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

長安城東灞橋柳岸邊,已經在冷風中站立着一大批的官員,其中多數是李林甫一黨的幹吏,包括京兆府士曹吉溫和御史主薄羅希奭。李嗣業來得有點遲,但又不想跟這些人站在一撥,只好稍稍靠後一些,就當是完成楊玉瑤交給他的任務。

御史中丞王鉷到來,衆多官員紛紛上前叉手見禮,寒暄談笑,誰都想往跟前湊,盡顯官場滋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左相李適之也來到了灞橋岸邊。李嗣業暗自猜度,李適之可能代表了太子一派的態度和誠意,只不過這誠意也太重了些,容易讓安祿山發飄。

他踮起腳尖望了望衆人,發現來的有五六十個,還真是印證了秦檜還有三兩朋友這句話。

一個風姿綽約的女子騎着紫鬃馬緩緩朝橋邊走來,前面有個白麪俊俏的小太監牽着馬繮。長安城有這份風姿排面的,也只有楊家的三姐。

衆官員先是短暫靜默,多數對這女人不瞭解,還有一些男人還保持着官面上的尊嚴,不太願意公開折節討好女人。但終究有突破底線的,吉溫擠出人羣上前叉手見禮:“卑職吉溫見過夫人。”

“嗯,”楊玉瑤鼻孔朝天點了點頭。

只要有人突破禁忌,很快就有人跟着舍了臉皮上前見禮,衆官員紛紛到楊玉瑤的馬下叉手。

楊玉瑤對先上前見禮的吉溫還有點兒回答,但後面趕遲了的人她只是冷冷的目光掃過去,略作點頭就算是回禮了。

當然也有堅持清高底線的李適之一類的官吏,只是略爲冷淡地站在一旁,邁不出這關鍵的一步。

李嗣業自然不是那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等到官員們見禮過後,他才上前去叉手。楊玉瑤斜睨了他一眼,低聲嘀咕道:“還以爲你要學那些假清高,裝作不認識姑奶奶呢。”

李嗣業含蓄地笑了一聲,只負手站立在楊玉瑤馬匹的一側。

這時安祿山身穿戎裝,頭上梳着大辮子領着大隊人馬朝着灞橋而來,面向衆多朝廷官員胖臉上嘟出笑容,叉手說道:“各位同僚對祿山情誼深厚,實在是令我感動吶。”

“安中丞言重了,安中丞乃是重臣,守禦邊塞,保境安民,解聖人憂心,我等在此爲中丞送行,以表同僚之情誼。”

這些沒營養的恭維話此刻絕對有存在的必要,就算是虛情假意,也足以證明其在官場的人脈,也是衡量其受寵程度的風向標。

當他策馬來到王鉷和李適之面前,連忙翻身下馬,向兩位官員見禮:“中丞,左相,兩位實在折煞屬下了。”

“安中丞不必自謙,你功勳卓著,又受聖人青睞,正是乘風而起的時機吶。”

安祿山朝二位叉手過後,最終來到楊玉瑤面前,只見他撩起袍子,半跪在地上叉手道:“侄兒安祿山拜別姨母。”

楊玉瑤捂嘴發出了咯咯的笑聲:“安胖子,你朝中同僚都看着呢,你給我行這麼大禮,不覺得臊的慌呀。”

安祿山揚起臉呵呵笑道:“姨母說得哪裡話,您是我的長輩,祿山不管在什麼場合,都得尊稱你爲一聲姨母。”

“快起來吧,姨母過來給你送行,是不是覺得有面子啊?”

“當然有面子,倍有面子,哈哈。”他站起身來豪爽地大聲發笑,竟無半分尷尬彆扭,倒讓李嗣業萬分佩服,這人的心理應受能力果真是厲害。

他眼睛瞟見了站在一旁的李嗣業,笑着拱手說道:“想不到李將軍也來了,你能來,令我很是感動。”

李嗣業叉手回笑道:“能結識安中丞那是嗣業的福氣,如今安中丞返回平盧,我沒能耐跟着福氣跑,自然也要送送福氣。”

“聽聽。”安祿山哈哈呵呵笑道:“聽聽,李將軍真是越來越會說話了。

楊玉瑤莞爾一笑,始終騎在馬上擡頭挺胸,整個灞橋岸邊似乎已然成爲她的主場。

平盧節度使的馬隊已經遠遠離去了灞橋,安祿山回過頭來,望着早已空空的橋面,嘴角哼出一聲狡黠的笑聲。他從懷中掏出幾枚薩珊金幣,右手攥着拋到了灞河水中。

安守忠攔阻不及,望着河水惋惜地問道:”好好的黃金,扔了它幹嘛。”

這位平盧節度使嘿聲笑道:“這些金子沾了太多的血,留下它們,對某不吉利。”

守忠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開口問他:“中丞,我們本元正之前就可離開長安,爲何偏要聽楊家的婆娘留下來,險些沾上那樁事情。”

“你娃子懂什麼,那些人是做戲的,俺們就是看戲的,我們正好能從這場戲中看清楚兩個人。”

安守忠滿腦袋問號地抓了抓盤在頭頂的髮辮。

“聽不懂?聽不懂就對了。”

……

今日天氣還算晴朗,長安城安業坊中有孩童在路邊玩耍,百姓們各自爲生計奔走。這時幾個孩子因爲玩具起了爭執,由推搡變成了打罵。

“徐崽子!怪不得你撿我蜻蜓,竟然跟你爹學,你們徐家都不是好東西!”

幾個大點兒熊孩子將小孩推倒在地,等到他捂着臉哇哇大哭時,這些孩子一窩蜂跑開了。

李嗣業牽着一輛馬車來到街道上,停到了徐家的對面,他從車轅上跳下來,裝作走進店鋪中購買——這竟是一間賣死人東西的凶肆。

“郎君,家中有親人出殯麼?我這裡有有長三丈的白幡,全套的殮衣,有從裡到外紙做的,也有錦緞做的,就看郎君的出價了。”

“沒事,”李嗣業笑道:“我就是過來看看。”

店主挑起眼皮翻了他一眼,轉身回到門幕後面。

車廂中一個男人趴起來,伸手掀開了軒窗簾幕的一角,纏滿麻布的臉眼巴巴地望着街道對面坐在地上啼哭的孩子。

對面屋中走出頭頂盤桓髻的婦人,她頭上僅插着兩柄對梳,右臂夾抱着幼女,趄着腰伸手將坐在地上的孩子拽了起來。

“哭什麼?你爹死了都沒見你哭一聲!”婦人在孩子的屁股上猛踢了幾下,孩子掙扎地躲閃着,一邊哭叫着喊着阿爺。

婦人一邊踢也一邊哭,好像要把家庭劇變所承受的痛苦和壓力,發泄到孩子身上。

等婦人發泄過後,她哭着跪倒在地上,又伸手攬着男孩母子抱頭痛哭,懷中的幼女也發出哇哇哭聲。

車廂中的男子抓着軒窗壁低下頭去,手指抽搐顫抖着,將窗幕抖落。

李嗣業從凶肆中走出來,手中抓着一疊殮衣,踏上車轅墊到了屁股底下,手抓着馬繮抖擻:“駕!”

馬車沿着街道發出轔轔聲,逐漸駛入偏僻的曲巷中,而躺在車廂後面的人,終於不再是嗚嗚地低吟,卻發出了嚎啕的哭聲。

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