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離城市

bookmark

大唐的權貴以及中產們,都往城外跑。

一方面是因爲古老的傳統:傳統上除非是在城裡任職的官員、經商等羣體外,實際上更多的普通士紳們人家可不住城市裡,而是待在鄉下。

大唐帝國看似工業化了,但依舊還是一個傳統的封建帝國,還保留着諸多傳統的習慣。

權貴們依舊喜歡住在鄉下或城郊的豪宅裡頭!

而中上階層們,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對於他們來說鄉下的豪宅建不起也住不起,畢竟沒有個佔地幾十幾百畝的宅子,幾十個侍女僕人伺候着,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住在鄉下!

所以他們基本都是住在城郊的部分富人聚集區。

但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也並不是說因爲傳統。

傳統這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導致大唐的權貴以及中產們作出這種決策的最主要因爲還是:這年頭大城市的環境真不咋地!

如果說工業革命之前的古代城市,頂多就是髒亂差的話,那麼到了大唐帝國這裡就有些奇怪了。

由於大唐帝國極度重視城市衛生,所以但凡城市都不髒亂差。

表面看起來,其實都挺好的。

但是前提是你屏住呼吸,只要你忍不住了張嘴呼吸,然後就會聞見刺鼻的煤煙味!

現在是可是蒸汽機革命時期,幾乎每一座城市都能看見工廠的煙囪,往天空噴灑着煙塵。

不僅僅是大量工廠、動力等使用的蒸汽機燒煤。

普通城市居民的生活燃料,現在大多也都是用煤,反正現在李軒都已經是有些後悔搞出來什麼蜂窩煤了。

哪怕沒有什麼重污染工業的金陵城裡,但是一整個城市的居民都在用煤炭生火做飯,那味道……

爲了自己的小命以及皇室成員還有高級官員們的身體健康,李軒早幾年就是在城郊修築了一座度假園林,名爲避寒,實際上一到秋冬空氣不咋地的時候,他就往城外跑了!

工業勿擾以及生活用煤勿擾,這兩者加起來,使得大唐很多中大型城市的上空都是灰濛濛的,充滿了煤煙味,越是工業發達的城市,人口越多的城市越是如此。

帝國的工商業明珠,帝國最繁華的城市上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城區裡一年到頭,就沒幾天的晚間能夠見到月亮,燃煤所散發出來的煤煙味,幾乎遍佈城市的每個角落。

既然城市的生活居住環境這麼差,那些有錢人這自然是不會選擇每天都生活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不說那些權貴們,就算是普通中產,人家也是住的遠遠的,儘可能的住在城郊。

所以這年頭,大唐帝國雖然也是有房地產開發這麼一回事,但是人家往往開發的都是遠離市中心的城郊富人區爲主,相對來說市中心裡的房屋價格,反而還要更低一些。

這年頭,市區往往是中下階層生活居住的地方。

中上階層一般都住在城郊的富人區,而諸多爲富人們配套的各類設施,比如說消費場所,醫療,教育等等設施,自然也是不會缺的,而且往往還更好,只是都非常昂貴罷了。

傳統以及自然環境的選擇,導致了大量的有錢人往外跑!

而官府也不會在政策上進行限制,原則上你住在那裡,並不會有什麼政治上的影響。

畢竟大唐帝國不用靠着學位制、戶籍制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去擡高房價,犯不着把富人們都集中起來然後給他們修一座富麗堂皇的監獄,並把每個牢房都賣出天價!

因爲就算是擡高了房價,賺的也是那些地主,和官府沒有一毛錢關係,因爲那些地皮,大多都是在私人手裡,官府可沒多少。

商人們一見官府你把某個地方的地價拉起來了,立馬就會周邊跟進,然後進行競爭……

國家不直接壟斷所有土地資源,是別指望能哄擡地價房價搞什麼土地財政了。

所以官府有時候寧願把鐵路線修的遠遠的,擴大城市區域的範圍,也是不會在某個地方扎堆堆砌資源的。

說起學位戶籍這些,其實大唐也是有戶籍以及學位制度的,只不過大唐也沒有什麼農村城市戶口之分,而且你愛住農村住農村,愛住城市住城市,戶籍只是一種登記管理的手段而已,而不是限制權益的手段。

同時雖然也有學籍,但是基本也和沒有差不多了,因爲全國各地每個州府,你愛去那裡讀書就去那裡讀書,官方不做任何限制。

各校錄取也是沒有任何限制,理論上全國考生都可以報考,他們都可以招收,舉個例子,當你中學畢業後,只要你願意,全國那麼多所預科,你隨便報考哪一所,理論上都是可以的……

只是大唐帝國不採取統招統考的模式,而是採取學校自主招生,人家是否錄取你就不好說了。

名校肯定是對生源素質要求更高的,貿然跑過去報考,估計連入學考試都沒有資格參加呢。

比如金陵預科,每年遠道而來跑來參加入學考試的人多了,但是能考上的又有幾個?

而且每個學校的招生季都是固定那麼幾天,所以也不可能讓考生一一嘗試,必須提前選定心儀並且有把握的幾所學校,然後在那幾天時間裡一一報考並參加入學考試。

不然的話,可能什麼學校都沒考上,最後不得不浪費一年時間復讀或者乾脆是輟學了。

大唐的教育制度,可和公平扯不上什麼關係,嚴重傾向於天才以及權貴子弟,普通人能上個小學就不錯了。

這麼多年搞下來,有時候李軒都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了。

明明有餘力,甚至都不用花費幾個錢就能夠更好的普及中學甚至預科階段的教育,但是帝國依舊沒有這麼去做。

禮部教育司韓中凱是這麼私底下評價大唐現在的教育體系的!

“現在就挺好的,讓那麼多的人上大學幹嘛,都上大學了,誰去種地?誰去工廠?”

一句話道明瞭大唐帝國教育體系的本質!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開發美洲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一夜爆富的韃靼人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現代戰場教學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羣瘋子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