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

bookmark

岑參盤膝坐在精舍內,面前的案几上擺放着美味佳餚,他提起筷箸嚐了個遍,又美滋滋地灌了一口酒。

坐在他身旁的嚴莊卻食不下咽,只因他也曾與史思明共事一主,深知其爲人陰險狡猾,生怕他們談判不成,被其找藉口殺掉。

“嚴公不必憂慮,正因爲史思明爲人奸猾,野心勃勃,他纔會同意與我們合作,此人絕不甘受朝廷擺佈。”

岑參說罷才輕輕地打着節拍,雙眼迷離地望着眼前的美人歌舞。

史思明的近臣宇文寬連忙趕過來,揮袖摒退舞姬,叉手對岑參和嚴莊邀請道:“兩位請隨我來,我家大王要接見你們。”

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岑參點點頭笑道:“請宇文將軍在前面引路。”

他們來到史思明的正堂內,這位周王翹起二郎腿坐在虎皮交椅上,看到岑參後站起來以示禮賢下士,口氣卻一點都不肯鬆動:“我只提兩條要求,第一,李嗣業不過是想借道入關中,所以他從吾兒峪攻入上黨,與我共同擊敗河東軍渡河入關中後,必須退出河東。第二,潼關以外包括陝郡不得留一兵一卒。”

岑參據理力爭:”這恐怕不行,我主公入河東,若放棄上黨蒲州等地,將來黃河沿岸的蒲津渡和龍門渡豈不隨時暴露在你的兵鋒之下?“

史思明坐回到交椅上,翹起鼻孔傲然說道:“不同意?那就沒辦法了。實話告訴你,朝廷派來的崔相也在我府上,如果和你談不通,那我就去答應崔相的條件歸順朝廷,到時候李嗣業兩面受敵,他就算再能征善戰,怕也夠喝一壺了。”

嚴莊頻頻向岑參使眼色,岑參依然錙銖必較:“既然如此,上黨可以放棄,但絳州和蒲州絕不能讓。”

史思明氣得吹鬍子瞪眼:“老子幫了他這麼大忙,竟跟我計較一個州兩個州?”

“非是不願,而是不能。我軍可以全部撤出河南,連陝郡都可以放棄,但絕不能放棄絳州蒲州。”

“好吧,”史思明嘆了一口氣,朝下人揮揮手,命人呈送上來整整兩盤子的豬腰金與蜀錦。

岑參不明其意,詫異地問道:“大王這是何意?”

史思明互搓着雙手笑道:“實不相瞞,我十分佩服岑夫子的才具,願意重金高官相聘,只要你留在我這裡,將來本王稱帝之後,你便是中書令!”

岑參躬身叉手道:“多謝大王美意,只是岑參已經立下誓言效忠李嗣業,男兒生於世間,豈可改弦更張,當擇一主而事終。”

史思明聽到他這麼說,心中愈發敬佩,只是嘆了一口氣,又睥睨了岑參旁邊的嚴莊一眼,揮揮手說道:“來人,給岑夫子他們備下四匹快馬,還有乾糧盤纏,本王要親自送他出城。”

嚴莊在無形中受到了暴擊傷害,且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大,但偏偏他還曾經參與安慶緒弒父,又勸安慶緒投降李嗣業,簡直是貳臣賊子的代表。

他們一路在史思明的相送下來到幽州城外,思明依然留戀不捨再三挽留,但岑參去意已決,委婉地說道:“岑參不過是一屆文吏,大王欲稱霸天下,需要的不是像我這樣的人,而是能夠輔佐您的能征善戰之將。”

二人在馬上朝史思明叉手,相約七月初雙方立刻進攻河東,揮別之後朝大地的盡頭策馬奔騰。

二人奔行出三十多裡後,天色逐漸黃昏,嚴莊回首望向他們離去的方向,突然開口詢問岑參道:“史思明給你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厚,而留在李嗣業身邊,也只是他的兩大謀士之一,岑夫子難道沒有動心嗎?”

岑參決然地搖搖頭道:“沒有。”

“哦,這是爲何。”

“史思明不過喜愛金錢,喜愛權勢而已,卻無胸懷天下之心。他才佔據河北,就敢自稱大聖周王,等他將來攻下洛陽之後,必然要提前稱帝自立。他連滿則溢,過則損的道理都不懂,如何能成就大業?”

……

乾元二載七月,李嗣業留燕小四和田珍駐守在陝郡,自己則率大將段秀實,白孝德、趙崇玼和次子李崇豹從吾兒峪進攻上黨郡的壺關縣。

由於河東節度使鄧景山提前得到朝廷的命令,要嚴守上黨和絳州、蒲州,所以及早派昭義軍駐守在壺關、襄垣、潞城等三縣。

李嗣業派次子李崇云爲先鋒,親率三百陌刀手從縣城的東南角攻入了城內,昭義軍退守至襄垣,企圖固守等待河東節度使派兵來援。

襄垣此城最早由戰國趙襄子所築,後三家分晉之時歸入韓國,城池之固在上黨五城中爲最堅固,李嗣業將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故意放出一面,使城內唐軍派出信使前往上黨郡治所潞城求援。駐守在潞城的昭義軍大將張光晟率軍馳援。

這時朝廷已經意識到三晉之地的至關重要,又特地將上黨以南同河東節度使區分開來,劃出澤潞節度使,重點保衛黃河北上渡口,命王思禮擔當首任澤潞節度使。

這時的王思禮剛從關中渡過黃河進入蒲州,他尚不知圍繞着上黨,一場關乎天下命運的戰役已經打響。

張光晟率軍馳援襄垣,途徑老爺山一側時,遭到段秀實率領瀚海軍伏擊,全軍大敗而歸。李崇豹早已率飛虎騎沿途進行追擊射殺,八千人等回到潞城時,已經只剩下三百多人。

李嗣業趁機率先攻取潞城,因唐軍寡不敵衆,最終城池被破,張光晟自刎而亡。駐守在襄垣的昭義軍得知河西軍攻克了潞城,感覺生機無望,也終於獻城投降。

河西軍奪取三城之後,上黨郡的其餘各縣都望風歸降。

這其中最爲苦逼的是王思禮將軍,朝廷任命他爲澤路節度使,結果尚未到任,就先把地盤給丟了。這個鍋他直接就得背身上,連甩都甩不掉。

王思禮把守在絳州和蒲州的昭義軍集結起來,揮手對部下們說道:“李嗣業揮軍進攻上黨,上黨一旦陷落,我們就危險了。爲了避免被他接連吃掉,我們應當主動集結起來進攻。把他擊敗趕出壺關。”

昭義軍在絳蒲二州集結的兵力有兩萬餘人,看上去可堪一戰,但這兩萬人裡面握過一年刀槍的人不超過五千,會挽弓射獵的人不超過三千。一旦與精銳的瀚海軍碰上,估計一個照面就會被打垮,更別說號稱天下最強騎兵的飛虎騎了。

部將辛雲京向他進言道:“王大夫,昭義軍再也不是以前的昭義軍,經歷與安祿山史思明叛軍多次血戰,能征善戰之士多有犧牲,如今都被強徵來的百姓所稀釋。況且李嗣業麾下十萬之衆,連曳落河都不是他的對手。我建議向鄧景山求救,希望他能起太原之兵南下救援。

王思禮想得很好,只要他派人前往太原聯絡鄧景山,使其南下進攻上黨,他則從絳州北上兩路合擊,就算不能消滅李嗣業所部,也能將他們從壺關逐出河東。但他絕對沒有想到,鄧景山此刻也自顧不暇,正率河東軍主力在大同堅守城池,以抵抗史思明麾下的四萬幽燕軍外加三萬僱傭契丹兵。

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