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

bookmark

大唐鐵路總公司也不愧是財大氣粗的企業,當看過了徐鐵的新型產品的樣品以及詳細的技術數據後,當場就是簽下了訂購新型鋼軌以及鋼輪的合同!

除此之外,鐵路總公司還和徐鐵簽訂了一大批普通鍛鐵鐵軌的訂單!

前者兩種新型材料的訂單,只是小批量的訂單而已,人家鐵路總公司也是在試驗當中,尚未大規模的應用,一方面是進行技術的前期摸索,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降低成本,不管是徐鐵公司的新型鋼軌還是其他五家公司的新型鋼軌,價格可都不便宜。

爲了降低成本,鐵路總公司是不可能在鐵路建設的前期就是大規模使用這些價格昂貴的新型材料的。

那些新型鋼軌以及新型鋼輪,那是爲了以後準備的,並不是現在。

因此,真正給徐鐵公司帶來利潤的,還是大量普通的鍛鐵鐵軌訂單。

僅僅是這筆訂單,給徐州鋼鐵公司創造的直接利潤就是不止十萬元!

然而,能夠生產鍛鐵鐵軌的公司那麼多,爲什麼徐鐵公司就能夠得到一大批的訂單,而其他公司只能拿到一個小呢。

那自然是鐵路總公司爲了扶持徐鐵公司的發展。

鐵路總公司所看重的是未來,他們是希望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到五六家戰略合作伙伴,然而用海量的訂單扶持這些鋼鐵企業的發展,並大幅度降低鐵軌的生產成本。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其實更願意只選擇一兩家企業作爲戰略合作企業,但是奈何帝國的鐵路建設規劃實在是太過龐大了,再加上還要考慮到地方政治因素。

比如說北方鐵路網,要是不採用河北等省北方省份的鋼鐵公司的產品,當地的地方衙門可就不怎麼樂意了。

所以考慮到地方政治因素,鐵路總公司都是打算在全國範圍內,儘可能的擴大和當地企業的合作關係,有些地方是和當地的鋼鐵企業合作,有些地方則是和當地的木材公司合作,而有些地方則是和當地的煤炭公司合作,而有些則是和當地的水泥企業等公司合作。

總之是儘可能的讓每一個地方上的企業都能夠從鐵路建設中獲得好處,這樣才能夠形成遍佈全國的鐵路利益網,並方便後續的鐵路大規模建設。

要不然的話,地方衙門到時候哪怕是不搞事,只是配合的力度稍微輕一些,就有可能會給鐵路總公司造成極大的麻煩。

鐵路總公司縱然是特殊類型的企業,但不管怎麼說,也還是一家企業,並不是什麼行政機構,它的特殊性,只是在於擁有全帝國範圍內唯一的一張鐵路經營許可證而已。

所以和各地方打好關係也是很重要的,通過和當地的企業進行合作,讓當地的企業發展良好,並繳納賦稅,並讓地方官員有了發展經濟的政績,這纔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典範。

當然了,鐵路總公司挑選戰略合作伙伴也不是亂來的,他們對合作夥伴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比如說鋼鐵行業,必須是有極大的生產規模,同時還有卓越的技術研發能力,要不然的話,是跟不上鐵路總公司的發展步伐的。

鐵路總公司雖然也成立沒有幾年,鐵路建設也是剛剛開始,但是鐵路總公司對於鐵路建設的技術指標已經是一提再提了。

京鎮鐵路剛建設的時候,鐵路總公司的目標只是建設一條鐵路,然後通行馬車而已,因此當時修建的京鎮線上,部分路段的設計標準是比較低的,有些不重要的支線路段爲了降低成本,使用的甚至都還是生鐵鐵軌。

但是宣平十八年的時候,高壓蒸汽機研發成功,並建造出來了相應的蒸汽火車後,鐵路總公司的目標就是迅速升爲了要通行蒸汽火車,並對鐵路以及火車的運輸承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鐵路總公司根據技術人員的建議,對未來的火車運輸能力進行了展望。

鐵路總公司認爲,五年後,蒸汽火車頭的動力將會翻倍增加,單機馬力提高到兩百馬力甚至三百馬力都是可能的,而十年後,單機馬力最少也應該能夠達到五百馬力,甚至更多。

更大的馬力,就能夠拉動更重的火車。

這也就意味着,鐵路也是必須能夠承受得住這種沉重的火車!

基於這樣的考慮,京鎮線之後的所有鐵路建設,不管是幹線還是支線,一律採用鍛鐵鐵軌,同時提前進行技術儲備,爲未來鋪設更高等級的鐵軌做準備。

這就是鐵路總公司提前進行招標並試驗特種鋼軌以及鋼輪的原因所在。

鐵路總公司是在爲了未來做準備。

因此挑選各類合作伙伴的時候,也是千挑萬選,要規模,同時也要技術研發能力。

而江北道里大小的鋼鐵公司十多家,而把這個範圍擴大到整個皖北、江北、山東、河南地區,大小鋼鐵公司上百家,但是最後,鐵路總公司只選擇了徐鐵公司作爲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合作伙伴,所看重的無非就是徐鐵現在的規模不小,而且技術儲備雄厚。

鐵路總公司的選擇,讓徐州鋼鐵公司成爲了大唐鐵路總公司的第六家鋼鐵行業的戰略合作伙伴!

由此,徐州鋼鐵公司,距離成爲一流鋼鐵企業,指日可待!

帶來了如此豐厚的回報,是再一次證明了徐鐵鋼鐵公司不惜高價挖科研人才是正確的,雖然徐鐵公司爲了招攬孫元付出了不菲的代價,十萬現金加上百分之八的股份。

但是孫元來了區區兩個月時間,就是爲徐鐵公司帶來了遠遠超過這個數字的回報,這讓林普向以及其他的股東們都是笑開了花。

畢竟賺錢大家都喜歡!

而林普向則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讓徐鐵發展的更好,就必須擁有衆多的研發人才,而靠高價挖人也是不怎麼靠譜的,畢竟不能一直這麼挖人,那樣花費實在是太高昂了。

爲此,林普向和其他股東商議之後,準備在上海設立一個研究院,藉助上海的地理優勢以及教育優勢,然後招攬、培養人才。

至於爲什麼不選擇在金陵,那是因爲金陵那邊雖然有更多的大學,皇家理工學院也在,但是那裡的競爭更大。

金陵可不僅僅是江南鋼鐵公司的大本營,同時還是直隸鋼鐵公司的大本營,此外當塗制鐵公司、肇慶鋼鐵公司、天津鋼鐵公司都是在金陵城設立了研發院,,而這五家鋼鐵公司,都是目前國內最頂尖的一流鋼鐵企業,和他們強人,徐州鋼鐵公司還差了點。

而上海雖然是經濟繁榮之地,同時好幾家鋼鐵公司都是在上海有生產基地,但是,暫時卻是沒有任何一家一流鋼鐵公司在上海設立大型的研發機構,這就給了徐州鋼鐵公司一個機會。

讓他們去金陵城搶人才,而徐州鋼鐵公司就在上海折騰。

反正上海那邊也是有一個江南大學,此外還有上海理工學院,上海工商學院,松江高等師範學院,松江大學等七八所大學呢,雖然其中只有一個江南大學是一流的綜合大學,其他的大學都不怎麼出名。

但是,上海理工學院的理工科實力還不錯,也是能夠提供不少的人才的。

其他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力雖然有所欠缺,但是從事基礎研究還是可以的。

此外,他們徐州鋼鐵公司在江北道,那自然是屬於一等一的大企業,江北道的江北大學雖然不是在徐州,而是在淮安,不過這幾年該校的不少畢業生都是被徐州鋼鐵公司所招攬。

兩者相加,林普向有把握在三年內,讓徐州鋼鐵的各項基礎研發實力再上一個臺階,從而和其他的五大鋼鐵企業並肩,徹底躋身國內一流鋼鐵企業的行列當中。

林普向是有着野心的,而徐鐵的其他股東們就更不用了,他們可不是什麼技術出身,這些商人對錢更加渴望,一個個都是做着一夜爆發的夢想!

而且其他的股東們,也不懂什麼技術,早年和林普向一起創業的時候,就說過了,技術的事林普向來負責,他們就負責行政管理和市場,只要林普向把產品搞出來,他們就負責賣出去。

如今林普向提議設立上海研究院,這一羣掉進了錢眼裡的商人股東們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而新股東孫元,則是一個非常純粹的科學家,人家只說,你搞什麼我不在乎,我只在乎有沒有足夠的研究經費,然後還加了句,每年的分紅也不能少。

得到了衆多股東的許可後,林普向再一次坐上了馮氏航運公司的蒸汽客輪,準備前往上海!

這一次去上海,倒是沒有太過匆忙,事先寄了一封加急信件到上海辦事處,所以當林普向抵達上海商貿區碼頭的時候,已經是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等候着了。

到了辦事處落腳後,林普向就是開始了他的拜訪之旅!

要開辦研究院,可不是掛個牌子就可以的,必須有大量的研究人員才行,在掛牌之前,林普向打算先找人!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遲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你好,世界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遊商貿區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滿嘴流油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