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

bookmark

皇帝每當夏日於沉香亭納涼之時,命宮廷御廚呈上清涼可口小菜,他就想起了敬獻這道菜的人。此人曾被他賜官爲太子內率千牛,後來沒想到他到了李瑛身邊,竟也能大放光彩,爲李瑛獻上奇計脫出財務困境,令他也心生忌憚。才讓李亨稍加運作將他遣到了西域。

皇帝心想,一個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出色,能自創出佳餚的人,僅憑此手藝此生已衣食無憂。又能像宇文融那般擅長財賦,更是了不得。去了西域軍中沒有可發揮的特長,總該泯然如衆人了罷。可沒想到他竟能再次脫穎而出,實在是令朕驚訝可喜。

李隆基一念及此,把有關李嗣業功勞一行幾十個小字仔細看了一遍,上面寫着:夫蒙率部入俱蘭,嗣業捉生而還,星夜獻策,曰:‘敵率隊割草城外,嗣業願召五十跳蕩,殲之,潛服入城爲內應,以三支響鏑爲號,奪城門引大軍入城。’夫蒙許之,一夜入,二日蟄伏,三更燒草奪門,響鏑響徹長空,城破。嗣業自有智勇,臣特請擢升爲懷化郎將。

事蹟轉換爲文言文本就簡短,但不妨礙皇帝在腦中補全情節,由此再次驚訝,沒想到這小子蠻拼的嘛,竟敢只帶五十人入城奪門,還讓他給成功了。既然有此破城功勞,五品的懷化郎將略顯低了。不過在此宴會之上,提及李嗣業會使有心之人聯想起昔日李瑛,皇帝微微皺起眉頭,決定將此事放到背後去說。

蓋嘉運和夫蒙靈察等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聖人細閱報功奏疏,注意龍顏上細微的變化,時而嘴角微翹起似喜,時而微微皺眉似憂,二人心中均感忐忑,陛下看普普通通一敘功奏疏,情緒起伏變化乍這麼大?難道是行軍書記寫了什麼不該寫的東西?

李隆基將紙張奏疏摺疊合起,遞給高力士後,面朝蓋嘉運說道:“蓋卿所奏之安西諸將功勳,朕稍後一一批覆照準。”

“關於蓋卿與夫蒙靈察的獎賞任命,你們二位上前聽命。”

蓋嘉運和夫蒙靈察連忙從案几前站起,走到堂下拜伏在地:“臣,末將受命。”

“蓋卿功高卓著,取碎葉鎮,平定突騎施內亂,封河西、隴右節度使,賜錦緞千匹,金器五十件。”

“夫蒙靈察率軍取怛羅斯,破曳建城,使我大唐聲威遍佈西域,封安西副大都護,四鎮都知兵使。賜錦緞千匹,金器三十件。

“擢升莫賀達幹爲右驍衛大將軍,冊封拔汗那王阿悉爛達爲奉化王,官授驃騎大將軍。冊封石國王莫賀咄吐屯爲順義王,加拜史國王斯謹提爲特進。”

蓋嘉運再次稽首拜伏:“謝陛下隆恩。”

夫蒙靈察也跟着他稽首,不過他心中有些許遺憾,蓋嘉運已經成爲河西、隴右兩鎮節度使,但安西節度使還是沒有輪到他,或許是資歷上還欠缺一些,更或許是爲人不夠通達圓滑,沒有及早打通某些關節?

蓋嘉運謝恩之後,站起來向皇帝獻言:“臣向陛下奏請,冊封阿史那·昕爲突厥十姓可汗,加封黃姓突騎施賀莫達幹爲突騎施可汗。”

李隆基自是欣然應允,君臣倆考慮到一塊兒去了。

站在蓋嘉運身後的夫蒙靈察雖然感覺不妥,但並未出言。並不只是他自覺人微言輕,更是因爲唐王朝對於阿史那王族有一脈相承的信任和親近,從貞觀年起阿史那·彌射、阿史那·步真相繼降唐以來,西突厥阿史那家族就與李氏接下了不解之緣,堪稱四代忠良。唐朝在西域需要代理人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阿史那家族。就算如今他們在十姓突厥中的影響力一日不如一日,成爲扶不起的阿斗,依然改變不了他們在李氏心中無可代替的位置。

蓋嘉運就不用說了,身爲北庭系將領的他,對阿史那家族的親護與對突騎施的厭惡是成正比的,在這個血統論的大環境下,以及唐王朝對阿史那家族的愛護,換成一句簡單的話來講,一個是親孃養的,另一個就是旁人家孩子。

賀莫達幹夢想着成爲突厥十姓可汗,誰知他在朝廷的眼裡,不過是個貪心不足的小人罷了。

兩人各自拜謝聖人,退回自己的席位上去。

高力士主持宴會的每一個環節,此刻站在皇帝身邊揮動拂塵道:“獻歌舞!”

一羣拖曳着長長的帔子的宮娥走進宴廳內,揮動着長袖跳起了宮廷舞,她們個個腰肢纖細,動作靈動而脫塵,又有整齊劃一的美感;伴隨着樓殿一側嫋嫋奏出的絃樂,讓人不覺沉浸其中。

蓋嘉運看得賞心悅目,伸手拍擊着案几,輕輕搖晃着襆頭,不知不覺已樂得逍遙。他如今處於人生的巔峰期,已經超越大多數節度使一生的成就,是應該放鬆一下自己,享受他應當獲得的待遇。

李隆基卻神思不屬,六宮粉黛均是庸脂俗粉,更遑論眼前的輕舞宮娥。自從武惠妃病逝後,皇帝便鬱鬱寡歡。他前年遣高力士下江南,尋訪得一絕代佳人,名爲江採萍,召入宮中賜正一品皇妃,由於她對梅花格外癡愛,稱爲梅妃。如今聖眷正隆。眼前十二人的長壽樂,怎比得上一人輕跳驚鴻舞?

花萼樓的宴席很快結束,皇帝先行離去。太子李亨本想上前去恭賀蓋嘉運,但李林甫站在蓋面前嘚啵嘚啵,講一大堆鼓勵並撫慰的話語。身爲太子這樣久等會使人誤會,只好領着身邊的宦官李靜忠鬱郁離去。

高力士上前來,揮動拂塵笑道:“蓋中丞,夫蒙將軍,陛下有旨,命你二人在沉香亭暫待。”

兩人心中一喜,認爲陛下會單獨召見,便辭謝李林甫和牛仙客,趕往了龍池畔的沉香亭。

沉香亭軒廊立柱下門扇四開,龍池上的微風吹拂到這裡,使得亭內四角的紗帳飄蕩,蓋嘉運和夫蒙靈察邁石階而上,走到亭中舉目而望,龍池水碧波盪漾,興慶宮最美的景色盡收眼底。

蓋嘉運心情豪邁,伸手遙指東南角的花萼相輝樓,興致高昂地說道:“你我身爲武夫,今生最高的榮譽便是賜宴花萼樓,這纔是實實在在的榮耀,比什麼賜像凌煙閣來得實在得多。”

“喲,這話我倒愛聽。”一個圓潤尖細的嗓音傳來,兩人慌忙回頭恭謹叉手:“拜見大將軍。”

來人正是手執拂塵的高力士,在那張包子般和煦親善的胖臉上,他人永遠看不到他的真實想法。

“蓋中丞,夫蒙將軍,陛下有口諭。”

兩人連忙躬身叉手,等待聖諭。

高力士張嘴:“蓋嘉運,邊地苦寒,長安繁盛,好好珍重身體。夫蒙將軍,新任磧西節度使田仁琬即將從易州前來長安領命赴任,你可要盡心輔佐上官。”

高力士說完這些看似沒有味道的話,轉身準備離去,卻突然又迴轉身體對蓋嘉運說道:“差點兒忘了,陛下問你,敘功奏疏上李嗣業可否加升爲中郎將乎?”

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