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內需導向經濟

bookmark

這是一種人爲設立的社會分工帥選機制,通過這套教育體系,那麼一百個人裡頭選出來一個當官,一個當學者,幾個當商人高層管理高級技術人員,幾個當普通科員職員技術人員,而剩下的絕大部分都是去當農民、工人。

因此大唐帝國的教育體系,你想去那裡讀書就去那裡讀書,看似很公平,實際上並不公平,尤其是對於普通人而言。

類似的政策其實還有很多,也不僅僅侷限於教育體系裡。

就好比地方發展一樣,有些地方自然條件好,人文底蘊也比較好,因此發展的就會非常順利,並不會有太多的障礙,哪怕是官方不刻意去扶持就能夠發展的很好,比如說沿海的部分城市或者是資源重地。

當發展的好了,那麼各方面的條件也就更好了,比如說珠三角地區,鐵路非常密集,城市內的軌道馬車也是非常的密集,一些沒有軌道交通的地方,也會有普通的公共馬車通行。

如此也是建成了一整套的公共交通系統,再配上最近幾年纔出現的雙輪人力車、普通私人馬車等,足以讓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都得到最適合的出行方式。

部分發達地區,很多人生活在城郊的中上階層的人們,早上乘坐火車班車到市區上班,晚上下班了早乘坐火車回家。

但是有些地方,自然條件不怎麼樣,經濟發展的不行,基礎設施自然也就不怎麼樣,很多地方甚至連鐵路都沒有呢。

尤其是幾個西南省份,基本沒有連接外省的鐵路,省內的鐵路也是非常少。

李軒搞出來的西南鐵路以及川漢鐵路計劃,某種程度上就是爲了扶持西南諸省的發展。

總不能說東部沿海幾個省份富得流油,其他地方窮的要死不是。

要扶持地方經濟,僅僅是鐵路也還是不夠的,還要有其他的一些政策跟上,比如說扶持當地發展一定的工商業。

尤其是能夠提供就業崗位的勞動密集產業。

西南這幾個省,都是缺乏耕地的地方,不可能和其他平原型地區一樣純粹依靠農業發展就能夠富裕,這些地方要想提升經濟,還是要靠工業來拉動。

扶持工商業發展,這也是需要資金的。

不過最近這幾年大唐帝國的財政收入逐年增加,雖然說花銷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但是想要做什麼湊錢的時候,還是要比以往容易的多。

進入到宣平三十六年,大唐帝國早已經是徹底擺脫了財政赤字的情況,中央財政方面也沒有欠債,每年搞得好還有盈餘呢。

而更重要的是,宣平三十六年裡,大唐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再一次獲得了提高,達到了三億五千萬唐元。

這個數字可不低了!

夠大唐帝國幹很多事了。

作爲對比,後世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其財政收入也不過一億英鎊上下。

唐元的含金量是六點五克,後世十九世紀的英鎊含金量約爲七點三二克,唐元雖然含金量比後世的英鎊少了點,但是也沒少太多。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唐其實和後世的英國有着巨大的差別,這種差別主要是人口和領土面積所帶來的差別。

由此導致大唐帝國和十九世紀末的英國經濟體系有着巨大的差別,並導致了稅收的巨大差距。

英國是嚴重依賴外貿的經濟體系,畢竟英國本土不過是一個小島國而已,當時的人口也不過幾千萬而已,英國的經濟體系是建立在利用強大的工業生產以及金融能力,控制他國以及殖民地的市場,掠奪原材料並進行工業品的傾銷,其稅收主要來源於關稅以及各種間接稅收。

而大唐帝國呢,雖然大唐的海外貿易規模也不小,但是關稅的規模其實很小,更多的稅收來之於其他工商業的稅收。

這也可以從大唐的企業家們更加註重本土市場裡看的出來!

對於任何一家有志於發展壯大的大唐企業而言,國內市場纔是最重要,也是最龐大的市場。

宣平三十五年裡,大唐帝國的總出口額只有大約一億唐元,嗯,這個總出口額包括了大陸本土、海外本土、局部本土以及海外領地所有大唐控制區,對土著控制區的出口額。

不管是從上海起運,然後販賣到印度的貨物,還是說北美洲新南港起運,然後販賣到歐洲的貨物都列入在內。

然而就算是這樣,也不過一億唐元而已!

而且這還是大唐增加了多種具有極高競爭力,同時像海外輸出了大量軍火以及其他工業製品,並且大唐也是在擁有巨大的軍事和政治優勢,迫使他國開放市場的情況下才獲得的。

考慮到海外市場的人口以及他們的經濟實力,實際上已經是很難再大規模提高海外貿易總額了,因爲人家兜裡就這麼一點錢,再怎麼樣也是賺不了更多了。

區區一億唐元的海外市場,怎麼可能滿足大唐帝國如此龐大的工商業啊。

而相對的,大唐的國內市場就龐大的多了!

大唐的國內市場,其實不僅僅是指本土市場,而是指大陸本土、海外本土、海外領地等所有大唐實際控制的區域。

嗯,其實地方區域什麼的也不是重點,重點應該是說消費羣體。

大唐人自身的消費,可要比外國的土著強多了!

其他的不說,只說最近幾年非常紅火的石油行業。

如今的油價大約爲每桶七點五唐元左右,然而目前大唐帝國的石油產量已經是達到了千萬桶左右,這些石油所提煉出來的煤油以及潤滑油等各種製品,基本上都是在國內市場被消費掉了。

按照這麼一算的話,就會發現,僅僅是原油市場就達到了七千多萬唐元。

並且最重要的是,這個數字依舊遠遠無法滿足國內的龐大需求,皇家石油公司的預估是,以目前的油價計算,國內的石油市場最少也能夠達到一億元。

如果說油價持續降低的話以擴大消費羣體的話,那麼這個市場還能繼續擴大到兩億元甚至更多。

僅僅是一個新生的石油行業,其產值已經是足以比肩大唐的整個出口總額了,未來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二百四十七章 今晚睡在那個房間?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學聰明瞭的海盜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四百一十章 老子唾你一臉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電池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二千七十四章 要買房要買車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合約就是草紙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