吏中,田信已不知砍殺多少人,砍死一名重甲軍吏後他左右呼喊。

他呼喊之際,甘寧已領着三百餘人衝入戰陣中,鈴鐺清脆作響,直奔田信而來:“田孝先,甘興霸來也!”

還跟在田信左右的王直、田紀正要各領十幾名親兵上前截殺,田信擡臂攔住,喝問:“甘將軍體虛無力,何不解甲歸田頤養天年?”

“休逞口舌之利!”

甘寧擡手將礙事的頭盔解下,砸到地上:“大丈夫恥於老死睡榻之間!”

他抄刀來戰,追隨在身後的三百餘虎威軍見田信身後不過三十幾人,也呼啦啦簇擁來戰。

田信懷疑甘寧在僞裝,不敢心存大意,衝奔時留力三成,距離五步時突然爆發,雙臂持戟扎出。

甘寧也是雙臂握刀扭腰橫斬,一刀斬在戟刃月牙側枝,微微撥開戟刃一分,甘寧正要轉刀使刀刃貼着戰戟直切田信雙手。

只是手中一輕,他的戰刀在碰撞時月牙側枝斬斷,方天戟瞬間沒入甘寧心口。

甘寧雙目幽深望着田信,沒有哀怨、憤怒,只有一種田信讀懂的期待。

田信盯着甘寧雙眸:“甘將軍,你的鈴鐺我收下了。”

甘寧強撐的那口氣散了,頭顱垂落。

除了他甘寧的幾個親兵捨命上前拼殺,其他虎威軍轟然潰逃,與其他掉隊的虎威軍軍士匯合,直直往沮水西岸逃奔。

兩岸將士關注下,‘折衝將軍甘’戰旗繼‘建義中郎將李’、‘建忠中郎將駱’之後飄落,沒有再被舉起來。

孫權本陣,駱統下馬泣拜:“至尊,臣有罪!”

這時候武射吏陣地傳來令孫權惱怒異常的山呼聲,諸葛瑾闊步上前急聲:“至尊,興霸將軍……戰歿。”

此刻漳水東岸,徐盛傾巢出動,陸遜親率五千人向北突擊,駐留東岸的龍驤軍、虎牙軍陷入苦戰。

田信解下甘寧的刺繡蜀錦束甲腰帶,青紅二色的蜀錦腰帶鮮豔非常,沾染血跡也不能遮蓋其絢麗本色。

腰帶上裝飾七個雞蛋大小的銅鈴鐺,左三右四,田信親自紮在自己腰上:“留人看護甘興霸屍首,敵軍若來搶奪,守不住就讓拿走。”

說話間關平抵達,翻身下馬摘去面甲,一臉汗水審視甘寧屍體,見傷口在心窩:“孝先,休緩兩刻鐘,你我同擊孫權本陣。”

四處追敵的騎士、步卒陸續返回,千餘武射吏雙手反綁串成幾串,蹲伏在地。

田信見四周正在收集傷員,給敵軍補刀,或搜刮戰利品,又見沮水浮橋,那裡人馬越來越多,當首一人赫然是手持長矛的虞翻。

關平也在看浮橋,兩人默契扭頭互看,俱是一笑。

關平說關鍵:“漳水橋在徐盛手中,我軍無力分兵拆壞沮水浮橋。”

田信點頭,拆毀沮水浮橋並無決定性意義,現在軍力集結對孫權發起雷霆一擊纔是關鍵。

這個時候孫權的帳下軍已經從側翼參戰,協助武衛軍抵禦蕩寇軍侵攻。

而孫權手裡還有千餘車下虎士,千餘繞帳軍,五百馬閒軍。及數百潰逃回去無力再戰的武射吏。

孫權望着東北方向潰敗的青巾軍,心中憤懣。

不提潘璋這一萬人,當初若是把朱然那一萬人留在身邊,今日何至於如此被動?

東北方向,青巾軍被郭睦糾纏,蠻王梅敷率領萬餘荊蠻如潮水一樣掩蓋、圍住青巾軍,而後方于禁部兩千刀盾手緩緩壓來還未參戰,就讓裡外夾擊的青巾軍崩解。

青巾軍崩潰,郭睦這些人一路掩殺,從徐盛手裡奪走漳水橋……那,什麼都就完了。

諸葛瑾哀聲懇求:“至尊!我軍失利,還請暫避鋒芒,再圖良策!”

全琮也進言:“至尊,劉備、曹操、關羽垂垂老矣,何必爭一時勝敗?”

這時候武衛軍升起求援戰旗,全琮回頭看在眼裡:“臣馳往繞帳軍中,立陣阻擊關羽麾下騎士。還請中司馬護衛至尊,速速撤往沮水西岸。”

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九十一章 易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九十五章 借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九章 局勢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七章 夷營督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