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

bookmark

環太湖地區的幹線公路計劃,從開始的聯合提出,再到各自規劃修建,雖然過程反覆了些,但是最後各地方爲了自己的發展,最後還是給敲定了下來。

上頭的帝國交通部也是樂見其成!

讓富裕的地方自己修公路這,京畿的資金支持窮地方修公路,這是帝國交通部,乃至帝國上層的共識,現在環太湖公路剛好符合這樣的政策思路。

隨着環太湖公路被敲定下來,帝國交通部也是出臺了京畿牽頭,並給予資金扶持的多條公路線路方案。

但是京畿搞的公路線就明顯沒這麼好了,甚至也不是什麼硬化路面,只是普通的砂石路而已。

但即便是砂石路面,後續也能夠給一些不通火車、沒有河流的窮地方解決初步交通問題,這意義依舊重大。

公路建設屬於交通建設的一部分,而交通建設又是第二次工業大發展裡的重點計劃。

根據第二次工業發展規劃,爲了進一步推進工商業發展,發展各地方經濟,提升民衆生活水平,交通建設乃是重中之重。

公路網計劃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大頭的實際依舊是鐵路建設。

帝國交通部門將會繼續穩步推進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中亞西亞以及歐洲地區)建設幹線鐵路,在東部地區(中原地區)繼續修建各支線鐵路。

重點扶持偏僻,交通不便的確的鐵路建設!

在新建鐵路的過程裡,也是持續推動鐵路火車技術的升級發展,對火車速度進一步提升,以加大鐵路運輸的週轉運輸量,力爭把鐵路網的客運列車平均速度提升到每小時六十公里,在特定地區發展建設更高速度的客運專列,比如江南大鐵路,這條鐵路網很早就已經是實現了客運列車時速六十公里了,現在他們計劃着把客運專列提速到每小時八十公里以上。

只不過這對技術要求非常高,倒不是說火車跑不了這麼高的速度,實際上哪怕是現在的蒸汽機火車,全力開的話時速都能夠達到上百公里每小時了,但是安全性無法保障。

要想保證列車在高速行駛時的安全問題,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除了發展公路以及鐵路外,河運以及海運的發展和建設依舊是重點,交通部門將會持續投入資金,對各河段的航道進行疏通,擴展通航能力,並加速各沿海港口的碼頭基礎建設。

帝國是準備對交通網絡,包括鐵路、公路、船運進行全面的擴張和升級,以滿足第二次工業大發展對交通運輸上的龐大需求。

不過這些,普通民衆們是感受不太深的,雖然他們能夠從中享受到極大的好處,但是給人們帶來更大直觀感受的並不是這些基礎建設,而是一些生活用品。

一些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工業品的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庭,更讓他們深切的感受到了帝國所掀起的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的變化。

比如說自行車,這玩意老早就有了,但是價格一直都比較昂貴,加上性能依舊有缺陷,再加上人們的一些固有觀念,所以大唐帝國裡的自行車,其實在早期的幾十年發展歷史裡,一直都是屬於小打小鬧的階段。

當然了,其中也有着自行車的主要核心專利持有者李氏自行車公司,一直都是吃獨食,從沒開放過自行車的核心專利的緣故。

李氏自行車靠着自行車的核心專利,靠着賣高價自行車吃的滿嘴油,不過對自行車的全面推動和發展來看並沒有起到什麼正面的積極作用。

這種情況在宣平五十年後,李氏自行車所擁有的多條核心自行車專利過期後,一大堆中小廠商開始生產銷售自行車,並且爲了競爭市場,把自行車的價格持續拉低,帝國的自行車行業纔是迎來了全面的爆發!

嗯,值得一提的是,漢陽李氏家族的李氏自行車公司,在這個自行車殘酷競爭的浪潮裡破產了……

習慣了賣高價自行車的李氏自行車公司,在他們的核心專利過期僅僅是三年之後,就已經是被市場徹底淘汰,後來也嘗試降低成本走量,不過依舊沒能挺過來,最後成功破產,留下一地雞毛!

等到了宣平六十三年的時候,自行車的價格已經是降低到了普通工人家庭也能夠接受的程度,同時自行車經過持續多年的發展演變後,設計結構方面已經是非常適合乘騎了,如此也是直接導致了自行車在帝國的迅速普及。

宣平六十三年,大唐帝國的衆多自行車廠家加起來,各類自行車的年產量超過了兩百萬輛,而在十年前的時候,李氏自行車公司還獨家持有衆多自行車核心專利的時候,年產量不過一萬多輛而已,產量甚至遠遠不如汽車產量……

但是現在,帝國的很多普通家庭都擁有自行車!

在衆多城市地區,人們騎着自行車上班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不過自行車的快速發展,再加上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是讓帝國的一些傳統行業出現了大規模的崩潰。

馬車行業尤甚!

早幾十年的時候,尤其是宣平四十多年的時候,大唐帝國的馬車行業發展到了巔峰時期,哪怕是當時的汽車已經出現並且引起了富豪們的積極訂購,但是那個時候帝國的短途陸地客運、貨運主力依舊是馬車。

當年汽車行業的發展,絲毫沒有影響到馬車的發展,以至於在宣平四十多年的時候,馬車行業依舊保持高速發展,並達到了一個讓後人看了估計都得驚詫的地步。

那個時候的帝國,幾乎每個地方都是擁有大量的馬車以及馬匹!

很多大城市都是擁有着數以萬計的馬匹,由於馬車衆多,馬匹衆多,在很多城市裡甚至都是演變爲嚴重的環境問題以及交通事故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不少人當時甚至擔心,過上幾十年恐怕馬糞都要把整個城市給淹沒。

但是他們的擔心並沒有成爲現實,因爲馬車行業在四十年代的輝煌之後很快就是迎來了消退期!

尤其是宣平五十年之後,汽車價格的持續下降以及實用性大幅度提高,大量富豪們的私人馬車變成了汽車,城市裡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也是從公共馬車變成了公共汽車。

同時自行車的普及也是進一步導致了馬車數量的迅速減少。

而等到了今天,馬車行業早已經是成爲了夕陽產業,很多馬車公司都是主動或者是被動轉型了,要不然的話等待他們的就是破產倒閉。

如果說這種過程只是漸進過程,人們感覺還不是太深的話,那麼宣平六十四年,精凱電器公司推出來並獲得迅速普及的電風扇,就是讓人們徹底的意識到:

新時代已經來了!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膽賊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福見聞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鎮江迎聖駕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