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秦朝,直接講現行制度,現在重視武功,但是能夠有效避免武將專權,是因爲軍政分開貫徹得很徹底。靈帝時推行州牧制度,是導致諸侯坐大的重要原因,州牧控制軍隊,又有民政財政大權,諸州皆如此,便將中央政權架空。若要保持政權穩定,必須要做到幾個方面:一是與時俱進,不要墨守成規,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微調,使新制度更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二是不能讓胡人掌握太大的權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人與漢人文化不同,沒有漢人的道德約束,增加了不穩定性和不可控性。三是重視武功,堅持軍功升職。只有保持強大的軍事實力,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能發揮極大的震懾力,有助於社會穩定。
姜述講得深入淺出,又有大量佐證,衆人聽得津津有味。但是深層次的啓迪,只有諸葛亮、周瑜能夠理解五六分,三位小弟子年紀雖小,悟性卻高,越想越感覺喻意深刻。姜述見五位弟子皆在潛心領悟,揮手讓衆人散去,自己也隨之悄然出門。
羌族使者雅丹秘密到達長安,曹操不欲人知,將一行人接進丞相府居住。劉協次日上午在慶豐殿接見雅丹,在座相陪者只有曹操、戲志才兩人。劉協道:“你族族人衆多,兵強馬壯,我欲起兵討伐洛陽僞朝,想請貴族兵馬相助,雅丹大人以爲如何?”
雅丹答道:“正爲此事入京晉見陛下,敝國大王徹裡吉自接到曹丞相手書,便整頓兵馬,約期出兵,欲借洛陽攻伐袁術時攻打涼州。怎奈尚未出兵,袁術已滅,此次進京,便是來問兵馬行止。”
劉協笑道:“既然同爲盟友,丞相請言明下步方案,以便信息互通,共同進退。”
曹操道:“昨夜已與雅丹大人會晤。許攸攻下漢中,主力正在返回長安途中。倘若荊州劉表同意出兵,我等即刻兵分六路,讓洛陽首尾難顧。”
雅丹昨日雖與曹操談過,如此機密大事尚是首次聽聞,道:“向聞洛陽勢大,衆諸侯輕易不敢與其爭鋒,何來六路大軍?”
曹操笑道:“長安重兵出潼關,此爲一路;貴族出兵攻打涼州,此爲二路;徐兗聯兵攻打豫州,此爲三路;荊州兵馬出兵司隸,此爲四路;益州、揚州兵馬爲五路;扶余、鮮卑聯軍爲六路。”
雅丹異道:“前三路兵馬並不意外,荊州劉表、益州劉焉、揚州劉瑤皆響應洛陽,怎會答應出兵?”
曹操道:“先帝諸子,唯陛下在世,景升等與陛下最親,此其一;洛陽朝廷攻打袁術,月餘下一州,衆人皆驚懼,所謂脣亡齒寒矣。”
雅丹又問:“益州、揚州與洛陽轄區並不相連,如何出兵?”
曹操道:“益州水軍沿長江而下,至下游與揚州水軍合軍,沿海路北上,偷襲廣陵。”
雅丹不由又驚又喜,道:“此路水軍神出鬼沒,最爲難防,出手必中,預祝陛下旗開得勝。”雅丹說到這裡,向劉協施了一禮,道:“敝族此次出兵,除了所許銀錢糧草,能否立國?”
曹操方欲發言,劉協答道:“可。劃涼州西部諸郡爲貴國疆界。”
曹操又要出面阻止,劉協擺手道:“朕意已決,只要羌族出力,何惜數郡之地。”
曹操眼神凜冽,掃了劉協一眼,再不復言,曹操等三人辭了劉協出宮。曹操安頓好雅丹,與戲志才密議,道:“涼州乃大漢疆界,豈能送給蠻族,陛下此舉若是流傳出去,必會大失人心。”
戲志才笑道:“姜述最恨異族,即使舍了青州,也必不會讓羌族如意。空口人情爾,丞相何必放在心上?”
再說鮮卑附義王軻比龍,自姜述北征幽州後年年入貢,爲烏恆、南匈奴之事所攝,一向安分守己。長安使者崔琰到達已有月餘,請軻比龍起兵南下,攻打幽並兩州。軻比龍爲姜述故事威懾,遲遲不敢決斷,崔琰又催得緊,派人傳出族長令,通知保塞鮮卑王步度根、安定鮮卑王胡薄磋商,共議出兵事宜。
鮮卑大小部落百餘個,因地域原因形成三個部落聯盟:軻比龍勢力最大,控制範圍在幽、並、涼三州以北,各部兵力達三十餘萬,靈帝爲了安撫北疆,封軻比龍爲附義鮮卑王,軻比龍因此成爲鮮卑族的精神領袖;保羅鮮卑王步度根地盤在幷州以北,位於軻比龍勢力範圍與大漢疆界之間,控制範圍較小,但皆屬水草豐茂之地,控弦之士十五六萬,是鮮卑第二大勢力;安定鮮卑王胡薄地盤在安定以北,東是步度根,北是軻比龍,南是司隸,西是涼州,夾於諸大勢力之間,騎兵十餘萬。步度根與胡薄勢力較弱,雙方聯盟一致對外,與軻比龍形成微妙的平衡局面。
步度根、胡薄接到族長令,知道定有大事,不敢怠慢,各自引領精騎去鮮卑王庭赴會。鮮卑佔地廣袤,三部之間距離很遠,十餘日方纔抵達王庭。軻比龍已在王庭以南紮好帳篷,迎接兩王入大帳飲宴。
鮮卑三王地盤交叉,相互也有爭鬥,但是內心各有忌憚,交戰規模均能控制,彼此關係尚算融洽。軻比龍以禮相待,步度根、胡薄兩王也報之以桃,接風宴上未提正事,氣氛十分融洽。
次日,鮮卑正式議事,軻比龍道:“長安派遣使者前來,要約期攻打姜述,此次會議就是討論出兵一事。”
步度根、胡薄地盤與漢境接壤,信息暢通,最是明白姜述實力。步度根先開口道:“姜述繼吞併豫州以後,又攻下天下第一大郡南陽,正兵已經暴增到八十餘萬,皆百戰精兵。我族兵馬合計不過五十餘萬,又缺兵少甲,各部兵馬疏於操練,如何能勝?再說姜述手段強硬,烏恆人在幽州殺人搶劫,被其逼降;匈奴搶了三縣,更是遭了滅族之災。南下無論勝敗,惹得姜述翻臉之時,就是鮮卑大禍臨頭之日。”
胡薄亦道:“去年年底,部將回次與漢商臧家衝突,三百餘騎與臧家百騎相爭,竟然大敗而歸。後來多方探聽,得知臧家護衛皆聘請漢軍退役騎兵,以此可知當今漢騎戰力之強大。我族若是南下,確實難有勝算。”
兩王反應在軻比龍意料之中,只聽軻比龍大笑一聲,道:“鮮卑勇士是天下的雄鷹,兩位何必滅自己威風。兩位先莫與我爭執,我請長安使者前來說明情況,我等再從長計議。”
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崔琰年輕時,與公孫方等皆就鄭玄受學,與鄭玄早年弟子十分熟悉。姜述恢復洛陽之時,崔琰本欲投靠姜述,怎奈爲劉協等衆脅迫去了長安,最初封爲御史大夫。崔琰族人多數皆在冀州、司隸,家人也皆在洛陽,當時又是西涼舊將掌控軍權,雖然得任高官,但無時不想逃歸洛陽。後來曹操權力逐漸穩固,又重用崔琰,所謂士爲知己者死,崔琰漸漸淡了東逃之心,一心一意幫助曹操打理朝政。程立當初治理隱田,第一刀便斬向了崔家,崔琰對洛陽朝廷開始心生怨恨。
嚴格來講,崔琰並不是合適的說客,但他在靈帝時曾經出使封賜軻比龍,因此這次勉爲其難來到北疆。姜述對來犯異族斬草除根的做法,讓軻比龍十分畏懼,崔琰三番五次遊說,皆沒有讓軻比龍下定決心。
崔琰奉召進帳,見步度根、胡薄皆在,知道這是遊說鮮卑出兵的最好機會,依次向三王見過禮,道:“未知附義王召在下何事?”
軻比龍道:“我們今日討論出兵之事,其中尚有疑慮之處,請先生解惑。”
崔琰道:“但請講來。”
軻比龍目視步度根、胡薄兩人,步度根見狀,開口發問道:“我族南下與姜述交戰,取勝機會微乎其微,我不同意出兵之舉。”
崔琰笑道:“若是貴族與姜述單挑,確實沒有取勝機會,但是與我朝兵馬一同出兵呢?”
步度根沉思一會,搖搖頭道:“須知姜述此人,若是不能一擊必中,後來我族必會遭到殘酷報復。我們雙方合力,雖然兵力相仿,但是取勝機會依然不大,我族依然不能出兵。”
崔琰道:“若是劉岱、陶謙、劉表、劉焉、劉瑤一同起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