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

袁紹營中。±,

探馬來報:荀侯、孫侯攻破太谷後,於前日急擊洛陽,與董卓激戰一日夜,大獲全勝。

袁紹聞報,面色頓變。

時曹操、逢紀、許攸、審配、郭圖、荀諶諸人俱在座。

袁紹的“聞報色變”雖然很短暫,“色變”只是一個剎那間的表情變化,幾乎是馬上就恢復了本來的神情,但在他“色變”的這一刻,曹操正好在看着他,所以卻是一眼就發現了袁紹的這個“色變”。

曹操性敏機智,與袁紹相識又久,深知袁紹的脾性,因在看到了袁紹的這個“色變”之後,頓時暗叫了一聲“不好”,心道:“貞之與文臺必是已引起本初忌憚!”

郭圖起身離席,下拜堂中,大勝對袁紹說道:“恭喜將軍!”

年初諸侯討董時,袁紹自號車騎將軍,是故郭圖有“將軍”一稱。

袁紹問道:“喜從何來?”

“荀、孫二將軍先破太谷,又敗董卓,今洛陽光復,天下歡動,……這難道不是喜麼?”

“此是荀侯、孫侯之功,與我何干?”

“今次討董,將軍乃是盟主,荀、孫二將軍之功,自便是將軍之功。”

袁紹哈哈大笑,說道:“我豈是奪功之人麼?”

郭圖贊拜說道:“將軍的寬容謙退之風,世人共知。”站起身來,回坐席上。

看完郭圖的這番表演,曹操心中想道:“郭公則與貞之到底有多大的仇?三番五次的在本初面前說貞之壞話、挑撥貞之與本初的關係。”

想那袁紹乃是此次討董的盟主,而他自到河內以來,除兩次遣淳于瓊帶兵五千到河邊爲荀貞、孫堅進擊洛陽的呼應外,半點擊董的功勞也沒有立,不但沒立,效命於他的王匡還被董卓給大敗了一回,而今在荀貞、孫堅大敗董卓、光復洛陽後,郭圖卻出來恭喜袁紹。

這明是恭喜,實爲挑撥。

荀諶也看出了郭圖的用意,他心道:“貞之和孫侯在司隸、洛陽與董卓血戰,袁本初身爲盟主,在河內按兵不動,別懷心思,坐觀而已,今貞之、孫侯獲勝,郭圖這豎子又出來挑撥,……我觀袁本初面色,他雖故作謙退,可應是實已懷忌。袁本初非成大事者也!”

荀諶此前就有了離袁紹、回就荀貞的心思,現在更是堅定了此意。

荀諶來冀州就袁紹,原本就是因爲荀氏抱有“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想法之故。荀貞雖是本族人,可名聲比不上袁紹,實力比不上袁紹,所以荀氏遣了荀諶來冀州,一方面是爲了袁紹將來如能有成就,可保荀氏地位,再一方面,有荀諶在袁紹身邊,對荀貞也有利。

可現而今,情況出現了變化。

荀貞立下了擊敗董卓的大功,此是其一。

可以想見,不日之間,荀貞、孫堅的名字必就將會震動天下,只憑這一份功勞就足可以使荀貞和孫堅鶴立於山東諸將之中,足可以夠荀貞和孫堅將來立下一份基業了。

反過來看袁紹,他雖有家資、大名,卻不似個成事之人,而且他對荀貞已生忌意,此是其二。

袁紹身爲此次討董的盟主,因爲別懷心思,從年初到現在,寸功未立,既比不上曹操、鮑信,也更比不上荀貞、孫堅,這回荀貞擊洛陽,出發前是邀請過袁紹的,袁紹自己不願意去,現在荀貞功成了,他又生忌意,這種爲人行事的作態,哪裡像是個成事的人?

荀諶心道:“袁本初非能成事者,今他又對貞之生了忌意,我不可在河內再待了,當尋個藉口,去河內而歸貞之。”

他正尋思間,審配離席說道:“荀侯、孫侯克捷,將軍做爲盟主,應遣使往賀。”

袁紹說道:“正該如此。”環顧帳中諸人,問道,“君等誰願爲我往去祝賀?”

正想着找藉口,機會來了。

荀諶起身下拜,從容說道:“諶願爲將軍往去洛陽,祝賀荀、孫二將軍。”

袁紹看了看荀諶,還沒說話,聽得曹操笑道:“友若如願意去,最好不過。”

荀諶是荀貞的族兄,他願意爲袁紹去洛陽祝賀荀貞和孫堅,這自然是很合適的。

聽得曹操這麼說,袁紹因也便笑道:“好,就勞煩友若一趟了。”

荀諶問道:“今董卓敗北,洛陽光復,荀、孫二將軍必會請將軍共追擊董卓,以再光復長安,迎天子駕返,……諶見到荀、孫二將軍後,若是他兩人問我將軍之意,敢請問將軍,諶該如何答之?”

“我即便傳令淳于將軍,命他提兵渡河西進,至洛陽與荀侯、孫侯會和。荀侯、孫侯如問此話,你可回答他兩人:待淳于將軍抵達後,我會提兵繼至。”

荀諶應道:“諾。”

衆人在帳中又敘了會兒話,拜別袁紹,各自散歸。

出了堂外,荀諶往前走,聽見後頭有人叫他:“友若!”

他立住步,轉看去,見是曹操,遂等曹操近前,兩人並行。

曹操顧看週近,見審配等人有的已經走遠,有的還沒離去,站在堂前說話,近處沒有外人,只有他和荀諶兩個,因對荀諶說道:“友若,你準備何時去洛陽?”

“明日就走。”

“你去到洛陽,見到貞之,準備和他說些什麼?”

“自是轉達袁將軍對他和孫侯的祝賀之意。”

“還有別的麼?”

荀諶故作糊塗,問道:“還能有什麼?”

“我與貞之雖非兄弟,而意氣相投,此前公則數陷害貞之於本初面前,我每次都爲貞之辯解,……文若,你難道還不相信我麼?”

曹操和荀貞的情誼,荀諶也是知道的,聽得曹操這麼說,見曹操這麼情深意切,言語真摯,他略微尷尬,說道:“君與貞之之情,我自知也。”

“今日郭公則在堂上所言,他的用意,你肯定看出來了。”

“是。”

“我觀本初似果因此而生暗忌貞之之心,友若,你今去洛陽,見到貞之,務必要將此事告之與他。”

荀諶忍不住問曹操道:“君與袁將軍少小相交,如論情誼,應勝過君與貞之,今君緣何卻叮囑我提醒貞之此事?”

曹操說道:“我非是不念與本初的情誼,我與本初固有情誼,可我與貞之卻是道同啊!”

“噢?”

曹操慨然說道:“董卓亂權,朝廷衰落,山東羣起,諸州郡名以討董,而實多暗懷別圖,因是劉岱殺橋瑁,因是袁術爭荊州,今漢室危矣!百姓已陷水火。數天下英雄,乃心王室、能扶漢家、可解百姓倒懸之苦者有幾?貞之是其一。我只恨無能,先敗於董賊,而今兵少糧缺,不能與貞之共滅董賊、匡扶天下,袁本初與我雖少小相交,而又能何及我與貞之道同?”

要非是現下尚在袁紹府中,人多眼雜,就衝着曹操這番話,荀諶就會對他下拜致敬。

荀諶由衷地說道:“今方知將軍忠亮。”

荀諶是荀緄的兒子,清流之家,名士之後,他本人也是名聲在外,乃是當代俊彥,曹操剛纔的這番話固是吐露心扉,可能得荀諶的一句由衷稱讚,曹操也頗是喜悅。

兩人相對一笑,共出袁府。

次日一早,荀諶即拜別袁紹,啓程往去洛陽。

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28 辰彼碩女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43 李通難擇良木棲62 賜字1 謀北要在泰山郡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62 忽聞北地羌人亂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82 光陰似苒流如箭34 孟塗敢棄夜襲利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56 買馬(下)21 黃帝邢德有之乎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30 臨大事從容不迫6 生子當如孫伯符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33 程偃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38 縱橫意氣袁本初31 程普諫止回師救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70 孫曹通脫荀慎行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9 盤點籌劃14 陽城治吏(上)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29 志高行健皓月明29 鍾繇12 郡兵曹椽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4 牆下相托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0 洛陽圖窮將匕見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32 許顯奉令提兵援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20 牽掛者何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94 會師城下(上)3 殺人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48 正旦之日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3 劫人1 張長詈罵府門外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43 縣尉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71 初見一龍(上)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73 鎮東檄調三將援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28 詐降57 二月習射(上)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1 寇至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29 盤點籌劃5 江禽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3 典韋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