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

bookmark

從金陵城前往上海,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自然是乘坐船隻一路順江而下了。

陳立夫自然也是不能免俗,所以他是坐船東下!

本來陳立夫也是想過穿着自家的船隻出行的,但是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雖然他自家的船隻更加奢華,更加舒適,而且還是大唐王朝最近兩年剛出現的新式內河縱帆船隻,但是這樣的話卻是太過招搖。

所以他是選擇了坐官方的交通運輸艦,官方的船雖然說條件艱苦一些,但是速度卻還是不慢的。

因爲這種大唐帝國的官方交通運輸艦,通常都是用來進行要員運輸以及信件公文運輸的,而且是定期的航班,採用的船型同樣是最近幾年剛出來的新式縱帆。

這種帆裝的優勢和特點都是非常的明顯,優勢是航速快,非常的靈活,逆風航行的能力相當出色,缺點就是難以造的很大,因此目前這個階段而言,不太適合大型船隻,一般都是在中小型船隻上使用。

這種帆裝配合飛剪船首,那麼就是目前大唐帝國海軍以及大唐西洋公司的快速通訊艦,快速運輸艦的標準配備了。

同時在內河航行的官方交通運輸艦,大多也是採用這種帆裝,只不過並不是飛剪船型罷了。

陳立夫乘坐的這艘交通運輸艦,嫡屬於郵遞局,這個郵遞司也就是之前的驛站了,早期的驛站體系,是歸屬軍方管理的,但是爲了保持運營的平衡,驛站同樣也會接受民間的業務。

後來這個驛站體系就變成了一個同時兼備軍用、官用、民用的機構,爲了更好的管理,則是從軍方剝離了出來單獨語音,而管理機構也是非常的複雜,陸軍、海軍、國企部共同派出人員,組成了郵遞司管理委員會。

陳立夫乘坐的這艘運輸艦,船上除了陳立夫一行人外,還有另外十幾個到外地上任或者辦公務的官員以及他們的僕人。

除了乘客外,船艙裡還有一大堆的各種公文甚至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這是一艘搭客的同時,也運輸小件物資的運輸艦。

隨着運輸艦揚起了風帆,逐漸駛離碼頭的時候,陳立夫並沒有回到船艙,而是站在船頭的甲板,看着前方的碼頭以及周圍來來往往的船隻。

視線所及的碼頭,和以往一樣忙綠無比,這個碼頭,都還不是東城區的商業碼頭呢,而是老城區這邊的官方碼頭,並不對民間船隻開放。

在這裡停泊的船隻,清一色的都是官方船隻,數量最多的就是大量的郵遞司的運輸艦了,然後還有巡警船隻,稅務稽查隊的船隻,其他各部門亂七八糟的船隻大多也是停泊在這裡。

同時,這裡也還是一個軍港,不過卻不是海軍的港口!

海軍長江艦隊的軍用碼頭並不是在此地,而是在更北邊一些的海軍長江艦隊基地裡,這裡停泊的軍方船隻,主要是嫡屬於陸軍以及近衛軍。

別看這兩家似乎都是在地面上活動的軍種,但實際上他們都有船隻。

近衛軍可是一支陸海混合部隊,除了地面戰鬥部隊外,還有一支艦隊部隊呢,主力艦可是一艘四百多噸的護衛艦,然後還有十來艘的巡邏艦,實力可不算弱。

陸軍這邊呢,人家也是有海上運輸師的,而且那還是遠洋船隻,如此的陸軍,自然也是少不了內河船隻。

最近兩年,陸軍正在和海軍扯皮,陸軍想要把海軍的內河艦隊給搞到手來,畢竟內河艦隊乾的事大多都是對陸支援,護送內河運輸物資,和陸軍關係密切,而和海軍自身的作戰任務卻是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人家海軍不願意這麼交出去啊,所以最近兩年雖然談着,但是也是沒啥效果。

近衛軍和陸軍,他們的船隻自然是不可能太多的,這戰艦什麼的也不算多麼專業,但畢竟是有。

這碼頭上的船隻,就是陸軍和近衛軍的軍艦了。

這麼一座官方的碼頭,按照常理來說是不會多忙綠的,畢竟不是民間的商業碼頭,但是誰讓帝國龐大無比,而金陵城又是帝國的首都啊,每天都是有着來自各地的官方船隻來到金陵城,然後每天同樣有着衆多船隻離開金陵城,因此也就使得僅僅是這麼一座官方碼頭,都是如此的繁忙。

而離開了碼頭,進入到長江航道後,陳立夫就是能夠更加的感受到長江航運的發達了,船隻經過東城區的時候,所看見的岸邊幾乎都是一片一片的碼頭,碼頭上停泊着無數的船隻。

這裡,纔是金陵城的民用商業碼頭,也是普遍意義上金陵港口,整個碼頭,幾乎是沿着長江南岸一路鋪開,在這裡停泊着大量各種各樣的船隻,由此可見長江航運的發達!

最近這些年,以長江航運爲代表的數大幹流內河航運已經是構成了大唐帝國的經濟大動脈!

長江、京杭大運河、黃河、珠江這幾條大動脈,帶動着諸多支流。

長江流域有贛江、湘江、然後還通過京杭大運河連接淮河,進而連接黃河,然後通過黃河一直深入到河南乃至陝西。

珠江流域有北江,有東江,有西江,其中的西江更是一路通過肇慶,梧州,然後抵達柳州等廣西諸多地方。

廣泛的內河,也是讓帝國有了發展內河運輸的基礎。

同時帝國也是大力推廣,刺激內河運輸,因此最近這些年,帝國方面的內河運輸是發展迅速,最具代表性的長江上,尤其是金陵城到上海的這一段長江下游,也就是俗稱的揚子江,更是有着衆多的船隻來往。

來往揚子江上的這些船隻,有大有小,小的只是小舢板而已,但是大的卻是能夠達到數百噸的排水量,這些航行在內河上的船隻,通常以沙船爲主。

沙船,這是一種很早就開始使用的船型了,特點就是吃水淺,載重量大,逆風航行能力強,抗風抗浪,尤其是抗浪能力很差,當然了,造價低廉也是它的一大重要特徵。

這樣的特點就是決定了,這種船型適合沿海,江湖使用,但是要進行遠海航行的話,勉強也可以,但是一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

大唐帝國發展航運,內河航運以及沿海航運更是首當其衝,所以這種傳統的船隻也是得到了發展機遇,開始被大量建造並廣泛使用,不管是長江還是珠江還是各沿海,都是可以看見大量的沙船。

其實大唐帝國最近的造船技術發展迅速,戰艦就不說了,這個和民用沒啥關係,而遠洋商船的話,則是以六八零型商船爲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系列大唐新式商船,這種船隻被東亞其他土著以及西洋人稱之爲唐船,而大唐內部的話,大多稱之爲新船,或者乾脆是稱呼六八零商船等。

除了這種唐船新式遠洋商船外,還有其他幾種新式船型,比如飛剪船,只是飛剪船的船體雖然已經是被摸索應用了,但是這種船體單純是爲了追求航速,以至於運輸量比較小,所以單純從貨運成本來說,其實性價比遠遠低於唐船,更加不要說蓋倫帆船了。

只有在一些需要追求速度的領域上,才能夠看見遠洋飛剪船的身形,比如說快速通訊家,快速運輸艦,此外少數的貿易公司,開始用這種飛剪船來運輸茶葉!

茶葉這種商品在海上運輸的時候,保質期是比較短暫的,爲了讓茶葉儘早抵達目的地,用航速更快的飛剪船也就成爲了理所當然。

不過在普通的,不追求速度的大宗貨物運輸當中,暫時還是沒能取代唐船或者是蓋倫船。

除了唐船以及飛剪船外,其實大唐帝國同樣也是學習並效仿了西方的蓋倫船,畢竟這種船隻用來運貨的優勢很大,一些貿易公司就挺喜歡用蓋倫船的。

相對於遠洋船隻的發展比較迅速,近海船隻的發展則是要落後一些,這主要是華夏地區的傳統船隻,本來大多都是爲了內河、近海航行用的,而且性能還不錯,沙船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造價低廉,載貨量大的同時,所需的水手數量還少,這也就意味着運輸成本低。

要不然的話,那些船東們早就去購入人家鼎盛造船廠新推出的新式縱帆船了,那船多好啊,速度快,適合性也好,就是造價昂貴,還運不了多少貨。

想要用這種新式縱帆船充當普通貨船使用,估計就得等造船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了,等到技術發展起來,造價更低了,所需的水手也更少了,運輸的貨物更多了,繼而導致的運輸成本降低了,說不準就能夠大規模應用了。

現在嘛,大唐帝國的沿海內河運輸,還是以沙船這種古老的傳統船型爲主。

但是,這並不影響到大唐帝國沿海內河運輸的快速發展!

工商業有着龐大的運輸需求,船東們就有利潤,有利潤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船隻投入其中,這可不僅僅是大唐帝國官方推動的結果,更是商業市場的自然選擇。

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機動部隊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竅的太子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女的特殊'待遇'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後大擴軍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內需導向經濟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