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

bookmark

李嗣業起身隨着他走出到院子裡,那張魯猛然看到李嗣業,頓時叉手咧嘴喜道:“原來是李千牛回來了!”他連忙又用手掌輕輕扇了自己臉頰一下:“你看我這張嘴!四年前你去了安西,如今榮歸故里,應該稱呼爲李校尉或李將軍了罷。”

李嗣業拱手而笑,突然想起一事,連忙問他:“張魯,你現在是否還兼職牙儈的勾當,我想通過你找這間院子的原主人。”

張魯不明其意,笑着說道:“你要退租是吧,退租無需找原主人,找我即可。”

“不是,我想買下這院子。”

張魯驚訝之餘,回頭叉手跟着張小敬往外走去,一邊對李嗣業說道:“既然如此,等我閒暇時再來找你,介時我們再細細詳談!”

李嗣業與燕小四繼續回到正堂飲酒,眼看天色不早,聞染也起身告辭。枚兒拽着聞染的袖子,看起來有幾分不捨。當初李嗣業被皇帝借李亨的手安排到安西后,枚兒就經常帶着聞染來家中,夜裡往往就睡在一起。張小敬和高適雖然也受李嗣業託付照顧李枚兒,但他們畢竟不是此間主人,受男女之妨,這家中盡是女婢女孩兒,所以只自許白天過來,夜間是決計不肯留下的。

“聞染阿姊,你今晚留下來睡好不好?”

聞染臉頰微紅,輕輕掙脫她的手低聲道:“若是往日,我自然歡喜不得,但今日你兄長從安西歸來,我就不適合住在這裡了。”

“這有何患呢?我阿兄爲人隨和,他若是知道你肯留宿下來,也一定會很高興,你說是吧,阿兄。”

李嗣業只得尷尬笑笑,卻沒有積極應承。若是換做在後世千年他也許會傻乎乎地熱情邀宿,但這畢竟是大唐啊,就算它是封建社會風氣最爲開放的時代,但某些禮俗還是要遵守的。

“不行吶,枚兒,不是你阿兄答不答應的事情,你家中有男子,我身爲女子,是不能在此留宿的。”

李枚兒還要再央告,李嗣業開口說道:“既然聞染不肯留下來,你莫要太過強求,等明天自學了功課,再去找她就是。”

李枚兒就算再不情願,也只能乖乖地放聞染離去,她與兄長一道將她送出了新昌坊,又送出了幾條橫街口,才目送她離開,兄妹二人沿着夕陽下的城間橫街往回頭,各坊的鼓樓在他們頭頂俯瞰。

此刻只剩下兄妹二人,李枚兒難得與兄長單獨相處,表情也難得嚴肅正經起來。

“阿兄,你今年已經二十有四了罷。”

“嗯。”

“你現在已經是六品的昭武校尉了罷。”

“嗯。”

“富貴不還鄉,也不去祭拜父母,這是不是有違孝道?”

李嗣業愣了一下,低頭去問妹妹:“這也是高先生教你的?”

李枚兒認真地點點頭:“先生平日裡確實有所傳授,但這道理是枚兒融會貫通得來。枚兒知曉兄長想說,現在還只是芝麻大的校尉,這樣回鄉張揚恐惹人恥笑。可是,無妻無後纔是不孝之最大,如今你已經二十有四,卻依舊沒有娶妻,若父母泉下有知,他們還能夠安心長眠,他們會不會……”

“得,”李嗣業慌忙搖搖頭說道:“你一個小丫頭,竟然也管起兄長的事情來。雖然說得挺有道理,但我投身安西邊疆,暫無閒暇去張羅婚事,你算我想結婚,也得有人嫁我才行,此事乃是緣分註定,切不可過於強求。”

李枚兒嘴角突然露出一絲小詭計得逞的笑容,雙手負於身後悠然開口道:“兄長,可否知道一位李十二娘子?”

“誰!?”李嗣業驚愕地張大了嘴巴。

她一瞧見李嗣業這個表情,就知道李十二孃所說之事皆是真的,兩人之間必有一段貓膩,可惜兄長竟不知珍惜,想要白白放過這一場姻緣。

“怎麼可能?她怎麼會找到你?”

李枚兒無辜地攤開雙手:“李十二孃隨她的師父旅居來到長安,特意從別人那裡打聽到我們在新昌坊的住址。阿兄,十二娘子是親自登門來訪,當時恩師高先生也在,她只是來家中坐了一會兒,說是與你在安西的舊識,特地來府上拜訪。我們當時都不明白她的意思,只是等她走後,高先生纔開口點破。高先生還誇讚她敢於自求姻緣,真是一位奇女子呢。”

李嗣業聽得滿頭冒冷汗,果然是找上門來了,他在心理上還沒有做好婚姻的準備。上輩子做自由搏擊手的時候,都三十歲了,依然沒有成親的想法,與異性就那樣男女朋友地相處。他甚至不敢想象結婚後女方親戚朋友一大堆關係,需要拜年維持親情,嘶,想想就覺得恐怖。

“呃,此事需要從長計議。”

“你還如何從長計議啊,人家都找上門來了。連家中的老婢們都說了,女子在這種事情上折節求問,已經算是自我輕賤了,她們懷疑這十二孃可能有某些方面有毛病,有可能是腦子,但我與她曾經交談過,覺得她很正常的呀。”

李十二孃竟然如此執着,她到底是怎麼了?他李嗣業到底有什麼特長,能讓她肯如此放下身段來找他。

他仔細想了想,這種事情既然找上門來,躲避肯定是不行的,不管願不願意,他都要親自去解決才行。

“走吧。”他攬着李枚兒的肩頭說:“你爲嘛這麼着急給自己找嫂嫂呢?萬一我遇到的不是賢良淑德的女子,你就不怕她欺負你這個小姑嗎?”

李枚兒把雙手負在身側,儀態端正地說:“阿兄請儘管放心,就算她喜歡胡攪蠻纏,我也會盡量讓着她的。只要能爲我們家傳宗接代,她就是最大的功臣,枚兒受一點兒委屈又算得了什麼。“

“得得,別說了。”

李嗣業對高適產生了一點兒怨念,心中唸叨好你個高適,讓你教她詩文陶冶情操,你竟然給我教出一個封建女衛道士來!

淇水畔的一幢木牆茅草屋裡,書生高適剛放下田鋤,伸手捧起書卷,突然激烈如雷霆般連着打了兩個噴嚏!口鼻中噴出的水霧將書頁都潮溼了。

……

兄妹二人回到家中,還好枚兒孩子心性尚存,忘記了剛纔的事情,李嗣業也輕鬆了不少,有些讓人發愁的事情,能暫時放下最好。

他把燕小四安排在內跨院東廂房休息,兩名老婢住在外跨院的東西廂房,他和妹妹睡在正堂的左右側的兩個小間中。

但作爲兄長回來的第一個夜晚,枚兒是想要和李嗣業一起睡的。回想起過去兩人躺在夏日夜風下的涼蓆上,頭枕着手臂,大半夜不睡覺,從樹冠的那些縫隙中尋找不是春蠶的那些壞蟲,現在此情此景,不過是少女對過去時光的一種追憶。

她把一條腿搭在李嗣業的肚子上,擡手將窗口的竹簾拉起,望着陰翳的樹冠以及更高的星空,她遺憾地說道:“太黑了,什麼也看不見哎。”

兩名老婢從院子東南角的茅房中走出,看見了開着門窗隨意打着地鋪的兄妹,互相低聲絮叨說:“終究是孃親走得早,男先生教得再好,那畢竟是個男人,哪裡知道女子應該學什麼,應該怎麼學男女之妨,明年就要及笄的小娘子,怎麼還似垂髫小女一般與兄長睡在一起。”

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