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兩敗俱傷

燕王雖在戰陣中,卻時時關注周圍的情況,剛纔看到朱能將何福逼到河邊,不由得鬆了口氣,看來朱能很快就可以來支援自己了。

而攻擊北平城的北伐軍也發現了何福與衆多袍澤的絕境,他們着急起來,奮力衝殺,一時間將燕軍殺得步步後退。

但燕王看了之後,不驚反喜,他知道等到何福身死,北伐軍必然士氣低落。就如同一個人發現目標實現不了,短暫的頹廢是避免不了的,而燕王要抓住的就是這一個短暫的機會。

可是這支攻城軍的戰力卻徹底打破了燕王的幻想,朱能的人瞬間被擊潰,朱高煦負傷、丘福掩護其朝自己的方向逃來。燕王看了看戰場的形勢,如今燕軍和北伐軍犬牙交錯,根本分不開。

張玉父子也注意到了整個戰局的形勢變化。張玉抹了一把臉上的汗,大叫:“文弼,你帶王爺先走,爲父來斷後!”說着,張玉用刀刃狠狠地在燕王的馬屁股劃了淺淺的一刀,燕王的戰馬“唏律律”昂首而起,往戰團外衝去,張輔來不及推辭,趕緊帶領衛士去追趕燕王。

張玉虛打着燕王的旗號,被圍在垓心之中,可是北伐軍不知道燕王逃走,張玉身邊的人卻是知道的,立刻士氣大落,一會兒工夫,譚淵與火真等部就被斬盡殺絕。

待王欽等人殺到燕王的王旗之下時,卻發現王旗下的乃是張玉,發覺上了當,王欽氣急,命人亂刀將張玉分屍,然後大叫:“燕王跑了!燕王跑了!”

待燕軍發現燕王的旗幟消失時,立刻鬥志全消,奪路逃跑者有之、跪地求饒者有之。李景隆大喜過望,喝令不要俘虜,因爲他要爭取時間,周圍的燕軍與遠處的寧軍隨時會攻上來。所以衝擊李景隆的燕軍除了少部分逃脫外,其餘皆被殺死。

……

朱權在跟孫成對峙的同時,也在全神貫注地留意着戰局的變化,燕軍的劣勢出乎他的意料。沒想到北伐軍中也有不少能人,他知道此刻不能再有什麼保留,命令典韋率領寧軍壓上,跟孫成軍團展開對攻。自己則不顧危險,率領騎隊在戰場邊緣來回飛馳,漸漸地他發現了一個機會。

原來當典韋攻進孫成軍團後,李景隆便也同時發現了寧軍的動態,爲了對付燕王“這支最後的奇兵”,了爲確保孫成軍團不失,他將自己中軍的弓弩手、銃手全部派了過來,其餘機動步騎軍馬也開始向孫成軍團移動,爭取能集中力量,將配合孫成軍團將寧軍主力吃掉。

可是,這一大範圍指揮移動便出了問題。

二十萬燕軍、三十萬北伐軍,交戰雙方兵力超過五十萬,這麼大面積的戰場、這麼錯綜複雜的形勢,以及各種各樣的地形,其中交錯的大方陣數個,裡面還有無數拼殺的小方陣。李景隆從他的中軍調兵增援孫成,在兵馬移動的時候,中軍與交戰的方陣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混亂。

此時朱權正率部遊弋到李景隆中軍大陣的右方。

在這裡,燕、北兩軍正處於瘋狂廝殺的狀態。李景隆雖在後方調兵,但陣前的混亂並未平定。不少燕軍在掩護逃竄的燕王瘋狂反攻,王欽雖佔了一定程度的優勢,但他兵力有限,兵馬在久戰之下,相當疲憊,一時間也難以攻破。

朱權眼見李景隆大陣後方塵土飛揚,便明白這是李景隆正在分兵,他心念一動,突然冒出了個大膽的主意。

待飛塵漸漸消散,朱權見支援孫成的北伐軍過的差不多了,遂大喝道:“大寧鐵騎隨本王衝陣!”隨即朱權向前方李景隆那變得薄弱的本陣猛衝過去。後面的兩千餘寧軍鐵騎齊聲大喊,趕緊跟上。

兩千大寧鐵騎,對於幾十萬人的戰場來說幾乎不值一提。但當他們集中力量攻擊一個點時,其威力卻是無比巨大的。

北伐軍和燕軍本就處於最激烈的廝殺狀態,雙方在生死戰線上掙扎求活。當朱權這兩千鐵騎在最關鍵的時候衝進戰團時,李景隆的中軍和孫成軍團的交合處之間的這一段戰線,便無可避免的出現了雪崩似的崩潰。

一陣快速衝陣、刀劍揮砍之後,李景隆的本陣的外圍被朱權一舉突破了!

“大寧鐵騎,有進無退!”殺散外圍士卒之後,朱權揚刀高呼,帶着大寧鐵騎,又向李景隆所處中樞直撲而去。

朱權此舉頃刻間在李景隆本陣中間引起了巨大騷亂。

本來,李景隆佈陣是安全按照兵書上來的,講究“陣中容陣、薄中厚方”,佈陣之時,在大陣四周屯重兵,但陣中兵力配置卻相對較少。這種軍陣的要義是,一旦被敵軍從外圍突破到陣中,各個小陣可以從旁策應,展開防禦性的圍殺,將入陣的敵軍死死纏住。到時,擁有雄厚兵力的外圍軍陣便趁機封鎖缺口,配合內部各個小陣對入陣敵軍展開合圍,最後將這些深陷重圍的孤軍從容剿殺。

想要破這軍陣只能是從外圍用優勢兵力撕開多條大口子,以致其陣勢崩潰,要想憑藉一兩支騎軍突入便想自取李景隆所在的中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李景隆這個學院派雖然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但兵書也不是白讀的,先前的燕王率軍衝陣正是吃了這軍陣的大虧。

但朱權的衝陣卻是不同。剛剛李景隆已經將四周的重兵派去援助孫成,此刻中軍內部已然空虛,而剩下的兵馬則因剛纔李景隆的調兵遣將,將其原本已經組成的小陣衝散,還沒有重新組成新的軍陣。朱權抓的就是這一弱點,不早不晚,在這個節骨眼率領騎軍衝入陣中,立刻引起了李景隆本陣的大亂!

此時李景隆的身邊只有步卒,沒有了陣勢、弓弩、銃手與騎軍的依憑,他們面對大寧鐵騎的衝擊根本就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很快,朱權他們便將這些零散步卒鑿了個對穿,飛快地向李景隆所在的地方逼近。

此時李景隆身邊的一大半兵力已經調去援助孫成,其餘的也都在重新組陣當中,很難擋住大寧鐵騎的衝擊,見這支寧軍鐵騎竟殺向自己,李景隆嚇得亡命逃竄。他並不清楚朱權的意圖,還以爲朱權的目標就是自己。慌亂之下,李景隆趕緊命旗官揮舞令旗,命附近的士兵向自己靠攏,以保萬全。

遙見李景隆周圍一片混亂,朱權心中一陣冷笑。他若帶了五千鐵騎衝進來,還真想趁此活捉了李景隆;不過僅憑兩千騎兵,那是無論如何也擒不下李景隆這個三十萬大軍的統帥的。想到這裡,朱權一撥馬繮,領着大寧鐵騎突然轉向,向右方猛衝過去。

朱權一開始的目標便不是李景隆,而是北伐軍的大營!此刻的北伐軍大營並無兵馬駐守,朱權沒有遇到什麼阻攔,很快便衝到了北伐軍大營前。

本來,北伐軍雖是出營作戰,但在應對劫營方面也還是有所準備的。但在佈置守營時,李景隆根本就沒想到會被人從正面突破,故把防守的重點都放在了軍營的兩側。開戰前,李景隆又將僅有的精騎派出去埋伏燕、寧聯軍,而爲數不多的守營士兵,也都派到了靠近軍營兩側的幾個營寨裡。當朱權從他的中央本陣突入到營前時,朱權面對的幾乎是一座空營。

“點火!燒!”在朱權高聲呼喊之下,兩千大寧鐵騎旋風般衝進了北伐軍的連營之中。他們點燃早已準備好的火種,一路將不設防的空營都點起了大火。漫田火光之中,一座營寨頃刻間灰飛煙滅。接下來,朱權在北伐軍的各個營寨中縱橫馳騁,緊接着又有十幾處營寨着起大火。

直到沖天大火熊熊燃起,李景隆才如夢初醒。

寒冬之中,營帳是北伐軍賴以棲息的唯一保障。李景隆再傻,也不會天真地以爲麾下的南方將士們能在這寒冰肆虐的北平露天而眠。反應過來後,李景隆焦急地對着大櫜周圍驚惶的將士吼道:“你們還愣着幹什麼?趕快回去救大營,快回營救援!將朱權趕出去!”

“大帥不行啊!”回援過來的王欽趕緊勸道,“寧軍燒營,我軍軍心已經開始浮動。倉促再行調兵,將士們驚慌不說,也必被緩過勁的燕軍趁機反攻,一旦燕軍反攻入陣中,則大勢去矣!”

王欽這麼一說,李景隆才驚醒過來,忙問道:“那到底該怎麼辦??”

見李景隆已經方寸大亂,王欽暗中連連嘆氣,無奈之下,他只得一拱手道:“大寧鐵騎大多都在正面衝陣,兩側此時應無大礙。大帥可速打旗語,命兩側守營兵馬入營救援。此部寧軍不過兩千餘人,守營的兵馬足以驅逐他們!”

李景隆一想,眼下也只有這個辦法了。不過眼見後方軍營之中狼煙滾滾,他又忍不住心疼道:“若等守營兵馬將朱權趕跑,恐寨子都被燒了好幾十座了,在這嚴寒的天氣之下,晚上我們該怎麼歇息?”

見火燒眉毛了李景隆還磨磨唧唧,好容易反敗爲勝,逃回來的何福都也忍不住了,滿臉漲紅地促催道:“事已至此,還說這些幹什麼啊!?當務之急是速速驅趕朱權!”

李景隆這才收斂心思,趕緊下令。過了一陣,連營兩側的北伐軍守軍飛馳入營,對大寧鐵騎展開圍剿。

當北伐軍騎兵逼近時,朱權已連破二十餘營,正率衆在攻擊李景隆帥帳所在的中軍大寨。

北伐軍連營近二十里,除兩側外,中央諸營大多兵力空虛。但中軍大寨畢竟非同一般,此時雖主力盡出,但裡面仍聚有兩千守營士兵。見大寧騎兵殺至,守營將士連忙緊閉寨門,架出強弓勁弩隔柵門死守。

朱權連攻數次,但都被擋了回來。朱權見中軍大寨難破,北伐軍的騎兵也從兩側殺來,便知這次的奇襲到此爲止了,遂不再猶豫,帶着鐵騎轉而向前,從連營的後方破營而出。此時的北伐軍已被朱權的鐵騎攪得心神慌亂,幾千騎兵眼見大寧騎兵突圍,也不敢追擊,竟任由他們從容離去。

脫離戰場後,朱權率着鐵騎繞了一個大圈,直到天色漸黑,纔回到寧軍本陣。此時戰事基本已經結束,這一場大戰下來,北平城外的空地上,堆滿了戰死將士的遺骸。

決戰一天,誰也沒有佔到便宜,勞累使得哪方都無力再戰下去了,喊殺聲和刀槍相互碰撞的金鐵聲音,也已經變得稀稀落落,就連燕王胯下的戰馬都跑不動了,燕王遂下令鳴金收軍。李景隆也傳令衆軍不得追擊,回到軍營修補被朱權燒燬的營寨堅守不出。

當典韋軍團與孫成軍團分開之後,朱權命令迅速打掃戰場,帶上受傷的寧軍將士迅速北撤。

就在朱權撤軍之後,西方塵土飛揚,朱高熾率領的接應兵馬趕到,燕王妃也在其中。待看到一片狼藉、死屍遍地、被鮮血染透的土地時,燕王妃趕緊令朱高熾上去查看,救助倖存者。燕王本人也在血泊中尋找,待看到一具血肉模糊的男屍時,燕王不由得流下了眼淚,低泣道:“世美……”

至此,大戰告於段落,此戰參戰北伐軍傷亡約四萬,參戰燕軍傷亡約五萬三千人、參戰寧軍傷亡五千人。由於燕王想收復北伐軍的原因,導致何福軍團反敗爲勝;燕王率領攻擊李景隆中軍的兩萬人馬也幾乎全軍覆沒,大將張玉、譚淵、火真、邰玉峰、華天器、陳旭、田增宇、胡宇曦等燕軍將領陣亡。朱能僥倖存活,不過也因受傷頗重,導致不能再上戰場,這對燕王來說,同樣是意味着損失了一員大將。

而北伐軍的損失也是相差不大,營地被朱權襲擊的、燒燬大半的原因,讓本就多的輜重損失殆盡,加上戰後凍傷截肢與衣服不足的原因總數減員到二十萬。而燕軍雖然總數下降爲十五,但騎兵卻還有八萬餘人,只是燕軍大量將領陣亡,尤其是張玉、譚淵、火真的戰死與朱能的重傷,這不能不讓燕王痛徹心扉。

第一百零四章 林中血戰第七十章 暗夜第四百一十一章 燕王三子 下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七百七十章 朱能身死、張玉陣亡第五百四十七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六百九十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六百三十一章 喜得良將第二百二十九章 惡人須得惡人磨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威風凜凜朱高煦第七百八十一章 虎嘯龍吟第四百三十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五百七十章 世間最堅固的鳥籠第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拔寨 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初爲人父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就是鄭和!? 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燕王起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拔寨 上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岩漿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互相玩弄心計第九十五章 屠殺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龍騰虎躍 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技差一籌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明光芒照耀四海千秋第五百二十四章 媒人朱久炎第七百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八十章 驚聞噩耗 (大章)第二十七章 逛街 下第四十六章 藍圖第一百一十六章 羲和與望舒第十四章 倚香 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手寂寞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人敵’第七百九十六章 軍魂!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與狽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牛也牛不過巴豆第三百五十六章 把這天下都奪過來!第五十三章 驗屍第五百七十章 世間最堅固的鳥籠第四百七十六章 世態炎涼平時喜歡寫點其他的歷史文章,想看的可以點進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狼來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唯快不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北平燕王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四百五十三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下 (大章)第七十一章 歸屬第一百九十章 如斯武力,讓人羨慕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下第四十三章 軍戶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肉沙包第二百四十章 萬民道賀第五百七十九章 盛庸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城拔寨 中書裡金手指的問題,我決定聽書友們的意見。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七百七十七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塞外天堂第六百二十九章 倒黴的安陸候第三百六十三章 二十年前的秘密第三百六十七章 反常的洪武皇帝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九十四章 瘋狂與狂妄(除夕快樂,四千字大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頂級洗地第二十七章 逛街 下第八百零九章 朱久炎你這人心思太重第四十章 願望第七百五十五章 瘋狂的李景隆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油蔥薑湯第六百五十章 朱久炎的GPS系統第四百五十二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中第六十四章 搶功第六百二十一章 蓄謀已久第八百零二章 道衍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就是要將事情鬧大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箭懾敵第十六章 朱柏第五百一十六章 氣要順第三百二十七章 驚空遏雲第四百六十八章 高深莫測徐輝祖第五十五章 剝繭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六百七十八章 萬夫莫敵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十七章 百夷 第九十三章 孤注一擲的朱孟熜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岩漿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蹊蹺的軍報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七百零八章 現實的無聲諷刺第四百零一章 馬皇后的手段 中第三百一十章 處境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