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生死豪賭

燕軍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打掃戰場,將所有的武器盔甲全部收集起來。燕王令人將重要的將領如張玉、譚淵、火真等人的遺體裝上棺槨,運回北平。其他士兵屍體實在太多,無法處理,只好連同北伐軍的屍體,一把火燒掉,大火半天不熄。

張輔聞說父親戰死,嚎啕大哭,指天爲誓,與李景隆不共戴天。

寧軍雖然損失較小,但寧軍的底蘊實力畢竟不能和發展多年的燕軍相比。五千兵馬傷亡,也讓朱權心疼了老半天,直到典韋回來將戰果報上,他才轉憂爲喜。救援朱高熾與燕王妃的目標已經達到,朱權自覺對燕藩已經仁至義盡,當下也不與燕王作什麼交代,率領兵馬直奔德州而去!

早在北伐軍營地起火的時候,燕王就知道朱權有極大的可能性會打出驚天戰果。可當時他正慌忙逃命,根本沒有機會做出什麼反應,而且北伐軍營裡到底有多大損失,他一時也不能判明。等最後統計戰果出來,他才得知朱權只率兩千騎兵便連破北伐軍二十餘營,讓李景隆損失慘重。

算上剛纔一戰的損失,如今的北伐軍應該還剩二十幾萬,按照每營五千人計算,所影響的兵馬應該有十萬人無帳篷可住。

儘管有期望的全燒相距甚遠,但這戰果還是讓燕王很滿意了。畢竟,朱權只用兩千人馬便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戰績,這不能不讓燕王對這個弟弟刮目相看:“本以爲將朱權看得夠高了,沒想到還是輕視了他!”

燕王默默轉頭看向寧軍離開的方向。他自然判斷出了朱權的目的所在——德州!北伐軍囤積輜重的基地德州!

朱權這是要打下德州,繼續佔據主動啊。

想到這裡燕王暗自咬牙,思考着後續的對策。此時道衍走了過來道:“王爺,此戰我軍雖在寧王的幫助下挽回了敗局,但北伐軍元氣並未大損,營寨也大半完好。我們眼下先不能考慮其他,擊敗李景隆纔是首要之事。”

“姚師說得是!”燕王扭頭正色道:“此戰燕軍雖遭挫折,但收穫也不小。北伐軍本就軍心不穩,經十七弟這麼一攪,士氣必然更加低落。且眼下天寒地凍,北伐軍二十餘營被焚,近十萬人馬需要露宿,一夜下來,必然減員甚多,怨聲載道更是難免!若無大的差池,下次交戰,北伐軍就有可能自己支撐不住。只要將其第一波勢頭擊敗,接下來便是一潰千里,到時候俺們再乘勝追擊,冰天雪地之下,這二十萬餘人馬必然都落入俺手!”

朱高煦見燕王此刻還對這二十多萬兵馬起着惦記心思,皺眉道:“我軍營寨皆紮在孤山。今日戰事已畢,我軍是否回北平就寢,待明日再前來再戰?”

“不可!”這一次斷然否決的居然是朱高熾!朱高熾一瘸一拐地走過來道,“孤山離鄭村壩還有一段路,此時回去,若李景隆連夜逃跑就壞事了。我建議今晚大軍便在此宿營。”

道衍很是意外地看了朱高煦一眼。

燕王一愣道:“高熾,我軍素來以長槍扎地爲柵,故紮營倒不費事。只是要將營帳移來怕是不易。若無營帳,將士們只能露天而眠。縱我燕軍不懼嚴寒,但若露宿一夜恐也不好受!而且夜宿在北伐軍身邊,實在太過危險。”

燕王說完,所有人都看向朱高熾,等待着他的回答。

“我軍將士們爲何要宿一夜?”朱高熾擡頭看了看天空,高聲道:“今日這天色,晚間應該還有大雪。有雪必然帶有大風,風急雪大,北伐軍沒有了一半營帳,這第一夜是最難熬的時候,這不是天賜良機嗎?我軍萬不可錯失今夜之良機!”

朱高熾這話說完,燕王雙眼已經大亮,興奮下令道:“高熾一語點醒夢中人!本王決意今夜黎明之前,夜色最深的時候襲擊敵營。衆將須得戮力向前,一舉破敵!”

“可前半夜我們的將士怎麼熬過去?”所有人都接受了燕王的命令,唯獨朱高煦再次提出了質疑。

道衍接口道:“王府裡有烈酒,王爺可讓顧老將軍派人送來。”

原來燕王在靖難伊始,爲了避免消耗糧食,下了禁酒令。但王府裡的美酒供應卻是例外,燕王府裡幾萬罈美酒是有的。

見道衍說酒,燕王頓時也想起了這件事,當即拍手笑道:“對啊,這般暖身的好東西怎就忘了!高熾,你快派人進城,讓顧成將王府裡的烈酒都取來分給將士們,這漫漫冬夜也就不難熬了!”

“不錯!”道衍呵呵笑道:“將烈酒分給將士們暖身子用。不過要挨個吩咐下去,喝酒需以暖身爲要,不能貪杯醉飲。此地與北伐軍大營近在咫尺,若有人喝醉,耽誤了大事,那就大大不妙了!”

燕王點頭,冷然說道:“傳令下去,喝醉者,斬!”

“我跟兄長一塊去傳命。”朱高熾領命上馬的時候,朱高煦出乎意料地,來到殷勤跪地蹲當墊腳的紀綱身前,一把將朱高熾扶上了戰馬。

朱高熾有些詫異地看向朱高煦,看到的卻是滿臉的親近笑容。朱高熾很是高興地說了聲:“多謝二弟。”

朱高煦回了句:“咱們是兄弟,那麼客氣幹什麼。走吧,去北平!駕!駕!”

“世子,高陽王有些變了呢。”紀綱一臉獻媚地擡頭道。

“這是好事啊。”朱高熾若有所思地轉頭看了身後佈置作戰計劃的燕王一眼,然後揮舞馬鞭,追趕而去。

……

暗夜終於降臨。在北風的呼號聲中,燕軍將士三五成羣依偎在一起,互相借用戰友的身子取暖。而從燕王府運來的烈酒,則就成了他們抵禦嚴寒,熬過這漫漫長夜的重要法寶。

燕王的處境要比普通將士好些。獻媚的紀綱派人到白天的戰場上揀了一些遺棄的馬鞍,引燃後點起了一堆篝火。

經過這白天的血戰,燕王心中已是明白,燕軍將士中有不少人因爲張玉、譚淵以及數萬兵馬傷亡慘重,已然有不少人有人心惶惶之態,除開最初的燕山護衛外,那些不得已下率軍歸順的將校,難保不會有別樣心思。今晚又是一場生死豪賭!

硬捱到了黎明之前,燕王當即站起身來,沉聲說道:“衆軍願隨俺出營破敵!”

今冬的第一場大雪如朱高熾所料,又大又急,使得周圍的環境極難辨別。天氣愈加寒冷下,雖對燕軍是個極大的考驗,但只會對北伐大軍加不利,若是李景隆撤軍而去,纔是燕王最爲擔憂之事。

丘福、顧成、張輔、張武、唐雲等人心知自己等一干人自從跟隨燕王造反作亂以來,已然是有進無退,紛紛大聲呼喝來給麾下的士卒打氣。

燕王迎着風雪站在臨時搭建起來的高臺上,面色肅然說道:“唐雲、高熾、高煦隨俺一道,率五萬大軍出營從正門進攻;張輔、張武各領兩萬人馬從左路;丘福……”口中這般安排,心中卻不由自主的有些犯難。

只因目下城中燕軍,共計十餘萬,不乏能征慣戰之將,但今夜一戰事關生死存亡,除開丘福、張輔、張武這些心腹之輩外,那些自己造反以來兵敗被擒,或是迫於不得已下才歸順燕藩的將領,他卻萬萬不敢交予過多兵力在其手中,須得顧忌萬一今夜混戰之下,這些傢伙率軍再次臨陣投敵。

正在此時,朱高熾身後的一個人躬身說道:“末將不才,願領一軍攻襲白溝河。”

燕王愕然回首之下眼見說話之人乃是薛祿薛老六,面色不由微微一變。只因他深知北平城外這個平日裡看似毫不起眼的地方,目下卻是孫成騎軍所在,尤其是經過朱權那番衝擊之後,孫成那裡說不定有了防備。在敵人全是騎兵的情況下,薛祿若是夜襲失敗,必然跑都跑不了。襲擊孫成的營地,可謂是生死之博,不是生,就是死。

燕王聞言皺眉,沉吟片刻後毅然說道:“既然如此,本王便將燕山中衛的兩萬最精銳燕軍交予你手中,夜襲白溝河!”

在此兵多將寡,可信之人寥寥無幾的情形下,與其相信那些後來投降的過來的將領,還不如信任有連番出色表現,且一直在燕軍中服役的薛祿。當然即便如此疑心甚重的燕王,並沒有徹底相信薛祿,他最信任的宦官馬和自然要在騎軍當中一起出擊,即便薛祿有異心,有馬和在,這些騎軍永遠都是他朱棣的!

包括朱高熾在內,燕軍諸將也知薛祿這個率軍攻襲白溝河的任務是最危險的,無疑是有去無回之舉,本欲勸阻,待得見到薛祿臉上的毅然決然之態,不禁默然。因爲他內心中明瞭一件事,燕王靖難之騎兵,所有跟燕王府有關係的,誰都難以置身事外,不是成爲有功之臣,就是變成兵敗身死的亂臣賊子。

包含他朱高熾在內,也是同樣如此。想到這裡,朱高熾朝朱高煦所在的方向看了過去,或許二弟正是看透了些什麼,才改變了追求與性子。

……

黎明破曉之前,天空最黑暗的時刻,隨着數聲號炮轟然響徹,燕軍從自各處營門涌出,殺向不遠處的北伐軍大營。

北伐軍二十萬之衆,營地自北平城外延綿至鄭家壩村。燕王、朱高煦率領的五萬燕軍強攻正面,首當其衝的正是都督何福、都指揮王欽所駐軍營。

王欽自前白天因朱權的介入而沒有擒獲燕王,最後功虧一簣,胸中早已憋下一口惡氣,此時得報燕逆竟然膽大包天,出營偷襲,霍然站起身來對麾下一衆將校氣極而笑道:“燕庶人好生猖狂,怕是忘記了白天的教訓,衆將隨本將軍出營迎敵!”

何福眼見他盛怒之下頗失方寸,連忙出來勸阻道:“今夜風雪太大,敵情不明,且我軍將士保守嚴寒之苦,凍死不少,怨氣頗深,若強行出戰,恐生變故。故此,我軍只宜堅守營寨,望王將軍明察。”

王欽雖則性如烈火,卻非無知莽撞之輩,此時耳聞何福這般良言相勸,心中登時一清。此刻北伐大軍在兵力雖則依舊佔據優勢,但軍營連綿二十來裡,未免過於分散,而且軍中的怨氣若是被點燃,引起譁變,可是個要命的事情。想到這裡,他迴轉念頭沉聲說道:“何都督說的是。衆軍嚴守營寨,不得本將號令擅自出戰者,立斬不赦!”

北伐營寨的所有寨門之外,殺聲震天,響徹天地。成千上萬的燕軍士卒手持盾牌戰刀,迎着空中飛蝗般的箭矢朝前衝擊。在他們身後是無數肩扛土袋的士卒,意欲在前方袍澤掩護下填平敵軍營寨前的第一道防線——深達數尺的壕溝。

李景隆雖然打仗不怎麼樣,但佈置營盤這樣的紙上知識,卻是學得十分牢靠。朱權衝擊、燒燬的營寨,居然給他在半天之內便將外圍都修好了,不但以粗木進行了特別的堅固,而且還在四處挖下壕溝,設置鹿角,以防燕軍夜間襲擊。

燕軍士卒不斷中箭倒地,但他們在衆燕將的鼓動下,仍舊以手中盾牌結成密集的盾陣,抵禦不斷飛來,出自敵軍強弓勁弩的箭矢,終於衝到了壕溝前方。

何福爬到軍營中一處高達數丈的望樓之上,眼見軍營外壕溝附近燕軍手中火把密如繁星,估算知燕軍已然開始填塞壕溝,當即厲聲傳下軍令。

火捻被炮手手中的火把接連點燃,發出嗤嗤的燃燒之聲,營寨木柵邊一門門早已蓄勢待發的洪武炮、盞口將軍轟然開火,噴吐火舌下陡然發出震人心魄的巨響。

此刻北伐軍也已經沒得選擇,哪怕在這風雪之下,強行開炮,拼着讓火炮炸膛,也顧不得許多了。

燕軍的盾陣雖則可以抵禦漫天箭矢,可火炮的威力並非人力可以抵抗。洶涌而來的燕軍士卒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便給轟擊而來的炮火打得血肉橫飛,慘不可言。

第六百六十九章 朱允炆的魔咒第四百二十章 沙盤原來是老祖宗的東西第三百零二章 朝廷永遠最大第一百三十三章 淘寶商樓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景隆的結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城拔寨 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高深莫測徐輝祖第六百七十八章 萬夫莫敵第三百八十章 驚聞噩耗 (大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陽光下的黑暗第五百六十七章 保護好世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六百四十章 朱允炆的千古名言第七百九十一章 刀俎易手第六百零二章 “千古善政”第四百一十六章 先帝遺詔?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二百五十三章 送別朱權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六百五十三章 鏖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一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的循環第三百一十三章 裝神弄鬼(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四十六章 老吏第一百三十章 初聞燕王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鞭打錦衣衛指揮使第兩百零六章 當殿吹黑哨第五百零八章 朕心甚悅第四百零一章 馬皇后的手段 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二章 聞惡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 下第六百零二章 “千古善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騰虎躍 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露餡了 (昨天章節序號打錯了)第九十七章 繡春刀第五百二十七章 卷卻羅袖起箜篌第三百九十七章 查遺補缺的朱柏第四百八十三章 豎棍晾成旗杆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媒人朱久炎第三百六十七章 反常的洪武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傳世秘笈 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刀俎易手第七百零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破寧靜第八百二十三章 國家大義爲先第四百九十九章 擅戰者無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給我暢快,恨死你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僥倖過關第四百四十八章 寶島族臣服 下 (大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絲絲腥甜第二百五十七章 困獸之鬥第六百三十六章 論演講的重要性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三十一章 爭奪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謀主道衍第二百七十五章 湘王世子的名頭第三百六十二章 百忍成金的朱棣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城拔寨 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落葬封陵 上第十九章 日常 第四百二十三章 落葬封陵 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檄文如箭,上兵伐謀第六百一十五章 外行的指揮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二王會第六百五十一章 荊州絞肉機第七百零三章 迎我父王來京!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臨南京第四百五十六章 龍騰虎躍 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你是俺妹夫第四百二十一章 落葬封陵 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盛大的開幕式 上第五十章 涉案第一百六十八章 穿越後遺症第一百章 十面埋伏第四百七十四章 “洛陽紙貴”第五百零二章 感同身受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七百六十章 俺以後會補償他們的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給機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怨憤入心間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潑不進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四百一十四章 登陸寶島第六百七十八章 萬夫莫敵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我們朱家子孫的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所向披靡第八百零三章 政治家朱棣 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五十二章 洗冤 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皮進後宮第三百五十章 拳風如龍,怒吼似虎第一百七十五章 遭遇一窩蜂第五百四十八章 神童朱瞻基第三百七十章 迎接天使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假朱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