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火起龍泉

bookmark

李茂雖然對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但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也難言就是正確的。交代了這件事後他喚來秦鳳棉,指令道:“立即知會陳慕陽,務必把茹夫人送回長安來,她若不肯走就綁了她走。”

交代過這件事後,李茂忽然覺得太陽穴突突亂跳,一時心神不寧,總覺得要有什麼事發生,果然就在午後接到了龍泉府發生兵變的急報。

這場兵變來的突然,氣勢洶洶,到李茂接到急報時已經失去了控制,但兵變的起因並不複雜,都知兵馬使歸芝生某日巡營時見到一個巫婆在那跳大神,四周圍了上百名士卒,一個個虔誠無比。歸芝生心裡惱怒,下令將圍觀士卒拉到營門前施以鞭刑,打完之後,迫令其下跪暴曬。

事情過了一天,有人舉報說那夥士卒又把那巫婆請進兵營裡跳大神來了,歸芝生勃然大怒,令將士卒收監,又把那巫婆剝了衣裳,剪了頭髮,臉上塗漆,一根麻繩栓了,牽去遊街。

渤海舊地風俗與內地不同,這跳大神的巫婆在歸芝生看來滑稽可笑,在渤海生人(唐朝官吏對渤海國歸附者的稱謂)的眼裡卻是神聖無比,渤海生人在生活中每遇大事,必請巫婆做法與神靈溝通,以求得到神靈的指示,趨吉避凶。

如此神聖的一個人物卻被歸芝生剝了衣裳,剪了頭髮牽着公然遊街,這對渤海人來說不啻於奇恥大辱。

於是第二天城裡便發生了騷亂,一羣土卒(徵召的渤海人)擡着一口棺材上了街,棺材裡躺着一個草扎的假人,棺材頭上墨寫着五個大字:李茂之靈位。

蘇景大怒,下令衛兵立刻鎮壓,雙方混戰一場,騷亂土卒死了十五個,傷了六十多,被逮捕下獄的又有六十多。

蘇景本以爲這件事就此了結,爲示安撫,不久就把被捕土卒放了回去。

卻不曾想更大規模的暴亂正在醞釀中,開成元年九月中,騷亂的土卒一千人忽然包圍了牙城,要節度使蘇景把歸芝生交出去處死。蘇景自然不能同意,下令衛兵驅趕土卒,雙方因此起了衝突。歸芝生嚴斥土卒叛亂,率兵進城平叛,當場斬殺兩百土卒,入夜後又捕殺了三百人,龍泉城的上空一片腥風血雨。

歸芝生和蘇景對渤海生人的基本認識是驍勇好鬥,野蠻不知禮,跟這些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想要讓他們順服只能使用武力。

這種認識是否恰當姑且不論,卻忽視了一個基本常識,自李茂率軍入關後,遼東包括渤海的軍力都已經被極大地削弱了,尤其是進軍關中後,遼東地方精銳幾乎全部被抽調進關,所剩的都是老弱,且兵力嚴重不足。便以龍泉道而言,歸芝生手中兵力不足五千人,卻要統御相當於中原十幾個州的廣闊地域,捉襟見肘,早已是疲於奔命,不僅如此,這五千人中還有近六成是本地土卒。

這些土卒雖然來自不同的州府,習俗不盡相同,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仇恨,現實中也有利益之爭,但對巫神的信仰卻是一致的,正是這一點的一致,讓原本一盤散沙的土卒擰成了一股反抗之繩。而這一點恰恰被蘇景和歸芝生所忽視,二人盲目樂觀,以爲只需舉起皮鞭,撂幾個響,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卒就狼奔豸突了。

而今鞭子是甩的啪啪響,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卒卻非但沒有奔逃,反而一股一股地集結起來,四面八方地朝龍泉府城圍了過來。更讓蘇景和歸芝生迷惑不解的是土卒的身後竟然站着數以萬計的渤海生人!

李茂平滅渤海後,任用李愬爲龍泉節度使,以安撫舊地,李愬恩威並施,一面將渤海貴族內遷,一面扶持新的利益層,優待這個階層,打壓其他階層,人爲地在渤海生人之間製造嫌隙,以分而治之。

此後接掌渤海的田萁繼承了李愬的做法,並加以深化,她用各種手段把原本就一盤散沙的渤海族羣打磨的更細更散,以確保任何一個族羣都無法反抗唐的統治。

不過田萁的計劃只剛開了個頭,就被抽調回幽州,而接掌她出任龍泉節度使的蘇景卻缺乏實際政治經驗,不能完全領會這其中的關巧,加之骨子裡又對田萁存有偏見,致使渤海打磨計劃半途擱淺,竟讓這條已橫死在沙灘上的鹹魚忽然間翻了身。

渤海生人骨子裡的驍勇好鬥被徹底激活了,唐人可以侵佔他們的土地,拿走他們的財富,甚至奴役他們的身體,但絕不能褻瀆他們的神靈!

褻瀆神明者必受天譴,在神明的庇佑下他們必能復國成功!

在神靈的感召下,渤海舊地四處狼煙,爲奴爲僕的渤海生人再也無法忍受唐人的欺壓,他們放下手中的鋤頭、獵弓,拿起刀槍,穿上舊日戰衣,匯聚在神的旗幟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復國運動。龍泉府被圍的水泄不通,這次不僅是騷動的土卒,更有數萬憤怒的渤海生人,因小事而引發的危機終於釀成了潑天大禍,蘇景見再也隱瞞不下去,這才上報李茂知道。

而今整個渤海舊地烈焰熊熊,四處燃燒着反抗的怒火,已經被內遷的渤海貴族聞訊紛紛逃回本地,舉起義旗,招攬舊部,公開反抗李茂的統治。

李茂把秦鳳棉叫來痛罵了一頓,渤海舊地出了這麼大的簍子,右廂竟然毫不知情,費盡心力豢養這麼龐大的情報系統究竟還有何用?!

秦鳳棉也感到委屈,自田萁出任情報總管後,他在右廂的地位被一再削弱,早已失去了對遼東各分臺的掌控,尤其是扶余、龍泉、安遠三分臺,更是被田萁視爲禁臠,他根本無從插手。渤海舊地有什麼事,根本不向他這個右廂首領彙報,而是直接轉去了田萁那,至於田萁爲何隱瞞不報,還是她也不知道其中原委,他就不得而知了,這種事太敏感他不敢提,更不敢往田萁頭上推,只能低頭承受着李茂噴來的口水。

李茂發了一通火後,氣也消了,他明白秦鳳棉也是代人受過,田萁一早就將渤海視作她的領地,右廂設在渤海故地的分臺都在她的牢牢掌控中,秦鳳棉根本不可能染指。

至於田萁爲何隱瞞不報,這也只有她自己心裡清楚了。

李茂揮揮手,對秦鳳棉說:“給田總管一道手令,讓她立即動身去龍泉平息這場叛亂。”又對秦鳳棉說:“自今以後,遼東及渤海故地各分臺劃歸田總管直轄,你專心經營關內。”秦鳳棉道:“我建議大漠及隴西、西域一帶由陳慕陽直轄,或者更爲便利。”和渤海故地一樣,大漠、西域的右廂分支也非秦鳳棉所能染指的,索性都分出去,至少能少擔責任。

李茂道:“田總管今後一段時間要留在渤海,總管這個位子你要代理幾天,此事我會正式出手令。”秦鳳棉大喜,應聲而去。

田萁此刻剛從成德趕到淄青,正提醒薛戎要注意有人在淄青搞事,忽然接到李茂的急令要她去龍泉平叛,便向桑容要了一膄海船由萊州啓程橫渡大海在卑沙城上岸。

船是桑容提供的,爲策安全,自然要知會薛老將知道,方便安排艦船護航。薛老將知道了,鎮守遼東的王儉也就知道了,王儉自然知道田萁的身份和在李茂心中的地位,特意從遼州趕到卑沙城迎接。

得知田萁是奉命去平定渤海舊地叛亂,便主動提出調兵兩千助戰,田萁不敢做主,王儉便以遼東留守府的名義飛馬報知留鎮幽州的鄭孝章,鄭孝章同意從遼東調兵,又徵得文書丞同意後,從集結在歸州的鄉軍鄭浦修部中抽調一千五百人隨同去龍泉府。

鄭浦修是鄭孝章的次子,歸州的鄉軍訓練水平很高,不亞於正規軍,調派鄉軍助戰也是爲了田萁此行能建功。

鄭孝章明白不管中間有什麼曲折,此刻渤海舊地都不能亂,亂則影響全局。

田萁和王儉到歸州後,鄭浦修見王儉之子王肅隨同田萁出征,也忍不住心癢,堅持要親自領軍助戰,田萁連聲誇讚,問王儉是否合適。

鄭孝章是留鎮幽州的大總管,東征有他全力支持自然最好不過了,留鄭浦修在軍中自有他的用處。王儉將調兵令又看了一遍,說:“只說從浦修軍中調兵三個營,沒有指定統兵是誰,按軍中慣例當由主將選任,浦修自告奮勇,自然沒什麼大問題。”

田萁大喜,傳參謀廳命令以高文爲主帥,組建招討都統府,以鄭浦修、劉連亮爲副帥,王肅爲中軍兵馬使,田萁化名爲判官,出遼東軍兩千,歸州鄉軍一千五百人,會同勿州高文部一千五百人,共五千人,浩浩蕩蕩殺奔龍泉府。

高文本是渤海人,熟悉渤海風俗和用兵特點,指揮聯軍七戰七捷,只用半個月時間便蕩平了龍泉府城外的叛軍,固守待援的歸芝生見狀也率軍殺出,在城外十三戰十三捷,殺的叛軍血流成河,龍泉府境內形勢大定。

第38章 我不娶妻第99章 謀退路第273章 褐金吾第232章 難忘的傷疤第77章 人託人第492章 關門吧第665章 弦上箭第39章 姑娘十八愁嫁人第624章 魏州江山第520章 煮酒亂侃第245章 薦人第79章 誓不低頭第450章 都說了我不是第428章 虛晃一招第238章 初會真龍第20章 她老爹原來是兵馬使第173章 柿子先撿軟的捏第94章 月光下的罪惡(續)第327章 觀天之眼第736章 點畫江南第509章 幽州之變2第59章 破城首功第305章 瞧我這倒黴差事第150章 閒的發黴第9章 富人家的生活你不懂第340章 你要以大局爲重第740章 我不能歸隱第479章 預做準備第327章 觀天之眼第712章 這僅僅只是一種諷刺...第701章 火起龍泉第35章 高,實在是高!第281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589章 新朝的新氣象第610章 誰泄露了我的行蹤第448章 棘手的髒活第354章 以暴制暴第100章 玫瑰色的夢第226章 義子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193章 你沒說謊第289章 突然發難(續)第57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603章 太平記第202章 跨馬閱兵第684章 長安保衛戰(續)第99章 謀退路第712章 這僅僅只是一種諷刺...第428章 虛晃一招第110章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第269章 遺詔第154章 朱師傅的女弟子第393章 砍了他!第126章 回來就好第381章 貴妃偷窺我第82章 你罵我是狗?第402章 溫柔鄉與狠毒計第221章 你不說,我不動第160章 綁個肉票第240章 乾柴和火第221章 你不說,我不動第489章 誰道巾幗無丈夫第263章 說客(續)第327章 觀天之眼第538章 賞他個活埋第691章 要保存火種第38章 我不娶妻第726章 榮第288章 突然發難第135章 木驢借箭第271章 別光站着看第552章 弄個郡王乾乾第293章 信不信由你第727章 枯第477章 第一錠鋼第408章 挖坑第529章 燕地風雲(上)第244章 奏對少陽院第256章 縱虎容易第734章 蜀地我爲王第699章 誰家刺客第665章 弦上箭第296章 悽惶第438章 長遠和眼前第521章 浮海浪裡行第107章 唾面自乾是種修養第78章 誘第147章 去還是不去是個問題第283章 小妞膽夠肥的第307章 以後請叫我秦墨第435章 小冤家第691章 要保存火種第210章 海上遇故人第293章 信不信由你第5章 叫我去見官第636章 東征提上日程第230章 你跟我動刀子第635章 王者之師第511章 目標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