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

臘月底,夏曆七年的新年,田信巡視渭水口水寨。

此時節氣已過大寒,也到了夏曆七年的元月。

至於黃河……也就兩岸水流平緩處有結冰層,河心區域並無結冰現象。

等臘月過後迎來舊曆正月,天氣漸漸轉暖……黃河結冰的可能性會更低。

除非冬季遭遇極端寒冷的氣候,再輔助一些手段,才能使黃河全面結冰。

得出這個結論後,田信與前線指揮羅瓊、謝旌又一起討論天氣轉暖後的進一步軍事活動。

當年曹丕創立的那個夏公國已經被河北魏軍撲滅,己方失去一個內應,也斷了河北魏軍投降的一條穩定路線。

而弘農郡對岸的河內郡西部各縣已經淪爲無人區,適合在開春後渡河立寨,建立軍事據點;下游雒陽周圍軍力不足,但等到朝廷還於雒都後,雒都這裡會有富裕的兵力。

漢軍本就有光復雒陽後,從雒陽渡河,走上黨沿着太行山向河北進軍的計劃。

這是一套推演成熟的計劃,只是領兵的主將要從宋公、衛公一系轉爲其他人;再佐以北府精騎,步騎推進,足以從雒陽方面直接打爆河北。

這麼大規模的步騎聯軍調動,僅靠明年的糧食……明顯不夠。

圍繞沙盤,田信手中指揮棒反覆輕點鄴都一帶:“這是曹叡存亡之戰,必會堅壁清野。不能存有就食於敵的期望,十萬大軍安危不能寄託在敵人糧食之上。這跟當年類似,當年就是擔憂孫權堅壁清野焚燒府庫,不然我軍早就乘勢進擊,直取江東。”

當年孫權背盟來襲,荊州軍大獲全勝後,中下級軍吏普遍想直搗三吳,報這一箭之仇。

荊州軍缺糧,江東糧食富足……反覆衡量後,才選擇接受孫權的暫時停戰,以更穩定的方式汲取糧秣。

羅瓊、謝旌情緒穩定,對延遲雒陽、中原方面反攻時間……是很滿意的。

現在魏軍主力、五分之四的軍力集結在河東;其國內十七歲到四十歲之間的青壯年,最少有四分之一集結在河東。

只要一口吃掉這部分人力,魏國必定滅亡。

魏軍的動員體制……顯然不能跟長平之戰的趙國做比較;趙國、秦國都是當時的大國,典型的軍國,都是能極限動員的地域霸主。

現在就擔心一點,擔心漢軍主力內戰情緒消散後,府兵、漢軍重新的消息會震懾魏軍。

使曹叡、魏國官吏陷入惶恐情緒,這會助長他們的逃跑動力。

就魏國這種層次的組織力,以及倉皇逃竄的狀態,若強制軍民向司馬懿那裡遷徙……那註定這是一條餓殍遍野的遷徙道路。

田信算是做出承諾,指揮棒在鄴都一帶畫了一個圈:“雒陽、中原之軍拖延到明年夏初時進擊;爲安撫中原各軍,關隴之軍也將延遲到明年發起總攻。故,今年意在牽制,使魏軍主力盤桓難去。我另會知會丞相,使朝中與曹叡遣使往來,吊着他胃口。”

“而現在,開春後歷來涇水、渭水會有洪流,渭水口水寨要早作遷徙,以規避春洪。除此之外,你二人還有什麼疑問?”

之所以要吃掉河東的魏國降軍,並給魏軍經營河東的機會……就是爲了充實河東,借魏國的手,從河北各處汲取人口。

河東、河北終究是魏國的腹地,休養十幾年,基本的基層秩序還是存在的,小範圍人口移動不會出差錯。

若是魏國向帶着許多人口去投奔司馬懿……那這一路上餓死的、病死的,反抗被殺死的人,會非常的多,非常的損耗人口底蘊。

羅瓊、謝旌互看一眼,各自翻閱面前的文件夾,羅瓊先說:“自羅將軍都督孟津水師後,關隴所籌水師就無能人節制。末將懇請公上派遣水師良將,以督水戰諸事。”

府兵是輪番服役,在這裡與河東魏軍對峙期間,府兵主將由羅瓊、謝旌輪流交替、擔任;同時兼管水師,似乎有些力不從心。

論前線實際兵力,府兵只有河東魏軍的十分之一;考慮到雙方各自的搶渡、運兵投送能力,不必過於憂慮這個問題。

同樣的道理,魏軍集結河東的近二十萬大軍,也不可能盡數擺到前線,會在前線留三五萬左右的預警兵力,餘下兵力分散各處,屯戍一體,爭取自給自足。

讓河東魏軍自給自足恢復生產……這就是目的所在。

田信想了想這個問題,就說:“徐侯通曉水師戰法,我就遣他來節制水師。”

徐祚與張溫一起來關中後就處於半賦閒狀態,他不擅長處理正常的政務,缺乏斷案、治民的耐心。

羅瓊熟悉徐祚,謝旌更是熟悉徐祚,彼此相互能配合,這件事情就算解決。

謝旌低頭看自己文件夾,同時提筆記錄徐祚可能出現的職務調動,說:“公上,末將疑慮有二。第一是探騎、魏人內應都有密報,說是司馬仲達與遼東公孫氏聯合出兵,遼東郡守公孫恭與司馬仲達長子司馬子元統率精騎萬餘,已至鄴都聽候曹叡差遣。”

稍稍遲疑,他還是擡頭看田信:“末將疑慮之二,在於上郡。此前趙公督兵上郡,今趙公受降雒都後上郡無宿將督兵,末將憂慮此事,恐側翼有變。”

目前按照資歷、內部形勢,能接替馬超的主要有馬岱、杜翼、第二秀、孟興、申儀這五位北府中將。

但這麼重要的支線戰場,目前依舊沒有選定主將……說明那個升官飛快的人,極有可能接替馬超,成爲上郡、西河一帶的主將。

姜維沒有打過十萬人規模的勝仗的履歷,更沒有在大型會戰中參贊軍事機密的經歷。

以他的履歷,對比北府一票中將、少將來說,實在是蒼白的可怕。

先帝能簡拔自家公上於行伍,高祖能拜韓信爲大將軍……這種事情說起來很複雜,要說簡單也很簡單。

可以簡單爲一句話:知人善用。

而姜維入北府以來,也沒犯過任何的錯失;如果任命姜維接替馬超,負責側面戰場……也不是不可以。

田信擡手摸着下巴思索這件事情,姜維是今後一段時間的漢僮主將;必須要進一步提升姜維的軍事地位,以負責方面事務,即積累統率大型軍團的經驗,也積累威望,方便今後統率漢僮部隊,給魏軍打出致命一擊。

現在謝旌擔憂的是職務空懸,引發人事競爭,也會造成防務鬆懈。

這個問題好解決,直接下達相關調令,讓姜維早些歸來,前往上郡統兵即可。

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房價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五十章 計較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