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策反

bookmark

面對李茂拋過來的橄欖枝,張敬久有些心動,卻又怕人說他首鼠兩端,見利忘本。

李茂勸道:“先帥當日曾與我有言,佔據淄青只是權宜之計,因爲朝政不明,天子昏弱,恐十二州百姓歸朝後,受貪官污吏盤剝,故而割據地方。若有朝一日朝廷換了英明之主,朝政清明,淄青十二州依舊要回歸朝廷,李氏子孫絕不做叛臣賊子。”

李茂又道:“當今太子天縱英明,不動聲色地便將亂國賊子王叔文逼退,其志甚大,將來必成一代雄主。淄青若繼續抗拒朝廷,久後必無好結果,我等蒙受先帥恩典,豈可見危不扶,任由淄青李氏淪爲亂臣賊子?今斷其耳目,迫其戰慄不敢輕舉妄動,或可稍有規勸,若繼續張其耳目,爲虎作倀,那不是忠,那是害了他。”

張敬久現在需要的只是一個合適的背叛理由,李茂的這番話很有說服力,當即表示願意歸順朝廷。張敬久做長安管事多年,屬下清一色都是自己人,他一聲令下,銅虎頭長安縣所部立即改旗易幟,宣誓效忠朝廷,歸入李茂的麾下。

士氣低落、茫然無所從的銅虎頭京西總管府被張敬久敲開一條裂縫後,便再遏制不住地土崩瓦解了,京西九大都領紛紛大義凜然地歸順了朝廷。

西京都領林英見勢不妙,主動求見李茂,請爲淄青留一點顏面,爲仍在淄青的部屬留條後路。李茂道:“新帥只用自己人,老臣外人一概不用,之所以還能容忍你,是他一直沒騰出手來。而今他已拿到朝廷節旄,武寧張愔入朝,南部平安,宣武韓弘跟錯了人,暫時不敢張揚。魏博跟鄆州本是一路人,有仇卻不會結怨,很快就能理順關係。銅虎頭的老人把持鹽鐵海外貿易不放,新帥只能重用李袞、楊青果、毛雄這些人另起爐竈,能下手的只有西京。你這個位置是坐不穩的,等他騰出手來,快則兩個月,慢則半年,你就會被他召回鄆州,從此沉淪。”

林英道:“節婦不事二夫,我是淄青的人,豈能改換門庭。”

李茂道:“淄青是朝廷的淄青,你而今是歸附朝廷,如水流入海,循的是天道,行的是大義,豈可因私情而廢大義?且先帥當初也明明白白說過,待將來朝政清明,世出明君之後,要把淄青十二州版籍獻於朝廷的。新帥自詡繼承先帥衣鉢,豈可不遵,你這麼做無非是先行一步罷了。”

李師古當年在西馬堂說過的話,這些日子經李茂的不斷宣傳,已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林英也通過其他途徑求證過李師古是否說過這話,結論是李師古的確說過待世道清明後,要將淄青十二州獻於朝廷,他自己入朝請罪的話。自然他說這話的本意是什麼已經無法考證,李茂用自己的理解加以詮釋,爲他所用。

自己呢,自己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解來詮釋。

再次審視自己的處境,林英忽然發現情況比原先想的要惡劣的多。

李師道坐穩了位置後,肯定不會放過李兢,而西京的特殊敏感位置,使得鄆州方面或者不會輕易更換管事人,或者自己還有可能代理一段時間西京總管。

銅虎頭的四大總管,即便是站在西京都領的位置上,林英仍須仰視才能見,雖然明知代理的時間不可能很長,林英卻仍然充滿了渴望,哪怕只代理一天,過把癮,他也心滿意足了。

但是現在,無疑是有了一個新的選擇,如果改換門庭成了朝廷的人,以李茂今日的高位,李淳絕不可能再假其實權。

李兢是淄青嫉恨的人,身上打着李師古的印記太深太深,想必上面也不會真的重用。這兩個人如果同時出局,自己的出頭的希望就會很大。

更重要的是朝廷不同淄青,朝廷坐擁天下三百軍州,李淳註定將是天下之主,自己身爲組織的草創元勳,將來上升的空間無限廣闊。

“天子富有四海,擁有天下,比淄青的格局要大的多,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你此刻過來,便是創世元勳,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容錯過。”

林英承認李茂的很對他的胃口,尤其最後一句話充滿了神秘的蠱惑,一下子就打動了他的心。他欣然接過李茂遞過來的空白告身,鄭重地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想要的官職。

和林英的一心求進取不同,李兢現在滿腦子想的是如何安然隱退,他的家眷和財產都在淄青,他擔心一旦改換門庭會禍及家人。他更擔心的是自己隱退後的安全,他掌握着大量的機密,鄆州方面豈肯輕易放過他?

李茂向他保證道:“只要你肯過來,你和你家人的安全由朝廷保證,天子下詔徵你入朝,淄青若敢阻攔便是反叛,諒他還沒這個膽。”

“他明着不敢,暗地裡肯定要使絆子,這個你如何保證?”

“淄青已非舊時的淄青,銅虎頭也非鐵板一塊,無人再能一手遮天。”

李兢也知道強求李茂作保是不明智的,他嘆了口氣,言道:“怎麼會弄成了這個樣子,先帥屍骨未寒,淄青便分崩離析了。”

“淄青早晚要歸附朝廷,我們所做的不過是先行一步罷了。若因我們的離開而使新帥稍有警覺,不至於一意孤行,傾族敗家,讓李氏蒙羞,也就對得起先帥的栽培之恩了。”

李兢現在所缺的無非是一個合適點的改換門庭的理由。

這個理由李茂給了,他便不再遮遮掩掩。

“我要去崖州,一輩子都不回來了。”

李兢開出了自己的條件,崖州遠在天涯海角,自我流放或者可以保住下半身的平安。李茂對李兢的急流勇退表示讚賞。

卻也不無擔心的勸道:“以我之見,還是留在京城最爲妥當。”

李兢搖了搖頭,輕嘆了一聲。

因爲李兢和林英的配合,銅虎頭設在京西的組織被完整地接收了過來,淄青方面雖感憤怒,但鞭長莫及也無可奈何。

右散騎常侍李兢坐罪被貶崖州刺史,至少在面子上讓李師道感覺自己是扳回了一局,而銅虎頭中的保守勢力則在私下慶祝西京組織沒有落入李師道之手。作爲對李兢的獎賞,他們把李兢家眷平安護送進了長安。

第39章 姑娘十八愁嫁人第524章 秦墨送子第66章 功德圓滿第696章 洛陽亂(續)第641章 不懼亂局第559章 塞外鏖兵第641章 不懼亂局第142章 招降納叛第12章 都是噪聲惹的禍第434 種植猜疑和仇恨第637章 軟磨硬纏第35章 高,實在是高!第716章 大青川第291章 追索真相第663章 代理人起於江南之地第249章 說吧,說吧第583章 皇帝之死第293章 信不信由你第375章 橫插這一腿第638章 各有打算第402章 溫柔鄉與狠毒計第73章 宣傳只爲賣地第196章 退個風輕雲淡第338章 蓄勢待發第378章 第一座兵工廠第333章 誤判第583章 皇帝之死第52章 自己挖坑自己跳第333章 誤判第100章 玫瑰色的夢第153章 午後不打獵第197章 你們別動,讓我來第643章 清理門戶第12章 都是噪聲惹的禍第11章 人家的事你不要亂打聽第426章 鳥冢第390章 誤入野人谷第735章 殺秦第261章 說走就走第658章 錯棋、臭棋、爛棋第123章 新班子第680章 此一去第402章 種一顆仇恨的種子第713章 坑中人第43章 你讓他滾蛋.第399章 不慎窺見巨第322章 透明人第434 種植猜疑和仇恨第42章 何處起波瀾第491章 前方大捷和後方冤案第316章 腿粗就抱第346章 布子(續)第542章 何泓之死第437章 人小鬼大第258章 風暴前第439章 絕境第553章 長安的浪裡浪外第299章 何去何從第431章 你還是反了吧第481章 披鐵甲的船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3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242章 大舅哥的牢騷第709章 逼第490章 焦心第399章 不慎窺見巨第605章 我無福消受啊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214章 妻妻妾妾第720章 嚴禁煙火第105章 刺血當墨第110章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第67章 他想明白了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590章 火燒天使第252章 冰山一角第364章 天塌下來哥哥替你頂着第635章 王者之師第337章 豹子不如貓第20章 她老爹原來是兵馬使第101章 角力第676章 世出明君更出梟雄第210章 海上遇故人第203章 疑心生暗鬼第266章 闖宮(續)第98章 賺他最後一文錢第584章 痛快,真是痛快啊第86章 我請你喝酒吧第445章 我是個詩人第559章 塞外鏖兵第531章 朱門之變第50章 大變局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450章 都說了我不是第285章 自身出了問題第328章 策反第453章 審不下去第597章 我什麼都沒聽見第692章 關內五軍第204章 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