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

bookmark

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型綜合工商業城市,要實力有實力,要政策有政策,人家是可以處處開花什麼都可以搞,偶爾玩砸了一兩個方面也不礙事。

但是其他地方是不可能有這麼優越的條件什麼都搞的,一旦搞砸了那麼就全盤皆輸。

正所謂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什麼都想要,反而是什麼都得不到!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比如說福建那邊,人家也是大力發展茶葉產業,茶葉種植、加工、貿易已經是成爲了幾乎整個福建省的經濟支柱產業了。

福建和寧波爲代表的浙北茶葉產業鏈,已經是成爲了國內兩個最大的茶葉生產、加工基地,彼此也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還有廣東瓊州府的臨高縣,人家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沒幹別的,就圍繞着漁業這麼一個產業做大做強。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當年的臨高縣頂多也就是隻有一個二九漁業公司。

但是現在,臨高區區一個小縣,在漁業相關的產值上,至少佔據全國漁業產值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儘管這個數字只限於海產品,不包括淡水漁產業。

然而你要知道國內的諸多沿海地區,基本上都是會搞漁業的,尤其是一些沒有什麼特殊優勢的沿海城市,更是會把漁業當成主要產業來說。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臨高這麼個破地方,在漁業的相關產值上,依舊佔據了全國漁業產值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可見其強勢。

同時這幾年,臨高那邊還大力發展鯨魚產業,組織大船出海捕撈鯨魚,然後加工各種鯨魚產品出售。二九漁業公司爲了捕撈鯨魚,這些年已經是投入了至少二十萬元定製專業的捕鯨船、培養相關人員、建立加工廠等,以二九漁業公司爲首,已經是建立起來了一條完善的鯨魚產業鏈。

因爲臨高方面的公司,在鯨魚產業上做的早,投入的大,所以在鯨魚相關產品上,臨高的各大企業加起來,基本上是壟斷了全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鯨魚產品相關市場。

這些例子還有很多,基本都是盯着一個產業往死裡做,最後佔據優勢地位的。

臨高的漁業,福建的茶葉,湖州的生絲產業,還有當塗那邊的鋼鐵產業基本都是一個套路,而往往都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嗯,前提是走對路。

走錯路,然後一頭扎進去,下場自然是不會有多好的。

但是總比東搞一榔頭西搞一榔頭強得多!

視察寧波的時候,李軒對寧波方面的經濟發展還是表示了肯定,讓當地的文官們都是高興不已,視察完寧波的工商業經濟,自然是不會忘記順路去看一看當地的海軍基地。

寧波府也是大唐海軍的重要基地之一,雖然說長江入海口的吳淞港纔是大唐海軍在帝國中部海域的第一大軍港,不過以帝國海軍的龐大規模,以及需要掌控的龐大海域來說,區區一個吳淞港海軍基地自然是不夠的。

因此在隔壁的寧波舟山海軍基地,不僅僅是大唐海軍的基地,而且還是第三艦隊的駐地,同時也是海學堂的分校所在。

作爲的舟山海軍基地,實際上就是一一整個舟山羣島,當年海軍肅清了這片羣島的海盜後,就是在這裡建立了海軍基地。

後來海軍基地的規模是越來越大,後來乾脆作爲帝國海軍訓練、後備艦隊的第三艦隊都是直接搬到了這裡,在舟山島上,還有海軍海學堂的分校。

一般來說,海學堂的學生在金陵的校區完成前面的兩年基礎理論學業後,第三年就會到舟山校區,進行實習教學。

而李軒視察當地的海軍,也是順路跑去了海學堂舟山分校區去看了看,路上還觀看了第三艦隊的多艘訓練艦的訓練。

相對於民生經濟上的諸多問題,軍方倒是沒有有什麼讓李軒重視的問題。

陸軍如此,海軍也是如此,他們的戰術和裝備等等,都是走在了全球各國的前列。

不客氣的說,如今能夠在軍事上打敗大唐帝國的,也就只有大唐帝國自己了。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

所以軍方不用李軒太操心,主要維持好軍種利益以及軍方各大佬之間的利益平衡就可以了。

至於下一次等到李軒重點關注海軍的時候,恐怕就是海軍要建造還在設計中的那種七八千噸甚至上萬噸的鋼鐵蒸汽戰艦的時候了。

現在嘛,李軒懶得關注太多亂七八糟的問題,哪怕是那幾個第三艦隊的海軍將領們說什麼第三艦隊的幾艘訓練艦都是老艦了,不堪重用了之類的,這些都是海軍內部的問題,李軒懶得直接插手。

海軍自身有着建造主力艦次等戰艦以及各類輔助艦,包括訓練艦的既定計劃,亂插手是會打破海軍內部的平衡的。

再說了這一次的出巡,主要還是爲了國內的民生經濟問題。

李軒需要親眼到全國各地去看一看自己統治下的帝國,到底變成怎麼樣了,然後再進行鍼對性的調整。

軍事問題並不是李軒這一次出巡的關注重點,頂多就是順路去視察一番而已。

從寧波離開後,御用專列再一次返回杭州,不過並沒有在杭州停留多久,只有區區一個多小時而已,李軒甚至連火車都沒有下,完成補給後專列就是繼續啓程,然後抵達了湖州。

在這裡,李軒的專列纔是停了下來,不過預計也就只有一晚上而已,李軒並不打算去湖州當地視察,同樣也是沒有下火車,只是在專列上接見了當地的軍政官員,勉勵了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李軒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專列就是再一次啓動,然後緩緩朝着金陵城而去!

專列從寧波返回金陵城的這一段路線,並沒有走原路途徑上海、蘇州、鎮江這一條鐵路線,而是走的江南大鐵路的京寧線。

從寧波抵達杭州後,然後就是北上湖州,然後途徑廣德後回到承天府,不過承天府其實也是很大的,專列又是走了一段路後纔是返回了金陵城。

按照預定的形成,這一次的聖巡計劃已經是完成了前半部分的東巡,接下來就是西巡和北巡了。

李軒也是沒有回到金陵城待多久,這一次出巡的準備工作太大,哪怕是回到了金陵城,但實際上專列羣都是沒有解散。

實際上,專列只在金陵城待了三天後,就是再一次啓動,然後沿着江南大鐵路往西而行。

這三天裡,李軒抓緊時間集中處理了一批公務,再一次安排後諸多事宜後,就是繼續了出巡計劃。

御用專列在當天就是經過了當塗,但是卻是沒有停留下來。

當塗李軒去的次數多了,滿打滿算下來,至少也有十次了,基本上一兩年就會去一次,哪怕是之前沒有開通鐵路的時候。

如今出巡比較趕時間,李軒自然是不會在已經比較熟悉的當塗耽誤時間,而是越過了當塗直奔蕪湖。

在蕪湖倒是停留了兩個多小時,因爲要補充煤水等,加上以往的時候李軒都是隻去當塗工業區,這支間隔了幾十公里外的蕪湖還沒去過呢,所以就特地多停留了兩個小時。

趁着這兩個小時,李軒走馬觀花一樣下了火車,然後逛了一圈蕪湖城區,路上也是和當地的官員交談了一番。

兩個小時後,李軒再一次上了專列然後離開了蕪湖,然後在池州纔是停了下來,並在這裡過夜!

不過在這種小地方停留的時候,雖然是停留一個晚上,不過李軒一般不會離開專列,而是直接住在專列裡,簡單的接見當地的官員,然後休息一晚上,第二天繼續啓程,一路直抵九江湖口。

抵達九江湖口後,李軒在湖口乘坐蒸汽獨輪,跨過了鄱陽湖,然後抵達了九江城,簡單的視察了一番九江。

第二天,則是繼續啓程南下。

這個時候,專列已經是開始行走在華南鐵路公司所運營的南方鐵路了。

大唐鐵路總公司下屬的諸多鐵路分公司,在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不斷的變化着,有拆分的,有合併的,不過這些分公司基本都是屬於大唐鐵路總公司全資控股,也沒有上市,當年鐵路公司倒是想要上市出售股權,奈何當時的商人們寧願貸款借錢也不願意直接投資,等到後來鐵路的好處出來了,商人們是想要投資了,但是人家鐵路總公司又不肯的。

所以到目前爲止,雖然大唐鐵路總公司欠了一屁股好幾千萬的債務,但是其總公司以及下屬各鐵路分公司的股權卻是保持着百分百的國企部持有,沒有外流股份!

不過話又說回來,目前大唐鐵路總公司下屬各大分公司的股權,基本上都是被抵押出去用來貸款了……

皇室銀行和帝國發展銀行、直隸紡織銀行等中大型銀行,全都是大唐鐵路總公司的債權人,一旦還不起錢了,大唐鐵路總公司的大部分股份,都會落入這些銀行的手裡頭。

只是,除非李軒倒臺了,不然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就事就是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師克柳州(求訂閱,月票)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爲民請命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八百八十八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一夜爆富的韃靼人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九四十一章 火力優勢碾壓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女的特殊'待遇'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貴族的戰爭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