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

bookmark

張光滔吃了人的嘴軟,拿了人的手短,開始四處張羅爲兩人引見河東節度使麾下的這些將軍們。

正好李嗣業從長安派人送來的胡椒、黃金等賄賂物資已經到達,他們可以放開手腳放心地收買每一個將軍。

這些日子裡兩人裝扮做商販,遊走在太原城的各大酒肆,大把撒錢揮金如土款待河東軍的將領們,然後酒席上觥籌交錯,呼朋引伴,吃過之後還要給每人打包送上一件禮物。

“雍王發跡於安西都護府的一個小小的守捉使,也與我們一樣是在沙場上打拼慢慢積累功勳升起來的,更知道我們這些底層將領的苦。鄧景山這種讀書人,也不是說他就是壞,只是他們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不能夠理解你們。士兵們把腦袋別在蹀躞帶上跟他幹,結果卻給大家夥兒吃黴米,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兒?雍王執掌河西軍期間,別說人了,就連馬匹被餵了黴米,養馬得都要受到嚴懲。不體恤將士也就罷了,苛待大家就說不過去了。”

圍坐在案几周圍的河東軍將領聽罷只是低頭悶喝酒,時而有人低嘆一聲。席上有名性格爽朗的小將名叫黃抱節,剛纔喝酒的時候就數他嗓門最大,此刻將腰間的刀摘下來,扔在案几上說道:“此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我看這鄧景山根本就是瞧不起咱們,他把咱們當做他家的牲口,與其被他騎在頭上欺壓,倒不如譁變殺了他孃的!”

衆人一聽這話面如土色,紛紛去捂他的嘴說道:“可不敢亂說話,鄧景山可是朝廷親封的河東節度使,誰敢犯這樣大不敬的罪過。”

“反就反了,朝廷又能怎地?舊皇帝的關中都讓人家給佔了,跑到江東去自顧不暇,哪裡還能顧得上河東的事情,眼見得跟着鄧景山毫無出路,倒不如給兄弟們討個出路。”

兩名親信在旁邊察言觀色,感覺他們的煽動已經到達了火候,只是需要得到嚴莊的首肯。

宵禁的前一刻衆人終於散去宴席,準備各自離去,黃抱節和張光滔牽着馬同路而行,兩人剛走出幾步,嚴莊的親信連忙追上來說道:“黃將軍,張將軍請留步。”

“先生們有何事。”

兩名親信上前對黃抱節說道:“剛纔在席上聽到黃將軍的慷慨之言,心中十分佩服讚賞。如今雍王佔據長安,供奉元朔皇帝陛下爲正統,如今佔有隴右、河西、關中三地,將來必定能夠平定叛亂一統天下。將軍何不起事轉投雍王,將來也不失封侯之位。”

黃抱節仰頭灌了一口悶酒,嘆了口氣說道:“誰不想爲自己謀個前路,只是無有門路。”

“何來沒有門路之說,前陣雍王派侍中嚴莊前來太原勸降鄧景山,不料卻被這廝無理責打,現在帶傷躺在太原城外的趙家煙。如果將軍有意歸順朝廷,歸順雍王,我願意爲將軍引見。”

張光滔早就被人收買,也幫着他們煽動黃抱節:“兩位賢兄有這樣的門路,爲何不早告訴我,我願意跟隨你們前去見嚴侍中,爲自己謀一條出路。”

黃抱節見自己的好友也有意與他共同謀事,便也主動相請道:“還請兩位先生替我們引見嚴侍中。”

兩人大喜過望,送別走黃抱節和張光滔之後,連忙跑出太原城來到趙家煙村,自己家的阿郎彙報。

嚴莊趴在土炕上,後背上裸露出帶着傷疤的脊背,一邊倒吸冷氣一邊問兩人:“我們加的這幾把火,火候已經到了嗎?”

“火候自然是到了,不然我們也不敢把這兩人引到你面前來,他們可以煽動麾下及城中將卒起事殺掉鄧景山,只是需要朝廷給他們一個名分。”

嚴莊喜悅地捋須說道:“這個事情應該有個結尾了,找人把我的官袍清洗乾淨,明日我要親自面前兩位將軍。

……

第二日,黃抱節和張光滔二人爲了避人耳目,特意裝扮了一番出了太原城,跟隨守在門外的嚴莊親信來到趙家煙。

爲了表示出官威和對兩人的重視,嚴莊硬是帶傷穿上官袍,又命人到別處買來一架胡牀,讓他坐在窯洞前的胡牀上,看上去這氣派雖然與這環境不匹配,但也是權宜之計。

兩人來到院子裡,看到坐在胡牀上的嚴莊身披紫袍,連忙單膝跪地叉手說道:“末將天兵軍馬軍營統領黃抱節,末將天兵軍副軍使張光滔,參見嚴侍中。”

嚴莊連忙上前將兩人扶起來,和藹地笑着說道:“兩位將軍快起,你們歸義忠勇之心,我已經修書前往長安報知雍王,不日便有聖旨送來下達,此番率河東軍歸義,朝廷必有重賞。”

黃抱節站起來叉手說道:“黃抱節仰慕雍王久矣,早就願意歸順朝廷,只是一時報國無無門,如今我二人願意率衆起事,歸順雍王歸順朝廷。”

“很好,兩位將軍就靜候佳音吧。”

……

三日之後,他們再次來到趙家煙,跪倒在嚴莊面前神色肅穆,氣氛一時緊張。嚴莊也咳嗽一聲以示莊重,從懷中掏出黃綢敇書高聲念道:“門下!河東天兵軍馬軍統領黃抱節、天兵軍副軍使張光滔棄暗投明,忠義可嘉,特授予黃抱節河東節度使兼御史大夫,賜爵歸義侯,食邑千戶,張光滔爲河東節度副使兼御史中丞,賜爵祁縣伯,食邑七百戶。敇書如右,請奉行。”

兩人雙手伏在地上叩首道:“我等謝陛下隆恩。”

嚴莊走上前去,將聖旨放在黃抱節手中,將他攙扶起來說道:“黃大夫,張中丞,我們今後便是朝中同僚了,兩位可要多多努力啊。”

黃抱節的雙眼中迸射中野心的精光,咬牙說道:“侍中大人放心,雍王如此恩遇我們,我們敢不奮死相報。”

……

僅僅過去了六日時間,太原城頭上的紅日即將燃盡最後的餘暉,然後即將陷入地底。

副將張光滔在任何人沒有留意的情況下,將宵禁巡城的兵卒換做了黃抱節麾下的騎軍,然後靜候天色暗下來。

宵禁的鼓聲隆隆地響起,黃抱節以此爲號將河東節度使府邸的前後兩道巷子堵截,只把他們煽動過的憤怒兵卒們放進來。

“兄弟們,大家吃黴米還沒有吃夠嗎,鄧景山如此欺壓我們,這樣的人還不反他更待何時,跟我衝進節度使府邸,殺鄧景山!”

河東軍多數兵卒被他們煽動,一窩蜂地朝節度使府邸殺來,鄧景山的親衛營也大部分逃脫跑散,只有身邊的衛隊五百人堅守着院門。

兵卒們手執強弩對着院子裡放箭,射殺堅守的衛隊,黃抱節親自指揮幾十人將樹幹削尖,抱着朝大門撞過去。

“撞!”

鄧景山驚怒地站在院子裡,嘴皮都開始發白,手指哆嗦着問道:“是誰在聚衆謀反?”

“是騎軍統領黃抱節鼓動兵卒譁變了。”

他終於感受到了恐懼,倒退兩步靠到了牆上喃喃說道:“快,快把院子守住。”

“咚咚!咔!”大門的門閂終於承受不住木柱的撞擊力,被撞成了兩截,大門往兩邊洞開,暴兵們如流水一般涌進來,他們見到人就砍殺,親兵隊殊死抵抗,被殺倒在血泊中。

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