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

bookmark

他們回到新昌坊李嗣業租住的宅邸,武侯鋪那幫人已經在門口恭候多時,看到三人後,連忙上去把他們背上的物件兒給解下來,簇擁着走進院子裡。

張魯看見了李嗣業脖子上掛着密匝匝的銅錢,驚異地問道:“你們出去一趟,怎麼弄回來如此多的錢財,長安城的錢變得這麼好賺了麼。”

張小敬淡漠地點頭說:“這些錢財是嗣業郎從突騎施使臣的手裡賺出來的。”

衆人越發好奇,紛紛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

張小敬索性賣起了關子,揮手道:“先幹活,待會兒喝酒的時候再跟你們細講。”

幾人把草蓆和羊毛氈鋪攤開來,布單和衾被暫時還捲成一團,等到睡覺的時候再鋪蓋。屋裡看起來還是空蕩蕩的,唐時本就沒什麼傢俱,人們用餐也都是矮几,盤膝或跪坐在席子氈子上。

這頓飯也挺簡單,把包好羊肉的荷葉打開便是餐盤。宅子的主人離去時,廚房的鍋碗瓢盆都沒有帶走,李嗣業把黑瓷碗從櫃子中拿出清洗後當做酒具。衆人圍坐成一圈,他作爲主人抱着酒罈給大家倒酒。

衆人不用食箸,三個手指頭夾着肉往嘴裡塞,李嗣業嚐了嚐肉味兒有些淡,酒倒是喝上去很甜,但度數不高,大概有六七度的樣子,怪不得武松在景陽岡上能連着喝十八碗,原來那不是酒量大,那是胃口好。

張小敬喝了兩碗酒之後,臉色便有些微紅,開始講述李嗣業在擂臺上打鬥的情形。李嗣業倒沒覺得這有什麼,他以前就是幹這個的,打擂勝一場不過是完成了最後的職業賽。張小敬講得過程驚心動魄,有幾分吹噓的內容在裡面,反倒讓他感覺很不好意思了。

“那胡將一開始還挺狂,但被捱了嗣業幾拳後,便找不到北……”

他們每講到精彩處,便開始拍手鼓掌,喝酒慶祝。天色漸暗,房間裡沒有任何燈具,李嗣業拿來了油燈,把燈芯給撥得高高的,赤色的火焰跳動着。

李嗣業端着酒碗,微弱的燈光照在酒碗裡,那淡紅色的酒液顯得更加紅了。眼前的幾個人喝得酣暢淋漓,笑得更是暢快,這是關中人特有的豪邁與豁達。他就處在這個時代,他就在這些人中間,這樣的事情比任何冒險故事都讓人更值得興奮。

在場的漢子們都很健談,他們出生與長安城的裡坊之間,深知世俗風情,小道消息精通,講述着長安城中的奇異往事,以及坊間的風流佳話,又從長安談到塞外,談到漢胡雜居,風情萬種的安西四鎮。這裡面只有張小敬當過十年的西域兵,別人都是道聽途說,只他是親身經歷。

張小敬似乎很懷念這段從軍的歲月,他對着油燈臉上浮現出一絲溫情,侃侃而談道:“每當我們出征得勝歸來後,撥換城使會在城門下襬出一堆堆的篝火,我們八九個人一撥圍繞篝火而坐,龜茲的樂師們撥彈琵琶,拉動胡琴,奏出的樂曲悠揚動人,讓人忍不住思鄉。康地和石國的舞女們在篝火間遊走舞動,跳着胡璇舞,她們的舞姿優美,裙子像雨傘般盪漾飄蕩,有時裙沿讓篝火點着了都不曾發覺,還是我們這些披甲的士兵幫着上去撲滅。這些性格潑辣的女子就朝我們投來含情溫柔的一瞥,能讓大家被殺戮逐漸冰凍的心重新溫暖而且融化,讓我們覺得守護她們,守護大唐是值得的。”

“她們跳舞的時候,會主動拉起坐在地上兵卒一起跳,有些兵卒大膽倒也跳得像個樣子,有些則臉紅脖子粗,害臊得縮手縮腳,引起衆人的起鬨調笑,反而更加侷促。有些跳着跳着就會睡倒在一個帳篷裡。撥換城裡有許多唐軍的子弟,胡汗混血,大多數的唐軍將領在安西有家室,在長安也有家室。”

聽到這裡衆人的臉上露出神往之色,這裡面有豔羨,也有對於建功立業的嚮往,李嗣業則最爲魂牽夢縈。作爲一個後世的靈魂,大唐西域的風情只存在他的想象中,當真正踏足那裡後,又是怎樣的神奇的世界。不管怎麼樣,今後他都要到西域去,沒有見識過大唐的西域就不算真正地來過大唐。

張小敬感慨地抹了一把臉,油燈夜話總有散場之時,衆人已酒足飯飽。他猛然回頭望向窗外,連忙站起來說:“一更鼓快要敲了,今天的酒席就散了吧,有機會改日再聚。”

李嗣業深表遺憾,正濃的興致突然就散,這樣的氛圍和格調可遇不可求,等日後再想與張小敬他們暢所欲言時,那時的心境便與今天不太一樣了。

張小敬走到門口時停留了一下,回過頭來交代工作:“每日五更鼓敲響時,就到縣廨外面候着,等待縣尉交代事情,如果沒有事情,就回到各自所轄的坊,跟武侯鋪的武侯長點個卯。如今你居住在新昌坊,就負責新昌坊這一帶,新昌坊的武侯長我認識,人還算厚道。我們不比武侯們,他們只需要守住本坊中的治安,我們還需要查緝抓捕活動在各坊中的賊人,和武侯們搞好關係你事半功倍。”

李嗣業豎起耳朵,牢記他說的每一句話,當不良人可不比打拳,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腦殼的。

他將衆人送出院門外,街口處的梧桐葉子飄落,他們的麻鞋踩在落葉上發出窸窣的聲響,一羣深色長袍的男人談笑着消失在坊間巷口,李嗣業依稀能看到相同的襆頭和不同的背影,這是熟悉卻又陌生的場景。

夜色已深,院子裡有蟋蟀的唧唧叫聲,深秋的長安夜涼得很。李枚兒身上蓋着衾被,在李嗣業的輕輕拍打中陷入沉眠。

他隨即掀起衾被的一角蓋在身上,心中那種獵奇的激動感尚未消除,這可是一千五百年前的大唐,作爲一個擁有現代靈魂的人,他的視角依然被周圍所吸引,這裡沒有污染,沒有手機,沒有朝九晚五的工作壓力,有着只有長安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以往身上的那種緊迫感和危機感在這裡完全消失,有的只是在古意盎然的城中的輕鬆寫意,他就這樣閉上眼睛,然後睡去,醒來的時候就應當回到了家中,回到了父母和女朋友的身邊了吧,一切彷彿像是做了一場夢。

夢境醒來,繼續過訓練,打拳的日子。

李嗣業睜開眼睛,一縷晨光從木杆支撐起的窗扇上照射下來,李枚兒跪坐在他的面前。他手一撐從地鋪上坐起來,喃喃自語道:“看來是回不去了。”

“阿兄,回不去哪裡了?高陵我們想回去隨時可以回的。”

他迷濛地點點頭,扭頭看見那十串銅錢隨意丟棄在地上,連忙把白天買的水罐挪過來,一股腦兒地塞了進去,然後用葛布蒙上,塞進了牆角的竹筐內。

這一瞬間他突然想起頂要命的事情,擡頭望着窗櫺外微藍髮矄的天色,喃喃地自言自語道:“五更街鼓還沒有敲響罷。”

枚兒突然糾正他說:“阿兄,五更鼓已經響過了。”

“什麼,啥時候!”

“就是剛剛,你沒睡醒的時候。”

糟糕!第一天上班就遲到!

李嗣業慌忙從鋪蓋上爬起來,繫好袍帶,繫上襆頭,迅速拉開房門,喘了一口氣回頭對妹妹枚兒說:“你就呆在家裡,不要亂跑,我走之後就把院門頂好,呆會兒阿兄給你買吃食回來!”

他疾跑着衝出院子,往坊門的方向跑去,新昌坊的四門均已打開,許多需要趕早市的商販和做工的百姓陸續向外走去。

李嗣業頭頂熹月微星,袍底帶起塵土,一路來到位於宣陽坊的萬年縣廨,可他站在縣廨門口時,發現縣廨門外空蕩蕩的,沒有任何不良人前來點卯應差。他心裡多少有點兒慌,難道說衆人已經點卯完畢,回到各自執勤的坊去了?

心裡沒有任何主張的他蹲在了縣衙牆根兒,等了大概一炷香時間,不良人張魯和張小敬才相跟着姍姍來遲。

李嗣業詫異地問道:“不是說五更鼓敲響之後就要過來麼?你們怎地這麼遲纔來?”

不良人張魯捏着下巴滿意地點點頭:“果然是個能守時的人。”

張小敬朝他走過來,走到他身邊肩並肩蹲下,簡單的介紹道:“五更鼓響到縣廨報道,這只是萬年縣廨的規定,不過如今沒人遵守這樣的規定,縣令、縣丞還有主薄,縣尉們,通常要在鼓響過後睡個回籠覺,然後才穿衣戴冠,日常點卯。但是遇到上元、中秋等重大的節日,你五更鼓敲響後無故不到,可是要罰去所有津貼的。”

這個李嗣業很能理解,像他們這種治安人員,越是節假日或盛大慶典活動時,就越是忙碌,無論古今都是一樣的。

果不其然,等到日頭升到天空中,不良人們才三三兩兩地聚集到縣廨門外,隨後遲來一些的是縣廨中的文書小吏,然後纔是四名縣尉。萬年縣尉真正掌權的是張洪,其餘三位都空領俸祿,沒有任何實際工作。趙李兩位主薄騎着馬到來,縣丞大人乘着馬車到來,至於萬年令,聽說縣令去拜訪上級了,估計過了午時纔會露頭。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真正的大人物往往最後纔出場。

張洪未進縣廨,便騎在馬上朝張小敬點了點頭:“張小敬,你帶的這些人都到齊了嗎?”

李嗣業頓覺輕鬆,看來不良人這差事除了薪水低廉外,倒是有很大的自由度,一般情況下都很輕鬆。

衆人摟肩搭背結伴離去,李嗣業也準備返回新昌坊,張小敬剛剛轉身,就被縣尉給叫住了:“張小敬,你留下,我有要事吩咐。”

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