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莫逼人

車馬路過洛陽時,李茂被一羣人約了出去,這夥人的頭領姓明名東望,乃是控制埇橋至陝州之間水上航運的船幫軍師,明東望原來是船幫大當家,自從把大當家讓給了李茂,他就做起了軍師,大當家是朝廷高官,高高在上不管事,軍師成了實際上的一把手。

大當家過境,明東望身爲軍師過來參拜是理所應當的,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他此來是要求李茂兌現當初許下的承諾。

當初船幫傾盡全力爲朝廷做事,朝廷答應了許多好處,這些好處如今只兌現了一半不到,船幫聲稱兌現的這些好處,連付出的本錢都沒收回來,他們要求朝廷端正態度,認真履行協議,否則他暗示船幫會單方面撕毀協議。

李茂勸明東望把目光放遠一些,而今朝廷正用兵河北,這個節骨眼上,不思爲朝廷效力,反而逼上門來討債,這是忠君愛國的表現嗎,這是砸鍋扯後腿的舉動嘛。

李茂還告訴明東望,朝廷有朝廷辦事的節奏,其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散漫、拖延,因此更朝廷打交道,不能太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是打不好交道。

李茂最後嚮明東望保證只要他一天在位,當初許下的諾言就不會不認賬。

與明東望一起來的當家孟練激憤地說:“這分明是敷衍之辭嘛,若你明日升了宰相,豈非就不必認這筆賬了,若你明日外放藩鎮就不必認這筆賬了,若你……”

李茂道:“想造排比句,回去找你家塾師去,我說過的話不想說第二遍,你們不信,可以把我扣在這,要殺要剮隨你們的便。”

明東望趕緊把孟練勸了出去,孟練道:“你瞧他這副嘴臉,分明就是想不認賬。”明東望道:“事已至此,只能軟磨硬泡了,你這小暴脾氣要改一改,如今是咱們求他,去給他道個歉。”

“啊?!”孟練一個腦袋兩個大。

但迫於大勢他也只能硬着頭皮違心給李茂認了個錯。

李茂也緩了口氣道:“你們不必跟我哭窮,我給你算過賬,到今天爲止,你們只賺不虧。當然,我是個說話算數的人,答應你們的條件,我自然會兌現,但你們也得體諒我的好處吧,你們逼死了我,真就有好處拿?真有,你們就弄死我吧。”

孟練拍案而起,話未出口,就被明東望喊人攆了出去。

明東望笑嘻嘻道:“年輕人性子躁,您別跟他一般見識。您說的不錯,總體而言這次我們跟着您還是賺了點錢的,不過錢這個東西嘛,誰還嫌它多呢,自然是越多越好,賺的越多,您越有威望,不是嘛。”

李茂道:“話既然說開了,就不必繞彎子了,這回要我幫什麼,說吧。”

明東望嘿嘿一笑,道:“朝廷用兵河北,糧料用費浩大,公家調糧損耗極大不說,還時常跟不上趟。是否可行和糶之法,讓我等再賺點小錢。”

李茂道:“這個沒問題,不過你們也別胃口太大,須知貪多嚼不爛。”

明東望拍着胸脯道:“船幫做事向來公道,隨行就市,絕不會落井下石。更不會待大當家您爲難的。”

李茂道:“我還是那句話,發國難財的,終究沒有好下場,與朝廷鬥,最後吃虧的還是你們自己。”

行和糶之法,說難不難,說不難也難,前提是得保證糧料供應充足,其次價格在合理範圍內,所謂的合理範圍內,與成本並無直接關係,而是視朝廷的承受能力而定。

昭義節度使盧從史近水樓臺先得月,在昭義籌集了大量糧草,假借糧商之名運至前線,再內應外合,哄誘河東、神策兩軍行和糶之法,大發國難財。

李茂要行和糶法就必須打破盧從史的壟斷,而欲打破盧從史的壟斷,首要的是要搬開盧從史這塊絆腳石。

怎麼搬開這塊絆腳石,李茂感到有些頭疼。

跋涉半個月,這日終於來到突吐承璀大營,此處距離鎮州一百二十里,神策兩軍加上河東、昭義兩軍,聯營十數裡,場面蔚爲壯觀。

對裴度的到來,突吐承璀心裡是很不樂意的,安撫使的另一重身份就是監軍使,當初李茂以安撫使身份鎮臨西川,便是高崇文、嚴礪這等桀驁不馴的人物,也是俯首帖耳,北面聽命,足可見安撫使地位的特殊。

突吐承璀久在天子身邊效命,又豈不知一旦失去天子信任意味着什麼。

在大營接見裴度時,突吐承璀表情始終淡淡的,倒是裴度主動說起自己此行只爲安撫三軍,並不干涉具體用兵策略,軍前一應事務仍由突吐中尉最後決斷。

有了這個表態,突吐承璀的臉上表情稍稍好轉。

當晚,突吐承璀設宴爲安撫使一行接風洗塵。

席間,突吐承璀在向李茂敬酒時,不冷不熱地說道:“李將軍一來,我這心便是有了主心骨啦,西川討平劉闢,高帥、嚴帥固然有大功,可這首功我看還是要歸將軍莫屬。”

李茂道:“西川是小陣仗,萬把人打了一年,鹿頭關打的最慘烈,前後也就兩萬來人,成都更是不戰而下。川蜀之地,氣候溼潤,宜農宜耕,號稱天府之國。蜀人性情溫和,講究生活,不愛打仗,比不得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每一仗都打的萬分慘烈。突吐都統這種大陣仗,西川那裡哪能比得,近三十萬大軍,攪的河北是天翻地覆,這是何等的氣勢,不能比,不能比啊。”

李茂這話說的突吐承璀心花怒放,態度比之初來明顯好多了,一連和李茂碰了三杯。

前線大將中,也有李茂認識的熟人,譬如左神策軍大將軍酈定進。酈定進因擒拿劉闢有功,連升兩級,做了左神策軍大將軍,雖無實權,名分卻很高,酈定進對此很滿意。不過前線戰事屢屢失利,讓他對突吐承璀十分不滿,酒宴上他向所有認識不認識的人敬酒,獨獨遺漏突吐承璀不敬。

李茂提醒他不要鬧情緒,酈定進點點頭,勉強向突吐承璀敬了杯酒,卻仍舊一言不發。

李茂的老熟人,還有一位,雖從未謀面,卻也是聽過的。

烏重胤,字保君,河東軍將領烏承洽之子,現任昭義都知兵馬使。烏重胤在昭義是老資格將領,名聲極大。他有一個庶出女叫烏斯蘭,嫁給前河陽節度押衙王儉,王儉遭人排擠在莫可渡爲官,與李茂一見如故,這些年雖未再見面卻仍有書信往來。

李茂說起這段往事,烏重胤大驚,忙道:“小婿見在軍中效力,我這便喚他來見副使。”李茂止住,言道:“改日我去見他。”

王儉在莫可渡殺文三兒建功後,調回河陽節度使府,不久節度使換人,老對頭鄭圖翻身,欲翻文三兒的舊案,王儉恐被迫害,改投昭義,在老丈人麾下做了捉生將。

聞之李茂要來,王儉大喜,特意讓衛士灑掃了營帳,又嫌有異味,索性換了一處新帳。李茂在王儉處呆了一日,掌燈時分方纔醉醺醺地離開。

日後兩人常有往來,李茂又以安撫副使的身份在盧從史面前爲王儉討官,盧從史也是滿口答應。

第479章 預做準備第587章 重逢後的諸多不和諧第311章 我就是試探你第211章 那件事的真相第73章 宣傳只爲賣地第449章 失手第19章 終於可以走了第345章 布子第256章 縱虎容易第659章 心的桎梏第383章 很多很多很多年後第402章 種一顆仇恨的種子第671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86章 我請你喝酒吧第684章 長安保衛戰(續)第691章 要保存火種第651章 “換頭術”第12章 都是噪聲惹的禍第559章 塞外鏖兵第582章 激辯是非第102章 藏寶第175章 打悶棍的第433章 活埋第5章 叫我去見官第160章 綁個肉票第685章 驚破美夢第727章 枯第384章 宜春院裡無大事第31章 遇到一夥不講理的第473章 分贓人人有份第524章 秦墨送子第332章 後路第669章 甘露之變第635章 王者之師第36章 築一座千年之城第309章 作梗第466章 放金鉤第276章 明朗的天第605章 我無福消受啊第312章 媚眼第705章 老房子起火第239章 謎一樣的死第549章 反轉的力量第165章 抄家第414章 進退之道第686章 建國,號秦第399章 不慎窺見巨第469章 勝利之不易第451章 跑路第555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第513章 過往的風雲第126章 回來就好第240章 乾柴和火第651章 “換頭術”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394章 我要伸冤第688章 天下兵馬副大元帥第672章 京西之危第232章 難忘的傷疤第143章 一對姐妹花第364章 天塌下來哥哥替你頂着第502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第227章 王孫不全是紈絝第267章 闖宮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512章 魏州誰當家第474章 勝利後不能驕傲第291章 追索真相第272章 我不想殺人第219章 惹不起我走第344章 心裡不平衡第1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第660章 興廢之源第299章 何去何從第259章 利在義之先第682章 別怨我胡言亂語第315章 按既定步驟走第282章 盛情難卻第187章 牙軍方第480章 有的我都給你第423章 抓了個雞飛狗跳第625章 魏州江山(續)第15章 誘敵第548章 立字爲據第417章 兄弟齊心第241章 陳數第642章 化國爲郡第383章 很多很多很多年後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157章 懷疑你的原因第213章 嚇哭你老婆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520章 煮酒亂侃第622章 心情不好你別看第56章 我就是個打醬油的第588章 天馬騰空終有日第462章 新的一天第21章 你要給我面子第3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277章 我不想得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