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

bookmark

當御用專列抵達杭州城的時候,衆多原本還擔心無比的官員們,此時也是放下心來。

他們還擔心李軒因爲之前突擊視察的村莊,從而導致大怒呢。

但實際上,李軒並沒有和他們想象的那樣暴跳大怒。

從頭到尾,李軒都是以一個旁觀着的角度去看待諸多問題的,不管是好的,還是說壞的。

所以,視察完後李軒並沒有訓斥任何一個人,因爲沒有這個必要,而且罵兩句也是改變不了什麼問題。

因爲很多問題,並不是說一個家庭一個村子一個地方的問題,而是全國性的問題。

要改變這些,需要的是從全國的高度去通盤考慮。

在李軒初步看來,根源還是在土地上。

雖然說農村生產的效率低下,糧食產量、官員不作爲等問題也存在,但是這些都不是什麼主要問題,而是屬於次要的問題。

其根源上,還是在於人多地少!

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問題纔是導致帝國依舊有着如此衆多的貧困家庭!

連活下去都是奢望的極端貧困家庭!

而這,也是更加堅定了李軒的對外擴張的決心:他要爲帝國的子民取得生存的土地,而不僅僅是爲了滿足什麼開疆擴土的虛榮感,而且切切實實的爲了解決民衆的生存問題。

南洋地區的徹底本土化進程必須加快,加大,此外澳洲的大規模移民也是必須提升日程。

最後更重要的是美洲!

之前定下的若干年內移民二三十萬的規模現在看來還是小了!

如果還是風帆時代的話,五年內移民二十萬人,這絕對是一個花費巨資的任務目標。

但是現在卻已經是蒸汽時代了,新建造的遠洋船隻,普遍已經是一千噸以上的機帆船隻了,乃至兩千噸的船隻現在也不少了,頂級的客輪更是奔着五千噸去了。

按照目前的技術發展來看,其實不用幾年,普通民用遠洋船隻的噸位就能夠普遍達到三四千噸以上!

這個發展速度,大體上將會和軍艦的發展速度保持同等,當軍艦跨越兩千噸大關的時候,民用船隻也是奔着這個噸位去了。

當軍艦達到四五千噸的時候,民間的船隻同樣也是達到了這個噸位,而當海軍能夠建造七千噸的戰艦時,其實民用也能夠用上同等噸位,甚至更大噸位的船隻。

而且民用船隻在技術上,比軍用船隻要求要低得多,比如說動力上他們就沒有多大的要求,更不用說什麼防護了。

同時民用船隻上,尤其是貨運船隻上,較大的噸位其實平均運輸成本還要更低,要不然你以爲後世的那些遠洋貨輪、郵輪爲什麼都清一色本着幾十萬噸去啊,還不是因爲成本比幾萬噸的小船運輸成本更低。

目前帝國新建造的遠洋商船,普遍都是千噸以上了。

而五年後,這個標準恐怕是會上漲到兩千噸以上。

十年後,李軒敢肯定,遠洋商船的噸位將會上漲到五千噸以上。

在商船的噸位越來越大,運力越來越大的,和海外的交通運輸越來越便利的情況下的,更大規模的海外移民也就能提上日程了。

五年內向美洲移民二十萬,如今看來是不夠了,這個數字至少應該再翻一倍,最好是能夠達到五十萬人。

李軒希望,五年後,在北美洲看到五十萬以上的帝國百姓和軍政人口,並依託這五十萬人口徹底征服北美洲,爲迎接更多的帝國移民做好準備。

等到了徹底控制北美洲,李軒更是打算把北美洲的帝國子民數量增加到千萬以上!

不把北美洲建成華夏的第二家園,李軒是不會停止對北美洲的移民和征服的。

除了加大對北美洲的移民開發外,北海省、呂宋省、萬丹省、馬六甲州以及澳洲這五個地方的徹底本土化同樣也是重中之重。

爲此,帝國將需要在上述地區採取更加主動的開發策略,以便上述各地有充足的土地和資源來容納更多的移民。

南洋各地,哪怕是以現今的技術水準來說,也能夠養活至少千萬帝國子民!

至於印度和西亞以及非洲嘛,上述地區的本土化政策,可以緩一緩,而是可以效仿西方國家的殖民政策,移民則是依靠民衆的自發性,官方除了少數幾個核心據點外,其他地方短期內不會大規模的組織官方移民。

少數幾個核心據點,自然是指南非港、錫蘭島等戰略要地。

除了海外移民外,李軒在前往杭州的路上,也是決定了進一步加大對雜交水稻的投入力度,同時土豆和番薯、玉米等外來的農作物也要繼續進行本土化培育,以早日推廣。

話說這兩點上,其實帝國一直都沒能取得什麼成效。

雜交水稻不是那麼好搞的。

至於土豆和番薯的種植也不容易,爲何,水土不服啊!

要想讓土豆和番薯等農作物,適合帝國本土的氣候,然後長的又快又好,同時還要達到比較高的產量,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同樣是需要不斷的選種培育的。

帝國目前也只是在少數地方推廣這些新農作物而已,這種小規模推廣,其實用試驗來說更恰當。

一邊小規模推廣,並藉此大規模培育良種,這就是帝國在這些新農作物的推廣和培育上所採取的折衷辦法。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李軒也是認爲農作物肥料的推廣力度也必須加大。

其實肥料這東西,並不是什麼陌生東西,農民老早就開始用農家肥了。

不過李軒一直都是在等待着化肥出現,不管是尿素爲代表的氮肥還是鉀肥、磷肥乃至氨肥,李軒都想要,甚至隨便那一種只要有都可以。

但是很可惜的是,上述各種化合物雖然早都出現在了皇家理工學院裡的實驗室了,但是想要大規模的廉價的生產卻是一直沒能做到。

如今大唐帝國的各種化合物的產量其實已經是不小了,已經能夠滿足整個工業體系的運轉了,但是想要大規模的生產化肥,依舊是力不從心。

不是生產不出來,而是成本太高!

施下去的化肥,其價值比種植出來的糧食還要高,而且是高很多倍!

這種情況下,化肥根本是不可能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的。

化肥是指望不上了,李軒也就只能把目光投向了鳥糞上!

其實早些年就是有人在一些海島上,發現了大量海鳥糞便,也知道鳥糞可以充當肥料。

但是之前的遠洋運輸成本相當高昂,船隻的噸位都是用來運輸香料、瓷器、絲綢等奢飾品的,根本就不會有商人用來運輸鳥糞這種大宗貨物。

但是現在,隨着航海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噸位的機帆船隻出現後,海上的運輸成本開始大幅度下降,在李軒看來,如今的海運成本,已經是足以用來跨洋運輸大宗貨物。

李軒在火車上,思索着各種解決因爲人多地少所帶來的各種民生問題,該如何解決國內依舊有大量的極端貧困人口的生活時。

御用專列也是順利抵達了杭州!

抵達了杭州這個浙江省府後,李軒自然也是會停下來視察兩天,不過也就只有兩天而已。

相對來說,其實杭州的發展比較中庸,沒有太多讓李軒值得關注的方面。

怎麼說呢,作爲一個省城,也是屬於傳統江南,環太湖地區的城市,杭州的傳統農業是不錯的,傳統的商業以及手工業也是有的,工業革命後也是辦了不少的工廠,也是發展出來了一定的工業。

不過也就這樣了!

夾在上海和寧波這兩個商貿港口的中間,並沒有給杭州帶來太大的發展機遇,反而是被吸血了不少,人們一說到東南沿海投資,基本都是奔着上海去了,誰還去杭州啊。

哪怕是選其他地方,人們普遍也是選擇沿海的通商港口,比如說寧波。

至於杭州,不好意思,被商人們給忽略了!

雖然說依託着省城的政治以及文化地位,杭州其實發展並不算差,只是和上海那邊比起來,差距太大太大。

倒是隨後前往的寧波,讓李軒更有興趣。

因爲寧波這邊走了一條比較專一的競爭路子,人家沒有傻乎乎的和上海那邊爭奪什麼工商業,尤其是紡織業上的龍頭地位,他們就老老實實依託着寧波商貿港口的優勢,再加上浙北地區傳統的茶葉優勢。

其他什麼都不幹,就只幹茶葉這個行當,早些年還有生絲和瓷器生意的,但是現在都是被他們主動拋棄了,什麼都不搞,一心搞茶葉加工!

在寧波這邊的茶磚廠,甚至比上海那邊還要更多,已經是變成了整個江南地區最大的茶葉加工、出口基地,僅次於福建那邊。

專注於這個行業使得了寧波雖然靠近上海,有着巨大的競爭壓力,但是在茶葉這個行業裡,卻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

這種發展模式在李軒看來還是不錯的。

地方沒有盲目搞什麼全面發展,而是依託自身的優勢,在某一方面做大做強,這纔是大部分地區發展地方經濟的正確道路,如果想要學大城市那樣搞什麼綜合全面發展,是會撲街的!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風靡各校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四百零六章 各方爭奪(萬字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車品牌效應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五百五十七章 靖州,絕不容有失!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軍,大大滴狡猾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