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

bookmark

突圍失敗後,徹底崩潰的明軍,不管是那些地方衛所兵,還是督標募兵,此時都已經是沒有了差別,他們爭先恐後的向後方逃去,有些人想要逃回城內去,而有些人則是試圖繞過前方的僞唐賊軍的攔截,從兩側逃走。

但是第四混成團作爲一支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部隊,它可是有着騎兵的!

一支百人規模的騎兵隊正在側翼遊走着,就等着這些潰散的明軍逃兵呢!

看着已經徹底潰散的明軍,顧士忠露出不屑的表情,這些明軍也不過如此,哪怕是裡頭有着兩千多人的所謂督標新軍,但是在這種慌亂的情況下,其戰鬥力並沒有那些地方衛所兵強多少!

第四混成團擊潰了想要衝鋒突圍的明軍後,並沒有停在原地不動,而是迅速向前挺進,追着那些逃回城內的明軍殺向了城門,並且迅速控制了城門,然後徹底堵上了城內明軍想要衝出來逃走的機會!

這樣的情況,也是發生在第五混成團,第五混成團也是擊潰了兩千多試圖突圍的明軍後,控制了城門!

不用多久,第五步兵師、第四混成團、第五混成團這三支主力部隊相互配合,已經是徹底控制了廬陵城的四周城牆,明軍殘兵只能是躲進了城區裡。

而控制了城區後,李春景命令部隊趁着機會繼續向城區進軍,控制各交通要道,重要區域,堅決不給城內的馬明軍重新組織起來的機會。

當天下午以及晚上時間,廬陵城內的槍炮聲依舊持續響起,但是卻越來越密集,大量的明軍殘兵被圍剿,少量頑抗被擊斃,但是大部分還是選擇了投降!

可惜的是,城內的那些明軍文武官員,尤其是高級官員們並沒有人選擇率軍投降,只有少數人被俘虜,有一部分被發現自殺了,而有一部分則是不知所終,有可能逃出城去了,也有可能躲藏在城內,也有可能混入那些被俘虜的明軍士兵當中。

但是這一切,對於李春景而言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拿下了廬陵城,掃平了持續北上的第一道,同時也是最難攻克的障礙,接下來,只要他按部就班,拿下撫州、南昌是指日可待的事!

等他率領大軍殺到長江邊上的時候,誰還敢說他的陸軍中將軍銜不夠資格?

天亮後,一封戰報就是通過三百里加急離開廬陵城,然後向後方傳遞,這封戰報將會一路回到肇慶,向李軒報捷!

雖然報捷的戰報送出去,但是廬陵城內的清剿作戰還是在持續,城內的潰兵實在是太多了,雖然說成組織的抵抗已經沒有了,但是太多潰散散落在城內衆多民居里,是需要逐一清剿的。

大唐陸軍對這種清剿城內潰兵的工作也是相當熟悉了,而且他們使用的清剿的手段也是簡單,直接控制各交通要道、重要區域,把各城區進行劃分並間隔期間。

然後直接讓這一片區域的所有民衆從家裡出來到指點地點進行集合,但凡是躲着不肯出來的人,不敢說百分百,但是大多都是那些潰散。

而混入民衆之中的潰兵,要識別起來也簡單,首先是把青壯挑選出來的,這廬陵城以前不過是個府城而已,城內的居民一共也沒幾萬人,青壯全部算上也就頂多七八千人而已!

但是挑選出來的青壯卻是有差不多兩萬人!

然後是進行簡單的口音識別,但凡是外地口音的,基本上也不可能是城內土著,直接拉走再進行識別,如果這個人沒有合情合理的理由,那麼不管承不承認都會被當成潰兵抓走。

如果說自己是本地人,或者是外地人來此地,但拒不承認是明軍士兵的,那麼就會進行審問,讓他們的家人或者朋友來領人。

這種簡單的識別手段不敢說百分百能夠把潰兵都抓出來,但是絕大部分還是能夠抓出來的,至少逃走一些落網之魚,大唐陸軍也不在乎。

三天後,城內清剿完畢,同時詳細的戰果也是統計了出來!

在此戰中,不包括後方運輸輜重的民夫,大唐王師陸海軍參戰兵力約爲三萬人。

不包括兩斤、三斤散彈炮的話,陸軍方面參戰的五斤以上野戰炮約一百五十門,海軍內河戰艦三十艘,五斤以上火炮二十多門。

打出去的五斤以上炮彈超過萬發,大口徑榴彈八百多發。

基本上把廬陵城的城牆打成了一片廢墟,城內,尤其是靠近城牆的城區大量建築損毀!

參戰部隊陣亡、失蹤者八百餘人,傷者千餘人,也就是說,傷亡人數大約是在兩千人左右,而傷亡人數主要是集中在一線登城部隊,包括兩個突擊營、第五步兵師的衝鋒部隊,另外炮兵也是在炮戰中有所損失。

至於騎兵,一個傷亡都沒有!

而他們的戰果堪稱輝煌!

城內的五萬多明軍被全殲,直接擊斃敵軍六千餘人,傷者無數,另外俘虜四萬餘人,只有區區數千明軍趁亂逃了出去!

而被全殲的這五萬多明軍裡頭,還有五千督標以及三千邊軍!

恩,實際上,死傷最多的明軍,也正是這些督標以及邊軍,因爲他們正是城頭防守作戰的主力,基本上很多第一時間就是死傷慘重了,而也是因爲他們的死傷慘重,直接導致了守城明軍的大崩潰。

至於普通的衛所兵,倒是死傷比例不大,因爲他們雖然人數衆多,但只承擔輔助任務,比如最血腥的城頭搏殺,根本就沒有沒有衛所兵參與,他們在大唐陸軍的突擊營登上城頭後,第一時間就是跑光了。

而抵抗的最英勇的,則是督標!

從戰死者明軍的軍服進行辨認,戰死的督標超過千人,但是守城的督標一共也才五千人啊,也就是說,三千邊軍有五分之一都直接戰死了,如果算上受傷的人,傷亡過半恐怕都是有可能的。

這固然是和他們是守城的第一線兵力,在作戰中承受了最猛烈的火力的緣故有關,但是他們的抵抗意志卻是依舊遠遠超過那些衛所兵,也超過了邊軍有關,如果他們不拼死抵抗的話,他們也就不用死傷這麼多人了,沒看見那些衛所兵們都還活的好好的。

至於邊軍,他們的戰鬥意志也不算弱,但是這些邊軍的武器裝備太差了一些,而且打仗基本都是依靠個人的勇武,他們和大唐陸軍的戰鬥裡,非常不適應大唐陸軍那種集體作戰的打發,因此也是死傷不小!

戰後討論會議裡,王單旭按照這一場戰役裡給這些明軍進行了簡單的排名:戰力最強的是督標新軍,其次是邊軍,再其次則是地方募兵,然後是普通衛所兵,最次的則是那些連武器都沒有的青壯了。

但是王單旭卻是又信心滿滿的說,而不管是督標新軍還是邊軍,通通都是他們大唐王師的手下敗將!

甚至放出狂言,如果是在正面野戰中,他的第五步兵師可以單獨對抗五萬人的督標!

如果說衛所兵,他的第五步兵師可以打十五萬!

好把,這純粹是吹牛,而且吹的有些過!

實際上根據參加戰鬥的前線中層軍官的報告來看,這一次攻城戰,他們的遭到的抵抗,幾乎都是來自於督標和邊軍,而其中,又以督標爲核心。

換句話說,實際上他們是以三萬主力攻打八千明軍督標以及邊軍!

而這場戰鬥力,大唐陸軍死傷兩千餘人,而這八千明軍也是死傷大半!

從戰損比來說,大體上是一比三左右!

而這個比例,和以往的戰役可是截然不同,以前的戰鬥,打出一比七甚至一比十的戰損比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現在,卻是隻能打出一比三。

這讓李春景有些擔心!

如果明軍的督標和邊軍都有這種戰鬥力的話,那麼等他們攻克撫州、拿下南昌之後,恐怕第二軍的死傷總數就會超過五千人甚至更多了。

而這對於總兵力只有三萬人的第二軍來說,可謂是傷經動骨了!

固然是有着後方的第四補充旅可以提供新兵,但是新兵和老兵的戰鬥力可不一樣。

所以在分析了衆多戰報後,李春景就是沒有攻克廬陵城的喜悅,而是親筆寫了一封摺子,摺子上詳細的列舉了吉安戰役的過程,以及敵我傷亡對比,並且重點提及了張嶽的督標,稱該部縱然不如我軍,但是也是學了些皮毛,頗具戰力。

假以時日,該部有可能是未來王師的主要敵人。

至於那些邊軍,他則是不怎麼在乎,不過是一羣舊式軍隊而已,他們已經落後時代了,有血性也擋不住槍炮,更何況他們的血性也不如傳說中的那些強悍,還不如張嶽督標的戰鬥意志呢!

這個張嶽搞出來的督標新軍,是個硬骨頭,要滅掉這支督標新軍,哪怕是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不能輕視。

除了報告戰況外,李春景也是重點提及,請求增派更多的重型榴炮部隊!

此戰裡,重型榴彈炮蘇發揮出來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幾乎是不可代替的,大到讓任何一個大唐陸軍將領都必須重視的程度。

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裝柳州獨立團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越的底牌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