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

bookmark

這時下面沒有人敢接茬,甚至沒有人敢有所表情反應。皇帝說這話意思太明顯了,除了皇帝的爹,誰敢給皇帝這麼大的委屈。

就在這不和時宜的時候,有不合時宜的參贊聲響起:“西涼王,太尉李嗣業覲見!”

李嗣業身穿紫袍進入殿中,眼眸隨意低頭一掃,發現所有人似乎都眼角帶淚,還有人用看仇寇的目光看着他,就好像是他剛剛把他們給惹哭了一般。

他站在臺階下躬身叉手:“臣李嗣業參見陛下。”

李亨端着酒杯搖頭笑道:“快看看,朕的大功臣來了。李太尉可是與朕有大恩,當初朕還是太子之時,都需要太尉的賙濟,你在朕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朕,又幫朕收復了長安洛陽二京,可謂是居功至偉。”

李嗣業低下頭躬身叉手:“這些都是臣下應當做的。”

“是嗎?哈哈哈。”李亨大笑了片刻,突然臉色一黑,對宴席上的衆人道:“無關人等,都可以給我滾了!”

醉態各異的宗室和臣子們從席位上站起來,紛紛往殿外逃去,只剩下李輔國和他君臣二人還站在殿中。

李亨把醉得酡紅的臉朝向李輔國,淡然道:“你也滾。”

李輔國隱去眼中的委屈之色,朝皇帝叉着手,緩緩地退出了大殿。

李亨盤膝坐在了地上,手中端着酒盞示意道:“李太尉,過去拿盞酒。”

他轉身去一片狼藉的餐桌上撿了一個空盞,用銀酒樽給自己倒滿,才端着來到了李亨面前,且看他如何說話。

“朕有三盞酒水要謝你,這第一盞,要謝你昔日在我困頓之時,始終對我抱有期待,也暗中幫我。婢女道柔我還記得,她是否還在你的身邊,她是我最喜歡的婢女,我都送給了你。這第二盞,要謝你送給我的幾車財物和三千龍驤軍,李崇雲只是你的一個養子,你能把這些東西給我,更多是看在我的三分薄面上。”

他提起酒樽,又給自己手中的酒盞倒滿,雙手捧着說道:“這第三盞酒,要謝你幫朕收復長安洛陽二京,朕有今日這樣的局面,一多半都是來自於你的功勞。”

“可惜你終究是太上皇的股肱之臣,讓朕不得不心生警惕。他做了四十年的太平天子,朕卻不得不在顛沛流離中一步步把江山拼湊回來,蒼天待朕何其不公!”

他一把將酒盞摔在地上,琉璃碎成了八瓣,笑着對端着酒盞如同面癱的李嗣業說道:“你和太上皇都是過去時代碩果僅存的人物,他老人家即將要回到長安,我覺得應該派出足夠分量的人去迎接他,要在哪兒呢,當然是在馬嵬驛迎接,讓他老人家走走昔日的傷心之地,感受一下過去的傷痛很有好處。”

李嗣業內心忍不住冷笑,果然是父慈子孝互相傷害,竟然能想出這麼絕的方法來膈應自己的父親,還要派自己這個昔日舊臣去,所有的傷心因素都聚齊了。

“臣遵旨。”

“哈,答應的這麼幹脆。”李亨得意地笑道。

“既然如此,臣告退。”李嗣業朝他叉起手,倒退着緩緩離開麟德殿。

李亨朝旁邊招了招手,李輔國不知從何處鑽了出來,皇帝搖晃着手中的酒盞悠然說道:“你的察事廳子的人都在太上皇身邊,要每日監視他的生活起居,特別要探知他和李嗣業都說了什麼。”

“喏。”

……

春三月,還未到草長鶯飛的時日,李嗣業率領一干親衛和朝中大臣站在馬嵬驛的西門,迎接從蜀中歸來的太上皇。

隨着遙遠的馬隊逐漸接近,黃色的車輦在山林中搖晃着來到了馬嵬坡下,李嗣業率領一干人等躬身叉手:“臣等迎接太上皇歸來!”

駟馬高車在坡前停下,老上皇在兩個婢女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下馬車,當他擡頭看到站在隊伍排頭的李嗣業時,下意識竟要轉身地折返回車上。或許是感覺這樣做不會起什麼作用,才低頭抿着嘴脣道:“李嗣業,你不留着力氣跑去討伐叛軍,來這個地方接我這個老頭做什麼?”

李嗣業蠕動了一下嘴脣,回答道:“我大唐能征善戰之將何其之多,哪裡需要我這樣一個早已功成名就的老將。”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老皇帝哼哼地笑道:“連你都可以稱之爲老將了,想我昔日開元天寶兩朝,將星雲集何其之多,諸如王忠嗣,皇甫唯明,高仙芝,哥舒翰,再加上一個你。”

李嗣業冷不丁地回了一句:“死者爲大,活着的人不配提他們。”

站在他身後的衆人嚇得心臟怦怦直跳,太上皇就算不再是皇帝,那也是皇帝的親爹呀,李太尉怎麼敢這麼拿話懟他?

李隆基只是低下頭嗯了一聲,就連他身邊早生白髮的高力士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表情。

他們跟在李隆基的身後往驛站的佛堂處走去,從李隆基的反應來看,他對這個傷心地倒無太多的忌憚,只是剛接近梨樹,老頭的臉上卻不由得悲悽起來。

衆人停下腳步遠遠站着,只有高力士扶着太上皇走到貴妃墳前,扶着梨樹慟哭了起來。遠處有不少人在悄悄抹淚,只有李嗣業雙手交疊在腹前冷眼旁觀。

等太上皇哭過之後拄着柺杖往回走,李嗣業站在他身邊叉手道:“墳裡面是空的。”

李隆基難以置信地扭過頭去,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臣當年奉旨南下之前,曾往京畿各地派了不少騎兵斥候,曾經有一支路過了馬嵬驛,他們瞧見一個看守墳塋的太監,領着十幾個盜匪把貴妃娘娘的墳墓給刨開了。他們因爲貴妃娘娘貌美,便想把她的遺體虜去,給他們死去的大當家配**。”

李隆基的身體渾身發抖,咬牙切齒地問道:“玉環的遺體現在在哪兒?”

“臣把他埋在了蘭州城的一座道觀裡,有道士們幫忙看着,絕不會有人跑去盜掘……”

高力士湊到了李嗣業跟前,瞪着眼睛低聲道:“說話不要太過分了。”

“我是龍首渠啊我過糞?”李嗣業雙手捅在袖子裡仰天嘀咕道。

李嗣業對李隆基有許多的怨念,不只是因爲他每次都選錯誤答案,還是因爲他不肯聽從自己的建議留在蜀中,非要跑到長安住李亨給他設計好的幽居之所。後面發生一連串的事情,都是因爲這個緣故。

太上皇揮起袖子擦拭了一把眼淚,斜眼看了李嗣業,對高力士說道:“不必跟他一般見識,他現在被剝了兵權,比起我們還不如。”

這一路上李嗣業再沒有同老皇帝說過一句話,等他們到達渭河西橋時,李亨親自帶着文武百官前來迎接,僅迎接的隊伍就達上千人,各種旗幟紛飛飄搖。

李亨翹首以盼滿臉欣喜,看見風燭殘年的老皇帝從車輦上走下來,他的眼裡立刻擠出了淚水,彎腰提着黃袍的下襬跪在了地上:“孩兒不孝,致使父皇舟車勞頓,四處奔波,今日才得以回到長安,這是兒子的過錯。”

其餘大臣也紛紛擦拭眼淚,感動得一塌糊塗,李嗣業冷眼旁觀,到場的竟然無一不是戲精,甚至有人哭得一抽一噎,實在是讓人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鍼氈。

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