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

bookmark

二月初二,長安城外有些熱鬧,朝中鼎鼎大名的四明狂客,飲中八仙之一賀監賀知章,要離開長安告老回到老家越州。

皇帝親自爲他贈詩,詩云:仙記題金籙,朝章寵賜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滿光輝。

太子李亨率百官在灞橋邊爲他送行,這份殊榮是旁人所不能及的。別說現在,就是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於此同時,安西河西節度使夫蒙靈察的隊伍由金光門出城,從相反方向前往河西。由於灞橋那邊的送行太過風光,這邊兒就顯得寒酸了,只有戶部郎中王鉷和其弟王焊前來給夫蒙靈察送別。

兩人面孔浮起笑容安慰道:“夫蒙中丞也知道,今日乃是賀監告老歸鄉之日,聖人命太子率百官相送,我們兄弟二人,也是剛騎快馬從灞橋趕過來。”

“那裡,那裡,有王郎中兄弟前來相送,夫蒙靈察不甚榮幸,感激備至。”

這話是確實真心,王鉷乃是李林甫一黨的核心二號人物,絕非吉溫羅羅希奭等人可比,對於夫蒙靈察而言,他能得到王鉷的相送,也足以說明他在李林甫一黨中的地位,也已然成爲核心人物。

“就此別過,來年再見。”

夫蒙中丞剛要轉身調轉馬頭,卻有一個豔麗女子率着數名家僕和宮宦朝這邊而來。王鉷也瞧着這女子大張嘴巴,將徵詢的目光轉向夫蒙靈察。心想夫蒙靈察怎麼會巴結上楊太真的家人。雖然楊玉環尚未獲得任何封號,但皇帝對她的寵愛早已傳出宮闈,楊家雞犬升天之日已近在眼前。

夫蒙靈察自己都感到奇怪,興許是這娘子要去溫泉宮,恰巧他們也在這兒分別,就這麼湊巧遇上了?

李嗣業瞧見楊玉瑤突然前來,也大感頭疼,他在節度使的隊伍裡還混藏了一個毀容的人,正不想惹人注意,誰知這娘子就找上來了。

夫蒙靈察和王鉷上前向楊玉瑤見禮:“拜見三娘子。”

“嗯,”楊玉瑤只是輕點額頭,目光卻朝着節度使的隊伍中望去,特意尋找他要送的某人。

此情此景,讓夫蒙中丞有幾許尷尬,李嗣業自然不能躲避,連忙迎上來叉手:“我真沒想到您會來,只是說說的事,幹嘛非要跑一趟。”

楊玉瑤頗爲不滿地哼了一聲:“怎麼着?我聽你這個意思,與我親近很見不得光嗎?”

這話很容易惹人聯想,爲了中止此類話題,他趕緊更正道:“不是,你聽錯意思了,你能來我很高興,剛纔是跟你客氣。”

楊玉瑤撅起嘴脣:“你這客氣倒是挺新鮮的,還記得頭幾天我跟你說的嗎,安胖子走的時候我送他,你走的時候我也來送你。”

他只好躬身叉手道:“三娘子對在下的深厚情誼,在下感激涕零,沒齒難忘。”

楊玉瑤多少能從這些話中聽出敷衍的意思,又哼了一聲道:“都說你們男人冷淡情薄,果然如此,這還沒有離開長安呢,就已經開始生分了。你這一點兒上,就不如安胖子。”

“哪有,我這人就是太過內斂,如果只有我們兩個人,別的話也是能說出來的。”

“那是內斂嗎?我看你是有顧慮吧。”

“沒有顧慮,真沒有。”

楊玉瑤鼻孔朝天哼了一聲,命宮宦取過一罈酒來,遞給李嗣業說道:“這是我從西市上給你打的腔酒,讓你在路上慢慢喝。”

李嗣業躬身叉手後接過酒罈子。“謝三娘子贈酒。”

楊玉瑤撥轉馬頭,拋下一句話:“明年我在長安等你,記得琢磨一些好玩的東西帶過來。”

衆軍卒將目光望向李嗣業,露出奇怪的神情,這好玩的東西指的是什麼?

李嗣業總算是打發走了這個女人,夫蒙靈察在旁邊捋着鬍鬚沉思半晌,隨即釋然發笑,撥轉馬頭上路。

戴望把自己罩在黑色的斗篷中,騎着馬跟在李嗣業身後,剛剛楊玉瑤的出現使得衆人目光都投到李的身上,轉而又注意到跟在他身邊的這個人。

他的頭臉都被面巾遮擋,只露出兩隻眼睛,顯得尤爲神秘,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他低着頭從喉嚨裡發出悶悶的聲音:“怪不得你敢帶着我上路,原來已有了這樣的內援。”

李嗣業嘿笑了一聲:“這不算什麼內援,頂多就是個善緣。”

前方的夫蒙中丞突然回過頭來,對着李嗣業喊了一聲:“嗣業,上前來一趟!”

“喏。”李嗣業雙腿一夾馬腹,快奔兩步來到了夫蒙靈察身後,低聲問道:“中丞喚我何事”

夫蒙靈察捋須擡頭低聲道:“看來今歲的長安城,你沒有白來啊。”

李嗣業連忙叉手:“中丞勿怪,若不是中丞託我去辦那件差事,我還遇不見楊家三姊,這樣的善緣也是中丞所賜。”

“嗣業說的哪裡話,這只是你的私人交際,我倒要替你高興纔是。”

李嗣業猶豫了片刻,突然開口道:“還請中丞爲我保密,莫要將此事傳到磧西去。”

“這是爲何”

“家中娘子尚在磧西,這種事情屬下不欲讓內人知曉,中丞你懂的。”

夫蒙靈察倒是大大地吃了一驚:“你與這楊家娘子已經進行到這種地步了”

“沒,沒有。”李嗣業連連搖頭道:“女人容易多心,屬下也只是防患於未然。”

夫蒙中丞捋着髯須搖了搖頭,雖已是蒼髯皓首,然八卦之心未減。他回頭又看了看遠去的女子,眼角突然瞥見一名披着斗篷的蒙面男子。

整個節度使隊伍也就二百多號人,夫蒙靈察雖不至於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至少知道混進了人。他剛纔沒有多注意,此刻卻開口問道:“那個戴斗篷的是何人啊,我見他一直跟在你身後,連臉都沒有露出來。”

“此事說來話長,其實,這個人叫戴望。”

夫蒙中丞倏然勒住馬匹,神色凝重地問道:“這就是那個在武威昌鬆縣,殺縣令,殺縣中大戶,又跟隨蚍蜉前往長安欲行刺聖人的戴望!”

做了壞事的人名聲就是響亮,昔日還是一個默默無聲的軍中隊正,今日朝堂上就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正是此人。”

“既是匪徒,還不拿下等什麼!你還將他帶到身邊來,此人差點兒將你我都害了!”夫蒙靈察怒聲說道。

節度使衛隊中已有三人抽刀出鞘,欲縱馬朝那戴望迫過去,防止對方逃跑。不過這位兇徒卻淡定地坐在馬上,似乎對此並不畏懼。

“且慢!”李嗣業擡手攔阻,連忙上前叉手道:“中丞容稟,這戴望曾是我疏勒軍騎兵營麾下一名小小的隊正。他雖跟隨蚍蜉東去長安,但在關鍵時刻幡然悔悟,數次在蚍蜉手中救下聖人,因此將功折罪被聖人赦免。”

“正是如此!你才該將其拿下押解!你仔細想想看,他若是沒有被赦免,你昔日的屬下是刺駕的罪人,你能逃脫得了干係嗎況且他已在昌鬆縣犯下殺人大罪,這個聖人可沒有說過要赦免!某到任河西后,首先要拿辦的就是這件案子!”

李嗣業回頭看了戴望一眼,才向夫蒙靈察稟道:“關於此案的具體細節,屬下也略知一二,戴望兄長一家皆慘死於大戶張氏與昌鬆縣令之手,戴望報官無門,才提刀痛下殺手,報兄長一家五口滅門之仇。弟弟爲兄長報仇,這算不算孝義之舉。況且連孔聖人都說,十世之仇,尤可報也。”

夫蒙靈察無奈地點了點頭:“道理我都懂,只是右相主張以法家治國,朝廷也有唐律法度,無論如何是法大於情的。戴望爲兄長報仇,某在心裡也要贊他一聲血性漢子。可你我終究是朝廷官員,不可超出法度窠臼。”

“朝廷法度自然不能違背,只是中丞能否法外留情,免去戴望一死。改爲流放充軍如何”

夫蒙靈察深深地凝視了李嗣業一眼,不由得起疑問他:“嗣業,你有大好的前程,爲何要卯足了勁要給一個死刑犯開脫這對你有何好處”

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