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碾殺一隻大螞蟻

皇帝端坐水榭,親貴羅列兩旁,中間有年輕手癢的,向皇帝請戰,欲下水一搏,皇帝應允,各賜御酒一杯,以壯形色。

爲示與民同樂,李涵特准內廷宦官組建龍舟隊八支,親賜隊名,與親貴子弟同臺競技。四貴(神策兩軍中尉、左右樞密使)接旨趕緊招募好手,拼湊出八支龍舟隊來,私下開出鉅額賞格,務必要爲內廷數萬宦官宮女們爭一口氣來。

於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由內廷宦官組成的龍舟隊連連取勝,一連擊敗了六支由親貴組成的龍舟隊,尤其是一支名叫“玄鳳”的龍舟隊更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在太液池上風光無限。

太皇太后郭氏笑向衆人道:“今日牝雞司晨,羣龍不敵玄鳳,什麼意思,我李家的兒郎何在,就這麼忍氣吞聲了嗎?”這一說,激的十幾個少年王孫羣起叫戰,一個個摩拳擦掌請求下水一搏。

樞密使舒元化斜了宋王李結一眼,側身向太皇太后和皇帝李涵說道:“昔聞宋王乃第一等的賽舟好手,當年在嶽州洞庭湖上親率宗親健兒劈波斬浪,力壓荊湘健兒,在屈子的故鄉一舉奪魁,威震江南。此等不世出的高人穩坐不動,內廷好手們縱然再勝一百場,又豈敢妄自尊大。”

舒元化這話立即遭致幾位親王的不滿,光王李忱、潁王李瀍齊勸李結掛帥出戰,郭太后望了眼李結,擎杯在手,笑道:“皇家的榮辱就係於宋王一身了。”

李涵也道:“叔祖若有興致不妨下去活動一下筋骨,讓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知道您的威儀。”

舒元化立即起身向玄鳳隊的隊員們說道:“爾等休要得意,大高手出馬了。”

事到如今,李結只能起身領命,一時挑齊了船員,上臺領戰旗,李涵略加思索,題了“青龍”二字,衆人齊讚道:“青龍戰玄鳳,好一場龍爭鳳鬥。”

王守澄等四貴忙也下了水榭,將玄鳳隊召集起來,當面佈置機宜,又把賞格加了一成,這才揮手放行。

兩隻龍舟隊準備停妥,皇帝和太后的賜酒也下來了,王守澄搶過御酒,親手奉與李結,笑道:“龍是龍,鳳是鳳,龍鳳本是一家,願青龍出海,馬到成功。”

二人暗中劍拔弩張,勢要鬥個你死我活,這種公開場合卻還須說說笑笑,裝作親如一家人。

李結飲了皇帝和太后的賜酒,亮了杯底,登上龍舟。

那邊玄鳳隊也已準備停當,只等皇帝親自擂響戰鼓,李涵拜過太后,接過錦繡鼓槌,走到催戰鼓前,正要擂響,忽有宦官報說宋王李結身體不爽。

李涵吃了一驚,提着鼓槌下了水榭,見李結果然是眉頭緊鎖,忙問原因,李結道:“不知爲何,腹中忽然絞痛難忍。”李涵道:“叔祖既然身子不爽,不賽也罷。”

話音未落,卻聽王守澄嗤地一聲冷笑:“老臣知道宋王的病症在哪?”

李涵道:“內相又不是太醫,還懂得看相治病?”

王守澄笑道:“肉身上的病老臣是看不了,不過這心病嘛,嘿嘿,宋王這是想贏怕輸,故而欲借屎遁脫身,我說的是也不是?”

王守澄是笑着說這番話的,你說他開玩笑也行,李涵沒好表態。李結凝眉沒有答話,光王李忱和潁王李瀍兩個年少,口無遮攔,厲聲呵斥王守澄是在放屁。

王守澄臉皮紅了紅,改口道:“老臣失言了,宋王果然身子不爽,這次就不比了吧,來日方長嘛。”說完朝內廷宦官組成的玄鳳隊揮揮手,示意衆人解散。

“慢着!”李結驟然睜開眼,瞄了王守澄一眼,向李涵請示道:“我李家兒郎只有陣前戰死,哪有臨陣脫逃的?!臣身體已無大礙,請陛下寬心。”

李涵點點頭,道:“千萬留神。無非是玩笑一場,內相說的對,來日方長啊。”

見李結決心已定,便回身擂鼓,在衆人的一片歡呼聲中,兩隻龍舟箭一般地射了出去,比賽的終點是水中的一座燈塔,先到者爲贏。

賽龍舟和蹴鞠、馬球一樣都是普及很廣的運動,上至皇親國戚甚至皇帝本人,下至黎民百姓乃至****,都有機會參與,因此無論貴賤,都有幾把刷子。兩隻隊伍雖是臨時組建的業餘隊,競賽水平卻都極好。

尤其是李結這一邊,肩負着扭轉乾坤的使命,故而鬥志昂揚,隊員雖然都是十幾歲的少年,卻個個朝氣蓬勃。皇家子弟自幼營養好,又有名師指點武藝,十幾歲的少年比二十多歲的內廷宦官們長的還要粗壯有力。

加上有宋王李結親自督陣,一出手就顯出不凡來。

鼓聲一響,兩支龍舟箭一般地射了出去,一開始就拉開了足足一個船位。但很快,內廷宦官們身上特有的堅忍個性就體現了出來,他們緊咬牙關,齊心合力,一寸一寸地把比分又搬了回來。

兩船越靠越近,很快便齊頭並進了,然後是劇烈的拉鋸戰,一時你當先,一時我在前,彼此相持不下,咬的很緊。眼看燈塔在望,附近負責裁判的標船一時舉龍旗,一時舉鳳旗,左右變換不定。

潁王李瀍急了,大叫一聲:“兄弟們拼了,死了也不能輸給閹奴!”

這話剛說完,但聽得一聲怒吼,一直沉穩的宋王李結驟然間舉止癲狂起來,但見他緊咬牙關,額頭青筋爆跳,瘋了一般拼起了老命。

這條船上數他的年紀最大,輩分最長,威望最高,是絕對的核心,他這一爆發,衆人無不受感染,頓時爆發了無窮的勇氣,剛剛還咬的不相上下的賽舟驟然之間就分出了勝負。

青龍以領先足足一個船身的優勢率先衝過終點,衝過終點的青龍隊的隊員呼天吼地,大肆慶祝,舉起船槳在船上又蹦又跳,這艘龍舟很快就翻了個個兒底朝天了。

五月初的太液池,水寒刺骨,衆人落水後,大聲呼救,停泊在左右的救生船急忙上前去施救,這些宦官個個水性精湛,把皇子王孫們一個個**的拽上船,脫去溼衣裳,擦乾身體,灌湯、按摩,一整套施救下來,絕大多數人都安然無恙。

只有一個例外,宋王李結因爲體力耗竭,沉入水底,待救上船時臉色發烏,已經沒有了氣息,急救不成,送太醫院。衆國手束手無策,不治身亡,享年三十三歲。

事後長安坊間有傳言說李結是被人下毒毒死,內廷下詔嚴查散佈謠言者,京兆少尹鍾煉奉旨究辦,一個月後,鍾煉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李逢吉的門生鄭訓接任京兆少尹,負責京兆治安,奉旨繼續追查此事,一口氣捕殺、流放了三百餘人,方將此事平息。

李茂獲知李結死訊,一連數日悶悶不樂,又聞東征渤海的北路主帥高蘇兵敗被殺,一時心情沉鬱,在蘇卿的再三勸解下,攜帶芩娘、朱婉兒、蘇櫻、薛丁丁四人往海邊避暑散心。

秦鳳棉自長安歸來,得知李茂去了海濱,便問田萁自己是否應該過去,田萁目光如錐:“李結之死與你有關?”秦鳳棉笑道:“宋王是太保的故人,關係一向莫逆,我豈敢造次。”田萁道:“既然心裡坦蕩蕩,爲何要來問我?你還是心裡有鬼。”

秦鳳棉道:“五坊使司如今和龍驤營合爲一家,仇士良的親信故舊慘遭清洗,不過組調還是組調,還在咱們的人的掌控中。”

田萁道:“除非王守澄明年死了,否則,組調難逃一劫,你信不信?”秦鳳棉道:“所以宋王之死正當時,至少眼下王守澄是顧不上咱們了。”

田萁道:“燕王去了海濱,我沒去,蘭夫人也沒去,你該明白是什麼意思。”

秦鳳棉道聲明白了,這便啓程趕往海濱,看起來李茂的確是身體不爽,能折騰的嬪妃都留下了,只帶了幾個賢良端正的在身邊照顧。眼下渤海戰局膠着,料必他會對長安的事睜隻眼閉隻眼,這一關總算是有驚無險地過來了。秦鳳棉慶幸之餘,不覺心裡隱隱發冷。他想到了田萁那錐子般的目光,無奈地哀嘆自己的倒黴命運,此人心機城府極深,看人看事直透骨髓,有她在一旁監視着,自己今後務必得萬分小心留神,類似的事不能再幹,萬一讓她拿住了把柄,絕對是生不如死的日子。

第447章 風聲不對第129章 會錯意和等時機第173章 柿子先撿軟的捏第403章 談談條件第491章 前方大捷和後方冤案第618章 每臨末世必有妖異第270章 奪軍第729章 挖牆的鋤頭推牆的手第104章 夜難眠第328章 策反第368章 霸氣側漏的宰相第591章 又一個機會擺在面前第355章 阿熱第709章 逼第331章 夜天子第168章 分贓要公平第601章 壯志未酬身先死第287章 小心佈局第2章 夜半挖坑人第120章 你就別矯情了(續)第403章 談談條件第639章 心有不甘第654章 那些王第449章 失手第454章 死的蹊蹺第424章 歷史的天平第656章 角力第274章 天下太平第184章 順藤摸瓜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378章 我的金印第332章 後路第131章 毛太公第714章 打打殺殺第347章 唐冢第356章 我們去哪第512章 魏州誰當家第25章 破局的是條鯉魚第473章 分贓人人有份第487章 木馬計第137章 斷指求援第596章 峰迴路轉第588章 天馬騰空終有日第198章 給你一個新考驗第429章 請君入甕第152章 淄青節度使府第174章 偷偷摸摸去幹事第373章 勇士不哭第497章 孤注一擲了第251章 構陷第611章 杯具和洗具第255章 牽強附會第322章 人質第348章 實不忍心丟下你第633章 過江龍第566章 我不任性了第469章 勝利之不易第16章 我又立功了第630章 伐新羅第375章 橫插這一腿第260章 先把自己保護好第573章 你逼我吞了個蒼蠅第720章 嚴禁煙火第36章 築一座千年之城第725章 攻堅第545章 老夫人的擔憂第269章 遺詔第147章 去還是不去是個問題第45章 膿包不挑不破第209章 跑路是門技術活第377章 識大體,顧大局第188章 順手宰羊第179章 請你吃敬酒第270章 奪軍第387章 刺將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178章 搶人(續)第358章 鬼城女小隊長第606章 王氣不能泄第494章 新羅人的偷襲第154章 朱師傅的女弟子第466章 放金鉤第152章 淄青節度使府第141章 誰是黃雀誰是蟬?第737章 誰家封侯第566章 我不任性了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563章 聽我的沒錯第212章 名正言順第50章 大變局第132章 剿匪第627章 不動聲色第31章 遇到一夥不講理的第702章 信任危機第174章 偷偷摸摸去幹事第53章 此計有點損第30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42章 詐降第425章 比賽有風險第483章 敵友的界限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