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

bookmark

節度使任命的官員都是口頭上的,沒有獲得朝廷允許,發放的印綬和告身之前,可以先代管職務,但職務的前面得加上一個‘同’字。這個同字是等同,視同的意思。比如同御史中丞的意思是擁有御史中丞的權力,卻沒有獲得官牒告身。

李嗣業口頭上任命的官員,需要他寫成進奏奏疏,送到中書省,再送達皇帝御前審覈,只有皇帝同意之後,才能下發印綬告身,正式獲得朝廷的任命。

在寫這封奏疏之前,他還銘記着與戴望的密室會談,那次的談話內容是,讓李嗣業不那麼刻意地暴露出他文化水平底子的薄弱。

想要擔任宰相,文化水平纔是一個硬門檻,堪比胡漢之別。李林甫文字水平不足,那是相較於張九齡、賀知章等文學大家,他行書寫得非常漂亮,俊秀得體,鐵畫銀鉤,雖然時不時暴露出幾個錯別字,但不妨礙公文傳遞,更不妨礙聖人觀瞻。

李嗣業若是在奏疏上顯示自己水平超低,並且能讓李林甫相信這不是韜光養晦,那麼右相會把他的防範等級壓低到跟安思順、哥舒翰等胡人一個層次。

他仔細琢磨了一下,當然不能剛上來就寫一手爛字送過去,那樣意圖也太明顯了。暴露自己是文盲這件事應該循序漸進,欲蓋彌彰,造成盡力遮掩的假象。

當然他還有個微乎其微的優勢,李林甫刻意重用胡人爲將,不惜壓制漢人將領的事情還沒有被人所察覺,畢竟現在胡人節度使還只是安祿山高仙芝兩人,安思順和哥舒翰尚未被拔擢起來。李林甫尚未乾掉王忠嗣,也尚未向皇帝進言什麼胡人根底淺薄,忠直憨厚,若得提拔則死效陛下也的話。

所以他不應該能猜出李嗣業的小心思,總之跟這樣一個奸相打交道,非要思慮周全,小心翼翼地與其周旋不可。

他把小妹李枚兒叫到書房來,讓她代替執筆寫奏疏。李枚兒的字俊雅娟秀,自成風格,性別的辨識度很高,正好用來初步試水。奏疏完成後又命李枚兒寫了兩封信,一封給米查幹,一封給尚未謀面的岑參。

給岑參信的內容大概如下,我非常仰慕先生的才華,想請先生做我入幕之賓,節度行軍掌書記虛位以待,還望先生不要推辭。

他突然想起了另外一個人,高適,乃是李枚兒的授業恩師,早年遊歷長安沒有生計,後來居住在淇水附近,又遷住至宋州,如今也不知有沒有取得功名。他抱着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想法,也讓枚兒給自己的恩師寫一封信,如果到時候岑參不肯來,就去請高適,萬一高適也不肯來呢?

杜甫落第之後,如今還在長安遊蕩,捎帶着也給他寫一封,算是最後的備胎。

說實話他十分不願意改變詩聖、詩仙們的生活經歷,大唐的邊塞詩人已經有四個,若是把杜甫請到北庭來,只會多加一個邊塞詩人,而不是沉鬱頓挫的詩聖了。若不是早期長安城的困頓生活感悟,杜甫恐怕也寫不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那樣的詩句。李嗣業可不想給他提供順暢的仕途,因此而毀掉一個現實主義文學大家,這可是文學界的沉重損失。

李枚兒寫罷書信擱筆,李嗣業趕緊給了她一筆潤筆費,打發她自己去玩。

枚兒今年已經年滿十九了,比起那些準備婚配的二八佳麗,已算是大齡青年。李嗣業想着應該給她找門親事,免得再大一些被人懷疑嫁不出去。

他將信件摺疊好,分別裝入對應的信封中,命下人去親兵旅,哦,升任節度使之後,他的親兵就叫做牙兵了,命僕人去牙兵旅把庫班尼叫來,讓他帶着書信到長安去遞送奏疏,捎帶着請一個幕僚。

從小出生在蔥嶺的庫班尼最大的願望是去長安一趟,去看一看這偉大的帝都皇城,這個機會正好能滿足他的願望。

……

一個半月之後,送信的庫班尼來到長安,親眼見到了帝京繁華,才明白不虛此行。

他先是來到了熙熙攘攘的西市,像逛廟會一般左顧右盼,好傢伙,連坊市的闕樓都比龜茲的城門壯觀。形形色色的人從他身邊掠過,肩上騎個猴的,肩上騎着孩子的,肩上馱着一架羊肉的。胖壯的女子披着羅綺同他擦肩而過,身上散發出強烈的香味令人窒息,好傢伙,這是醺了多少香啊。

庫班尼來到米記商鋪的門面中,身上掛着褡褳來回轉悠,店中所販賣的物品繁多,有出自蔥嶺的盤羊角,吐蕃的氆氌,呼羅珊的掛毯。氆氌好像不是正宗的吐蕃貨,而是蔥嶺識匿人的出產,雖然表面上無甚差別,糊弄長安城中普通百姓足夠了,但遇到他這樣真正的內行一眼看穿。

店中夥計看到他的相貌裝扮是胡人軍卒,就識趣地沒有上來招呼,店裡的胡貨是賣給漢人的,真正的胡人誰來買這些玩意兒。

庫班尼主動問道:“你們東家何在?”

夥計毫不客氣地頂了他一句:“東家也是你能見的?”

庫班尼冷冷地一笑:“我是你們東家的東家派來的。”

這話聽起來繞口無理,夥計們正準備反擊,結果從樓梯上探下來一個腦袋說話:“請這位客人上來說話。”

庫班尼聽罷,不跟這些夥計們糾纏,蹬蹬蹬踩着木樓梯上樓去。夥計們一臉尷尬,只好低頭用雞毛撣子打掃架子以掩飾。

他來到二樓上,只見兩個賬房坐在大案後面算賬,一個粟特漢子雙手捧着一碗羊肉湯,正在仰頭往嘴裡吸溜,這位應該就是東家了。

他上前抱拳說道:“我是李中丞麾下牙兵隊正,特來長安辦事。”

粟特人米查幹揮起袖子擦了擦嘴,伸出手等着對方遞交信物,庫班尼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雙手呈到了對方手中,米查幹接過來一看落款,才恭敬地回了一禮:“軍爺果真是自己人。”

李嗣業給米查幹來信只有一個目的,讓他幫忙尋訪岑參,畢竟庫班尼在長安人生地不熟,沒有本地人引路容易轉暈了。

庫班尼坐在案几前,三封去信都交給了米查幹,並且叮囑道:“先去找岑參,如果岑參看了信不答應,就去宋州找高適,若高適還不肯,就在長安城中請杜甫。”

米查幹打心眼裡佩服,這纔是李東家的風格,說成是狡兔三窟也不爲過。他把這三封信件揣到懷中,對庫班尼說道:“這樁事交給我來辦,軍爺想必還要在長安逗留一陣,如果不願意住官家的館驛,我在西市上有熟人的邸店,食宿費用都由我來承包。”

庫班尼咂舌不已,這位真財大氣粗,不過與他初識比較生疏,不好意思去佔這個便宜,但又捨不得這花團錦簇的西市繁華,正在猶豫躊躇,口中說道:“我手中有積蓄,不勞東家破費。”

米查幹坦開胸脯笑道:“既然是中丞派你來的,那就是自己人,何必跟我客套。”他說罷對下方的夥計喊道:“範劉大,上來!”

夥計噔噔地抓着扶手跑到樓梯口,大聲應答:“來了。”

“帶這位客人到漕渠旁的何家邸店,跟他們大櫃說,這是我們米記商鋪的客人,一切開銷由我米記商鋪結賬。”

夥計躬着身體叉手道:“喏。”

他又轉過身來對庫班尼邀請:“貴客請隨我來。”

這下可由不得他推脫了,只好跟着夥計準備下樓,卻聽見米查幹在身後大聲笑道:“哎,晚上西市有胡姬酒肆徹夜笙歌,也有水靈靈的康居美人陪酒薦枕,絕對讓你銷魂蝕骨忘記軍旅,好不容易來長安一次,好好享受吧。”

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