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

bookmark

北印度軍隊的士氣低落到了最低點,唐軍兩次的騎兵奔襲使得他們損失慘重。巴吉拉本人有金甲護體,也有重步兵護衛,暫時不用擔心性命之憂,但他麾下的士兵接連不斷地死去,僅憑几百人的裝備精良能挽回敗局嗎?就算他能夠活着抵達曲女城下,殘兵敗將如何從唐軍手中奪回曲女城?

他遭遇到了一種全新的戰術,已經涵蓋了他的軍事知識盲區。過去的幾百年裡,每一次侵略者的到來都帶來一種新的作戰方式,波斯人皇帝大流士入侵時的不死軍帶來了重裝步兵和戰車,亞歷山大帶來了馬其頓方陣,大月氏人的霜貴帝國帶來了重騎兵衝鋒,但這次的唐軍帶來的靈活穿插的輕騎兵,當然他還沒有見識到唐軍的弩箭長弓搭配的箭雨和六花陣。

實際上每一次侵略戰爭都能給印度帶來深層次的改變,如大流士和亞歷山大入侵後,使得北印度人學會了重步兵和馬其頓方陣,他們用這種先進的戰術思想狠虐自己的南方同胞,大一統的孔雀王朝由此而誕生。大月氏人霜貴王朝結束後,北印度人學會了用騎兵和戰象,然後笈多王朝誕生。他們所有內部戰爭都是北方虐南方,因爲北印度確實在外來者的倒逼下,顯得更有攻擊力。

巴吉拉雖然自己也短視,但他隱隱感覺到是婆羅門神廟的長老們害了自己,他們害怕剎帝利貴族們掌控軍隊威脅到他們的統治,就把種姓隔離也灌入到軍隊之中。使得一支武裝中有四個種姓,這種種姓之間的割裂感,讓剎帝利無法把軍隊擰成一股勁兒,就如他這樣轉型成功的婆羅門,也無法做到。

但他還是相信自己不會戰敗,他在心底都高聲叫喊,我是北印度的戰神!我曾經戰無不勝!現在我一樣會順利來到曲女城下,最終奪回曲女城。

冷靜下來的巴吉拉決定組成行軍方陣,正是亞歷山大帶給印度的馬其頓方陣,不過印度人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了修改,外圍兩層長矛以據敵騎兵,第三層爲刀盾兵,行軍時長矛豎起,步伐一致向前行軍。

列陣行軍對軍隊的紀律性要求較高,巴吉拉麾下的軍隊算是北印度軍中的精銳,自然能夠完成這麼低段位的複雜操作。

他不敢再把象陣安排在軍陣的左側,以防唐軍再用什麼巫術平地炸雷把大象給驚了,剛纔稀疏的行軍隊列都踩踏死了這麼多人,若是如馬其頓方陣這麼密集的陣型,幾十頭大象足以使得北印軍一敗塗地。

他把重步兵親衛安置在六個方陣的中央,組成騎兵的剎帝利、吠舍們分別在隊首和隊尾,這樣即使唐軍膽敢前來衝陣,中央的重步兵陣型也可以有效阻擊敵軍,騎兵也可以救援兩端的騎兵方陣,這樣的配置理論上沒有任何漏洞。

沒有漏洞就是最大的漏洞,馬其頓方陣移動緩慢,可以用在戰場遭遇中,但不可以用在長途行軍中。而且行軍的主體是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長時間保持一種行爲模式,他總要吃喝拉撒睡,就像草原上成羣的羚羊,它們也以團隊行動,但總有打盹的時候,也總能讓狼找到捕獵的機會。

斥候將北印軍的消息傳遞給了封常清,封常清決定親自去查探一下,趴在草叢中遙望遠處列陣整齊的印軍。

“我就說嘛,北印度軍神如果就那點兒水平,那麼我帶一萬多人,就可以將整個印度給征服了。這個陣法多少還有點意思,僅僅是有點意思,水平也就止步於此了。”

副將問道:“封將軍,現在該怎麼辦?”

封常清斜睨了他一眼:“怎麼辦?列陣不戰,今日的兩場突襲已經足夠了,其餘的事情放到明天再說。

星空下平坦而肥沃的土地上,相隔不過十幾裡,兩隻軍隊分別在平原上燃起了篝火,他們之間並非不能感知到對方的存在。相互之間帶着野心和提防。展現出野心的是唐軍,帶着提防的是北印度軍隊。

沒有主動權的一方想要獲得勝利,困難程度相當於地獄。北印度軍由於有了他們預定的任務,只能在被動牽制捱打的過程中前進,他們的行軍速度使得他們無法主動出擊,目標的明確也使得他們無法浪費時間去進行誘敵設伏,戰爭的結局似乎已經註定了。

第二日清晨,恆河上碧波盪漾,粼粼的波光延長百里。北印度軍隊繼續列陣開拔上路,整齊的方陣在行進中也頗爲壯觀,乾燥的塵土在空中紛揚。

李嗣業將三千騎兵分爲了四部分,一部分跟隨移動看護馬匹和給養,其餘三支輪流派出騎兵斥候偵查敵軍,等待他們紀律鬆散的時刻,隨時準備進攻。

日頭逐漸升到了當空,北印軍停了下來,兩個方陣解散跑到河中飲水,另外四個方陣原地坐下休息。唐軍突然在他們的右側出現,兩支騎兵千餘騎從兩個方向對着北印軍衝鋒,坐在地上的北印軍慌忙站起來迎敵,反應和整頓速度慢了半截,唐軍已經撲至近前用角弓兩輪拋射。

北印軍再度發生了小規模的亂象,兩翼騎兵慌忙來回救援,等他們即將於唐軍接敵時,敵人又如風一般地撤走了。

長時間的結陣行軍不但減緩了速度,對他們的體力也是極大的考驗,特別是赤日當空之時,許多士兵已經厭煩了這種提心吊膽。

短短一個時辰之後,唐軍又找到了北印軍行進中的疏漏,又來了一次突然襲擾。

傍晚時分,北印軍再次停下修整,多數人已經麻木而又神經衰弱,唐軍又進行了一輪襲擊,射殺敵人數百人後再次迅速撤退。不止是低種姓士兵在戰鬥中因疲憊而逐漸喪失意志,就連高種姓士兵和剎帝利騎兵們也疲於奔命,滿腹怨言。這簡直是在羣鼠咬活象,兩萬軍隊在唐軍的追咬中已經遍體鱗傷,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散架倒下。

當夜封常清召集大部分軍官進行商議,許多人認爲一舉擊垮北印軍的時機已經來臨,明日可對敵軍發動總攻。封常清卻認爲時機仍不合適,因爲敵軍在遇襲後多數依然能夠進行反擊,哪怕是微弱的反擊。

他認爲明日還需要兩輪以上的偷襲,封常清這個高段位玩家瞭解了北印度軍隊的綜合實力後,已經不滿足於只打勝仗。他還要給自己制定高標準,打一場戰損比從五十比一到一百比一的戰爭。這種樂趣就像是高級玩家們的無傷通關,把戰爭當做一場炫耀技術的表演賽。

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