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扮豬吃虎?

bookmark

陳慕陽已是內保處的三巨頭之一,讓他去長安接替秦墨出任進奏院主只是一個過渡,李茂原來的打算是等毛大有進入角色,由毛大有執掌進奏院,陳慕陽依舊回內保處。

但據各方消息看毛大有可能並不適合做進奏院主,他沒有陳慕陽的深謀遠慮,也沒有秦墨的長袖善舞,勉強上位只能做一個守成的平庸院主。

進奏院是何等重要的地方,豈容一個平庸之主在那礙事。

斟酌再三,李茂下了決心,讓田萁出任上都進奏院主!胡斯錦已經歷練成熟,讓他去爲她站臺,既是助手,也能就近予以監督。

對田萁的任命須得等到內保處對她審查完畢才能公佈,胡斯錦則可以先行一步,接替毛大有出任副院主,先去長安熟悉一下環境,等田萁到任跟陳慕陽做完交接,便由胡斯錦出任院主,田萁隱身幕後,執掌進奏院實權。

進奏院是各地藩鎮窺伺朝局之眼,但朝廷也常釋放一些煙霧來迷惑這些眼睛,時局混沌,李茂不敢把所有的寶押在一隻眼睛上,因此除了幽州進奏院這隻眼睛外,其他如遼東、營平、淄青、成德這幾隻眼睛依然保留,而且交給不同的人去打理,這樣綜合起來的消息,總勝過田萁這一隻眼。

寶曆新朝帶給各隻眼睛的共同印象就是亂,皇帝對如何管理這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毫無興致,但他的愛好卻十分廣泛,蹴鞠、打球、摔跤、逗鳥、射獵、划船、飲宴、打夜狐,凡是能在宮裡擺弄的玩意兒儘量玩,而且花樣不斷翻新。

不要說普通的外臣就是幾位宰相想見太子一面也難似登天,外朝和內宮的唯一溝通管道被樞密使兼右軍中尉王守澄把持。

王守澄仍舊使用過去糊弄李恆的老辦法,每每趁皇帝玩的興高采烈時跑去請示軍國大事,得到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的:內相斟酌着辦吧。

因爲這句話,內外權力日漸集中於王守澄之手。

宦官本來是皇帝用於牽制外朝和藩鎮的一股勢力,勢力雖然大,卻也只能在皇帝的手掌心裡翻跟頭,打轉轉,不管是各地的監軍使,各內諸使司,執掌禁軍的左右護軍中尉和各軍闢仗使,還是執掌軍國機密的左右樞密使和內廷大總管宣徽院使,本質上都是皇帝的家奴,生死榮辱,皇帝一言可決。

這一點在貞元朝、永貞朝和元和朝,乃至長慶朝都是毋庸置疑的,李純的死無疑只是一個意外,身體的枯朽是根本,陳弘志只是順勢而爲,除了內廷宦官眼中的公害,否則憑陳弘志的膽量和魄力,又豈敢傷大唐皇帝一根毫毛?

即便是玩樂天子李恆,對朝局的控制也是相當穩固,王守澄能做的只是勾結外臣,玩弄手段欺瞞皇帝,抓住皇帝的弱點,竊取一點權力。

一旦皇帝認真起來,王守澄的權勢地位便立即動搖,他沒有任何與皇帝抗衡的手段。

但自進入寶曆朝後,情況爲之一大變,王守澄以右軍中尉的身份兼任樞密使,既掌握了禁軍實權,又壟斷了外朝與皇帝的溝通渠道,將皇宮禁內變成了自己的天下,從此挾天子以令天下,把皇帝當成了自己的囚徒,這個高級囚徒住在金碧輝煌的皇宮裡,享受着萬民百姓的供養,肆意玩樂,窮奢極欲。

但這樣的享受並非全無代價,代價就是交出屬於皇帝的權力,甘心做他王守澄的傀儡,一旦這個傀儡覺醒了不聽話了,他就難保不會因爲意外而猝死。

畢竟普天之下的人都已知道皇帝少年天性,十分貪玩,玩瘋了,不小心把命送掉了,其實也在意料之中。

這樣的局面無疑被大多數正直的人視爲是黑暗的,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卻無疑是最美好的時代。

寶曆元年四月,長安城裡發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大事”。事件的主角,一個叫張韶,一個叫蘇玄明,二人不是什麼權貴忠臣,也非桀驁不馴的殺臣悍將。

張韶的身份是內染坊的役夫,蘇玄明則在長安街頭擺個卦攤,靠爲人卜卦謀生。

二人是朋友,常在一起喝酒,一日酒至半酣,蘇玄明對張韶說:“觀兄之貌,有大福貴相,某日定能盤坐皇宮御榻,與我對飲一醉。”張韶道:“願聞其詳。”蘇玄明便道:“今上游樂無度,荒廢朝政,常不在宮中,你我何不招募勇士,一鼓入宮,成就大事。”

張韶聞言,擊掌稱善,散盡家財招募了一百多人,借送染料之名,來到左銀臺門下,被監門宦官發覺,於是鼓譟而入。

當時天子正在清思殿打球,聞警,大驚失色,倉皇出逃。

虧得有忠勇的左神策軍護軍中尉馬存亮護駕,方纔化險爲夷。

此後,馬存亮遣大將康乙全率軍入宮斬殺張韶、蘇玄明等人,控制了宮禁。

宮變當日平復,除了大明宮內內外,長安城中的居民並未感受到震動,真正的震動是由此事件引發的一連串連鎖反應。

因爲皇帝逃難時,右軍坐視不動,事發後許久護軍中尉王守澄方纔趕來救駕,惹得龍顏大怒,當衆嚴斥王守澄無能,解除其樞密使和護軍中尉兩項重要職務,貶爲軍器監使。

又將大明宮的十三座宮門的監門宦官統統撤換了一遍,再令左軍馬存亮遣軍將接管大明宮附近禁苑警衛。

少年天子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天下側目。

李茂在幽州聽聞消息,忍不住擊掌連贊李湛乾的好,又罵自己看走了眼,敢情這位小皇帝一直是深藏不露,玩扮豬吃虎嘛,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令天下震驚。好,好的很。

激贊過後李茂又不禁爲小皇帝揪了一把汗,打蛇不死三分險,既然要打死王守澄這條毒蛇,爲何只打了一半就停手了呢,護軍中尉、樞密使這兩個職務固然重要,但王守澄在宮中的影響力更是要害,既然猝然發難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爲何還要留他在宮中?

即便是顧忌影響不能直接一刀殺了,也該把他趕出長安,趕到外地去監軍,讓天下人看到你的決心,自然就有那落井下石之輩,出頭來替你料理後事。

你把他留在宮中,還任用爲軍器監使,讓人怎能不懷疑你的用心,又怎敢冒冒失地跳出來爲你痛打落水狗?因爲外人無法判斷王守澄究竟是真落水了,還是在玩假摔。

王守澄是一條長着毒牙的毒蛇,狂性發作咬死幾個人是小菜一碟,豈可等閒視之?

不過這些話究竟要不要教小皇帝知道,李茂一時還下不定決心,按說小皇帝能露出這一手,證明他是個心機深沉的人,帝王之才,爲何打蛇不死,難道是受到了其他勢力的牽制,不得已而爲之?

這也不是不可能。

王守澄的專橫跋扈固然令人討厭,但很多人應該更討厭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橫空出世,畢竟元和皇帝留給大家的陰影實在太過濃重,豈是隨手就能抹去的?

第258章 風暴前第333章 誤判第628章 陽光海灘第426章 鳥冢第552章 弄個郡王乾乾第215章 折辱第624章 魏州江山第309章 作梗第101章 角力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345章 布子第183章 詐第95章 美人計是好計第677章 房子要塌了第230章 你跟我動刀子第713章 坑中人第572章 滅門和跑路第718章 自投羅網第522章 誰是刺客?第88章 這算什麼第734章 蜀地我爲王第467章 誰是兇手?第558章 幽州的謎團第697章 保持距離第424章 歷史的天平第701章 火起龍泉第275章 營嘯第469章 勝利之不易第587章 重逢後的諸多不和諧第250章 大事化無吧第32章 你不能把醋當酒喝第394章 我要伸冤第284章 物是人非第368章 霸氣側漏的宰相第12章 都是噪聲惹的禍第411章 大功臣第738章 家事易決第4章 寶鼎薛家第187章 牙軍方第55章 她也來了第636章 東征提上日程第452章 半道殺出個李全忠第194章 後續的影響第274章 天下太平第631章 紙上談兵第242章 大舅哥的牢騷第31章 遇到一夥不講理的第315章 按既定步驟走第185章 自投羅網第20章 她老爹原來是兵馬使第326章 東林寺第461章 萬事開頭難第463章 不要喪失信心第426章 鳥冢第333章 誤判第450章 都說了我不是第71章 找錢第386章 我是來受降的第502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第151章 忐忑第396章 你的腦袋是我的第106章 刺血當墨(續)第219章 惹不起我走第112章 又見兵變第484章 目標,卑沙城第6章 公正的審判第134章 十萬錢,莫要走第630章 伐新羅第274章 天下太平第142章 招降納叛第594章 宴無好宴第55章 她也來了第87章 壯漢第92章 脫身和逃亡第485章 有了好處你就拿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83章 吃餅第383章 瞧瞧這臉皮……第294章 別當我傻第642章 化國爲郡第721章 歷史的長河第672章 京西之危第178章 搶人(續)第95章 美人計是好計第528章 亂的有秩序第606章 王氣不能泄第352章 國不愛民第63章 李茂就是青墨第228章 凰化龍第168章 分贓要公平第580章 算計第140章 屠斬第723章 風意莊第315章 按既定步驟走第200章 兵該怎麼練第441章 興亡第174章 偷偷摸摸去幹事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鵝和禁言令第228章 凰化龍第727章 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