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安祿山

唐玄宗李隆基喜歡住在興慶宮內,這裡是他曾做藩王時的潛邸,這一年西向的花萼相輝樓終於建成,他把最寵愛的武惠妃從大明宮接到興慶宮朝昔相伴,中書省和門下省也相繼在宮牆內設了執事房。

當然皇帝上朝、祭祀依然在大明宮,爲了方便與大明宮以及禁苑芙蓉園之間的來往,也不使御駕擾民,特地在東城郭之間修建了夾城,這樣皇帝不需要出宮,就可以遊遍半個長安。

中書令張九齡此刻站在勤政務本樓二樓,他眼前是一道屏風,聖人盤膝坐在屏風後方的胡榻上。

“陛下,原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安祿山已被張守珪押解進都城,如今關在刑部大牢內。還請聖人裁決定奪。”

高坐在榻上的李隆基睜開眼睛,沉吟着問道:“這人犯了什麼罪,爲何押送進京。”

張九齡愣了一下,此事他六天前已經向陛下稟報過,看來當時聖人並未放在心上,一轉眼便忘在了身後。聖人每天除去日理萬機,還要空出精力照顧後宮的美人妃子,不可能事事都裝在腦袋裡。

“陛下,三月初,張守珪派麾下討擊使安祿山討伐奚部與契丹叛亂,安祿山輕敵冒進,致使全軍覆沒,張守珪愛惜其才,不捨殺之,特遣人送來長安請陛下定奪。”

李隆基久坐酸困,伸出腿去由身邊宮女穿上六合靴。他從屏風內走出,站在張九齡面前說道:“張守珪向來自視甚高,能得稱讚惜才之人鳳毛麟角,聽說此人還是個胡將?九齡,談談你的高見。”

張九齡點了點頭,說:“輕敵冒進,必是急功近利之人,昔日穰苴誅莊賈,孫武斬宮嬪都是爲了整肅軍紀,張守珪應當從嚴治軍,這胡將安祿山不宜免死,應當問斬。”

李隆基拽着下巴上的一縷飄須,剛準備點頭,又像是想到了什麼,開口道:“朕或許可以見見這胡將,再做定奪。”

張九齡眼角閃過一絲異色,無奈地點了點頭。

“着人押送安祿山到大明宮紫宸殿面朕。”

李隆基將雙手負於身後,輕飄飄走到屏風後面,消失在側門中,張九齡這才躬身退下。

這個安祿山便是在朱雀大街上與李嗣業有一面之緣的胡將,他因戰敗獲罪,義父張守珪不忍心殺他,便把這個球踢回了長安,踢給了皇帝,其實有借皇帝之手搭救義子的意思。

此時大唐的權力中樞依然強勁運轉,唐玄宗還沒有開始貪圖享樂,賢相張九齡直言善諫,慧眼如炬,幾代皇帝的積累使得開元盛世到達了巔峰。

……

被綁縛騎在馬上的安祿山在千牛衛兵丁的押送下進入了丹鳳門,他擡頭望着這座五開門的雄偉門殿,心中五味雜陳,不知兇吉。他穿過幽深的門洞,立在丹鳳門的陰影下,擡頭看到了那座氣勢恢宏如龍鳳盤踞的含元殿,黃褐色的瞳孔中倒映着震驚、景仰、繼而變爲讚歎與渴慕的流光溢彩。

金色斜陽垂灑在含元殿的青色琉璃瓦上,翔鸞、棲鳳二閣如同鳳凰翅膀拱護着中央的主殿,高聳的臺基使得整座含元殿彷彿漂浮在紫霄中的天闕,任何人站在它面前,都會感覺自己像一隻渺小的螻蟻。

此刻的安祿山也不外如是,他與無數個入朝參拜的使節官員一樣,驚駭得目瞪口呆。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無論有多少人在他面前描繪皇宮如何雄偉,都不及親眼一見,這就是天子所居之地,也只有大唐才能當得起這樣雄偉壯麗的宮室。

他們在御橋旁的左金吾衛仗院處下馬,安祿山在金吾衛的帶領下往第三殿紫宸殿而去,他的視線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暫時忘記了他即將面臨的死亡境地。

穿過紫宸門之後進入內朝,正面便是紫宸殿,紫宸象徵着紫薇星,是帝王居住之所。此殿在三大殿中雖不是面積最大,但殿頂比其餘兩個大殿都要高一些。

安祿山被兩名金吾衛押進了大殿,他也顧不上欣賞殿中的盤龍柱和藻井,開始思考求生之策,恍惚之際來到殿中央,被兩名金吾衛一推,跪趴在了地上。

這位胡兒性格中有冒險大膽的一面,他不像別的犯人那般在皇恩天威面前低頭瑟縮,反而擡起頭來,想要看看大唐至高無上的皇帝長什麼樣子。

只是他跪的地磚距離御座屏風的臺子尚遠,中間還有薄紗簾幕遮擋,影影約約只能看見一個穿明黃袍子的人坐在臺上。

御座下方几丈處,有一名官員坐在胡牀上,正是中書令張九齡。

皇帝在御座上發話道:“往前來,讓朕看看你。”

“喏。”安祿山叩頭應了一聲,正準備起身上前,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此刻的一舉一動都關乎性命,便索性膝行前挪,眼眶中使勁兒地往出醞釀眼淚。

安祿山膝行至御座十幾步遠處,擡頭直面君王,眼睛中的淚水沿着肥胖的腮幫往下流淌,這中間還夾雜着些許汗水。

李隆基皺起眉頭,眼前這胡兒倒是白白胖胖,可怎麼還啼哭流淚,這種人能任用爲將?

“領軍輕敵戰敗,你可覺得有冤屈?”

安祿山揉了一把眼淚叩頭說道:“聖人,俺打了敗陣該死,俺也從來沒覺得冤屈。只是俺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長安,終於見到了大明宮,也終於見到了聖人。安祿山此生無憾了!還有我那些死去的兄弟也無憾了,就算將來到了地下,變成了鬼魂,安祿山也要誓死保衛大唐!保衛陛下!”

“安祿山下輩子,還要做大唐的兵卒,爲聖人開疆擴土!”

這一番豪言壯語搭配上眼淚,讓李隆基微有感觸,他已見慣了胡人使節、地方官員覲見時呼天搶地表忠心的場景,卻從未見過這樣連哭帶喊的。這胡兒不知禮節,面聖不稱末將自稱俺,愈顯他憨態可掬,心思淳樸。

李隆基從御座走下來,他體態豐腴,下巴上一縷飄須,居高臨下睨了安祿山一眼,轉身背朝對方負手而立,悠然說道:“做鬼魂有什麼用,活着纔可以守禦大唐國土。”

安祿山暗鬆了一口氣,這條命應當是保下來了,依然裝作激動亢奮的樣子身體哆嗦。他微微擡頭,卻有一道目光冷冷地掃在臉上,卻是坐在胡牀上的張九齡不知何時已站立在地,雙手交疊閉目沉思。

安祿山胸口登時涼了半截,這位張相公的眼睛真毒,簡直能殺人。

李隆基擡起手:“帶他下去吧。”

安祿山被押解走出紫宸宮,站在龍尾道的石階上方,陣陣涼風襲來,他活動了一下腰背,不知不覺間後背上已經出了一層細密冷汗。

紫宸殿內,皇帝重新坐在了御座之上,對站在下方的張九齡說道:“張守珪用人不易,安祿山這個義子,還是給他留着吧。”

帝國的夕陽如金色潑灑在宮殿頂上,張九齡從御道上緩慢地走下來,他不知道今日這一場會面,已經決定了大唐將來的國運。他或許有某種預感,不然也不會多次勸諫皇帝殺掉安祿山,這個胡人眼眸中隱藏着憨厚外表下的狡黠與詭詐。

天下最無奈的事情就是天下興亡繫於一人,這個世界就是這麼荒唐,這個唐,就是大唐的唐。

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十五章 賽場如商場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