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

bookmark

庫班尼站在邸店客房的窗前,窗下有木板,木板上擺放着一盆蕙蘭。他推開窗扇,西市熙熙攘攘的人流聲涌了進來,還有街對面各種攤販美食的香味飄來。胡餅的麪粉香味,湯餅的清香,偃月餛飩,生魚片沾醬的香味,還有混着香料咕嘟咕嘟煮羊肉的大鍋,鍋中老湯散發出的味道勾動着他的味蕾,幾乎要強迫他跑下樓去到攤鋪裡去胡吃海喝。

這座邸店據說是長安大富豪之一何明遠的產業,面朝西市街道,背朝漕運水渠,房間雅緻而寬闊,連臥榻的褥子裡面都充填着蠶絲。何家邸店的服務相當用心,每天都有僕人上來打掃房間,提供茶水,據說每隔五天就要清洗一次鋪在榻上的單子和衾被的被面。

何明遠就是依靠這種細微的服務打敗了長安城的多數競爭對手,把邸店開得遍地開花,據說就連南方的揚州和河西的敦煌都有他家開設的邸店。

他特別想享受長安城這種滋味十足的生活,但要先辦完中丞交代的事情,才能放心地玩耍。

他關上了房門走下樓,和邸店中的夥計知會了一聲,便去馬廄中牽了馬,走出西市往皇城方向而去。

庫班尼牽着馬來到皇城門口,右驍衛兵卒在此值守查驗公文,他出示的憑證上蓋着北庭都護府的大印,被順利地放進去遞送到中書省。

各地官員送抵朝中的奏疏集中在中書省,由通事舍人接收後謄抄存檔,依照地區輕重緩急分類整理,比如歌功頌德的分爲一類,報捷分爲一類,諫議加官又分爲一類,然後上交給中書舍人,中書舍人審閱之後附上建議再上交到政事堂。

奏疏送到政事堂後,由中書令,侍中,和中書門下三品們依次審閱後作出批示,有些需要報給皇帝,有些則直接轉給尚書省六部去執行。

李嗣業的這封任官奏疏被中書舍人審閱之後,他沒有任何建議或者不敢建議,直接和其他奏疏一起送往政事堂。

中書舍人拿着奏疏到了政事堂後,發現右相李林甫不在,只有左相陳希烈在那兒乾坐着。批奏疏這麼大的事情怎麼敢交給左相,還是差人騎快馬送到右相府上吧。

奏疏被送進了右相府邸,管事卻找不到李林甫。因爲李林甫最近害死的人太多,爲了躲避刺客,他在府邸中幾乎是每個房間只住一天,身邊還有右驍衛的高手護佑,就連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裡。

他的位置只有忠心耿耿的大管事知曉,所以奏疏交到了大管事手中,大管事捧着送進了迷宮堂宅的一個隔扇間內。

李林甫緊閉着窗戶點着油燈坐在案几前,將奏疏一張張地翻看,多數後面中書舍人已經付上了意見,他如果同意就附上同意,如果認爲不妥就重新擬定意見。

直到他把李嗣業的奏疏拿在手裡,簡單過了一眼,看着這娟秀的字體自言自語冷笑道:“竟然用女子來擬寫奏疏,手下沒有幕僚嗎?或者說是不識字的丘八一個?”

他轉念一想不該啊,這個李嗣業能力是有的,擔任太子內率之時能想出用馬球賽解決東宮的財政積欠,又在安西都護府任職時又親自主持磧西驛站的修建,利用民間商賈的力量完成了無米之炊,這兩件事情不像是一個沒有學識的人做出來的。

不過,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的學問是在書冊上學不到的,此人或許不學有術。他若真是個文盲,李林甫倒能夠放心了,聖人就算是再被豬油蒙了心,也不會讓一個文盲入朝參政。

可又不知道他盲到什麼程度,或者說故意養晦?

一個小小的北庭節度使,向他這個堂堂的中書令隱晦,那他也把自己想得太高了。比起這個他更相信李嗣業是在遮掩自己是文盲這一事實。這件事應該派人親自求證一下,好解掉不必要的疑心,排除一個已知項。

右相要提防的人實在太多了,看似弱不禁風的太子,統轄四鎮的王忠嗣,居心叵測的安祿山,與他不對頭的仇章兼瓊,與他們比起來,一個疑似文盲的北庭節度使實在不夠看。

至於奏疏的內容,他仔細看了一遍之後便一一通過,只是提筆在“郭子儀”這三個字的上空猶豫了一下。

這個郭子儀出身太原郭氏,年少時於武后長安二年參加武舉,那個武舉的分量他是知道的,不止考較騎射,長槍,力量,還有兵法方面的文字考試。既然如此,郭子儀就不必留在北庭當節度副使了,他在奏疏留白的右側寫下“嘗議郭子儀調任朔方鎮東受降城使。”

他將這些奏疏批閱完成後,取出兩封報祥瑞歌頌功德的奏疏,決定上呈給聖人讓他老人家高興高興,至於其他的奏疏皇帝就不用看了,直接轉遞到尚書省再分撥給六部,該擬定告身下發魚符印綬。

……

庫班尼將奏疏送達後,回到西市徹底投入到忘我的狂歡中,白天下館子,水盆羊肉,古樓子夾肉餅,火晶柿子可勁兒地造,夜晚到胡姬酒肆中吃酒欣賞胡璇舞,等醉意闌珊時摟着一個膚白貌美的胡姬回到邸店客房,把牀榻上鋪的花團絲絹牀單給弄髒。

像這種程度的揮霍,也只有富商巨賈能夠承受得起,他身上的這些盤纏還不夠三個晚上糟蹋。這些年他在軍中攢了一些娘子本錢,幸好沒有全部帶過來,不然就真是欲哭無淚了。

閒話休提,米記商鋪那邊米查幹接到李嗣業的指示後,立刻尋人去打聽岑參的下落,結果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岑進士在守選期等了三年,四處遊歷沒有授官,最近回到長安,被吏部授了一個東宮右內率府兵曹參軍的官職。

這下可就不好辦了,人家都已經有官了,怎麼肯棄了官職跑到北庭去做行軍掌書記。

要不退而求其次,去到宋州找高適去?

高適這個更麻煩,還得長途奔波殊爲不易,不然直接找杜甫?但李中丞將杜甫列爲最後一個,定然是不太情願。

最後米查幹一合計,不如迎難而上直接找岑參,先把對方給說通了,至於調任的事情再使錢想辦法。

他先去了解岑參所任官職的情況,才知道東宮右內率府兵曹參軍是個閒得不能再閒的閒職。如果是舊曆以前,右內率府作爲太子官署還能夠接觸到太子,或許還能晉升。但自從唐玄宗一日殺三子後,新任太子李亨便不常駐東宮,而是將十六王宅自己原來的忠王府改爲了別宮,太子官署的核心人員都駐在那裡。

至於皇城之中的東宮,成爲了李亨閒置的豢養後備力量的地方,東宮十率多數閒置在此處,但凡朝廷要安置無處可安的官員,都把他們掃到東宮養老去。

這下米查幹又看到了希望,派人採買了些糯米糕當做禮物,親自跑到岑參租住的地方去拜訪。

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