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刺血當墨

bookmark

摩岢神通說的北營兵指的是駐紮在孤山鎮以北二十里的右營兵,人數約四百,是孤山鎮警戒鄆州的前沿堡壘,領軍將領郞賓是尚何來的妻弟,於化隆的絕對心腹。

北營兵突然回城,李茂頓感大事不妙,他的探哨設在五門之外和城外各處碼頭、路口,網撒的很開,卻織的不夠密,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況且北營兵作爲於化隆的絕對心腹,是於化隆防禦鄆州和對付內部敵人的一把利刃,多半會有自己獨立的通訊渠道,以李茂現在的實力出現監控失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李茂一面派青墨去找監軍院判官周弘,告之他情況有變,要他做好接應準備;一面派摩岢神通將韓四一家人接進來,又令護院衛士登上房頂,持弓警戒四周,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一切準備停當,李茂穿戴整齊去了城局,召集闔衙官吏準備應對城中可能出現的變亂

。孤山鎮軍院雖在孤山鎮內,四周卻圍着一道高高的城牆,實際上是一座獨立的城中城,北營軍由軍院專屬的城門進城,進城後即封閉四門,此刻裡面發生什麼,外人難測深淺。

天漸漸地亮了起來,軍院朝着城內三門次第開啓,衛卒一如往常披甲警戒,在晨曦中威嚴不可侵犯。孤山鎮沐浴在清冷的冬日晨光中,祥和寧靜。沒有發生預想的兵亂,一切似乎如常。李茂的心卻比先前揪的更緊,北營軍突然入城,城中卻平靜如昔,這種極度反常的現象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事情進行的很順利,陰謀策劃者已經得手。

許多時候水面下的暗流遠比表面的風浪更加兇險萬端。

辰時二刻,軍院旗牌官張仲清到城局傳令,要李茂去議事廳議事。張仲清的身後跟着四名全副武裝的甲士,那種凜冽的殺氣迎面直透人心。城局一干將吏面面相覷,李茂一早把他們叫來,卻商量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平日升廳言語簡潔,直擊主題的城局使今日卻囉嗦個沒完,車軲轆話說了一遍又一遍,衆人都覺察到有些異樣。

他們本能地預感到城裡發生了變故,只是限於職位卑微,消息閉塞,並不知道具體詳情。現在四名殺氣騰騰的甲士往堂上一站,一切似乎都已明瞭。

李茂什麼都沒說,就跟着旗牌去了。張仲清暗暗鬆了口氣,他出發前,尚何來交代他若李茂不肯來就用強,把他抓來,旗牌心裡叫苦不迭,李茂的武勇在清海軍是出了名的,不說他本人就是他教的兩個徒弟青墨和摩岢神通,哪個不是以一敵十的好漢?讓自己帶着四個護兵去城局大堂抓人,跟尋死有何分別?

張仲清是抱着必死之心來的,卻沒想到李茂會如此配合,他暗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忽然又爲李茂感到有些不值。今晨天將亮時,北營軍突然回城,控制了軍使衙堂,旋即在衙堂內誘捕了趙和德,到天明時分,趙和德位於春陽坊的宅邸被北營軍打破,家眷被強遷進軍院,軟禁在馬軍營房外的一所獨立的小院子裡。

張仲清不知道策動這場兵亂的幕後主使是誰,但他知道郞賓是尚何來的妻弟,是於化隆一系的大將。北營軍軟禁趙和德及家人所爲何事,張仲清也茫然不知情,不過他親眼看到趙和德像狗一樣被北營軍從軍使公廨揪出來推進軍院衙堂。

他料想這絕不是什麼好事。至於李茂,誰都知道他是趙和德一系,他此刻被帶去軍院還會有好果子吃嗎?

張仲清由此爲李茂感到惋惜,李茂做城局使這些年,除了放縱丈人蘇振炒地皮賺了些黑心錢外,其實還是做了不少好事的,他的姨母、妻子、妹妹都在李茂創辦的鵝絨工廠裡勞作,每月所得薪金不比他低多少,他的妻弟在城外碼頭做管事,所得是他的幾倍,從妻弟口中他得知李茂這個人雖然對事苛刻,待人卻還算寬容,爲人也絕對稱得上公道正派。

但同情歸同情,旗牌官卻不敢向李茂透露半點風聲,尚何來那可是翻臉不認人的主兒,違逆了他的心意弄不好就是個死。

軍院南門洞開,如往常一樣,只是衛卒比之平日要多出一倍,只是他們多半躲在暗處,門前行色匆匆的百姓,根本就注意不到。

李茂在軍院門前下了馬,以他的身份平日可以騎馬直達議事廳前下馬門再下馬,不過今天他不想託大,免得授小人以口舌

。軍院外鬆內緊,過了儀門,一股肅殺之氣迎面而來,一名披甲小校寒着臉迎上來,要李茂交出佩刀和防身匕首,李茂交了佩刀,卻不肯拿出匕首,小校欲用強,張仲清呵斥道:“軍規過門只需解刀,城局使不是外人,你囉嗦什麼?”

小校不敢辯駁,也不向李茂道歉。

張仲清喝退小校,心裡也直打鼓,引領李茂緊步向前,由儀門至議事廳尚有一里路遠,這一路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士卒披掛齊整,腰配刀手挽弓,目光兇狠,如臨大敵。

議事廳前沒有往日升廳前的嚶嚶嗡嗡聲,文武將吏按班排列整齊,肅穆無語。李茂進堂找到自己的班位站好,目光逡巡羣僚,四大派系已經歸併爲尖銳對立的兩派,黃風萊一系很明顯已經站到了於派一邊,這一派人人趾高氣揚,氣焰囂張,而趙和德系和陸汝系人物人人愁眉不展,目光閃爍不定,顯然是受到了壓制。

這個結果早在李茂的預料之中,趙和德是於化隆臨走前親自指定的孤山鎮留守,尚何來有膽量陰他,卻沒膽量公開處置他,殺了趙和德以他的威望根本就攏不住趙系人馬,孤山鎮將立即陷入分裂。大敵當前,尚何來承受不起這樣的結果,他還需要趙和德做他手上的傀儡,維持孤山鎮表面上的鐵板一塊,不給虎視眈眈的敵人以可趁之機。

這就是李茂敢來軍院的底氣,他算準了尚何來不會把他怎麼樣。

唱名官點過名,鼓響三通,主將升座。這天與往日不同,首先跨進議事廳的是營造將尚何來,他昂首挺胸,氣度十足地環視廳中諸將,在主將虎座站了一會,才讓到一邊,隨後出現的是主持軍務的副使趙和德,他目光沉靜,面色冷峻,進廳後目不斜視,直奔虎座而去,跟在他身後的是北營軍統領副將郞賓,郞賓挎着腰刀,如押解一犯人。

待趙和德站定,尚何來和郞賓一左一右將趙和德夾持在中間,不必言明人也知道趙和德做了二人的俘虜。

將吏中行軍司馬段贏崖資歷最老,地位最高,見三人站定,便率衆禮拜。尚何來和郞賓見拜不避,受之坦然。李茂注意到文書丞的眉頭微微蹙了起來。

衆人見禮畢,趙和德沒有坐,他清清嗓子,有氣無力地說道:“天子觀軍容於鄆州,於將軍治軍嚴謹,功勳卓著,節帥奏爲羽林將軍,留鄆州爲副使。尹副使輔助有功,升千牛衛中郎將,已隨天使回京赴任。天子徵召,爲臣子者不敢爭,於將軍威望鎮服三軍,若留鄆州,則我軍痛失領袖,我意表請鄆州請放於將軍回鎮,事關重大,某不敢一人專斷,請諸位一起議一議。”

趙和德剛說完,刀牌都頭陳陽碧就不耐煩地嚷了起來,他大叫道:“議論個屁,李師古不放於將軍歸來,咱們便殺奔鄆州,砍了他的腦袋。”馬軍副將董何大聲道:“陳都頭注意你的言辭,李師古究竟是咱們的統帥,你怎可指名道姓?這不講究。”前廳子將趙靜野大叫道:“這樣的人也配爲帥?陳都頭你若殺奔鄆州,我陳靜野誓死追隨。”於派將領隨聲附和,黃風萊的親信也跟着鼓譟起來。

趙和德低眉不言,陸汝氣的渾身發抖,卻不敢吭聲,兩系人馬聽此悖逆之言,或憤恨不敢吭聲,或默默竟無一語。

第466章 放金鉤第215章 折辱第177章 搶人第288章 突然發難第542章 何泓之死第382章 狙擊宦官監軍第285章 自身出了問題第195章 把你充軍是爲了保護你第48章 這就是一筆交易第338章 蓄勢待發第198章 給你一個新考驗第201章 講武堂趣事第240章 乾柴和火第229章 兄弟,我不如你第119章 你就別矯情了第578章 真打、假打,然後跑第700章 不見頭尾的龍第363章 沒法給你解釋第348章 實不忍心丟下你第141章 誰是黃雀誰是蟬?第676章 世出明君更出梟雄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鵝和禁言令第700章 不見頭尾的龍第250章 大事化無吧第482章 打還是不打第4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87章 小心佈局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鵝和禁言令第484章 目標,卑沙城第87章 壯漢第474章 勝利後不能驕傲第564章 有親朋自遠方來第691章 要保存火種第677章 房子要塌了第345章 布子第560章 血戰將軍渡第378章 第一座兵工廠第272章 我不想殺人第708章 傷第668章 甘露之變(續)第713章 坑中人第155章 誰家刺客第292章 追索真相(續)第673章 不讓我活我就叛國第602章 涸澤而漁不是個好辦法第273章 褐金吾第50章 大變局第517章 東征像場夢(下)第695章 洛陽亂第582章 激辯是非第607章 我治下的幽州第425章 比賽有風險第451章 跑路第553章 長安的浪裡浪外第27章 這事兒不能算完第672章 京西之危第580章 算計第188章 順手宰羊第299章 何去何從第282章 盛情難卻第76章 全憑叔叔做主第110章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第42章 何處起波瀾第627章 不動聲色第193章 你沒說謊第1章 悲情英雄第7章 大戶人家第481章 披鐵甲的船第741章 溫軟的陽光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217章 好事自上門(續)第424章 歷史的天平第615章 馭內要嚴第411章 大功臣第116章 老兵不死第501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4第227章 王孫不全是紈絝第560章 血戰將軍渡第682章 別怨我胡言亂語第4章 寶鼎薛家第706章 鬨鬧第382章 狙擊宦官監軍第572章 滅門和跑路第259章 利在義之先第72章 土地公第295章 稀裡糊塗就開打第462章 新的一天第574章 籌謀一戰第91章 恩將仇報第234章 莫擋我路第264章 躁動和不安第408章 挖坑第664章 牛肉湯西施第237章 這個人留不得了第446章 她腳癢第609章 猝不及防第188章 順手宰羊第275章 營嘯第653章 河東也是我的第284章 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