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

bookmark

北庭都護府的官員們最近發現,上任一年後的李中丞開始不務正業了,他弄了幾個敲鼓的軍中鼓手和一個吹笛子的樂伎,整日在內城的校場上整什麼樂曲。

記得一年前中丞來北庭時,還是躊躇滿志,要把北庭都護府的糧食儲備和財政收入提上一個臺階,也要增加北庭的人口。他每天都要巡視地方和軍營,連續發下告示,行政力度遠超了以往的每一位節度使,短短一年時間,北庭的財政收入就增加了一成,糧食庫存量也增加了六十囤。

但誰知到了第二年,他突然就放鬆了下來,不再去巡視地方,不再想辦法改善軍餉和民生,而是搞起了嗩吶。令所有人大跌眼鏡,背地裡也傳出不少風言風語。說他來到北庭裝了一年好官,現在終於裝不下去了,只能原形畢露,這就叫做新打茅坑香三天。也有人暗中稱呼他爲蓋嘉運第二,不,說他蓋嘉運第二都高看他了,好歹人蓋嘉運墮落之前已經是戰功赫赫,兼任河西隴右兩鎮節度使。他如今只不過一個小小的北庭節度使,只有微末功勞,有什麼資格自大,有什麼資格滿足。

剛開始謠言傳出的時候還沒什麼,哪個領導還能沒有點兒愛好,但時間長了,他們才發現這位李中丞確實是上心到走火入魔,倒不像是愛好了。幾位老下級也有點看不下去,決定勸諫李中丞,再這樣下去,他這輩子就只能止步於北庭節度使了。

這一日下午,李嗣業帶領衆人搭着涼棚在校場中排練,他左手提着嗩吶,右手中拿着蘆葦棒子,高舉在手中揮舞下去。四名光膀子的鼓手開始擂動大鼓,從第一聲的慢節奏開始,鼓聲如重錘開始響起,彷彿震得校場上的塵土都要飛揚。

沉悶有力的前奏過後,本來應該是有一段續接的古箏聲,只是彈箏的人還沒有找到,只好用笛子的聲音續接上,李嗣業仰頭將嗩吶吹了起來。

他剛吹了半段,低頭瞧見婢女道柔不知何時站在不遠處,雙手緊緊地抓着袖子,就連雙腳都緊踩在地上,似要控制着自己雙腿不要動。

他的氣息中斷了一下,嗩吶聲噶然而止,總感覺缺了古箏伴奏,少了那股子味道。

李嗣業放下嗩吶遺憾地嘆口氣,扭頭問她道:“是娘子叫你過來的?”

道柔的雙眼中似有小星星,滿臉潮紅地望着他,連說話聲也結巴了起來:“不,阿郎,我只是跟過來看看。”

“嗯,”李嗣業淡漠地點點頭,點頭示意四個鼓手和吹笛子的樂伎,準備重來一遍。

道柔突然看見橫放在案几上的箏,好奇地指着問道:“這裡不是有秦箏嗎?我怎麼沒見有人彈奏。”

“哦,還沒有找到彈箏的樂師,所以只能空着。”

她鼓起勇氣毛遂自薦道:“阿郎,奴婢能不能代替樂師的位置。”

李嗣業半是質疑半是驚喜地問道:“你會彈秦箏?”

“阿郎可以讓奴婢先試一下。”

道柔款款地走到秦箏後面,盤膝落座,挽起袖子雙手輕觸在了弦上。一看上手的這個動作就能看出是接受過訓練的。她手指勾撥挑動撥弄着琴絃,一曲《高山流水》從指間流淌出來。

四個軍漢都不太懂,只有吹笛子的老人站在一旁搖頭晃腦很享受的樣子,琴聲的珠玉跳動,清脆悅耳,彷彿真的有河水在耳邊流淌。

一曲終了,老人擊掌讚道:“年紀輕輕就能將秦箏彈奏到如此嫺熟的地步,確實是天賦異稟,也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李嗣業也跟着鼓了掌,算是冒充行家,他讚許地點頭說道:“不錯,但是我要你彈的節奏要快,跟着鼓點兩聲兩聲遞進,都是同樣的調子,但要一聲比一聲更強。”

因爲他不懂古箏,只能講出這種感覺,至於從簡譜到宮商角羽微的轉換,他自己都搞不明白,無法進行樂曲翻譯。

“是不是這樣?”她撥動着手指在秦箏上彈奏,兩根手指勾着琴絃輕觸便放,速度節奏很快,果然是一聲比一聲更強。

李嗣業頓時發酸了,這音樂天賦果真不是蓋的,他決定把這曲子推銷給皇帝后,就絕不再搞樂曲,老老實實地當自己的節度使吧。

道柔卻仰頭淺笑着問道:“阿郎,要不搭配鼓聲試試。”

“好。“

李嗣業揮手令下,四名勇士敲擊了鼓聲,鼓點的聲音逐漸加快,緊接着秦箏跟了進來,節奏明快而短促,緊接着是橫笛的聲音響起。李嗣業擡起了嗩吶吹奏,明快強悍的嗩吶聲突入了進來,遮蓋了所有的聲調,也預示着樂曲的高潮來臨……然後一曲終了。

他開始指點出剛纔演奏的不足:“你們的鼓聲在秦箏響起的時候,要適度地減輕力道,與箏聲齊駕並驅,等嗩吶響起的時候,你們再加大力道。還有老孫,你這個笛子不要在前奏開始的時候吹了,顯現不出來,你就等嗩吶聲結束的時候,吹奏出那個餘韻來。”

“我們重新再來一遍。”

四名鼓手神情古怪,李嗣業回頭看時,卻見瀚海軍的軍使段秀實,神情尷尬地站在不遠處,不知道該不該過來。

李嗣業放下嗩吶迅速走過去,關切地問段秀實:“是遇到什麼難處了嗎,還是軍中有什麼事情?”

“不是,”段秀實顧左右而言他:“中丞,你的這首曲子慷慨激昂,宛如萬馬奔騰,千軍辟易,使人熱血沸騰,豪氣直衝雲霄。古往今來所有的軍中樂鼓曲不能及它之萬一。”

李嗣業心說當然了,這曲子積澱了上千年,又經過黃霑的提純改編,早已經超越了時間的概念,如果沒有那種華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承,憑空怎麼可能創作出來。

“如果用這樂曲來戰陣中放出來鼓舞士氣,保管讓軍士們熱血勃發而衝冠,死戰而不退。”

李嗣業知道他不是想說這個,緊跟着問道:“你來不單單是爲了誇這曲子吧。”

段秀實把手伸到脖子後面撓了起來,一邊笑着說道:“我知道這曲子很好,但與你和我們的功業比起來,它不值得浪費你的時間。你既然曲子已經編成了,爲什麼不交給別人去吹,如今北庭百廢待興,中丞不可捨本逐末。”

李嗣業笑了:“你覺得我吹嗩吶是不務正業吧,從眼前來看確實是。不過你們不用擔心,我可以向你們保證,這只是我在追隨聖人的愛好,不是真的在鼓搗這個。我只是拿它在聖人面前換點兒東西,等把它賣給聖人後,我還會做回我的北庭節度使。”

段秀實頓時心情複雜難言,李嗣業在這兒演奏嗩吶曲時,他感覺他不務正業,把他中丞的本質工作給忘卻了。現在李嗣業突然說創作這樣一首曲子只是討好皇帝,用罷就會拋棄手藝,又讓他感覺是暴殄天物,能創作出如此振聾發聵樂曲的才華,竟然只用一次就要扔掉,如何不讓人扼腕嘆息。

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