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

“他們真是這麼認爲的?”

夫蒙靈察臉上的表情很是精彩,先是雙眼放光,氣勢彷彿往上漲了一截,然後才慢慢向下回落,將外放的霸氣和雄心逐漸收攏回胸膛中。

他搖搖頭冷笑一聲道:“嗣業,我們是不是對這些市井徒太過寬容?竟然還要我與田中丞的兩人的印信憑證!你說的這個方法終究是不妥,依我看,不如在安西各路關卡上新設立一個名目徵收驛站稅,把錢收起來由安西都護府自己修建。”

這是強行割韭菜,薅羊毛,你們就算再瞧不起商人,也不至於如此粗暴乾脆吧。

李嗣業連忙叉手稟道:“都護,萬萬不可,且不說都護府自己修建驛站,需要徵調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遠征小勃律在即,我們自己建驛站難免捉襟見肘。其次,我們不止是爲眼前計算,更是爲了以後打基礎,如果此事能成,安西都護府能夠取信各路商賈,日後再有此類事情,也是這個辦法,借民力來辦大事,雙方互惠互利,於安西大計更有益處。”

夫蒙靈察捻着鬍鬚點頭:“嗣業,你目光長遠,能夠想到日後,但是眼前,節度使田仁琬已經帶兵出征,眼下怕是已行進到疏勒鎮,他的印信帶在身上。你就算是騎快馬追上了他,又該如何對他說,商販們不信任安西都護府?需要節度使親自蓋章才能取信?一羣市井之徒,有何資格去獲得四鎮節度使的授印蓋章?”

李嗣業剛要說話,又被夫蒙靈察開口攔住:“既然節度使已經遠征,驛站修建反倒不急於眼前一時,我已經命兵曹參軍張緣禮向安西各道驛站派遣胥吏,監督並編造賬冊收回安西諸多驛站的多餘盈利,都護府明年的財政收入將會添加一個大頭,所以此事如果難度太大,那就此作罷吧。”

李嗣業頓時不能淡定了,先開始不是你夫蒙都護硬要修建驛站麼?現在到了關鍵的節骨眼兒上,你卻要打退堂鼓?

還有他不得不吐槽夫蒙靈察對於安西驛站的管理方式,盈利收不回來,就加派一個人過去監督?

整個安西有一百四十餘座驛站,路線長四千多裡,唐代一里長454米,換算成現代單位,也有一千九百公里。

一千九百公里,一百四十座驛站,需要派一百四十名胥吏去監督,這些人的俸錢無疑添加了一筆開支。關鍵是你以爲把這些人派過去,他們就可以把錢收回來了嗎?他們不會和驛長們沆瀣一氣嗎?把驛站盈利的大部分利潤給貪污掉,只象徵性地交給都護府一小部分。想把這些錢追回來,還得派人出去查賬,查賬的人會不會貪污?這樣一來二去人員機構逐漸臃腫,卻依然無法完全解決貪污的事情。

如果這麼簡單就能解決,後世那些許許多多的商學院開出MBA課程豈不是白費力。現代商貿公司積累了無數經驗,有無數種方法把下屬的分公司門店,或者加盟店的利潤壓縮到極致,分分鐘讓你產生是在替別人打工的錯覺。

李嗣業此刻不能指出夫蒙靈察方式的落後,對方畢竟是個武將,更重要的是,他還必須藏拙。職場上你可以想出高明的辦法,但絕對不能事事都顯得比領導高明,不然很容易成爲別人提防針對的目標。

眼下還是要談驛站的事情,他要儘量表現得誠意滿滿,才能說服夫蒙靈察繼續堅持下去,哪有事情進行已經開始,半途而廢的道理。

“夫蒙都護,確實是遇到了阻力,但這阻力還不足以使得事情半途而廢。請都護讓我再爭取一下。”

李嗣業再次誠摯地向夫蒙靈察叉手,他所付出的汗水,豈能白白消耗掉。

“好吧,到時候去見田中丞,你應該先想好怎麼說,不然必定是白跑一趟。”

“我在路途上一定會盤算好如何應對。”

“既然如此,你下去吧。”

“卑職告退。”

田仁琬的印信一定是要蓋到榜文上的,這不僅關係到安西四鎮第一號人物和第二號人物的權力順序。任何時候都不能繞開最高權力,只要出現丁點兒的疏忽,就可能因爲對方的敏感,而葬送掉整個計劃或工程。

無論再大的事情,哪怕是一場戰爭的勝敗,都比不上權力之間的規則慣例,這就是封建官僚體制的特色,無視它的人即使成爲英雄,也會被權力傾軋爲犧牲品。

這件事他不能派別人代替,只有自己親自跑一趟,還必須想好措詞。

夫蒙靈察這樣的武夫都瞧不起商賈,更別說田仁琬這樣的士人出身,節度使的私人印綬,就相當於他的臉面,這個臉面可不是隨便給的。僅僅因爲商人的不信任,就要把節度使的印信拿出去用,對他來說這就是折節下交了。

他命人重新謄寫了五十五封告示榜文,數目恰巧足夠五十五座驛站,把榜文裝進竹筒中,準備親自出城去追遠征大軍。

李嗣業剛把馬牽出都護府的馬廄,一名負責謄寫榜文的胥吏追了出來,興沖沖地說道:“李將軍,又有商人來了,好像是從敦煌來的。”

他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希望這次不是隻來問問,能夠成功談妥一間驛站的修建。

李嗣業鬆開馬繮,跟着胥吏來到側院中,看到院子中站着一個矮壯的漢子,身後跟着三四名隨從。這人跟絲路上的商人不太一樣,竟敢把絲綢穿在外面,還是一件靛青色的缺胯袍。

見到李嗣業前來,此人恭敬又不失自矜地行叉手禮開口道:“敦煌張歸,參見李將軍。”

李嗣業拱手而笑:“原來是敦煌張氏,久仰久仰。”

張歸哈哈笑了兩聲:“我對李會長可不止是景仰,你的涼皮配方,我至今沒有嚐到。”

哦,他想起來了,在長安的時候曾經辦過一個美食協會,協會中出現過一個土豪會員,差點兒就把他的配方賺到手。想不到竟能在這裡遇到,緣分還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

“如果這次你能夠解決都護府的燃眉之急,我一定把配方交給你。”

張歸笑着搖了搖頭:“這次會長有心想給配方,張歸卻不敢要。”

“哦,這卻是爲何?”

“這次家中旁支族叔回到敦煌,親自向族中長房提起安西欲用私人興修驛站的事情,此事關乎我張家在絲路上的生意,長房大伯纔派我過來看看,所以此事張歸不敢以人情來做主,還請李將軍見諒。”

“無妨,”李嗣業問他:“有哪些方面不滿,或是哪些條件導致你不敢下決定。”

“別的沒有,只有一點兒,安西節度使有權力更替,我們不敢與都護府做太長久的生意,否則朝令夕改,投入的錢財就可能打了水漂。”

李嗣業面無表情地搖搖頭:”這個我可不敢向你保證,節度使任命事關朝廷大計,我們這些邊地將領豈敢妄自猜測。”

“我們這些商人,想看到的只是安西都護府的決心和誠意,希望李將軍能夠理解。”

這個李嗣業明白,商人們的顧慮是一樣的。他朝着張括再次施禮拱手:“請張郎在龜茲城稍待,我定會把新的公告榜文帶回來。”

他立刻重新回到馬廄,牽着黑胖出城,沿着大軍行進的路線直追。他依託路途上的驛站,六十里路換一次匹馬,七天之後到達了疏勒鎮。

兩萬安西軍在疏勒鎮只休整了一天,已經向着蔥嶺進發。李嗣業在羯飯館驛站換了一匹毛髮厚實腿短卻有耐力的高原馬,朝着蒼莽起伏的蔥嶺雪峰前進。

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