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

bookmark

大恆帝國的汽車發展,已經是有了二十多年曆史了,宣平三十九年的時候,西湖汽車公司就面向市場推出來了西湖牌汽車。

只不過早期的很多年裡,汽車的發展都是非常有限的,看似有了數大汽車公司,但是實際上早期的汽車價格昂貴,同時性能也是有所欠缺,因此很多年裡,汽車只是一種玩具而已。

這種情況哪怕是啓翔汽車公司推出來了一系列相對廉價的車型,纔是得到了初步的改變。

但是即便如此,汽車的價格也非常的昂貴,那些所謂相對廉價的汽車,也只有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才能夠買得起。

同時早期的汽車動力還比較有限,馬力小,性能差,續航里程短,故障多,油價也不算便宜等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這也是導致了汽車的實際使用成本是比較高昂的,這也就限制了汽車作爲一種廉價貨運工具的快速發展。

這也是爲什麼早期的汽車發展,主要是集中在私人轎車領域的緣故。

但是這種情況正在逐漸改變,隨着技術的持續提升,尤其是數大汽車公司都是不遺餘力的研發更大功率的汽油發動機,不斷的推陳出新。

這也是使得了汽車的性能在過去二十年裡得到了快速提升。

尤其是宣平五十五年的時候,中原汽車公司推出來了他們新一代的卡車系列,這一系列被稱之爲北風系列的卡車,這臺卡車的汽車動力其實並不算多麼的出色,只有五十多匹馬力而已,速度也不算快,甚至舒適性也不咋地。

但是這玩意的耗油量相對比前面的卡車,卻是出現了大幅度下降。

同時整款北風卡車採用了諸多成熟工藝,不單單生產成本低,而且可靠性極佳,故障率低下,通過性良好,爬坡能力強。

甚至爲了降低成本,保證高可靠性,設計師們還不思進取甚至倒退設計,在車廂設計上採用了簡化方案。

這樣做出來的北風卡車具有什麼特點?

採購成本低,使用維護成本低、使用場景多!

這一系列的優點,就是爲了滿足貨運市場上對卡車的龐大需求,也是爲了滿足市場對卡車的低成本使用要求。

北風卡車一經推出,就是迎來了爆發,最先訂購的甚至都不是民間市場,而是軍方!

陸軍大手筆,一出手就是兩千臺的訂單,海軍那邊以及近衛軍也是訂購了不少。

甚至就連其他的官方執法機構,比如巡警或者其他部門也是訂購了不少。

當然了,真正讓北方卡車走上前臺,成爲最近幾年裡大唐帝國裡風頭最強悍的貨運類型卡車,還是因爲這款卡車受到了廣大貨運公司、建築公司等有着龐大陸地運輸需求企業的歡迎。

該款卡車推出市場五年內,先後生產了超過二十萬輛!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北風卡車,乃是大唐帝國裡第一款真正大規模量產並使用的普通貨車,這意義及其重大。

以往的時候,包括中原汽車公司在內,數大汽車公司雖然也推出來了不少的貨車、皮卡等類型的汽車,但是皮卡更多的是面向農村的高端客戶,而貨車呢,更多的是集中在工程領域或者軍用領域。

至於專門跑公路運輸的普通貨車,雖然也有,但是都很少。

這種情況在北風卡車出現之後,就是出現了巨大的改變。

北風卡車的出現,乃是大唐帝國多年累積的經驗以及技術爆發的典型特徵,而這種特徵實際上在乘用車領域更早視線。

啓翔汽車公司一直都是致力於推動汽車的普及化,先後推出的好幾款車型都是走平價路線的。

持續發展到今天的大唐汽車產業,實際上規模已經是不小了,汽車保有量極大,但是相對應的公路建設卻是沒能跟上來。

目前的大唐帝國的陸地運輸,依舊是嚴重依賴於鐵路運輸,汽車運輸只是一種非常有限的補充而已。

這也不僅僅是因爲汽車技術的缺陷,還有一大原因就是公路建設沒跟上來。

這也不能怪帝國官方,這是因爲早期發展的汽車,絕大部多數都是在城市裡行駛,哪怕是貨車也主要是在城市內跑的。

頂多還得再加上一個郊區,但是大唐城市的郊區,和通常意義上的郊區不太一樣,大唐城市的郊區,往往就是富人區、生活區,某種程度上來說依舊是城市的一部分,基礎建設都是非常好的。

城市裡有水泥路,泊油路,再不濟還有煤渣路,碎石路,就算是部分郊區的泥土路一般路況情況也比較良好。

也就是說,過去二十年裡,地方自行發展的道路建設,其實是能夠滿足當時的汽車、馬車需求的。

但是,這種路況比較好,尤其是硬化路面一般只侷限於城市裡。

連接城市之間的道路雖然也有官道,但是除了極少數道路是硬化路面外,大部分的都是普通的泥土路,連砂石路都少,而且最重要的是缺乏統一規劃,甚至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技術標準。

松江府那邊早早就沿着黃浦江修了一條上百公里,路寬上百米的高等級瀝青公路這種事只是一個特例而已。

實際上哪怕是現在從金陵城通往上海,也沒有一條完整的硬化路可走!

城際之間的公路建設落後,尤其是缺乏硬化路面,這也是嚴重的限制了公路運輸發展。

對於這種情況,交通部那邊其實十幾年前就開始不斷的鼓動建設大公路網了,要在現有的官道基礎上進行擴寬、拉直、硬化,進而把全國的官道升級爲全國水泥/瀝青公路網。

但是這種全國規模的道路升級建設工作,耗資實在過於龐大,所以在京畿層面上一直都沒能得到全面的支持,所以過去十幾年裡,交通部門都是依靠有限的資金零零碎碎的修幾條城際公路而已。

其中最具有示範性作用的應當是金陵到鎮江的瀝青公路了,這條一百多公里長的瀝青公路也是帝國裡第一條城際硬化路面公路。

松江府那邊的一百多公里的瀝青公路可不屬於城際公路,而是屬於他們松江府內部的道路。

除了這一條公路外,帝國交通部又是先後聯繫地方,通過多級財政共同出資的方式修建了上海-蘇州瀝青公路,上海杭州瀝青公路等爲代表的城際硬化公路。

同時各地方也會自己修建一些道路,比如廣州那邊自己就修建了珠三角公路。

但是各地方修建的公路有好有差,有錢的地方修瀝青路或者水泥路,窮一點的地方就只能搞成砂石路了。

這也是導致了難以形成一個貫通全國的公路網。

現在趁着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的機會,交通部再一次提出了全國公路網計劃,而這一次卻是得到了皇太孫的鼎力支持!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鎮江迎聖駕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騎出動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九百二十九章 換不到馬匹就去搶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一百八十章 陳屠夫出擊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錢好借難還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不按劇本演啊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