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一)

陳非凡對於這個網友倒也沒有什麼看法,網絡上嘛,見怪不怪,再說一部Bpod-shuffle也值999人民幣,網上也沒人認識你,臉皮丟了就丟了嘛!

這活動結束後,陳非凡就從網絡上退出了,然後開始瀏覽公司的一些報表!半小時之後,他接到了自己恩師鄭老的電話。

兩人在電話裡,主要聊了下通信領域裡面的專利研究問題,這是個做手機的人繞不過的坎,尤其是陳非凡立志要走向世界,更是如此。在這方面他暫時的計劃還是和高校合作,未來慢慢也要組建這方面的研究團隊!這方面的人才更不好找!

提到手機通信領域裡的專利,就不得不提高通這家公司,把它作爲切入點,能對整個2G到4G通信專利有個很好的瞭解。單純寬泛的講,太過空‘洞’和單調。

如果這段時間,你有關注過國內新聞的話,應該看到過,國家發改委對它發起了反壟斷案。

2013年11月25日,高通公司發表聲明稱,發改委已經啓動了對公司的反壟斷調查。經歷十幾個月的調查,2015年2月10日,高通宣佈,已同意向中國發改委支付60。88億元(約合9。75億美元)罰款,了結爲期14個月的反壟斷調查。這一罰款數額,創造了中國反壟斷調查的歷史之最。

高通聲明稱,不會挑戰這一決定,不會進一步上訴。高通宣佈對其專利授權方式進行更改,對中國廠商不捆綁專利授權、不強制‘交’叉授權,還承諾降低在中國的專利使用費率。

同時,這一整改措施將給中國手機產業帶來深遠影響。因爲中國各家手機廠商的專利擁有數量不同,甚至差距巨大,高通“不捆綁、不強制‘交’叉授權”措施將改變中國手機產業的競爭格局。

如上提及的“‘交’叉授權協議”,在以往只要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機公司,必須將所持專利授權給高通,並且不得以此專利向高通的任何客戶徵收專利費。即使一些手機廠商使用了別家廠商的專利,只要採購了高通公司的芯片,就不用擔心其它廠商的專利授權和收費問題。這等於給一些缺少專利的手機廠商帶了一頂“保護傘”,以至於放縱這些手機廠商在產品的研發過程中,並不在專利問題上作出相應的規避。

在以往,這頂“保護傘”因爲高通的政策原因,大家是都有的。這給小米等專利缺乏新興手機廠商帶來了好處。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華爲獲得的專利授權量近3萬件。截至2013年底,中興通訊在全球專利擁有量超過5。2萬件,累計專利授權量已超過1。6萬件。在這個數字上,小米發明授權僅有10項,OPPO有103項。

而如今,因爲高通“強制‘交’叉授權”策略的改變,使得廠商之間有了選擇。華爲、中興等廠商,預計將不會簽署‘交’叉授權協議,從而節省專利費支出。而小米等新興廠商,要麼選擇“不‘交’叉授權”面臨其他廠商的專利收費訴求,要麼繼續選擇跟高通簽訂“‘交’叉授權”協議。

也就是說,無論小米籤不籤高通的“‘交’叉授權協議”,小米都要比華爲、中興多支出專利費。差別只不過是這專利費是‘交’給高通,還是‘交’給其它手機廠商。而近期,小米在印度收到愛立信的專利訴訟,則更加凸顯了專利問題的緊迫‘性’。

那麼到這裡問題就來了,高通爲什麼這麼牛‘逼’,搞得不少國家級機構都對他磨刀霍霍。不僅僅是中國,韓國和德國都在考慮對高通發起反壟斷調查!

那從頭回顧吧,這段歷史對於陳非凡未來的走勢有強的指導意義!

1985年,在美國成立了一家叫Qual(高通)的公司。

這家公司把軍用的CDMA技術用於民用通信,推出了IS-95標準,成爲與歐洲的競爭的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在第二代的商業競爭當中,還是取得了的勝利。

但是在高通公司的創始人當中有一位世界級的科學家,叫做Andrew-Viterbi(不翻譯了,人名),就是那位Viterbi譯碼算法的發明人,IEEE-Fellow(一個學術身份,拿到這個稱號,也可以稱爲學術大牛了),並獲得了美國最高科技獎。

在他的推動下,產業界相信了CDMA代表了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因此第三代移動通信的三個國際標準,WCDMA,CDMA2000和TD-SCDMA都採用了CDMA技術。

高通在開發CDMA技術的時候,將大大小小的技術都申請了專利,專利的具體數字不是很清楚,一般說來是兩千項左右。

其中最核心的有兩項技術,一是軟切換,二是功率控制。

CDMA並不是高通的原創發明,其發明人是大美‘女’海蒂。拉瑪,關鍵的raker接收機技術也於1970年代發明。

也就是說,在高通之前,基本的CDMA鏈路技術已經具備,高通解決的是應用於蜂窩通信當中的組網問題。

Raker(術語-不好翻譯)接收機,功率控制,同頻複用,軟切換構成了CDMA系統的技術框架,其中高通把軟切換專利獲得USPTO授權載入了公司發展史。

當初除了高通之外,所有人都不看好CDMA的民用前景,所以高通壟斷了CDMA專利。

美歐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非常大,當CDMA技術成爲3G的唯一技術方向後,高通利用其專利收取了鉅額的許可費用,從一家小公司發展成爲行業巨頭,並取代Intel成爲最大的IC公司。

業界把‘交’給高通的專利許可費俗稱爲高通稅,多少人都對這個咬牙切齒!

第243章 內部7折優惠第282章 新華髮聲第102章 疏通關係第139章 6+1產業鏈第167章 幸運名單出爐第57章 按動改變世界的按鈕第148章 第一部樣機(上)第275章 最勵志的故事第62章 一起愉快的玩耍第171章 商城信用分期業務第209章 說服張麥琪第120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一)第75章 粉絲經濟第34章 大幹200天第157章 630米第50章 年會(下)第192章 這三年(上)第154章 貝老到來第185章 又吃了一個第140章 商標定型第238章 亮瞎你的眼(四)第243章 內部7折優惠第120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一)第200章 東京不熱第47章 另類營銷第137章 段子王第258章 物流合作第121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二)第271章 板子冒煙第132章 吊絲終有逆襲日第31章 全球代言人之埃米納...第17章 校園趣事第18章 豪取千萬美元和學霸...第28章 青春散場第166章 註冊軼事第62章 一起愉快的玩耍第94章 禽獸不如第121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二)第229章 舌戰摩托羅拉高管第114章 手機爲什麼沒信號第243章 內部7折優惠大家五一快樂第85章 Flappy-Bi...第185章 又吃了一個第202章 被刺激了第132章 吊絲終有逆襲日第184章 對林琳的安排第196章 Bphone樣機第151章 一部手機是怎樣誕生的(三)第4章 關於表白第164章 商場網站要上線第242章 被調戲第294章 大結局第169章 爆表的好感第247章 Bphone-1預...第122章 深度解析高通牛逼的原因(三)第106章 溫網我來了第245章 Bphone-1答...第228章 爆料第二彈第64章 目標之安卓之父第156章 接待第203章 東京一日遊第52章 告別2000第103章 敲定設計大師第130章 誰能成爲百萬富翁第150章 一部手機是怎樣誕生的(一)第41章 黑洞電子的經銷體系第276章 鼠輩第254章 莫博士評Bphone-1第112章 手機材質的思考第82章 安保問題第161章 不給錢的招標第12章 校園有了哥的傳說第197章 供應商戰略第176章 微服私訪(四)第178章 微服私訪(六)大家五一快樂第165章 首富帶你飛第45章 節奏有點快第137章 段子王第110章 勸說第199章 迫不得已的求“罩”第12章 校園有了哥的傳說第47章 另類營銷第65章 目標之安卓之父第220章 巨頭們的反應第230章 舌戰摩托羅拉高管第193章 這三年(下)第90章 石墨烯第4章 關於表白第264章 裝的一手好逼第290章 全4G時代?第42章 黑洞電子的治理架構第91章 石墨烯的面世(上)第13章 院士的考覈第152章 一部手機是怎樣誕生的(四)第42章 黑洞電子的治理架構第278章 單飛第268章 第一土豪